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在收购过程中,有哪些可能的造假方式?
根本上说,频繁并购的公司隐藏含义就是内部增长乏力需要外部刺激,或者依赖并购取得优质资产。先天就带有危险的气质。
甚至可以说一个烂公司如果有融资能力,为了生存一定会疯狂并购。并购不停,业绩不止。
技术层面上,频繁并购非常容易操控经营性现金流。
真是慵懒的阳光,吃一片减肥药睡午觉去。
当我们要分析一个舞弊问题的时候,通常需要从动机和机会着手。动机就是这样做的原因,很明显,想要逃税的公司和准备上市的公司舞弊的方向是截然相反的:前者是会隐藏收入,而后者会虚构收入。分析动机以后,可以减少我们一半的工作量。而分析机会、进而推断可能使用的手法,能帮助我们发现舞弊,并且在日后对该类事件进行预防。
财务造假的动机
分析财务造假的动机,要从分析收购的动机开始。收购通常存在以下三种情景:
1. 收购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以期获得规模优势。这种收购的好处是在商业实战中得到证实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反垄断审查的原因。发起这一类收购的企业,通常是行业领先企业,需要在收购过程中财务造假的动机并不明显;
2. 收购上下游,以打通价值链。这种收购也有其商业上的价值,但是发起这类收购的企业可能在主业领域已经遇到了一定问题,发展受限,所以财务造假的动机虽然有限,但是会比第一种情况强烈。
3. 为了增加收入。发起这类收购的公司通常主业已经遭遇瓶颈,收购只是为了让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更好看。
问题里提到的那类公司,应该主要就是第三类公司。因为公司需要让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更好看,因此财务造假也可能成为选择之一。
财务造假的机会
收购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由于其过程中环节众多、在某种程度上缺乏透明性,导致进行收购活动隐含的舞弊风险非常高。收购相关的舞弊问题,我们通常会把整个收购过程分拆成以下四个环节,分别进行分析。
财务造假的问题主要涉及收购标的的选择和估值这两个环节。
收购标的的选择
期望在收购过程中进行财务造假的公司,通常希望这个标的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控制,而控制的手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1) 标的物直接登记在关联方名下。我们日常见到的一些资产,比如房子或者汽车,这些标的的所有权其实是比较清楚的,并不复杂;而且通常不太存在跨境的情况,境内的资产也都会在权威机关登记。但是,作为收购标的的公司可能是一家境外控股的公司,存在BVI、开曼群岛、香港多层股权设置。很多海外登记机构是不会公开所有人信息的。这样,获取标的公司股权信息就十分困难。
2) 标的物可能并不登记在关联方名下,而是由第三方代持。像房子或者汽车这类资产的价值,通常是直接依附在资产本身的;因此,代持的情况并不多,因为很容易发生纠纷;一旦发生纠纷,按法律是归持有人所有,那么委托人就会损失惨重。但是,公司不同,公司的价值在于其经营成果,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会受到控制的,代持人如果要甩开委托人单干,公司可能就一文不值。这样一来,代持的手法就很流行,而要搞清楚背后的受益人可谓是困难重重。
收购标的的估值
通过收购来美化财务报表的手法,一种就像一个高票答案中说到的,通过并表提升销售额和经营性现金流。但是,其实这一类手法并不普遍,因为:
1) 有这类需求的公司以上市公司居多,而上市公司自身的体量已经很大了,不容易找到能给给其财务报表带来实质性改变的目标公司。如果真的找到,通常就是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很难做手脚;
2) 美化效果多为一次性,除非不停进行收购,否则作用有限。而且,这种手法留给以后的操作空间不大。
所以,现在常用的手法是:不以并表为最终目的,而是以将现金流出公司为目的或者通过合同价与实际支付价之间的差额掩盖其他财务漏洞。要实现这点,收购标的的估值就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估值方面的风险,其实不仅仅是和财务报表舞弊相关,更重要的是和估值方法相关。现在并购交易的估值方法通常有三种:
1) 如果存在类似的活跃市场,如A股定向增发,会用一段时间的加权平均价格作为参考标准。因为价格相对透明,所以操作空间小,舞弊风险小。
2) 如果近期有类似的交易,通常会采用类似的乘数作为参考标准。这一类受财务报表舞弊影响就比较大了,而且具体采用哪个乘数作为主要参考坐标也很讲究。而在投资界,给投资额增加点水分也是惯例,这也会造成参考数据的虚高。总之,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的操作空间大了很多。
3) 贴现现金流(DCF)。这个基本上是最容易受财务报表舞弊影响的方法了。因为能够影响息税前利润(EBIT)或EBITDA的科目实在是太多了,随便在某几个地方动下手脚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说是蝴蝶效应也毫不为过。除了财务数据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增长率以外,对于贴现率的选取影响也会非常大。但是,因为贴现率是一个单一的数字,比较容易看出来,通常不会太夸张。由此可见,这种估值方法操作空间非常大,舞弊风险也非常大。在现实的交易中,大多数时候是无法使用前两种估值方法的,而贴现现金流就成为了重要的参考指标。
至于具体的财务报表舞弊,限于篇幅,我就不多说了。基本原则就是:高估资产和收入,低估负债和支出。
除此以外,通过收购把一些不相关的人力成本、费用作为投资成本进行资本化,相比较前面的大手笔就是小意思了。
这个回答基本是我从自己写的投资舞弊分析相关内容中节选了一部分写成的。更多法务会计和舞弊审查相关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费雪和他的伙伴们
我是来学习的…说两点我看过有关并购和财务,未必算是造假但应该注意的问题。
1)有很多被PE控股的公司会做大量的附加并购,然后发债/IPO什么的时候常常会对EBITDA进行预估调整,比如说麦肯锡或者KPMG做了尽调说这些合并能产生多少协同效应云云,大多数这些到最后都实现不了(或者只能实现一部分),而公司总能找出很多理由…
2)做并购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一次性成本,公司总是喜欢把这些一次性成本从EBITDA里剔除出去,但有的公司你会发现他每年都有这些“一次性成本“,不是请投行就是请咨询公司整合啦等等,而这些实打实都是现金流出…
会计一名
原因我一个一个说
1.会计主体。由于不断合并,收购,会计主体会不时变更。会计主体的性质又涉及到很多会计准则的变更
2.会计记录。合并与收购过程中,给修改,伪造会计记录提供了方便
3.为了达到收购和合并目的,而伪造会计记录
简单讲,就是因为并购是一种很复杂的商业活动,在会计处理上也极其复杂,能够进行操纵的环节也很多。
就我这半吊子的财务水平来说,光#商誉#这一块的就够让我想上半天: 比如为什么会有商誉,为什么商誉是这么多,交易对价如何确定,减值测试原则是什么,等等。。。这些都能赤果果的操纵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更何况报表上还有几十个会计科目呢。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好吗?
