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乎上很多人都反对创业?

理由
举报 取消

经常看到一些排名靠前的答案,内容无非规劝他人不要创业,要脚踏实地,认为党和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方针都是胡扯?难道知乎上的知识分子们竟比国家的智囊更有远见?还是他们的认识层次达不到?

2018年2月10日 10 条回复 1623 次浏览

发起人:我爱76键 初入职场

爱电子琴,爱电脑音乐,爱单机游戏,爱数码不回答编程类问题

回复 ( 10 )

  1. Soho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打war3的时候喜欢玩人族。

    每次要攻坚战,总是鼓励孱弱的农民去创业变民兵顶上去。

    农民顶上去,才能给我拉扯出空间,保证我的大法师步兵火枪狗男女活着。

    你说农民会死?

    谁会在意呢?

    十个农民能造出两个塔就够了。

    我鼓励你创业的时候,你就该明白自己的炮灰使命。

    45s后变回农民死了就死了,活着继续回来伐木搬砖。

    ——————————————————————————————————–

    当年智囊团号召建设四个现代化,人人都在主基地造兵营造农场为国添砖盖瓦国企为荣的时候,有个农民偷跑出来创业建了个野外商店,每年让你们过剁手节。

    现在高人口高维修费用开始通缩了,搬一天砖才给4块钱,分矿都被占完了,你又鼓励我出来探路创业,不是让我送死吗?

  2. Alex waker
    理由
    举报 取消

    知乎很多人反对的不是创业。

    他们反对的是盲目跟风、投机取巧、侥幸心理、好逸恶劳、不脚踏实、缺少自知之明地等恶劣品质。

    这些劣质价值观在任何时代都会遭到反对,只是在目前的创业风潮下,这些东西再次沉渣泛起,只不过他们给自己戴上了一个叫做励志的帽子,假装有勇有谋,假装披荆斩棘,假装弄潮逐浪,假装热血燃情。

    但是本质上,这一类人,要么是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的幼稚鬼,要么就是骗子。

    这些人妄图以创业作为资本积累和个人实现的捷径,说穿了就是在个人能力没有完成基础建设的时候,偏要玩一个空中楼阁。这和多年前在书店中翻阅着《如何快速赚钱》这样的烂书还一脸如获至宝的人,并没有本质区别。

    这是两个时代的蠢货间的一次握手。

    马云曾经在一次演讲里讲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的失败经验通常比一个人的成功经验更具有学习价值,这是因为失败的经验教训,通常会帮助你意识到哪里是陷阱,哪里是弯路,虽然这些经验有时还需要你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成功的经验通常是非常可疑的,你看到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你照搬来效仿,但是他走的那条路或许并不适合你,因为你脚上的劲没有那么足,你的眼力并没有那么锐利、你的身手并没有那么敏捷,别人能攀上的悬崖,对于你来讲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刚刚转行来到北京的时候,加入了一家做移动视频社交的创业公司,同时也接触了很多创业团队。

    那个时候创业趋势风头正劲,随便去一家咖啡馆,都会遭遇这样的情景:

    在你左边是六个创业领袖,大谈O2O的未来趋势,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

    在你左边是三个风投精英,大谈资本的风起云涌,翻云覆雨,随便一铁锹下去就是一通黄金。

    在那家公司里,我见识了所创业团队面临的众多疑难,营销、运营、技术开发、盈利模式等等。坦白说,在那个阶段,我意识到:

    创业不是过家家,一时起意的热血激情到最后都是灰头土脸的粉身碎骨。

    后来有一个漫长的阶段,我的很多朋友时常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和他们“去干一番事业”,详细聊下来,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个虚弱的青年,他们在这阵创业飓风中被吹晕了头,他们以为自己是谁,但是不幸的是,他们不是。

    都说十创九死,这还是说的那些真正有准备有见地的创业者。而以上我提到的那些朋友,他们没有一个能够活下来。

    资本、市场和用户从来都不是天使,如果你认为创业就是笑眯眯,那么,这要么是你的幻觉,要么就是一场骗局。

    有太多的人在这场泡沫的狂欢中,在自己还没有长出坚硬的骨骼的时候,因为眼见了几个巨人的成长,就快速的自嗨了。

    最后我想说,猪,无论如何都是飞不起来的,即便他身后就是风口。

    打个广告:

