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据说是广汽研究院的人离职创业出来做的项目?
补充一个,广汽的科长,不是大家想象的部门经理下的科长,而实质上是总监。
在创业之前,夏珩曾是广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科长,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何涛和杨春雷,前者曾主导了广汽智能汽车 Witstar 的开发;后者曾担任一汽大众电动车项目经理及广汽丰田电动车开发项目经理。
现在团队有 50 多人,成员主要来自广汽、宝马中国、兰博基尼、德尔福、三星以及华为等公司。夏珩表示,他们大多有七年以上工程研发经验。
目前他们在上海成立了造型中心,已经开发了 7 个造型方案,不过新的汽车造型还在保密阶段。他们已经和一家整车厂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冲压、焊接、涂装将会借助这家整车厂的生产线,小鹏汽车将做组装工艺的部分。这辆车预计在 2016 年底完成首批样车,并将在 2017 年上市。
摘自:“小鹏汽车”名字俗了点,但做的事挺靠谱
不要总是拿来任何一个创业企业都骂它骗钱画大饼。这种指责对于阻止骗投资的人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对于真正想做事的人是莫大的压力。
【严肃作答系列】
上周去了小鹏互联网汽车的办公场地和工厂,便有了如下随笔:
谈到电动汽车,互联网汽车,你也会想起精彩的特斯拉、讽刺的游侠和浮夸的乐视。不可否认,它们不仅将汽车工业带入电动的时代,还上升到了娱乐的范畴。
但是,今晚,让我们从理智和冷静开始。
众所周知,过去的一年让大家的眼球都对准了互联网汽车,也让我们困惑的是,只有特斯拉行驶在公路上,游侠尚存于充满浓浓互联网味道的PPT和发布会中。而作为“互联网汽车”中关键的“汽车”,是的,实打实的,接地气的能行驶的“汽车”,却并没带给我们足够信服和期望的理由。
不管怎样,我们决定深入了解互联网汽车的奥秘,只不过这次选的互联网汽车,更加的接地气,也更适合城市和日常驾驶;也是全中国最低调,南中国唯一的互联网汽车;网上的报道屈指可数,也没有任何发布会和炫目的PPT,却完成了几千公里的极限路试,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大佬的关注;首期资金筹措超过1亿美金!
它就是小鹏互联网汽车。
不过,它足够好吗?
精装书的味道
广州大学城,弥漫着单纯的学生气息,小鹏互联网汽车就坐落在广东工业大学的校园中。
站在小鹏互联网汽车的前台迎宾门前,不禁被简约的公司招牌震得掉下手中的相机,因为连公司招牌都只有四个字,大致A3纸大小。踏入内室,闻到全是极客的味道。另外一个特色就是飘忽不定的无固定座位办公位,基本上这一分钟在这里,下一分钟就要好好找找了。
以为,这种看似随意但极高效的团队氛围倒是非常契合现在小鹏互联网汽车的初创企业基因,就好像素雅的精装书,不厚重但有内涵。
深入工厂腹地
本想抓几个人深入沟通,不过在发现并接受我们被当成透明人后,还是决定进入小鹏互联网汽车的工厂一探究竟。这就像非请勿入的女生闺房一样神秘和吸引人,顿时充满了的期待和好奇。
工厂距离办公室并不太远,几分钟的曲曲折折后就转进了一个不起眼的停车场,“我们到了吗?”我还很纳闷拥挤的停车场怎么会有一个汽车的制造工厂呢?
“您好,这边是我们的工厂。”原来在这里啊!非常不起眼的铁栅门,上方依然是四字招牌,右手边是一面不起眼的照片墙,上面即低调又显眼的贴着各种业内大佬试驾小鹏互联网汽车的照片。
夏珩,原广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科长,主导广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控制系统技术开发。
联合创始人何涛,拥有八年以上电动车、智能车相关开发经验,主导了广汽智能汽车 Witstar 的开发和无人驾驶样车开发。
联合创始人杨春雷,曾担任一汽大众电动车项目经理,及广汽丰田电动车开发项目经理。
紧接着是一堆人头,挤在一起,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他们头顶似乎都贴着这个标签:互联网汽车。
不远处,就是小鹏互联网汽车的mule car,张着大嘴停在工位等待这群人的各种折腾。唯独,静静的把屁股对着我们。
MULE CAR:汽车研发阶段的测试车,通常为了测试最关键的动力系统,会将车身部分零件借用其他车型然后拼接起来,好像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所以也叫杂各车,圈内人叫“骡车”。
我靠!拆了特斯拉!还拆了好几辆!
