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估值超过 10 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正在衰落?

理由
举报 取消

http://www.bloombergview.com/articles/2015-10-06/tech-unicorn-evernote-needs-to-turn-into-a-cockroach比如 Evernote。想问问为什么这些公司在那么大后衰落了?究竟是哪一步走错了?

2018年1月14日 10 条回复 1126 次浏览

发起人:韦昌明 初入职场

任何关于 Live 的问题(功能使用、推荐讲者等等)都可以联系 live@zhihu.com

回复 ( 10 )

  1. 宋一松
    理由
    举报 取消

    Dropbox和Square

    先说Dropbox。或许国内的人或者圈外的人还没注意到,但毫无疑问现在的Dropbox正处在困境之中。对创业公司来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困境中止步不前很容易演变成衰落。

    表面上,Dropbox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其中互有联系:

    1. 通过企业付费版的盈利路线发展并不顺利。

    2012年末的时候,Dropbox的一位产品总监曾向我介绍说,他们希望通过让足够多的企业使用他们的付费产品,来养活个人免费版,并最终让免费版的容量无上限。三年之后看,这条路走的并不顺利。

    就我工作过的Facebook和Uber为例,两个公司都支持使用Dropbox企业版来做文件共享同步,但使用频率都不高。Facebook内部更爱用Quip,Uber更爱用Google Doc。如果哪天公司停止使用Dropbox,恐怕也没什么人会站出来反对。

    究其原因,是文件共享同步并非企业真正的痛点。真正的痛点在于如何便捷的分享,浏览和共同修改文档。Quip和Google Doc对此的无缝支持甩Dropbox基于文件夹的操作几条街。

    2. 普通用户的使用情景单一,付费意愿不高

    我猜很多人都用Dropbox帐号,也都会在里面放上一些文件。这是为什么Dropbox可以迅速成为独角兽的原因。然而,你会多久再上传一个新文件呢?又多久会在一台电脑上同步另一台电脑上的文件呢?

    对大多数人来说,Dropbox更像是那种上传一次文件就忘了,过半年才会打开第二次的应用。如此低频的使用场景,你又如何指望用户会为此付费呢?

    其实Dropbox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重金买下了Mailbox等一系列应用,试图打造围绕Dropbox的生态系统。回过头看,这条路线也并没有逆转局面。产品上先天性的天花板很难靠买买买来解决。

    3. 被巨头拉入价格竞争

    在美国,Google Drive和Apple的iCloud都比Dropbox便宜。没什么可说的。

    4. 高估值阻碍了公司的进一步成长

    这件事可能听起来有些反直觉,需要好好解释下。

    Dropbox已经估值100亿美元了。可作为Dropbox在企业端产品的竞争对手,Box上市后的市值只有15亿美元。而Dropbox在个人端又没太多收入。这使得Dropbox的高估值反而成为了它的障碍,它需要向投资人和市场说明它为什么值这么多钱。既很难融到下一笔钱,也很难以现在的估值上市。

    这种影响不仅仅是资金上的,而是全方面的。如果公司近期上市希望渺茫,自然就很难有好的人才加入,现有的也会跳槽。现在在硅谷,Dropbox已经很难说是一线的创业公司了。

    不过,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原因。根本原因是:Dropbox基于文件储存同步的产品逻辑已经过时。

    Dropbox出生于Windows最后的辉煌年代。那个时候,大家还都习惯于在本地编辑储存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别人。Dropbox魔法般的解决了大家的痛点,并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增长。

    不过后来,我们有了社交网站,我们还有了iPhone。社交网站和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云服务,再没有文件的概念。你的照片在Facebook,Instagram和微信上,上传等同于储存+分享+互动,现在又有了Google Photo帮你做黑科技般的优化处理。公司要文档协作就用Quip和Google Doc。文件储存是这些应用和服务的一部分,而不是平等独立的存在。

