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区别?

理由
举报 取消

1、15年9月科技部发布了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克强总理也多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空间概念。2、请问现在很火的众创空间与之前的孵化器有什么区别吗?

2017年12月5日 10 条回复 2028 次浏览

发起人:星空 管理大师

一直在学习,没有终点站

回复 ( 10 )

  1. bob jang
    理由
    举报 取消

    1、众创空间,我们以前叫创业苗圃。

    我们是张江高科的一个医疗孵化器(我们所说的孵化器,一般专指科技创业孵化器,苗圃也是一样),我本人做孵化服务及投资3年了,其实我感觉,现在的众创空间更像是我们业内人所说的苗圃,就是一个创业试水的地方。比如创业者有个想法,想去试试,可以到苗圃,我们这边提供:一张桌子,椅子,网络,电话,你就过来试试。项目验证的比较成熟了,就可以到孵化器去,租大面积的房间,招人,注册公司等等。其实服务都一样的。

    2、2013年的时候大家其实还没有众创空间的概念,2014年年初,创业咖啡的概念被大家熟知,像3W,像IC咖啡,买一杯咖啡办一天工,同时有很多的活动,挺喜欢那种感觉,慢慢这种形式被大家所喜欢。到2015年时,总理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真的让众创空间遍地开花,现在我感觉已经是大爆炸了,到处都是众创空间。众创空间为什么这么多,也许是因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业热潮所推动的,互联网创业者几个人几台笔记本就可以创业了,他们真的是不需要太多,众创空间是应运而生的,符合时代需求的。

    3、区别:对于项目阶段来说,孵化器可以承载更后期的项目;孵化器可以承载更加多类型的创业项目;众创空间绝大多数以民营为主,孵化器是需要资质的,受到国家科委系统的管理;

    大概是这样的,个人的一点看法

  2. zhang san
    理由
    举报 取消

    先说孵化器:

    孵化器是最初的概念,目标为帮助企业成长。国内最初的创业园、孵化器园都是这个套路,按照wiki里总结的说法,提供空间、财务支持、政策支持等一些传统办公空间里没有的服务内容。

    最初的孵化器都是国有的,通过孵化器将国有的一些政策优惠措施下发给入驻孵化器的企业。这些国有资本的孵化器,能够提供的帮扶手段基本都依赖政策红利,比如注册、税收、补贴、人才等,多数来源于政策。这些政策只有企业入驻在国家挂号的孵化器才可以享受。

    后期很多民营资本也开始进入孵化器。相对国有资本的孵化器,民营资本的孵化器提供更多的初创企业更需要的帮扶:企业战略制定、创业培训、创业人才、产品包装和宣传、融资(相比国有政策补贴,融资额可能高很多很多)等等。本质上说民营资本更贴合孵化器这个词汇本身的含义,真的是把一个点子孵化成小企业(蛋变成鸡的过程)。

    很多民营的孵化器孵化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孵化时间,6个月很常见,最长基本上是12个月。小鸡子就要出栏自己单飞了。

    再说众创空间:

    国内首创的新名词,也就这两年出现的吧,首次出现没有具体查什么时候。北京今年挂牌了25家众创空间:首批北京市众创空间有创客空间、创客总部、北大创业孵化营、科技寺、融创空间、乐邦乐成、DRC创億梦工厂、东方嘉诚、京西创业公社、清华x-lab、极地国际创新中心。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特指中关村创业大街。众创空间集聚区内众创空间:36氪、亚杰汇、Binggo咖啡、3W咖啡、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IC咖啡、创业家、车库咖啡、天使汇、飞马旅、联想之星、硬创邦、虫洞、因果树。

    目前的大环境下,所有的孵化器也罢、众创空间也罢,都能提供很多服务了:工商注册、对接投资人、日常行政服务、创业培训、财务和法务支持等。不过各自的特点也有所不同罢了:仔细研究就能看出来,这些众创空间特点完全不一样:有业内人士对创业园划分了五种模式:租金式、投资型、传媒式、还两种是啥来着忘了。

    创客总部自己的定义:创客总部(由北京创客帮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运营)是由北大校友、联想之星创业联盟成员企业于2013年12月22日发起的移动互联和互联网金融孵化器,是以产业链服务和天使投资为特点的孵化器3.0模式的开拓者。孵化器3.0,也就是加入了产业链服务。

    科技寺:科技寺是一家集联合创业空间+创业服务社区为一体的创业综合服务平台。 加入的社区的元素。

    特别说一下车库:行业标杆,其实车库现在除了座位和咖啡,其他什么都不提供,这一点是所有咖啡店风格空间里提供服务最少的。前几年还有投资人驻场,现在车库内的一切活动都是自发的,而不是店家组织的了。不过人气和名气依然都很火爆。

    个人理解,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区别有两个吧,一是众创空间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创新型的产业方向上,对传统的产业关注度很低。打比方说:做互联网不行,必须得有后面那个+才行。二是众创空间其实很多没有空间尤其是创业大街上的咖啡店型空间(工位–千万别理解成咖啡店的座位;办公室、会议室等),至少目前是这样,不过我所知道天使汇好像在和优客工场洽谈合作了。

    以上我知道的。

  3. 程海春
    理由
    举报 取消

    1、孵化器是政府主导的,大部分都是政府旗下的,因为有面向孵化器运营者的各种补贴、奖励及面向创业者的注册、税收、聘用、户口等各种政策

    2、众创空间谁都可以搞,把你暂时闲置的办公位、办公间租给其他创业者就可以叫做xxx众创空间了!