汽车界一直传言小鹏互联网汽车拆了特斯拉,而且还有钱任性的拆了好几辆。对于这种新闻我一直是嗤之以鼻,直到一秒钟前我将目光转向工厂的一个角落。
事实上,工厂的角落里面散落着一台特斯拉,没错,散落着一台被拆的七零八落的特斯拉。
不仅底盘、动力系统、内饰和外观等配附件都被拆的个底亮,甚至连防撞梁都拆了下来,而且车身上打了无数个用于技术对标的扫描点,就连特斯拉的专利也没放过,那可是270多个开源专利啊!
想想几千页的英文,我脑袋已经爆炸了。
特斯拉最核心的电池组就摆在地上,肯定嘛,特斯拉引以为傲的电池自然是各家竞品眼红的目标。
这个情景可不是谁都能看到,谁没事会把特斯拉的电池组拆下来玩啊。
小鹏互联网汽车的电芯、成组和BMS,与特斯拉相比都有了不少的提升,特别是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50瓦时/千克,电机功率密度是国内最好的电机功率密度的1.5倍,最大输出功率超过230千瓦。
初衷居然如此单纯
就在我还在苦恼一台不知名的仪器时,“您好,我是杨春雷。”谁?我没反应过来。“我们小鹏互联网汽车的三位联合创始人之一”。靠,有眼不识创始人,失礼!失礼!
于是卷福的福尔摩斯附身,在一秒钟的时间里,我迅速扫描探查这位创始人,三七分的头发黑亮顺滑,想必是用了飘柔;眉宇之下射出如炬的目光,略带坚毅;上身下身乌漆墨黑,沉稳中带着灵动。
“你好,我很好奇您当时为什么想去做小鹏电动车,啊,不对,小鹏互联网汽车?”
其实我们起步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能做到这么大的规模,毕竟我们几个联合创始人都有多年在主机厂工作的经验,深知对于整车生产而言,研发、生产、售后等一系列问题要求我们的体量会非常的大。但我们是幸运的,因为认可互联网汽车的理念和我们的技术实力,我们获得了来自UC的何小鹏、YY的李学凌等互联网知名企业家的投资,和超过1亿美金的首轮资金筹措,最终使我们的公司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正轨。我相信我们小鹏汽车将至少是一家上百亿美元的公司。以特斯拉为例,其目前的市值也已经突破了300亿美元大关,而我们如果选择在国内上市的话,市值肯定还会更高。
请叫我互联网汽车!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疑惑,从我第一次听到小鹏互联网汽车到现在:
为什么叫互联网汽车,不叫电动汽车呢?
说实话,我知道这个问题很蠢,但我不禁讶异自己还是问了出来。
我们小鹏汽车生产的不仅仅是电动汽车,而是电动的互联网汽车。电动只是对汽车的驱动方式进行了更新,而互联网汽车则是重新定义了人们用车的方式,给人们全新的用车体验。之所以要做互联网汽车,而不是车联网的产品,就是因为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整车企业对这个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他们对于软硬件的要求也都很低。因为他们是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的。但我们作为一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我们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设计我们的产品的。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从事整车的开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互联网汽车。
46秒内飙出467个字,这是他特有的极快又流畅的高语速回答,让我对小鹏互联网汽车的“互联网”三字有了更清晰和更准确的理解。说实话,”电动只是驱动方式,互联网才是用车方式“,连同精炼朝气的团队、扎实接地气的技术,着着实实的打动了我。
“春雷,你们还招人不?”
“哈哈,欢迎各路人才到小鹏的碗里来!”
这次真的不过瘾,准备再深度探访试驾。希望能探访负责车联网和产品相关的同学,听说是从阿里、腾讯挖来的总监,让我膜拜一下。当然啦,下次就必须把深藏香闺的创始人挖出来现身说法。
前几天去了小鹏汽车面试,现办公地址坐落于萝岗科学城火村(法雨寺)公交站附近。目前是租用了三层办公楼,一二楼作为车库,三楼办公,正在装修,现场有点吵。员工大概两百三十人,大部分是研发人员,几乎都是行业5-10年以上经验的员工(PS:我是从年纪层面上判断,得出的不肯定结论)。要做汽车,几百人的团队,应该是远远不够的。小鹏汽车靠不靠谱,真的很难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薪酬待遇相比同行业,是非常高的
这车我看了YYP的测评视频,几个广汽的中层干部加几个互联网的人就说要造车。看了那实体简易的工厂,实车确实漂亮,动力也算强劲。但殊不知造汽车并不是互联网那些异想天开天马行空的人想的那么简单的。他的首款车为什么在电池容量少1/3的情况下达到特斯拉入门级车型低配的续航那是因为车身重量比特斯拉轻了1/3还多的问题。我敢这么说这车要想量产,能否通过国家的安全碰撞绝对是很大的问号。另外电池安全性也是非常大的隐患。反正我是怕死这车出来再便宜我也不敢去以身犯险。现在真的觉得互联网的那批人真的老是以什么用户体验说是,就是换了个词,就敢说卫星火箭都敢做了。以后再弄个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火箭。国人做事不踏实,研发技术不过硬,不是想抄就是想骗。真心看不起互联网那批人。不够沉!