    乔布斯说Dropbox的文件储存系统是一个功能,而不能算是一个产品。在移动互联网的语境下,这在逐渐变为现实。

    ————————————

    再来说说Square。

    Square的问题很简单,利润率实在太低。Square经手一笔100美元的划款,要付给Visa和Mastercard等信用卡公司 1.82美元,自己只能留0.92美元。更别提和星巴克这类大商户的合作Square本身完全不挣钱。

    这意味着两件事:

    1. 本想靠移动微支付来颠覆传统支付行业的Square,给传统行业上的贡还比自己挣的钱还多
    2. 为了给这些硅谷的高薪工程师们付工资,Square需要非常非常巨大的金额流量才行。可无论买方和卖方,都没有足够强的动机来使用Square。

    这不能说是很坏的生意,但要支撑起60亿美元的估值,还是勉强了些。

    最后说说我个人的几点感受

    • 即使对倍受瞩目的独角兽来说,想成为下一个Facebook那样的故事也还是很难的
    • 产品和商业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其天花板。再怎么吹捧概念,故事,和创始人背景,都无法改变这件事
    • 想知道哪个创业公司要完,看中国人在硅谷的跳槽趋势就行。这种事情,国人还是很敏锐的。
  2. 包不同
    理由
    举报 取消

    Zynga(星佳)。Farmville,Zynga Poker 和 Words with Friends 之后基本上没有推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新作基本都被 Clash of Clans 爆出翔,Revenue 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基本上创业公司能卖的概念在星佳这里全都快死光了。

    上市时市值是90亿,峰值是135亿,是总营收的20倍,而现在。。。

    YELP 和 GRPN 的故事也都差不多,就不多说了。有趣的是这几家公司在股价大幅下跌期间,都有过巨额收购的动作,ZNGA 花5亿买了 NaturalMotion,YELP 花1亿买了 Eat24,GRPN 花了9000万(其中2000万有条件支付)买了 OrderUp,企图扩张经营模式,但基本也都是然并卵。事到如今,基本可以(不客观不全面地)总结一句,独角兽们要想活下去只能做好主业,投资人的钱拿去到处收购买买买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3. 孙志超
    理由
    举报 取消

    本月第一个正经回答。虽然前天就收到邀请,但最近一直在玩合金装备,一心无法二用。现在要开始忙正事了,也就又可以开始答题了。

    历史上衰落过的独角兽公司不要太多~不过题主既然问的是正在衰落,那就以当前为准,首先来看独角兽的列表——

    The CrunchBase Unicorn Leaderboard

    统计的还是很全的,返利网这种我个人认为根本算不上独角兽的也都列入了表中。幸好没有把八戒网之类的列进去……很显然估值并不是唯一定义。

    可以先看哪些公司最新一轮融资是downround(估值下降),这是最明显的衰落表征:

    Bloom Energy

    Lazada

    MongoDB

    Bloom Energy是清洁能源公司,这个领域整体的投资额都在减少,倒不能说是明显衰落,可能只是之前融太多钱,毕竟最早被当成能源界的google。

    Lazada是东南亚电商,之前我已经多次介绍过的德国Samwer兄弟搞的公司,这种专门挖坑的公司不用多说。

    MongoDB是著名的非关系数据库。非关系数据库终究只适合特定的领域,不可能完全占领所有市场,之前的估值代表了想象力的空间,所以这是正常情况。

    另一个特征是长期融不到资。我不是科技媒体,这个信息不好收集,只能从数据上来反推。以下是融资时间在一年之前的——

    Dropbox 2014年1月

    Theranos 2014年6月

    Cloudera 2014年9月

    Atlassian 2014年4月

    Pure Storage 2014年8月

    凡客 2014年2月

    Nutanix 2014年8月

    Trendy International Group 2012年

    2014年2月

    Deem 2014年7月

    Mu Sigma 2013年

    Jasper 2014年4月

    2014年3月

    拉手 2011年

    搜狗 2013年

    Proteus Digital Health 2014年6月

    Klarna 2014年3月

    Automattic 2014年5月

    Pluralsight 2014年8月

    Tango 2014年3月

    Actifio 2014年3月

    Adknowledge 2011年

    NJOY 2014年2月

    MediaMath 2014年5月

    Eventbrite 2014年3月

    Kabam 2014年7月

    JustFab 2014年8月

    AppDynamics 2014年7月

    蘑菇街 2014年6月

    豌豆荚 2014年1月

    AVAST Software 2014年2月

    就不一一介绍了,没有辣么多时间。有个小编帮忙差不多。

    这些公司并非都发展得不好,有的是因为已经发展到很高阶段了,短期不需要融资,这个后面再说。

    不过,对于很多人看衰的Dropbox和Evernote,我觉得没那么悲观,虽然它们没有新晋的这些公司新潮,但他们并不是Groupon,很简单,Groupon倒了不是世界末日,因为那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如果今天Dropbox与Evernote倒了,会不会有人觉得像世界末日?会。只要还有一大票人觉得他们倒了会是世界末日,那就不会立刻倒掉,因为还有刚需在。

    也就是说,看衰的更多的是资本,即他们对风投而言不是好标的,成长速度下滑了。确实,他们这三年的确很不专心,收入没达到预期也是真的,12年对他们的估值显然也高估。以Evernote为例,他们的销售做得实在太差了,没有看到广告,不会引导你付费变成正式会员,没有做增加活跃的机制,没有主动让用户推荐的机制。他们更多做的是传统的媒体合作。这不是不好,而是太花钱太慢。

    这几年新出的创业公司很多都信奉Growth Hacking,走阶跃式增长,结果Evernote不光一点动静都没有,而且还分心一直出周边app,加之成长速度奇慢无比,钱就是这样烧掉的。仅此而已。

    那当前什么公司当前发展最旺、最不容易倒掉呢?可以看资本效率,也就是公司花了多少融资来取得最新一轮的估值。可以看到大多数独角兽的倍数都在4倍到10倍之间。资本效率最高的是被媒体称为“女版乔布斯”的伊丽莎白·霍姆斯创立的Theranos,开发了颠覆抽血测试市场的技术,只要几滴血就能测出几百种疾病,这家公司只花了九千两百万就达到九十亿的估值,资本效率倍数接近百倍,宇宙第一。之后第二名和第三名是大疆和小米,两者各自达到了76.2倍和40.9倍,已经超神。四家超越20倍的公司里中国有两家,然后有三家是20倍,也就是说只需要少于五千万美金的资金就能达到十亿美金的估值,分别是Lufax(陆金所)、China Rapid Finance(信而富),以及美国硬件公司Razer。(试问中国碉不碉?)

    用估值来评判公司并不能完全还原其实力,Benjamin Graham说过,市场短期在选美,长期在举重。独角兽公司要突然死掉其实还是比较难的,即便衰败,也更可能是在垂死边缘苦苦挣扎,downround融资,或者以一个低于当初估值的价格将自己卖出去。也许到明后年泡沫破灭之后才能看出哪家会出大问题,而且往往会发现,更多是CEO的问题。

    (虽然我不关心有没有人赞,但如果你真的要赞,请确认你的确思考并认同了,不要因为列举数据就赞。我个人并不希望知乎被伪干货占领)

  4. 周生
    理由
    举报 取消

    互联网领域达到这个规模的公司,衰落的原因往往不在公司的运营不善或者竞争落后,而是业务模式的局限…

    总结起来不外乎两个:1.有吸引力(创新的概念或愿景能解决用户痛点)却没有盈利模式(不是用户刚需) 2.能快速扩张(迅速复制)却没有护城河(用户粘性或技术壁垒)

    2比1更重要一些

    工具类的Evernote/Dropbox主要问题在前者,但 后者因为侵入巨头地盘,先发优势也快要被蚕食殆尽。危机最大而且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Groupon两者都有,团购本来就不是刚需,一转眼新兴市场已经被复制者们占领完了,增长结束一旦投资者失去耐心也很大可能悲剧。