频繁并购有几种:并购同业以便在市场取得规模优势;在某一新的的细分市场连续并购探索整合可能;通过连续并购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及追逐市场热点进行市值管理。
频繁并购的方式也有几种:每年发股并购中等规模企业;短期内现金支付收购小型企业;不断通过换股两三年与大型企业整合等。
上面这些情况,不一定在同等条件下表现出各多的财务舞弊的可能吧? “频繁并购的企业中舞弊的企业比例”、“舞弊企业中,实施频繁并购的比例”这两个数值很高吗?高?建议再想一下。
我觉得,之所以有“频繁并购企业更容易舞弊”这种印象,是因为观察者偏差:连续并购的企业本来就处在聚光灯下,这样的企业一舞弊,造成的印象非常深刻。
举个例子“为什么男人越帅越花心?”,其实男人都一个德性,只不过丑逼是否花心没人care罢了。
题主补充认为频繁并购的企业具备更大财务舞弊的可操作性所以显得“更容易”舞弊,这种看法我也不尽认同,财务舞弊的核心是虚构盈利,并购并我理解只在一种情况下可以虚构盈利,但这种虚构更多是经营层面的安排,会计上的空间不大;同时,在某些市场的监管体系下,需要披露被收购方收购前与收购方的交易,并编订备考合并报表。
我的结论是并购并不增加财务舞弊的便利性,同时,频繁的并购使得企业站在灯光下,引来媒体和监管层的关注,A股会增加反馈问题,美股会引来做空机构,所以我认为任何将“并购”和“财务舞弊”联系起来、或暗示其内在联系的想法都是颇具误导性的。
以上。
经常换女朋友的人,人品差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我看有人回答了本身这是个伪命题,确实,因为不确定性,收购标的本身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其中被收购标的的利润释放、业绩承诺、溢价倍数、商誉、配套资金实际支付股份、上市公司本身问题。都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得到结果也是多样的只不过关注点不一样。
从做账方面来看
1、收购公司时会对被收购公司进行资产评估,会用公允价值(允价值(Fair Value) 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做入账处理,在对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评估时主观性较强,操作性强。
2、在收购生效当天会产生溢价或抑价,记为商誉或损失。这方面价值是双方切磋较量的结果,具有可操性。易操作。
从交易来看
频繁收购公司子公司较多,产生的关联方交易更多,在合并报表时更加复杂多变。关联方越多,越容易进行内部交易,因为其错综复杂的程度,做假账不易被查清。
从公司性质来看
把被收购的公司和母公司看成一个group,这个group中的公司各式各样存在于各个行业,做账规则不同,难度不同,在统一合并时由于财务人员专业性不够,容易做错帐假账,审计难度大,对审计员的专业素养要求高。
以上是个人浅薄的理解,望指正
注 :公允价值概念转自百度百科
蛤蛤,我专长,先占个坑,关注尔等逗比回答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10 )
根本上说,频繁并购的公司隐藏含义就是内部增长乏力需要外部刺激,或者依赖并购取得优质资产。先天就带有危险的气质。
甚至可以说一个烂公司如果有融资能力,为了生存一定会疯狂并购。并购不停,业绩不止。
技术层面上,频繁并购非常容易操控经营性现金流。
真是慵懒的阳光,吃一片减肥药睡午觉去。
当我们要分析一个舞弊问题的时候,通常需要从动机和机会着手。动机就是这样做的原因,很明显,想要逃税的公司和准备上市的公司舞弊的方向是截然相反的:前者是会隐藏收入,而后者会虚构收入。分析动机以后,可以减少我们一半的工作量。而分析机会、进而推断可能使用的手法,能帮助我们发现舞弊,并且在日后对该类事件进行预防。
财务造假的动机
分析财务造假的动机,要从分析收购的动机开始。收购通常存在以下三种情景:
1.
收购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以期获得规模优势。这种收购的好处是在商业实战中得到证实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反垄断审查的原因。发起这一类收购的企业,通常是行业领先企业,需要在收购过程中财务造假的动机并不明显;
2.
收购上下游,以打通价值链。这种收购也有其商业上的价值,但是发起这类收购的企业可能在主业领域已经遇到了一定问题,发展受限,所以财务造假的动机虽然有限,但是会比第一种情况强烈。
3.
