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图灵Don 管理大师

答案被收藏210000次,求知道路走了1%

回复 ( 5 )

  1. 田隆涛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是一步绝世好棋,是今年央行所有政策中最棒最没有副作用的一步棋。

    第一,把地方债透明化,今年换3.2w亿,明后两年可能稍微更多(明后两年地方债高峰期)达到4,5w亿,之后渐渐地就会降下来(如果相信国家数据 总量20w亿 置换14亿左右应该就可以接受了)。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有时候最怕的不是问题,而是不知道问题到底有多大,如果量明了的情况下,利差足够吸引人的情况下,其实地方债是有人愿意接盘的(除银行外的real money)。

    第二,把地方债延期同时利率降下来。我认为延期是关键,新发行的地方债有3,5,7,10四个年限,平均年限达到了7年。如果顺利置换成功,可以避免跟信用债形成共振,让银行接下来的日子里可以专心对付公司坏账。利率降下来我觉得有点过,特别是一开始某几期的地方债低于国债利率发行,那明显就是地方商行跪舔,应该不是初衷。

    第三,把地方债标准化,形成简单可交易型资产。这个好处就在于,如果以后经济稳住了,地方债可以有真正的需求,那么这个市场可以开始像美国的munibond一样交易。同时还有个隐藏的好处,就是如果央妈进行量化宽松,那么地方债可能会成为标的。

    那么坏处呢,一,风险其实没有真正转移,基本上还是谁家的贷款谁债买回去,哪个城市的地方债哪个城市商行得出头买。那么其实就是断了一部分商行的财路,不过,国家经济下滑的这么厉害,商行还大把的赚钱也是不可能的,既然要贡献,表达出自愿以后央妈才会救你嘛(看看当年的bear stern和lehman)

    二,可能会挤压其他方向的信贷,不过个人感觉这批债银行怎么也得roll over的,那么唯一做的就是从不标准不透明的一笔笔谈的信贷做成了标准透明的债券。而且还可以给央妈当抵押品,所以信贷上来说应该是不会有挤压效果。

    最后,每次提到钱,大家就是说啊,央妈放水了,通货膨胀要来了。似乎在知乎上这仿佛是个不辩自明的真理一样。那我就问你,如果要简单放水,何必绕这么大个弯,降准降息加量化宽松嘛。所以我个人觉得其实央行这次是有节制的,能少放水就少放水的救经济,要不这外汇流出,这股市崩盘,放在美国利息早降100点了吧

  2. 刘赟
    理由
    举报 取消

    意味着走了回头路,由中央出面以政治权威替地方「缓释」债务风险,个人猜测:

    (1)这只是第一轮,后面会跟着好几个X万亿;

    (2)执行的过程中会逐渐走样,演变成中国版的量化宽松。

  3. peter
    理由
    举报 取消

    声明:本文纯属个人外部分析,如有与事实雷同纯属巧合,如与事实不合也属正常,请斟酌参考。

    摘要: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背景下。货币当局通过拉长地方债久期可达到为地方政府节约利息目的。但地方债处于银行体系资产端且体量大。故由此会使银行体系资产负债的久期正缺口增大并带来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上升。在维持金融体系平稳前提下必然要求工商企业与居民相应调整其资产负债配置决策。本文建立地方政府、银行、工商企业与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模型并试从资产负债久期角度分析其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与现象。

    一、对“久期”经济意义的理解

    相信很多人对“久期”的公式都已知晓,但这个公式怎么理解呢?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对于一笔现金流,平均收回一元现值所用时间”.那么在这样的理解下,正缺口意味着平均来看,一定时间内资产端利益流入不抵负债端利益流出——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事件;反之,负缺口则意味着平均来看一定时间内资产端利益流入超过负债端利益流出——形成沉淀下来的闲置现金.而改变久期的方法无非两种:从质上改变资产现金流期限结构;从量上改变各种资产规模.

