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邓涛 初入职场

回复 ( 1 )

  1. 忘象Van
    理由
    举报 取消

    以前参与过创业(见创业不成功是什么样的体验? – 忘象Van 的回答 – 知乎),也见过几次投资人。

    由于项目方向并不是当时的主流方向,非常偏门,所以没有接触过专业的投资机构(红杉、IDG等等)。只接触过一些非专业的投资机构,分享一下感受吧。

    先后见过的投资机构如下:

    1. 某国内大型手机连锁销售渠道
    2. 某国内财务、OA软件龙头企业
    3. 某大型房产集团下属投资部门
    4. 某大型煤矿集团下属投资部门

    接触途径:

    基本上都是通过中间人介绍的。

    2014-2015年正是国内资本大热的时候,大量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融到了很多钱,但如何把钱投出去却缺乏合适的渠道。专业的投资机构一般来说有专业的项目接触渠道,但对于手里捧着热钱着急的非专业机构则是另一回事。

    当时的情况是各种上门白干活还送钱的奇葩O2O,以及故事吹到天上的故事都能融到钱。因此对投资机构来说抢到好的项目非常困难。

    因此就当时来说,投资者比创业者更着急,见到投资人还是比较容易的。

    接触感受:

    见之前说实话也觉得挺神秘忐忑的,但见过几个后发现这跟找工作是完全一样的。一方面求职者都希望被面试官相中,另一方面面试官也发愁招不到合适的人。总之,双方都看对眼看缘分。具体来说:

    1. 好的项目通常被追着抢,不愁融资
    2. 大量普通项目,求着投资人签TC
    3. 即便签完TC,也可能节外生枝爽约

    深入一点说,非专业的投资机构在看项目上非常缺乏工具和评估方法,在市场过热的行情下,主要靠的还是负责人拍大腿。具体表现在:

    1. 面谈时更关注的是看人,对项目本身聊的少 ——毕竟别的看不懂,但凭借江湖经验都觉得自己阅人无数看人应该还凑合
    2. 喜欢谈如何勾兑资源,而不是如何让业务落地——每个人都有路径依赖,爱走自己最擅长的路。如果不是,就想办法变成自己爱走的。

    最后说一下结果吧,其中有大于1家有明确意向。但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我们挂靠单位和我们团队间对发展目标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最后遗憾没有落地。

    这也是我后来转入AI行业的原因。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