    青春里最残酷的是什么事? – Alex waker 的回答

    为什么一部分人明知表白成功率不高,失败了都当不成朋友,还要去表白? – Alex waker 的回答

    怎样做才能不虚度大学的时光? – Alex waker 的回答

    为什么不要去考验人性? – Alex waker 的回答

  3. 唐缺
    理由
    举报 取消

    反对的不是创业,反对的是既无才干也无经验的年轻人灌几碗鸡汤听几声忽悠就拿着爹妈的血汗钱一头扎进泥潭里“创业”。

    知乎是一个传说中月薪两万刚起步年薪百万不算富的地方,年轻人在知乎上灌多了鸡汤更容易头脑发热、以为读了几个吹牛逼的高票答案自己也能模仿着获得成功,所以上知乎的年轻人应该比混其他网站的人更加需要棒喝和警告。

  4. 赵钢
    理由
    举报 取消

    如果一个宠物医生,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少年,在知乎里说要开一个宠物医院,你看谁敢拦着?

    如果一个宠物美容师,手艺出类拔萃,说要开个宠物美容店,谁敢说他不自量力异想天开?

    如果你大学刚毕业,什么工作经验也没有,在学校也就老老实实的混日子,地摊也没摆过,兼职也没做过,拿着家里给的十几万说要开店,提个问题在某某地方开个店能不能赚钱。。。还怪人泼冷水?

    当然也有人在什么也没有的情况下创业成功,中国十几亿人,这样的肯定不在少数,但是不一定会是你。

    ——————————————————

    最后来个比喻吧,简单明了点,商场如战场吧,上战场的士兵如果先拿枪打打靶练练枪法,研究研究战术之后,战损比肯定要更好看一点,如果实在到了国破家亡的档口,别无退路的话,亲,啥也不说了,抄家伙上吧,有板砖拿板砖有机枪抄机枪,啥也没有拿牙咬吧,是死是活就看这一波。问题大多数人还没到这份上不是,砸锅卖铁一波要是没带走,经济就落后了。

    再比喻一下,将军是谁都想当,你可以不从士兵干起,但是好歹进个军校学习一下,然后看看别人怎么带兵打仗的,或许你是将门之后,家里财大气粗,有钱让你招兵买马,全军覆没之后也没关系,银行卡一转账又是几百万从头再来,但是咱毕竟大部分是是普通人,比较靠谱的是先学技战术,再学指挥才能,同时广开人脉招揽小弟积攒粮草,然后自己拉队伍干起来,如果一毕业就拉几个兄弟上战场,前景真是不容乐观的。。或有成事者,但是终究一将终成万骨枯。

  5. pig pig
    理由
    举报 取消

    因为上知乎的大多都是没涉世,以及涉世未深的青少年。

    创业就像表白,表白不是追女孩的手段,而是两人已经如胶似漆时,把关系用一种形式向其他人进行告示的方式。

    换言之,那些能创业成功的,其实本身已经是成功了的,或者至少是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已经实践成功,他们说自己【创业】只不过是他们向别人宣告胜利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那些缺乏经验的少年,却把创业当成了成功的方法或步骤,这就是问题所在。

  6. 高榕资本
    理由
    举报 取消

    创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从风投机构的经验来看,把“九死一生”这四个字用在创业这件事上也毫不为过。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高翔近日(2016年12月)就“寒冬中的创业”发表了一篇公开演讲,他明确的指出“创业维艰,千万不要轻易创业。”

    高翔的代表性投资案例有:乐心医疗(创业板上市)、土豆网(纳斯达克上市后与优酷合并)、91助手(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3G门户(纳斯达克上市)、动网先锋(掌趣科技以8.1亿人民币收购)、刀塔传奇、爱屋吉屋、Avazu(部分业务被A股上市公司收购)、BOSS直聘、猿题库(A轮主导投资人)等等。

    下面的内容是高翔就“寒冬中的创业”这个话题的演讲,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些帮助:

    2016年,大家的确普遍觉得拿钱相对困难了。这其实是经济周期里一个相对正常的过程,因为创业拿钱就不应该是一个那么简单的事情

    -给准备创业的朋友们分享三个“不要”

    第一、创业千万不要炒现饭。

    在资本寒冬的时候,不要做别人做过的事情。

    什么叫炒现饭?我们现在每天还收到大量的商业计划书,很多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其实差别并不大,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过去3年里看过很多遍的内容。

    现在甚至还有很多人在生活服务、餐饮服务预定这样一些14、15年时的热点领域里寻找机会。但在已经有很多人拿到过钱,并且做过很多尝试之后,类似的模型是很难再拿到钱的。除非你有特别不一样的想法。