  4. 加盐少许君
    理由
    举报 取消

    孵化器:蛋→小鸡→大鸡出笼变现;

    众创空间:蚂蚁→蚁群→吃大象变现。

  5. 乔分析
    理由
    举报 取消

    众创空间是我国科技部在调研了国内所有类型创业服务业带孵化功能的机构后,重新定义的一个名词。

    所以众创空间在概念范围上包含了所有传统孵化器(政府主导的)和新型孵化器(车库、3W等),还包括未来将出现的各种创新型带孵化功能的创业帮扶机构。

  6. 叶sir
    理由
    举报 取消

    本质上来说,时下的众创空间是原有孵化器的一个升级版。刨去哪些凑热闹的。

  7. man陈雪
    理由
    举报 取消

    发展顺序是:众创空间-加速器-孵化器,也就是说孵化器是众创空间在发展的3.0版本

  8. 蓝丹
    理由
    举报 取消

    从服务对象的阶段来看,孵化器主要服务于相较成熟的,企业发展处于成熟期的,众创空间主要服务于中小型企业,企业发展基本上是成长期或者刚开始的,才有个苗头的。

    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供的服务内容都是交叉的,根据针对的产业的发展阶段是什么有所区别。

    不过,估计很多众创空间也不是很明了自己与孵化器有什么区别,定位什么的自圆其说即可。

  9. 科技寺
    理由
    举报 取消

    科技寺作为一个众创空间,摆脱了传统的孵化器,打造一个让创业者更有力量、欢喜创业、自在修行的社群 。

    我们通过旗下的科技寺空间(TechTemple)、企业服务(TechTemple Program)、科技摇(TechRock)、媒体资讯(e27),布局众创空间、企业服务、跨国交流活动、大型科技峰会、中英文科技媒体与数据。科技寺全力建设开放式、国际化交流平台;营造属于创业者的交流氛围,自科技寺成立至今,已举办超过500场创业相关活动,累计参与规模达5万人。

    我们也于2016年11月成功挂牌新三板,创业修行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现在也有许多增值服务,挂牌三板服务、FA财务顾问服务、金融服务,政府政策扶持,法律咨询。

    过去,我们是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科技项目的孵化重地,未来,我们要向创意行业挺进。我们有了一个更大的名号:Idea Hub,科技寺创意孵化基地,除科技之外,还有内容孵化、消费升级品类孵化。我们也成立了来福寺LifeTemple(微信号:newmediaguru)科技寺旗下的新兴消费孵化器。专注于消费升级以及内容创意相关的品牌孵化,从包子面条到米其林18星餐厅(如果你能造出来),从美食美酒华服到所有华丽且实用的产品,只要你有技术、经验甚至一个想法,我们都愿意帮你一起造出来。

  10. 李莹
    理由
    举报 取消

    “众创空间”的由来

      国务院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一时间,“众创空间”成为新热词。

      众创空间究竟是什么?由来自哪?各界如何定义它?又包含哪些丰富的内容?

      多年前,欧美“创客”们用不到波音公司1%的成本研制了无人机,这架无人机实现了众多的功能,人们由此看到了创造的力量。如今,这股 创造风潮正在席卷中国,并被官方命名为“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的提出,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新局面,为全民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众创空间”是一个统称的名词,是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企业孵化器”的由来

      孵化器,英文为incubator,本义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后来引入经济领域,指一个集中的空间,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

    那么我们来看看众创空间与传统孵化器有何不同之处?

      “众创空间”一定是“大众”的,小众模式无法服务“大众创新”。例如上海的“众创空间”包含了传统孵化器、科技园、创客、苗圃、创业园,以及包括新车间等轻物理空间重服务的载体。这些有物理空间“楼”的,和无“楼”的新型组织,只要是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应该都属于大范畴的“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是在科技创业孵化器发展基础上,通过新模式、新机制、新服务、新文化融合发展,涌现出来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社区,集聚各种创新创业要素,为大众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同样服务于大众创新,创客与孵化器有着内涵的不同,作为众创空间的一只生力军,“创客”重点关注idea,创新的最前端,激发创新的种子。创客的核心是将创意融入制造,追求的是把一个新想法做成新产品,创客平台就是协助创业者将想法变成样品的平台。而传统孵化器具有公益的功能,更加注重创业,也就是创新的中端和后端,着重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服务体系,不仅为创业者提供零成本的创业环境,还通过物理的空间和相对完备的孵化服务体系让创新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推动上市。这是一个全产业链的过程与关系。

    更多的区别可以关注黑马路演中心。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