应届毕业生选择一个有前景的创业公司还是选择一个行业认可度较高的大公司?

理由
举报 取消

本人是17届应届生,职业方向的话是产品经理。先说明情况,目前在国内一家TOP5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实习,从事的是自动驾驶相关的项目,个人是认可人工智能和硬件产品的未来的,况且该公司BOSS和团队都是牛人辈出,打破了自己以往以来认知的边界。有转正机会,觉得对一个不知名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好机会。另一个在考虑的选择的话是B家的产品,绝对的核心营收部门。不过按某些前辈建议的话,不是很推荐去B家做产品,但是另一方面的思考是在这个行业中有一个大公司的标签是否更有认可度,之后就算想换方向或者想自己实现一些别的追求是否会更有效呢?目前是一个在权衡决策的阶段,希望能听听各位前辈的意见。

2017年4月27日 10 条回复 2006 次浏览

发起人:不搭丨 初入职场

产品/AI/猎奇

回复 ( 10 )

  1. 崔晓玲
    理由
    举报 取消

    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是永恒的抉择。

    在衡量对比这两家公司之前,想先请你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更中意哪个工作的内容?

    热爱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变化这么快,所有对未来的衡量都不如当下的热爱。

    2、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不以单单衡量这两家公司,而是从长远的职业规划下来考虑,你当下最需要什么?

    小公司里从头开始的项目经验还是大公司身份标签和人脉?

    3、看两者的弊端,你更愿意接受哪个?

    小公司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事情可能会做得比较杂。

    大公司可推动的事情很少,可施展的空间会受限。

    常有人说选择比做什么更重要,导致很多人在做选择时很纠结,我不以为然,在不断迭代给我们惊喜的互联网,没有什么选择是终身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不断努力学习就好。

  2. Mobius四维大白鲸
    理由
    举报 取消

    先说结论,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能说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大牛,那么先大后小基本上是最有利的选择。

    说两个误区:

    1: 小公司能学本事! 很多人说小公司自由度大,自己做主的机会多,成长速度快。

    对于应届生来说个人觉得这种毒鸡汤就不要相信了。一般的小公司不管是人才储备还是平台资源都不如大公司。

    举个例子,在大公司你在同一个岗位要和100个优秀人才一起合作竞争,在小公司你一个人做没什么竞争。在大公司你有优秀的业界人才带你教你,在小公司就算有也可能就那么一两个。

    2: 在小公司锻炼两年再去大公司

    说实话,业界圈子实际上和其他圈子一样。刚毕业的时候看学校,可能大家起点还比较一样,但是毕业之后工作了两年,这个圈子的效应就开始发挥威力了。大公司的光环,加上大公司的”校友”遍布圈子内各个公司,让你唤起工作来得心应手。小公司,除非你是当年Snapchat那种或者是现在站在风口浪尖上的那些正红的startup,否则你在圈子里的人脉和自身光环是大打折扣的。

    综上所述,个人觉得,一般来说,先大才能后大后中后小。(这里的小公司泛指一般的小公司,你非要说是业界知名小公司那我也没办法)

  3. 单调
    理由
    举报 取消

    类似的问题其实不止应届毕业生在到处询问,我们这种毕业了几年的“前辈”依然时常在心中反复思量,笔者曾就这个问题抓住机会问过自己心目中崇拜的大牛,他皱着眉头思考良久,再望向我微微一笑:“年轻时选自己热爱的工作!”

    后来我读到了我崇拜的巴菲特的这句话:年轻时选热爱的工作,否则就像把性生活攒到晚年用一样。

    这里透露一个我当年当毕业时遇到和题主相似的真实案例:

    1,两家公司:一家本地资讯网站NO.1,在全国排名都不错;一家创业型财经平台,有国内知名大牛

    2,运用了各种借口请假,两家公司都去体验了一把,真的应了那句话:各有优劣

    3,上网资讯,向前辈讨建议,最后还是难以抉择

    4,最后定下来的方法现在想起觉得好玩又好笑:抓阄!一个朋友教我的,全称我们通电话,像一个“迷信的游戏”一般,当我第一次抓阄抓到“本地NO.1”后,朋友问我那一刹那你心里高兴吗,我说不知道。朋友紧接着说,刚刚因为某原因(天时地利人和等),不能算,你重新抓一次,第二次抓到了创业平台,朋友问你心里的感觉。我当时就和朋友说,我懂了,我选第二家。(朋友是学心理学的,这个方法验证了我内心其实更倾向于第二家,但阅历和知识水平限制,前期的我并不知道)