为了增加收入。发起这类收购的公司通常主业已经遭遇瓶颈,收购只是为了让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更好看。
问题里提到的那类公司,应该主要就是第三类公司。因为公司需要让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更好看,因此财务造假也可能成为选择之一。
财务造假的机会
收购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由于其过程中环节众多、在某种程度上缺乏透明性,导致进行收购活动隐含的舞弊风险非常高。收购相关的舞弊问题,我们通常会把整个收购过程分拆成以下四个环节,分别进行分析。
财务造假的问题主要涉及收购标的的选择和估值这两个环节。
收购标的的选择
期望在收购过程中进行财务造假的公司,通常希望这个标的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控制,而控制的手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1)
标的物直接登记在关联方名下。我们日常见到的一些资产,比如房子或者汽车,这些标的的所有权其实是比较清楚的,并不复杂;而且通常不太存在跨境的情况,境内的资产也都会在权威机关登记。但是,作为收购标的的公司可能是一家境外控股的公司,存在BVI、开曼群岛、香港多层股权设置。很多海外登记机构是不会公开所有人信息的。这样,获取标的公司股权信息就十分困难。
2)
标的物可能并不登记在关联方名下,而是由第三方代持。像房子或者汽车这类资产的价值,通常是直接依附在资产本身的;因此,代持的情况并不多,因为很容易发生纠纷;一旦发生纠纷,按法律是归持有人所有,那么委托人就会损失惨重。但是,公司不同,公司的价值在于其经营成果,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会受到控制的,代持人如果要甩开委托人单干,公司可能就一文不值。这样一来,代持的手法就很流行,而要搞清楚背后的受益人可谓是困难重重。
收购标的的估值
通过收购来美化财务报表的手法,一种就像一个高票答案中说到的,通过并表提升销售额和经营性现金流。但是,其实这一类手法并不普遍,因为:
1)
有这类需求的公司以上市公司居多,而上市公司自身的体量已经很大了,不容易找到能给给其财务报表带来实质性改变的目标公司。如果真的找到,通常就是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很难做手脚;
2)
美化效果多为一次性,除非不停进行收购,否则作用有限。而且,这种手法留给以后的操作空间不大。
所以,现在常用的手法是:不以并表为最终目的,而是以将现金流出公司为目的或者通过合同价与实际支付价之间的差额掩盖其他财务漏洞。要实现这点,收购标的的估值就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估值方面的风险,其实不仅仅是和财务报表舞弊相关,更重要的是和估值方法相关。现在并购交易的估值方法通常有三种:
1) 如果存在类似的活跃市场,如A股定向增发,会用一段时间的加权平均价格作为参考标准。因为价格相对透明,所以操作空间小,舞弊风险小。
2) 如果近期有类似的交易,通常会采用类似的乘数作为参考标准。这一类受财务报表舞弊影响就比较大了,而且具体采用哪个乘数作为主要参考坐标也很讲究。而在投资界,给投资额增加点水分也是惯例,这也会造成参考数据的虚高。总之,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的操作空间大了很多。
3) 贴现现金流(DCF)。这个基本上是最容易受财务报表舞弊影响的方法了。因为能够影响息税前利润(EBIT)或EBITDA的科目实在是太多了,随便在某几个地方动下手脚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说是蝴蝶效应也毫不为过。除了财务数据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增长率以外,对于贴现率的选取影响也会非常大。但是,因为贴现率是一个单一的数字,比较容易看出来,通常不会太夸张。由此可见,这种估值方法操作空间非常大,舞弊风险也非常大。在现实的交易中,大多数时候是无法使用前两种估值方法的,而贴现现金流就成为了重要的参考指标。
至于具体的财务报表舞弊,限于篇幅,我就不多说了。基本原则就是:高估资产和收入,低估负债和支出。
除此以外,通过收购把一些不相关的人力成本、费用作为投资成本进行资本化,相比较前面的大手笔就是小意思了。
这个回答基本是我从自己写的投资舞弊分析相关内容中节选了一部分写成的。更多法务会计和舞弊审查相关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费雪和他的伙伴们
我是来学习的…说两点我看过有关并购和财务,未必算是造假但应该注意的问题。
1)有很多被PE控股的公司会做大量的附加并购,然后发债/IPO什么的时候常常会对EBITDA进行预估调整,比如说麦肯锡或者KPMG做了尽调说这些合并能产生多少协同效应云云,大多数这些到最后都实现不了(或者只能实现一部分),而公司总能找出很多理由…
2)做并购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一次性成本,公司总是喜欢把这些一次性成本从EBITDA里剔除出去,但有的公司你会发现他每年都有这些“一次性成本“,不是请投行就是请咨询公司整合啦等等,而这些实打实都是现金流出…
会计一名
原因我一个一个说
1.会计主体。由于不断合并,收购,会计主体会不时变更。会计主体的性质又涉及到很多会计准则的变更
2.会计记录。合并与收购过程中,给修改,伪造会计记录提供了方便
3.为了达到收购和合并目的,而伪造会计记录
简单讲,就是因为并购是一种很复杂的商业活动,在会计处理上也极其复杂,能够进行操纵的环节也很多。
就我这半吊子的财务水平来说,光#商誉#这一块的就够让我想上半天: 比如为什么会有商誉,为什么商誉是这么多,交易对价如何确定,减值测试原则是什么,等等。。。这些都能赤果果的操纵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更何况报表上还有几十个会计科目呢。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好吗?