    所有的游戏公司都没有解决问题2,现金奶牛却总无法长期持续,每一家被后来者超越都只是时间问题

    Twitter/新浪微博/whatsapp 虽然问题1很严重,但是得益于巨大用户量和影响力带来的不可替代性,虽然现在可能不达预期(从商业角度看的确曾被高估了),但最终一定还是会稳步盈利的…

    GOOGLE靠技术,FB靠用户解决了问题2,也曾经卡在盈利的瓶颈,但好在护城河够深,最终解决问题后现在已经无法撼动了。但即便强如Google,也还是停掉了Google reader这样空有用户却没有盈利模式的产品。

    Uber/各种打车/Airbnb假以时日也是必定衰落的,因为收入和用户增长在这类型模式里面永远此消彼长…

    国内的公司里,暂时看来腾讯/淘宝是安全的… 百度/小米衰落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5. 云翳
    理由
    举报 取消

    2015.11.16更新

    一张WSJ总结的独角兽公司估值表,有兴趣的可以按图索骥。

    独角兽公司,以及广义的明星创业公司,有崛起时自然也有衰落时。对此CB Insights 的CEO阿南德 · 桑瓦尔是这样总结的:”在硅谷,这样的公司包括云存储服务 Dropbox、笔记应用 Evernote、流媒体音乐服务 Deezer,以及血液检测服务 Theranos 等。”

    国内传出裁员消息的公司则有:一亩田、叮咚小区、58到家美甲、功夫熊等。

    一、巨龙型企业(十角兽)-估值100亿美元以上

    1、Snapchat-受众集中在没钱的年轻人

    阅后即焚应用Snapchat,流量大到对Facebook产生威胁。今年5月估值高达150亿美元,是美国四大独角兽(Uber、Airbnb、Palantir、Snapchat)之一,至今获得11.9亿美元融资。现在每股30.72美元下调至22.91美元,整体估值遭减记25%,估值蒸发了40亿美元。投资者包括Benchmark和Kleiner Perkins等硅谷风投公司,以及阿里巴巴、腾讯以及雅虎等科技企业。

    联想到一直没能留下毕业之后的用户的校内-人人。

    2、Dropbox-单一功能

    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用的网盘Dropbox,估值100亿美元,排名前十。估值是去年盈收的 25 倍,看起来能支持泡沫论的成立。

    原因或许很简单,单一做网盘不是一个好生意,竞品Box在上市后股价一路走低,而Dropbox一直停留或躲在私募市场里。具体来说,企业付费版的盈利路线不顺利,普通用户付费意愿不高,被Google和Apple拉入价格竞争等。

    3、小米-没有突破

    估值460亿,估值已经很高,很难突破。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说就是在衰落。

    4、一亩田-作假

    估值480亿美金,于8月底曝裁员1500人。

    二、独角兽-十亿美元以上

    1、Square-利润率低

    移动支付应用Square,估值60亿美元,近日筹备IPO。高速增长但从未盈利,截至2015年6月,其净亏损为7759万美元。交易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很大一部分要分给传统发卡机构。

    虽然Square正面临着种种问题,老大Jack Dorsey还是决定回去拯救另一个孩子Twitter了——别说独角兽了,上市了还是会有很多烦心事啊。

    2、Evernote-无法创造收益

    笔记,首批独角兽公司,至今获得2.9亿美元融资,估值近20亿美元,但没有找到有效的变现方式,创始人兼CEO Phil Libin离开,过去9个月印象笔记裁减了大约18%的员工,上周还宣布将关闭10个海外办公室中的3个。

    可能原因是不专注做好一件事,开发了太多花边功能,可以用来赚钱的又没有好好挖掘。

    三、已上市但前景不佳

    现在互联网公司上市低于估值已经成为常态。有的还未上市已经被看低,如之前提到的移动支付应用Square,上市后市值将比上一轮融资估值低不少,同样的还有Snapchat,Zenefits,Blue Bottle Coffee等。有的上市了日子也不好过。