    二、前提与假设

    前提1:利率期限结构已既定。市场长期利率对短期利率不够高,以致一份短期债券的现金流折现后再将其现值展成一份长期债券后久期变长了。

    假设1:政府、银行、工商企业与居民都 存在可配置的长期资产、长期负债和短期资产、短期负债,长短期以资产负债的清算时点的时长来大致区分。

    假设2:政府、银行、工商企业与居民的资产负债的负债以前提1方式实行。这意味着社会整体是自融资的,无需对外资产负债的增减;而且,在该社会内部两份等现值的长、短期现金流的久期前者大于后者。

    假设3:银行、工商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配置策略均为追求久期缺口为0。这一点的合理性在于假设该三者均普遍地不具有预测未来市场利率的足够信息且流动性风险厌恶(或不得不满足一些流动性风控指标).

    三、本文所主要关注的资产负债表项目

    1.银行

    长期资产:长期企业贷款、长期政府贷款、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长期负债:M2-M1项目(包括企业与机关团体定期存款与居民借记卡存款)、 长期债券

    短期资产:政府与企业短期(1年内)贷款、

    短期负债:M1-M0(包括企业与机关团体活期存款。注:我国居民活期存款不计入M1但计入M2中)

    2.居民

    长期资产:居民定期存款、持有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非投资性房地产

    长期负债: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短期资产:活期存款、应得职工报酬

    短期负债:消费信用

    3.工商企业

    长期资产:扩张性投资项目、自用厂房土地、企业定期存款

    长期负债:长期企业贷款

    短期资产:企业活期存款、库存商品与应收账款

    短期负债:应付职工报酬、应付账款、税费

    4政府部门:

    长期资产:政府长期投资项目、机关团体定期存款

    长期负债:长期政府借款

    短期资产:土地出让金(形成住房)、税收、机关团体活期存款

    短期负债:政府短期贷款

    四、过程与影响分析

    过程1.政府部门与银行

    这两者通过政府负债与机关团体定活存款相联系。假设初始时政府的存款数量和结构不变,政府进行债务置换后,一方面政府负债端久期被拉长;另一方面,银行资产端久期也被拉长了。

    影响1

    政府流动性风险降低,扩大了其在资产端扩张长期资产的空间.但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大,银行不得不采取如下措施平衡其久期缺口,按易难程度:

    a1.维持资产总量不变,缩减企业长期贷款并替之为短期贷款。

    b1.缩减资产总量,缩减资产端企业长期贷款同时缩减负债端活期存款。

    c1.扩张资产总量,增加资产端短期贷款同时增加负债端居民储蓄存款或发行长期债券

    d1.维持负债总量不变,缩减居民活期存款替之为储蓄存款.

    其中c1方案或面临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在现在环境下实行空间非常有限。而这里将“缩减居民活期存款替之为储蓄存款”置于最后是考虑到在平缓利率曲线上舍短存长对居民而言并没有多大吸引力,银行实行d1面临较大谈判成本。

    过程2.银行与工商企业

    当银行施行上述a1或b1方案后,银行体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流动性风险。但是企业负债端久期被压短,流动性风险增大。

    影响2

    由于工商企业负债端应付职工工资、税费与应付账款的刚性,故企业只能寻求缩短资产端久期长度以应对增大的流动性风险,按难易程度:

    a2.维持资产总量不变,将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存款。(促进M1/M2比值增加,进而形成M1M2“剪刀差”)。

    b2.设法加快库存商品出清,应收账款资金回笼。(由于这项资产流动性程度较存款低,企业或折价才能顺利实现,则可能进而从供给端促使宏观价格水平增速的下降)。

    c2.中止投资项目。(企业往往面临不得不承认前期投资为“沉没成本”并改变其长期规划)

    d2.出售自用厂房土地。(收缩)

