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一家创业公司的估值?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希望可以从创业者和投资人的两重角度出发来讨论。创业者如何估计自己公司的价值?投资人如何判定一家初创公司的价值?创业者和投资人又是如何在公司估值上达成一致的? 2017年12月27日 4 条回复 1156 次浏览 VC,创业,投资人,风险投资
回复 ( 4 )
谢邀。。
说实话,前面几轮拍脑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比如,好一点的公司的理性估值
种子一般估值500万以内
天使一般估值在1000- 3000万
A轮1亿-2亿什么的。。
当然很多做的很好的或者抽风的高估值也普遍存在。
早期的估值没什么实际意义,主要是钱能支持到下一个关键节点好一些
结合实务谈谈自己的看法哈,本来可以很学术的,这里就一切从简了。
1. 创业者如何估计自己(初创)公司的价值?
我在问题里加了括号来限定一下哈。不同的创业者必然有不同的算法,我简单写个公式先,首先建议创业者先考虑清楚两个数:
(1.1)3-6个月内把产品原型做出来/模式简单验证要花多少现金;比如200w
(1.2)自己和创始团队准备拿出多少现金来;比如50w
之后,可以简单算一下:
(1.3)需要融资的金额=[(1.1)-(1.2)]*150%,通常对应的出让股权应该在10%-30%,也可以简单取中值20%;
(1.4)以上面的数字为例,(200-50)*150%=225w,取中值20%的话,投后估值就是225w/20%=1125w,投前估值preV=1125w-225w=900w
(1.5)具体参数来看,150%的系数是打50%的富余安全性好些,足够自信的话,20%也不是不行;股权上个人感觉10%以下就是打酱油或者纯卖面子的了,30%以上需要机构足够厉害。
(1.6)当然确定估值的时候如果有同行近期融资的可比数字最好可以参考下,要多些优惠。对创业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分清楚大事小事,融到钱尽快满负荷开工,不再拖时间是大事;是不是多出让几个点股份是不是多给点估值折扣是小事,不要纠结估值。连大小都分不清的创业者首先被淘汰。说回来,估值多少一时不要紧,接下来到底能创造多少价值才是重要的,本质而言,估值多少不是估出来的,而是创业者自己创造出来的。
(1.7)其他极端情况自己考虑哈,没什么死规矩,漫天要价的人数不胜数。
2. 投资人如何判定一家初创公司的价值?
(2.1)从投资的维度上,投资人主要还是看初创公司的团队质地、执行力、方向和模式的潜力等各种因素啦,这些关键点的权重应该接近90%,一般的话内部会简单沟通下意见,当然个别老大一锤定音型的基金除外了。
(2.2)近期有类似项目融资的,也大概会比较一下估值水平。
(2.3)关键是,这个时候只要创业者的报价不离谱,出让的股份适当,比如在上面那个范围内,又基本pass了2.1的考察,简单尽调不出问题+运气不太差的话,融资成功的确定性就大大的啦。
(2.4)说实话,这个阶段能报出合适的价格也是创业者能力的重要体现。投资方这个阶段主要就是挑团队,报价适中偏低更容易被认可,一方面本身投资人内部分歧能小很多,能加快决策,所以要善于利用投资人贪小便宜的心理哈;另一方面还是分清大小的问题,初次拿钱才第一步,未来值多少是要靠自己创造的,尽快开动起来最重要。
(2.5)简单提醒几点哈,融资金额要确定好,不要波动范围太大,足够3-6个月花能走到下一步哈,太少了不好,太多了也没必要,必要的钱投资人肯定会给。
3. 创业者和投资人又是如何在公司估值上达成一致的?
(3.1)可能我们本身不属于老奸巨猾型的基金哈,虽然对那些人也有所耳闻。目前为止,我们和公司在估值达成一致都比较容易,没怎么面红耳赤之类的,大都一开始有个合适的范围,后期保持或者微调就定下来了。
(3.2)投资人内部沟通工作做好,创业者有合适要价的能力和及时微调的能力,达成一致不难。
作为投资人,我一般比较喜欢的方式是让团队给我一个未来可产生现金流的时间点。然后往后推五年,形成三阶段现金流的预测。然后我会把创业者的现金流预测打上6到7折(创业者通常会高估)。再然后我会给每年的死亡概率赋个值,第一年死亡概率最高,随后降低。最后用现金流乘以概率后再折现。比较偏爱的方法,不一定准确。
对于很早期的项目,我一般这样去估值:
估值等于投资额除以股权比例
投资额是实现第一个里程碑的预算
股权比例则在10%-20%
里程碑指实现后会显著降低事情风险或验证关键假设的节点
实现第一个里程碑需要多少预算,是双方共同讨论后达成共识的,这个数字会相对客观
这个投资额不能太小,否则创业者不够干事;但也不能太多,否则投资者风险太大,而创业者当下也不需要那么多钱,何必稀释这么多股份
如果创业者提出一个很大的预算,我会和他一起讨论计划,看看能否合理的把里程碑再细分,找出真正的第一个里程碑。
股权比例10-20%,具体定多少,理性的方式就看感觉,感性一些就拍脑袋
说到最后,总结下来,估值不是技术,而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