他们的logo真像特步啊
。。。。。。。
YYP试驾后感觉这个问题会火,占个坑先
很扯淡,造汽车哪有这么容易,就是生产测试造成的报废车那点钱都不够用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10 )
补充一个,广汽的科长,不是大家想象的部门经理下的科长,而实质上是总监。
在创业之前,夏珩曾是广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科长,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何涛和杨春雷,前者曾主导了广汽智能汽车 Witstar 的开发;后者曾担任一汽大众电动车项目经理及广汽丰田电动车开发项目经理。
现在团队有 50 多人,成员主要来自广汽、宝马中国、兰博基尼、德尔福、三星以及华为等公司。夏珩表示,他们大多有七年以上工程研发经验。
目前他们在上海成立了造型中心,已经开发了 7 个造型方案,不过新的汽车造型还在保密阶段。他们已经和一家整车厂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冲压、焊接、涂装将会借助这家整车厂的生产线,小鹏汽车将做组装工艺的部分。这辆车预计在 2016 年底完成首批样车,并将在 2017 年上市。
摘自:“小鹏汽车”名字俗了点,但做的事挺靠谱
不要总是拿来任何一个创业企业都骂它骗钱画大饼。这种指责对于阻止骗投资的人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对于真正想做事的人是莫大的压力。
【严肃作答系列】
上周去了小鹏互联网汽车的办公场地和工厂,便有了如下随笔:
谈到电动汽车,互联网汽车,你也会想起精彩的特斯拉、讽刺的游侠和浮夸的乐视。不可否认,它们不仅将汽车工业带入电动的时代,还上升到了娱乐的范畴。
但是,今晚,让我们从理智和冷静开始。
众所周知,过去的一年让大家的眼球都对准了互联网汽车,也让我们困惑的是,只有特斯拉行驶在公路上,游侠尚存于充满浓浓互联网味道的PPT和发布会中。而作为“互联网汽车”中关键的“汽车”,是的,实打实的,接地气的能行驶的“汽车”,却并没带给我们足够信服和期望的理由。
不管怎样,我们决定深入了解互联网汽车的奥秘,只不过这次选的互联网汽车,更加的接地气,也更适合城市和日常驾驶;也是全中国最低调,南中国唯一的互联网汽车;网上的报道屈指可数,也没有任何发布会和炫目的PPT,却完成了几千公里的极限路试,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大佬的关注;首期资金筹措超过1亿美金!
它就是小鹏互联网汽车。
不过,它足够好吗?
精装书的味道
广州大学城,弥漫着单纯的学生气息,小鹏互联网汽车就坐落在广东工业大学的校园中。
站在小鹏互联网汽车的前台迎宾门前,不禁被简约的公司招牌震得掉下手中的相机,因为连公司招牌都只有四个字,大致A3纸大小。踏入内室,闻到全是极客的味道。另外一个特色就是飘忽不定的无固定座位办公位,基本上这一分钟在这里,下一分钟就要好好找找了。
以为,这种看似随意但极高效的团队氛围倒是非常契合现在小鹏互联网汽车的初创企业基因,就好像素雅的精装书,不厚重但有内涵。
深入工厂腹地
本想抓几个人深入沟通,不过在发现并接受我们被当成透明人后,还是决定进入小鹏互联网汽车的工厂一探究竟。这就像非请勿入的女生闺房一样神秘和吸引人,顿时充满了的期待和好奇。
工厂距离办公室并不太远,几分钟的曲曲折折后就转进了一个不起眼的停车场,“我们到了吗?”我还很纳闷拥挤的停车场怎么会有一个汽车的制造工厂呢?
“您好,这边是我们的工厂。”原来在这里啊!非常不起眼的铁栅门,上方依然是四字招牌,右手边是一面不起眼的照片墙,上面即低调又显眼的贴着各种业内大佬试驾小鹏互联网汽车的照片。
夏珩,原广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科长,主导广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控制系统技术开发。
联合创始人何涛,拥有八年以上电动车、智能车相关开发经验,主导了广汽智能汽车 Witstar 的开发和无人驾驶样车开发。
联合创始人杨春雷,曾担任一汽大众电动车项目经理,及广汽丰田电动车开发项目经理。
紧接着是一堆人头,挤在一起,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他们头顶似乎都贴着这个标签:互联网汽车。
不远处,就是小鹏互联网汽车的mule car,张着大嘴停在工位等待这群人的各种折腾。唯独,静静的把屁股对着我们。
我靠!拆了特斯拉!还拆了好几辆!