    1、Groupon-做多少亏多少

    全球团购第一品牌,但是严重亏损,市值蒸发了百亿美元。2011 年,中国区的高朋失利而归。

    2、Twitter-半死不活

    微博原版。在用户数量和盈利上

    3、Zynga-火一把就死

    社交游戏公司Zynga,最高估值200亿美元,市值低于估值,还继续下降。

    收购Draw Something后,2013 年 6 月,Zynga 宣布裁员 520 人,关闭了收购来的 Draw Something 母公司,Zynga 因此事件资产减记 9000 万美元。

    2014 年 11 月,Zynga 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公司亏损 5700 万美元,与去年同期亏损数额 6.8 万美元相比扩大了接近千倍,预计全年净亏损 2.14-2.31 亿美元。

    4、Box-单一功能

    网盘应用Box,上市后跌了50%。

    四、明星型企业-近十亿美元

    1、Flipboard-阅读变而Flipboard不变

    阅读应用Flipboard,曾经的iPad必备应用,估值8亿美元,至今获得2.1亿美元融资。如今,联合创始人伊万·多尔(Evan Doll)和CTO 埃里克·冯(Eric Feng)离职,广告价格下滑75%,想被收购但无人接盘。

    如今,apple招新闻编辑,今日头条影响力盖过传统新闻网站,纽约时报用机器人选择要推广的文章,腾讯用机器人写新闻,技术手段在不停地在改变阅读,好的很快就会变成落后的。

    2、Secret-匿名社交模式,新鲜一把就死

    匿名社交应用Secret,曾经估值1亿,现已倒闭。上线一个月内获得谷歌等投资方860万美元A轮融资,加上之前的种子轮和B轮融资,总募得3500万美元——从B轮融资比A轮少就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已经在衰落状态中了,这是小米正在面临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融资额不是越高越好。

    3、Homejoy-过度关注增长

    家庭保洁公司Homejoy,估值5亿美元,融资4000万美金,已死。投资者包括Google风投和Paypal的创始人。获取成本很高,增长速度过快,员工都过着圣诞节继续加班的生活。

    4、Crinkle-功能高度同质化

    移动支付应用Crinkle,还没产品就募集了3000万美元,但是没有做出任何不一样或更好的东西出来。

    Deeper

    Theranos

    未完待续

  6. Cody
    理由
    举报 取消

    最近写了一个,直接复制过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资本市场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财报一查,这财报简简单单,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前景广阔”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宿,才从 EPS 里面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亏损”!

    ——《“兰亭”日记》

    兰亭集势是一家成立于 2007 年的跨境电子商务,其主要业务是将中国的廉价产品卖给世界全球,曾经作为中国第一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登陆美国纳斯达克,风光无限。却在第一次财报后大跌 30%,从此拉开了“跌跌不休” 的局面,去年股价下跌 49%。

    纵观兰亭集势的上市史,可以说接近于一场资本市场的骗局。

    兰亭集势从07年开始成立后,每年都在亏损,“巧合”的是在上市前的一个季度开始盈利了,160 万美元,净利润率仅仅只有 2%。上市后,每一次财报披露又开始亏损,13年亏损 470 万美元,14年亏损 2400 万美元,15年前三个季度亏损 3500 万美元。

    亏损!亏损!亏损!亏损! 重要的事情可以说四遍。兰亭集势业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家网络营销公司。因为他们没有工厂、设备、自营品牌、配送渠道,甚至连退换货的全流程也不齐备,资产除了线上信息这一块,其余全部“外包”出去,看起来很轻,但亏起来很重。

    在发展初期,兰亭集势极其依赖 Google 的计算方式,实现搜索引擎优化营销。这也是其团队 CEO 郭去疾的核心竞争力,郭去疾是前 Google(中国)的六位创始人之一,斯坦福 MBA 毕业,李开复老师同事,懂很多 Google 的搜索算法。但是后来,Google 调整了搜索算法,加上关键字竞价火热,兰亭集势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和居高的营销成本,招股书显示,2012年兰亭集势的销售及市场费用占净营收的比重为26.7%,而亚马逊为3.9%,唯品会为4.7%。