    和很多方向不明的应届毕业生不同,题主的方向明确——产品经理,这是笔者所欣赏的。所以今天没有鸡汤和长篇大论,春节看了很多报道和文章,无论是何种话题,都觉着社会戾气太重,功利心太强,行业的原因,总觉得周围的世界很“年轻”,心态却很“老”了。很怀念我们那时长者的一句教导今天送给你:遵循内心的想法,用年轻的心态去拼去闯,总有收获。(这样的话今天说来,似乎是要被鄙视的,那时的天多蓝呀,心多静呀)

  4. Enjoylone1y
    理由
    举报 取消

    身为准毕业生的我只是想说说自己的经历……

    去年五月的时候我经学姐介绍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实习,公司业务是直播平台,老板也知道国内的份额基本已经被豆奶TV之类的占领了,所以公司不做国内的,而是面向俄罗斯,一不小心成“跨国公司”了 。

    boss和团队核心成员都是从鹅厂和华为出来的,技术水平上还是让我很服气的,啥都会的样子。一开始,也觉得还是有模有样的,但是……

    管理上实在是太没谱了,主要骨干都在俄罗斯那边,国内都是像我一样半知半解的实习生。那几个大牛,第一版Demo,基本的直播都没做出来,就想着各种各样的优化加功能,导致需求变了又变,在他们眼里可能很简单,但是到我们这就要话时间去搞,每次都很多问题,加上时差问题,我们上班的时候他们在睡觉,所以经常需要加班到很晚,效率真的太低了,本来boss想等着Demo去拉投资的,结果,GG。

    很多人说,进小公司你能接手的东西多,是啊,确实多,比如我在里面,服务器搭建,维护需要做,客户端开发需要做,有时候还得跟着去面试别人(你没看错,我,实习生去当面试官 ),可这样真的好吗?我只能说我体会不到,或者说可能不适合我,很多东西一知半解,任务紧急,很多都是直接查网上的例子copy过去的,能实现就行根本没时间学原理,所以到现在就又忘了怎么搞了,或许是我愚钝

    在呆了一个半月后,果断走人,换了另外一家在我的专业来说已经很不错了的公司开始第二份实习工作

    在这边就完全不一样,至少在管理上,还有两个星期的培训期,并且会有专门的指导员。

    首先,一天的实习生培训会,会上不同部门的负责人,把公司概况。主营业务以及各个平台的业务逻辑都讲清楚了,结合对平台相关代码的学习,进去两三天就基本上了解了的工作的大体内容,这个时候就已经学会了挺多的东西了。

    接着,我被安排根据测试那边给出的反馈报告,修改Bug以及做些优化的工作,这个阶段大概持续了两个星期,对于我这种实习生来说,两个星期里面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又成长了不少。

    之后,指导员把客户那边提的新需求报告给我,我根据需求往先有平台里面增加模块,因为有前面的学习,知道很多业务逻辑都封装好了我也知道该怎么用,所以很顺利

    第三个月初,公司新谈成一个项目,需要开发一个全新的平台,客户端三个主要模块,我就已经可以自己负责其中一个模块,直接和项目经理沟通了不用通过我的指导员了。并且在我出来的时候也顺利完成上线了。

    在这里,每一天工作内容都需要自己做好记录,会有人测试审核你的成果,发现错误很及时,在不断的改进中成长明显。不会因为管理不当或者上面领导的奇怪需求导致需要加班,真赶进度的时候加班也有加班费。

    差不多三个月的实习,无论在技术水平还是工作态度以及对职场规矩熟悉上,真学会了很多。

    去年十一月,参加校招的时候,简历上的这三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加分不少,发现很多笔试内容就是我在实习的时候学到的,包括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提问我关于实习期的工作内容,我都回答得很好,因为我真的掌握了。最终如愿去了我想去的城市,想做的岗位,理想的薪资……