    由于这里假设应付职工报酬的刚性,故在工商企业存在的条件下可尚不考虑企业的资产负债久期调整对居民的影响。

    过程3银行与居民

    当银行施行上述b1方案后,不可避免地会关注居民存款。严格来说,由于居民存款可以在本金不损失情况下马上转为活期存款以用于大额资产的购置(这似乎也正是现在居民储蓄目的)。故对银行体系来说,也可视作潜在的短期负债。因而,银行体系需要从自身找到符合居民储蓄目的的“大额资产”配置给居民以消除其储蓄存款才能有效压缩自身久期正缺口,当然,银行体系不是实体,又不能生产出实物。但是,银行可以一方面在负债端鼓励居民使用储蓄存款配置那些“大额资产”,另一方面在自身资产端催收那些以“大额资产”为标的的债务——通过缩减银行资产端长期资产并配合缩减负债端短期负债来间接达到压缩资产负债正缺口的目的。当然,有些居民的储蓄存款不够一次性支付,则银行必须得在自身资产端将不足部分借记居民贷款从而保证居民的储蓄存款能从自身负债端被顺利被消除。虽然,资产端增加了居民贷款,但由于居民使用了自身的储蓄存款,故可能更多的“大额资产”为标的债务会从自身资产端被消除,其效果性质与居民不带杠杆一样。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符合居民储蓄目的的“大额资产”有些什么?其中又有那些有相关的债务存在于银行体系中?

    嗯,房地产算是一个,相关的债务就有地方的“城投债”以及一些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而债务置换也恰恰是针对这些债务要银行“短转长”——恐怕是银行体系的眼中钉啊。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呢?(符合居民储蓄目的+大额+相关债务存在于银行体系中且期限较长)

    答主也暂时没想出来!—!

    下面分析一下这个过程及其影响和现象

    首先,对于居民来说,总地来看自身的资产负债有了正久期缺口,则居民需减少其它长期资产,增加短期资产或减少短负债:

    长期资产:居民定期存款(下降)、持有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下降)、非投资性房地产(上升)

    长期负债: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上升)

    短期资产:活期存款(不知道)、应得职工报酬(可能会向企业要求加薪,从供给端促使宏观劳动力价格水平上升)

    短期负债:消费信用(下降,从需求端促使宏观消费品价格水平下降)

    注意:

    第1点:”银行可以一方面在负债端鼓励居民使用储蓄存款配置那些“大额资产”,另一方面在自身资产端催收那些以“大额资产”为标的的债务“有一个前提:

    居民使用储蓄存款配置的那些“大额资产”必须是新增的供给,而不能是居民内部存量的自我流通(一定要给所有二手房交易都扣上“投机炒作”的帽子并作为“房价调控”工作重点)。

    第2点:银行资产端城投债“乾坤大挪移”为居民住房信贷来压缩久期正缺口还有个前提:

    一定要控制居民杠杆上限,要是玩成又一个“次贷危机”的话银行久期正缺口理论上就变成无限长了(首套加杠杆,二套房减杠杆,三套去杠杆).

    过程4居民与政府

    M1M2剪刀差中大量的政府活期存款——必然是其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为负的结果——从何而来?留给你思考吧.

    综上看来,工商企业因其负债端的刚性而所承担的压力最大.同时其负债端连接居民最重要的短期资产——职工报酬.这一块的突然变化将直接影响居民资产配置决策.故防范宏观经济风险应首要着眼于保工商企业的现金流不垮,由易到难有:减费、减税、减息、贬值促出口、政府购买.

    最后说一个展望:建行为主的几大行已发行房贷相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逛知乎看见大多人都不看好,理由是收益还不比国债高多少.但想想看欧洲那边正闹负利率,人民币国际化后只要汇率或房价两者不齐跌——这些证券对欧洲人来说就都是好东西!顺利的话,彼时,银行体系资产端个人长期信贷统统以此方式出表换成现金.然后在收紧房贷增量时增加企业贷和消费信贷——在消除大部居民储蓄变房子后用一轮消费拉动型通胀实现房产”名增实降”.这是“输入型通胀”,也就是说一方面因汇市上国外投资者用外汇购买人民币资产证券使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国内银行体系对居民与企业信用扩张而使国内消费品价格水平上升.

    在消费品通胀中拉动就业使居民增加名义收入恐怕是让房价泡沫被平稳去除的最好方法了吧

  4. 冯菲
    理由
    举报 取消

    意味着地方债跟垃圾债的区别正在变小,银行有大量高收益资产收益下降

  5. 龙胜
    理由
    举报 取消

    意味着政府变聪明了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