    同时,兰亭集势面临的是全球国外市场,受到多种复杂宏观因素影响,尤其是汇率,兰亭集势的收入有 60%来自于欧元区,看看欧元去年一年的走势。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影响之外,内部因素也是兰亭集势迅速衰落的原因,兰亭集势自上市起,先后多位高管离职,包括创始人之一的文心,原CTO,原CFO,也包括仅仅任职半年就离开的职业经理人 Mark 等,公司运营资金困难,还掏出 2000万美金回购公司股票,雪上加霜,导致大幅裁员,销售人员削减业绩提成等等。内部的经营环境处于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同样是跨境电商,出口型跨境电商兰亭集势处在水深火热当中,而进口型跨境电商,像网易的考拉海购,聚美优品的海外购,唯品会的海外淘,阿里巴巴的天猫国际,京东的全球购都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进出口模式反差巨大,究其原因,在于进口电商有政策红利,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要会抱大腿。兰亭集势从上市起,就宣扬自己广阔的 60 亿人口全球市场。但是全球市场复杂程度远超中国,品控、关税、出入关、仓库、退换货、信息收集和反馈,宏观动荡、地缘政治,看上去很美好,做起来要人命。同时,过于广阔和分散的客户群,非常不利于对外跨境电商像京东、阿里这些企业一样,可以往金融、众筹这些衍生行业发展,使整个商业模式缺乏一个想象空间。

    兰亭集势上市后,第一个财报就暴跌,这是对公司信誉的极大损坏,对承销商名誉的极大损坏,更是对公司管理层信用的极大损坏,真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呢!

    附.兰亭集势承销商

    Credit Suisse

    Stifel

    Pacific Crest Securities

    Oppenheimer & Co.

    China Renaissance Securities

  7. Li Carly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般来说衰落的独角兽公司有下面几个外部可以看到的特征

    • 早早说要上市但一直没有实现,而上一轮融资已经是2年多以前
    • 最近有过裁员,或者员工数量没有随着一轮轮融资或者IPO的“接近”而增加
    • 可以用Alexa之类的网站察看该公司网站/APP的流量,或者察看搜索指数的趋势,看是否下降
    • 媒体的相关负面报道

    本质是:

    • 公司目前的利润很低(或者是负的),需要一直烧钱活下去
    • 之前估值太疯狂,泡泡已经吹得太大,下一轮投资者接盘更加谨慎
    • 产品已经过时,或者新的竞争者出现

    已经被证实/报道衰落的未上市公司有:

    • Fab: 原来估值 $1B, 2015年3月被$15 M 左右收购。
    • Gilt: 2011 年估值 $1.1B, 2015年年末据称会被$250 M收购
    • Snapchat: 2015年11月被自己的投资人Fidelity估价从$16 B调整到$12 B
    • Evernote: 估值 $1B, 裁员+媒体报道
    • Dropbox: 估值 $10B, 估值被质疑
    • Bloom Energy: 估值 $3B, 前途未知

  8. tsuki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谢大家指正,修改答案鸟)

    曾经市值70亿美元的公司,

    Groupon

    美国现在经营的怎么样不太清楚,在中国和日本地区的业务,有两个大问题:

    1,本土化能力太差

    2,没钱

    2013年因为盈利太差CEO引咎辞职。

  9. 石国朝
    理由
    举报 取消

    微信和支付宝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力推线下支付。就问美团点评怕不怕?很赞同楼上一个答案,团购模式很难生存下来。

  10. maxSonic
    理由
    举报 取消

    美联储不扩表了,这些所谓独角兽也该死了。扯业务模式单一的那些都扯淡,有免费钱的时候不见你们说?都事后诸葛亮。

    有免费钱,谁会衰落?现在是没钱了,庞氏骗局也该结束了。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