    综上,我想说的是,刚刚毕业还是进大公司好一些,好的管理和培训计划,能让你一步步成长。我想大部分的毕业生在刚刚毕业的时候都还没精通所学专业吧?连自己学的都没精通哪来的精力去做另外的内容呢?小公司那种啥都能做的,很多时候只会让你手忙脚乱半知半解,得不偿失。

    个人经历所得体会,不喜勿喷,怕怕

  5. 卢十六
    理由
    举报 取消

    感觉一堆扯淡的……

    先不说你想去哪里。

    先说说你能去哪里吧。

    像我,三本毕业,没考研,没学历没能力没经验,刚毕业想找大公司?别逗,

    所以考虑还是生存问题把。

    在你能选择的基础上,在你喜欢的东西和能吃到饭的行业结合上,作出最优的选择吧。

    大公司小公司这种问题,难道不是手里拿着无数Offer的人考虑的吗?》

  6. 寂寂无名
    理由
    举报 取消

    感觉前面的回答很多在误导人,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做为一个爬过无数坑的人,想说说我的看法。先说结论,果断去大公司。记住只有大公司才培养人,小公司基本没有什么正规培训。小公司的领导都是大公司跳过来的。他们不见得有本事,但是因为有大公司背景就会受到重用。大公司就好像一个大学一样,名牌大学的转到一般的大学容易,从一般的大学转到名牌大学难。这个社会总是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不是吗?而且私企的存活率极低,你干几年之后公司就倒闭了(中国95%的企业都会在5年内死亡),你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你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私企的经验绝对比不上名企。而且现实一点,名企的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工作性价比远远超过私企。而且小企业里面,业务压力极大,销售为王,未必有技术人才的发展空间。比如你有一个CPA,而对方只需要一个小会计,你也没有什么发挥价值吧。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毕竟偌大的一个中国,马云只有一个。你在小公司遇到的老板很可能不是马云而是一个忽悠人,浪费人的一般人。

  7. Lyodi
    理由
    举报 取消

    所谓“大庙学规矩,小庙学本事”。这个规律绝大多数都成立。

    大公司往往是定岗定编,规矩多,岗位职责界限分明,每个人专心做好份内的事情,稳扎稳打但想跨界提升综合能力比较困难。

    小公司岗位分工不会太明确,往往是领导让干什么就得学着干,几年下来唱念做打全都会,但有时欠缺扎实。

    各有各的好与不好,在新兴行业整体上活力大些,这种状况不那么明显。

    但去创业小庙风险很大,因为不知道是不是家野狐庙,这跟创始人牛不牛没关系,各种原因可能导致两年以后庙没了。你可以看看有多少拿过A轮B轮C轮的公司,说发不出工资就发不出,过两天就关门大裁员的?尤其从今年开始风投降温是大趋势,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8. 李政倓
    理由
    举报 取消

    同17届,过去一年直接或间接接触过5个公司。

    对于应届生而言

    顶级公司核心部门一定是最好的,我指的是比如百度的大搜,基础架构,凤巢之类的知名部门。

    再降一个级别是风头正劲,创业型公司的核心部门,怎么个创业型呢,就是产品知名,你明知道他会成功,只是时间和契机的问题。比如前两年的滴滴美团去哪儿,去年的头条之类的。这些公司的飞速发展是有原因的。

    再降一级是大公司的边缘部门,不得不承认,大公司光环确实好用,但是要知道,真正成就了这些巨头的核心员工很大一部分上市之后就财富自由,离职或者创业去了。大公司有了流量之后,会利用流量孵化很多很多产品,垃圾的也特别多,但是禁不住流量大,最终也会被拆出去或者卖掉或者上市圈钱。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仍旧是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外卖,还有已经被卖了的百度音乐等等垃圾产品,要不是有百度的流量撑着,屁都不是,你觉得你在这种公司能学到多少东西,相比于上两个级别差的远了。

    再往下一级就是其他公司了,我感觉差别不大,看兴趣,看工资喽。

    你一定要记住,每个人基本上都不会一辈子打工,有点自己的本事还是重要的,合理的调配自己身上的优势,比如,学历,光环,实力等等因素。

    另,我也是一个悲剧的17应届,连续被两个公司坑,面试工作和实际工作不符,还没有转正名额,希望17届的同学们好运,抓住最后的尾巴拿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