    第二、尽量不要去追逐热点

    这个错误是创业者最容易犯的。在市场很热的时候,很多人是会追热点的。过去千团大战、千播大战,每个热点出现以后都会有非常多的创业者跟上,幻想要可以做一个东西颠覆第一、第二名。也会有非常多的VC因为没有投到第一、第二名,尝试去投更多一样的事情。

    但是资本寒冬的时候,投资人会非常谨慎。比如单车虽然很火,但已有2家拿到大钱的企业,再追上去的企业很难拿到钱。

    第三、尽量不要做太烧钱的事情。

    创业其实有两种模型:一种模型是先做量,再做深;还有一种模型是先做深,才慢慢有量。

    这两个模型,对资金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先做量再做深,就需要大量的钱;如果你先做深,虽然会做得慢,但走得稳,会先有商业模式。

    在市场特别热的时候,大家会非常关注能不能先做量。但是在资本寒冬的环境下,如果你先做量,投资人会想:我投你的A轮以后,这个钱你3个月就烧完了,那你下一笔钱谁来投?如果后面没有人投入,你这个模式就很难维持。

    所以,资本寒冬下,给新创业的人,我的建议是:

    第一、不要做别人做过的事情;

    第二、创业企业一定不要追热点;

    第三、不要做太烧钱的事情。

    给已经创业的朋友们分享两个“不要”:

    第一、千万不要把没到账的钱做进预算。

    尤其是在资本寒冬,最终到钱的比例肯定比市场热的时候更低的。

    你在做预算的时候,务必只以自己户头上现有的现金做最紧张的预算

    要努力把自己的业务做深做透。

    同时,争取从投资者手中拿到支持业务下一步发展的现金。

    第二、在资本寒冬千万不要放弃。

    资本寒冬对创业来说其实是很好的时间。

    资本热的时候,很多跟你做同样事情的人也拿到很多钱,竞争会非常激烈。

    但资本冷的时候,很多浑水摸鱼的人就撤了,竞争对手越来越少了。

    如果你能够在这个时候挖到赚钱的机会,未来就更有机会胜出。

    我们经常鼓励高榕自己投资的公司,千万不要放弃,尤其是在相对寒冷的时候。

    从过去从业十几年的经历中,我们看过很多反转的案例。

    很多最后成功的公司都是在资本寒冬中顶住压力做起来的。

    而且寒冬是有阶段性的。

    从15年到现在,已经差不多有1年的时间了。投资人即使1年多不投项目,他也不可能2-3年不投项目。所以,市场的整体融资形势有可能会在17年、18年好转起来

    最后给创业者的建议:创业维艰,千万不要轻易创业。

  7. 李石
    理由
    举报 取消

    为什么知乎上很多人都反对创业?

    因为,创业维艰不是一句空话。

    如果连知乎上随意看到的答案都能阻止你创业,那么

    1. 创业初始资金哪里找?
    2. 团队成员要热情还是要技术?
    3. 办公场地找物美还是找价廉?
    4. 产品做完成还是做完美?
    5. 团队内部矛盾怎么解决?
    6. 钱花光了,后续融不到资怎么办?
    7. 发现商业模式不成立怎么办?

    进化的本能让我们趋于安全稳定,创业却是一次高度不确定的冒险旅程

    这次冒险旅程几乎没有止境,需要面对一个个迎面扑来的挑战,需要解决一个个突然爆发的问题。

    他人的反对可能创业旅程中第一个需要闯过的关卡。一意孤行的闯过去不难,难得是过关后能收获多少经验值。

    过去不关卡和过关却没有成长,区别不大,都不会走很远。

    当面对反对和质疑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从这些反对和质疑中能学到什么,帮助自己走的更远。

    黑铁成钢经百炼,凌霄何处不生寒。

  8. 狮城小律师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定期更新大实话负能量系列

    2/21日更新:

    经常上知乎会带来什么错觉? – 狮城小律师的回答

    ===========================================

    2/15日更新

    普通人离千万富翁有多远? – 狮城小律师的回答

    ======================================================================

    1/26日更新

    破百赞了 感谢大家 没想到分享一点自己经历获得的想法会是第一个百赞贴 进入前十了 另外我那个粉丝 @Bizarremaths终于发现这贴点赞了:)

    下一篇预告:

    在中国,英语流利能给个人带来多少额外的收益? – 狮城小律师的回答 (已更完 准备下一篇)