汽车界一直传言小鹏互联网汽车拆了特斯拉,而且还有钱任性的拆了好几辆。对于这种新闻我一直是嗤之以鼻,直到一秒钟前我将目光转向工厂的一个角落。
事实上,工厂的角落里面散落着一台特斯拉,没错,散落着一台被拆的七零八落的特斯拉。
不仅底盘、动力系统、内饰和外观等配附件都被拆的个底亮,甚至连防撞梁都拆了下来,而且车身上打了无数个用于技术对标的扫描点,就连特斯拉的专利也没放过,那可是270多个开源专利啊!
想想几千页的英文,我脑袋已经爆炸了。
特斯拉最核心的电池组就摆在地上,肯定嘛,特斯拉引以为傲的电池自然是各家竞品眼红的目标。
这个情景可不是谁都能看到,谁没事会把特斯拉的电池组拆下来玩啊。
小鹏互联网汽车的电芯、成组和BMS,与特斯拉相比都有了不少的提升,特别是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50瓦时/千克,电机功率密度是国内最好的电机功率密度的1.5倍,最大输出功率超过230千瓦。
初衷居然如此单纯
就在我还在苦恼一台不知名的仪器时,“您好,我是杨春雷。”谁?我没反应过来。“我们小鹏互联网汽车的三位联合创始人之一”。靠,有眼不识创始人,失礼!失礼!
于是卷福的福尔摩斯附身,在一秒钟的时间里,我迅速扫描探查这位创始人,三七分的头发黑亮顺滑,想必是用了飘柔;眉宇之下射出如炬的目光,略带坚毅;上身下身乌漆墨黑,沉稳中带着灵动。
“你好,我很好奇您当时为什么想去做小鹏电动车,啊,不对,小鹏互联网汽车?”
请叫我互联网汽车!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疑惑,从我第一次听到小鹏互联网汽车到现在:
为什么叫互联网汽车,不叫电动汽车呢?
说实话,我知道这个问题很蠢,但我不禁讶异自己还是问了出来。
46秒内飙出467个字,这是他特有的极快又流畅的高语速回答,让我对小鹏互联网汽车的“互联网”三字有了更清晰和更准确的理解。说实话,”电动只是驱动方式,互联网才是用车方式“,连同精炼朝气的团队、扎实接地气的技术,着着实实的打动了我。
“春雷,你们还招人不?”
“哈哈,欢迎各路人才到小鹏的碗里来!”
这次真的不过瘾,准备再深度探访试驾。希望能探访负责车联网和产品相关的同学,听说是从阿里、腾讯挖来的总监,让我膜拜一下。当然啦,下次就必须把深藏香闺的创始人挖出来现身说法。
前几天去了小鹏汽车面试,现办公地址坐落于萝岗科学城火村(法雨寺)公交站附近。目前是租用了三层办公楼,一二楼作为车库,三楼办公,正在装修,现场有点吵。员工大概两百三十人,大部分是研发人员,几乎都是行业5-10年以上经验的员工(PS:我是从年纪层面上判断,得出的不肯定结论)。要做汽车,几百人的团队,应该是远远不够的。小鹏汽车靠不靠谱,真的很难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薪酬待遇相比同行业,是非常高的
这车我看了YYP的测评视频,几个广汽的中层干部加几个互联网的人就说要造车。看了那实体简易的工厂,实车确实漂亮,动力也算强劲。但殊不知造汽车并不是互联网那些异想天开天马行空的人想的那么简单的。他的首款车为什么在电池容量少1/3的情况下达到特斯拉入门级车型低配的续航那是因为车身重量比特斯拉轻了1/3还多的问题。我敢这么说这车要想量产,能否通过国家的安全碰撞绝对是很大的问号。另外电池安全性也是非常大的隐患。反正我是怕死这车出来再便宜我也不敢去以身犯险。现在真的觉得互联网的那批人真的老是以什么用户体验说是,就是换了个词,就敢说卫星火箭都敢做了。以后再弄个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火箭。国人做事不踏实,研发技术不过硬,不是想抄就是想骗。真心看不起互联网那批人。不够沉!
他们的logo真像特步啊
。。。。。。。
YYP试驾后感觉这个问题会火,占个坑先
很扯淡,造汽车哪有这么容易,就是生产测试造成的报废车那点钱都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