  9. 卡尔不在家
    理由
    举报 取消

    13届本来要走产品却走到了电商的学渣飘来了

    大公司小公司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毕业到现在已经第四年了,鹅场,京东待过两年,算是圈里的前三的大公司了,刚开始去,各方面学习还有收获很大,圈子接触的人也多,牛人很多。完了一年之后感觉到很明显的天花板,加上自己年轻气盛,热血上涌(主要还是瓶颈期之后面临站队、面临北京的持续雾霾天)遂辞职,之后自己回上海创过业8个月,净利50W,然后合伙人成功的联合财务把我忽悠过去,我出圈了,那时候一直喜欢的初恋也拒绝了,真的是万念俱灰,快半年混混沌沌。这期间加入了一家020创业公司,薪资在我那个时候算是上天了,这个创业公司也是走在风口上,然而16年这个风口就成了火山口,公司很快就倒了,现在就剩下几个人租了一个小屋子维护面子工程,老板一直找人出手。现在依然任职在一家大公司中,但是今年应该又要折腾自己的创业大鸡(ji)了。

    说完这一圈,就是我这个学渣以自身经历来说明下。你如果想到自己一直在这个圈里做个10年,那就去大公司去,毕竟资源和平台都在这里,你下次跳槽跳板也就在这里,猎头也好看这个肉鸡盖了什么标签好卖到哪里去。另外说下行情,PM目前上海应该是均价最高,北京其次,但是北京互联网产品公司很多,深圳就鹅场推荐。如果你了解自己性格,并且B家这里你不能完全确认能拿到offer,那就先老实把目前这里待好,拿到了offer之后再友情找这里老板谈谈,别高看自己,也别高看自己在目前这家老板心中的地位。

    最后说一句我很讨厌的一个人给我说的一句话:当你再咨询一个事情选A还是选B,其实你心中早就有了自己的答案,follow your heart。毕竟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又不会因为一次工作选择把自己一辈子就注定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0.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感觉自己比较符合答题条件,就不请自来了。

    毕业拿到大公司offer,多大?最近几年有那么两年是国内最大民企,也算是互联网公司,不过不那么纯。但是没去,据说这家公司很难晋升,而且这家公司已经到自己的天花板了。

    所以去了家有前景的创业互联网公司做产品助理,为什么说有前景呢?公司各方面数据显示市场很大,客户满意度很高,各项数据增长速度也特快。刚进去确实有些优势,完成工作速度比别人快,一些基础的东西比两三年的老员工要了解一些,工作2年内的产品专员、运营都会主动和我交流一些问题,KPI也还好。

    那又怎样?进去后,公司盲目扩招,2月,员工从140到260人。然后呢?未融到资,资金链断裂,答主差10天转正的时候,和其他100位同事一起被裁掉了……对,被裁了,没有赔偿,还没转正。这个时候是什么境地呢?没有社会经验、没有校招offer,没有职业技能,产品相关知识和能力也只是刚入门,完全没有竞争力。然后又处于招聘淡季。工作找了1个月才找到另外一家创业公司,答主怎么着也是国内排名15以内的学校毕业的吧,也算是比较有潜力的吧,然而并没有什么公司愿意招,毕业了,大家比较偏向于看社会经验、产品成果了,而我,这些都没有,优势的东西都丢失了~~~

    进了这家公司公司,一个并没有什么能力混经验的产品经理带我(打算过完年拿了年终就走人的,所以工作几乎处于放任状态),几乎没有教我任何东西,刚进去的时候,写的文档、画的原型都没过一眼,直接接过他的工作任务。他在干嘛?他在每天逛淘宝,之前他的产品还挖了无数坑给我跳…个人感觉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导师有个方向性的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失去了这个机会,走过坑会注意,但是很多东西还是不熟悉,整天被骂得自卑了(不敢辞,已经经过一个月找不到工作的痛苦了,那段时间身无分文,得存够款了再找机会,毕业总不能问家里要钱吧),产品经理,如果从入门就自己摸索的话,这个时间会很久吧,反正感觉自己现在已经落后别人一大截了,正在努力追赶,但是只能慢慢摸索。

    目前的状态是,小公司愿意要我,我不乐意去,总还想再跟个靠谱的产品经理学点啥。简历投到大公司,几乎全部石沉大海了。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