频繁并购有几种:并购同业以便在市场取得规模优势;在某一新的的细分市场连续并购探索整合可能;通过连续并购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及追逐市场热点进行市值管理。
频繁并购的方式也有几种:每年发股并购中等规模企业;短期内现金支付收购小型企业;不断通过换股两三年与大型企业整合等。
上面这些情况,不一定在同等条件下表现出各多的财务舞弊的可能吧? “频繁并购的企业中舞弊的企业比例”、“舞弊企业中,实施频繁并购的比例”这两个数值很高吗?高?建议再想一下。
我觉得,之所以有“频繁并购企业更容易舞弊”这种印象,是因为观察者偏差:连续并购的企业本来就处在聚光灯下,这样的企业一舞弊,造成的印象非常深刻。
举个例子“为什么男人越帅越花心?”,其实男人都一个德性,只不过丑逼是否花心没人care罢了。
题主补充认为频繁并购的企业具备更大财务舞弊的可操作性所以显得“更容易”舞弊,这种看法我也不尽认同,财务舞弊的核心是虚构盈利,并购并我理解只在一种情况下可以虚构盈利,但这种虚构更多是经营层面的安排,会计上的空间不大;同时,在某些市场的监管体系下,需要披露被收购方收购前与收购方的交易,并编订备考合并报表。
我的结论是并购并不增加财务舞弊的便利性,同时,频繁的并购使得企业站在灯光下,引来媒体和监管层的关注,A股会增加反馈问题,美股会引来做空机构,所以我认为任何将“并购”和“财务舞弊”联系起来、或暗示其内在联系的想法都是颇具误导性的。
以上。
经常换女朋友的人,人品差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我看有人回答了本身这是个伪命题,确实,因为不确定性,收购标的本身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其中被收购标的的利润释放、业绩承诺、溢价倍数、商誉、配套资金实际支付股份、上市公司本身问题。都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得到结果也是多样的只不过关注点不一样。
从做账方面来看
1、收购公司时会对被收购公司进行资产评估,会用公允价值(允价值(Fair Value) 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做入账处理,在对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评估时主观性较强,操作性强。
2、在收购生效当天会产生溢价或抑价,记为商誉或损失。这方面价值是双方切磋较量的结果,具有可操性。易操作。
从交易来看
频繁收购公司子公司较多,产生的关联方交易更多,在合并报表时更加复杂多变。关联方越多,越容易进行内部交易,因为其错综复杂的程度,做假账不易被查清。
从公司性质来看
把被收购的公司和母公司看成一个group,这个group中的公司各式各样存在于各个行业,做账规则不同,难度不同,在统一合并时由于财务人员专业性不够,容易做错帐假账,审计难度大,对审计员的专业素养要求高。
以上是个人浅薄的理解,望指正
注 :公允价值概念转自百度百科
蛤蛤,我专长,先占个坑,关注尔等逗比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