    ======================================================================

    1/24日更新

    知友@张睿的问题 怎么看“我们大部分人都还没达到需要拼天赋的程度”

    我的看法是 这又是一条毒鸡汤 这句话漏掉了后面的半句话:因为我们大部分人根本没有什么卵天赋

    天赋:上天赋予的、或者说本身自带的属性

    体育运动就再明显不过了 打从小 身体素质好的或者智力超群的(博弈类)苗子早就被选走了 留下的我们这些普通人大部分在体校老师眼里都是歪瓜劣枣

    念书 学霸学渣从小就看得出啦 家庭条件好 接受训练早 思维反应快的 一个条件加一起的 早就甩我们这些学渣一万米啦

    金钱属性(算了不说了这么赤裸裸了 就说社会资源属性吧) 有人一出生就是二代 有人一辈子就在贫穷的地区 这也是上天赋予的本身自带属性

    还有太多。

    所以 并不是我们还没达到需要拼天赋的程度 我们还没努力过

    而是我们根本就没什么卵天赋 特么再不努力,就狗带了!!!

    灌篮高手中田冈教练在鱼住灰心的时候对他说的那段话太精彩 这里引用一下:

    只是长得高罢了 这不是很好么?

    体力可以培养的 技术可以培养的 但是身高是没法培养的 就算是我这个再高明的教练也没有办法!

    高也是一种才能(天赋) 你要好好去利用它 别灰心啊!

    题外话:每次看到这段就感动得不行 从此对田冈解说员路转粉。

    这段对话里面 田冈提到的一点就是 高这种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是鱼住和普通人不同的一点

    以数字来量化

    假设有天赋的人起始基数是5 普通人是1

    普通人花了100%的力气达到2 而有天赋的人只是花20%的力气就达到6 他们之间差距仍旧为4

    普通人要持平或超越有天赋的人 至少要花五倍于他们的努力 而且还要他们原地不动

    只是 可能是这样么?

    残酷的现实是 他们比普通人更努力。

    BBC纪录片《56up》大家都看过吧 阶层的改变是非常难的 这里就不赘述了。

    类化到创业 我一个屌丝 要钱没钱 要社会资源没社会资源 告诉我 怎么和别人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知道游戏规则的人拼?

    有人可能不服气 屌丝逆袭常有的事情啊

    第一 屌丝一般不太可能逆袭 逆袭的一般都是包装成屌丝获得同情分

    第二 就算屌丝可以逆袭 这概率也不会掉在知乎前回答问题的你我。

    我们根本不是樱木 流川 我们也不是相田彦一 我们连灌篮里面被樱木军团揍的没名字的小混混都不如 因为我们都还没上镜。

    所以不要想天赋之类 死命努力吧 虽然结果仍然会很糟。

    ===========================================

    血压

    不反对创业 但是 让我把这个但是的补刀说完。

    ===========================================

    1. 说几个百分比

    (1) 我做了一下这个问题回答的赞数统计:

    截止我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已有560个回答 答案获得最高赞数为 @唐缺 的3834 第二名为 @Soho 的2052 第三名为 @赵钢 的1822 第四名为 @pig pig 的1227 第五名 @Alex waker 开始就低于千赞了。

    以过百赞为回帖答案受关注成功标准 则此答案下过百赞答案为9个 和全部答案数量的百分比为9/560 也就是少于2% 所以 这个回答下

    98%的答案为低于100赞 不会被大部分人关注的答案 也包括我这个努力回答的答案

    (2) 2015年全国司法考试报考人数为48万 通过率为7-8%吧 按照8%算 38400人 而这通过的人中仅有20%的人会有机会成为成功的法律工作者(二八定律) 则为7680人。

    48万人一起竞争 最终可能只有不到8000人的结果还算值得参加这次竞争 比例1.6% 就是说98.4%的人这次都会是不成功的。

    这一点 我相信参加过司考的人都很清楚。

    (3) 2014年我报了个SMU的法律老流氓玩玩 结果被录取了 我们那一届招了19人 申请人数差不多几千人吧 录取比例低于1%。

    用360的话说 你的电脑开机速度击败了全国99%以上的电脑。

    (4)我是最近开始关注小公举 @Negar
    Kordi

    她一直在知乎传递Huge的正能量 上谷歌搜一下她的新闻:一周吸粉七万 上知乎两个月已经有20多万粉丝

    (2016年2月21日更新,删除这段,已证明是炒作)。

    再看看知乎其他几个比较知名的歪果仁ID:

    引用在知乎上的外国人有哪些?感觉知乎怎么样? – 美国

    @谭蔓茹 12万粉丝

    @黄菲菲 5万5粉丝

    @小庄PetitFancy 4万9粉丝

    @尼克拉 1万8粉丝

    @Lily Kim 1万7粉丝

    @kintana moro 1万1粉丝

    @马费德 1万粉丝

    还有其他我不知道的在知乎上混的老外 至少不少于100个人吧 然而像小公举这样吸粉受关注的程度 概率差不多低于1%吧。

    任何事情只有位于前1%-2%才算是成功。

    ===========================================

    2.不要相信鸡汤

    我刚入知乎的时候 看到别人有时候就写了一句话 然后就获得了几百几千甚至几万赞 尼玛太容易了吧 随便写写就有这么多赞 知乎用户太傻逼了吧

    后来发现傻逼的那个人是我 因为我点进去看那个人的资料时 发现那个人已经有几万的粉丝 所以他随便写一段话 就算他的粉丝就算只有1%的人点赞 也是出场自带几百赞 而我的粉丝只有我老婆 就算100%的粉丝点赞 也只有1个赞……

    更惨的是我那唯一的粉丝居然还没点赞!!!

    顺带说说我SMU法律老流氓的事情 我这人潜意识会挖坑给人跳 一般我会说SMU老流氓很好申请 我工作很轻松 新加坡法律工作还不难找

    当然要是你相信这三大错觉 什么都没准备实诚地去申请SMU老流氓 准备找一份轻松的法律工作 我可以很喜闻乐见地看着你被呵呵一脸 末了你回来问我为什么 我再来补一刀:

    可能我运气好吧。

    我选择性遗忘的事实是:我之前有相关从业经验 我和老外律师谈笑风生 我来新加坡找工作的时候 工作还没那么难找。

    在顺带说说小公举Negar Kordi的事情 如果小公举在知乎吸粉炸了的事情在RCI报道 然后她同胞天真地想过来复制她的经历 可以确保呵呵。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3. 努力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这句话现在还适用。

    我会和你说英文法律合同很简单 看一遍就会的 不难的

    但是你不知道的事情是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是怎么样的体验? – 狮城小律师的回答

    以及

    进知乎以后认真仔细地写了65篇回答 然而并没收到什么赞 结果今天收到@巩马克的一波连赞 以及他的私信感谢我给的正能量 愧不敢当 这比一大波点赞还开心。

    That made my day.

    ========================================================================

    1/17更新

    4.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就可以达到那1%-2%么?

    答案是 不行。

    努力可以保证让你达到人群的前20%(二八定律)而已,但是努力不能保证你可以达到前1%-2%,这需要努力之外的因素。

    (1) 棋魂里面有一段话很精彩 这里引用怎样成为职业围棋比赛的冠军? – 张捷的回答@张捷

    “我是想随便当当职业棋手,赢一两个头衔回来也不错

    随便当一下职业棋手?赢一两个头衔回来也不错?

    不要开玩笑了

    你这句话侮辱了所有的职业棋士

    你不可能会下棋

    下棋的人怎么会说出这样的混蛋话

    什么叫随便当一下职业棋士

    你知道其中的痛苦吗

    忍耐,努力,辛酸,苦衷

    一直跟那种几近绝望的痛苦战斗着

    最后还是有人没办法成为棋士

    (2) 看过我回答的人会知道 我是卡婊硬核游戏怪物猎人的死忠 从05年入坑到现在 我曾经为了苦练猎人技术出视频平均每天10+小时刷MHP以及MHP2前后达半年之久 也出了几个极限视频 但是我知道的技术是不可能超过我朋友Gray夜羽了 无关努力

    狩友专访:传说中的猎人Gray夜羽

  9. 小直八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没有不支持创业,

    我只是不喜欢我下面说的这种现象。

    在我们学校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搞了个社团叫做Entrepreneurship Club,

    经常邀请一些企业家来做活动,

    有个微信公众号还搞得像模像样的。

    但是当你问他们: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以后想做什么?

    他们统一的答案是:我想创业。

    然后你接着问:你想做哪方面?

    他们还是回答:我想创业啊。

    如果你问:你觉得什么最重要?

    他们一定会回答:Creativity.

    有很多学弟学妹们包括我一开始都觉得“哇塞,他们好牛逼啊!”

    确实我很佩服他们那样的人,

    每天都在参加组织各种活动,

    看似认识不少大牛,

    还有着所谓的创新精神。

    然而,我一点也不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因为我觉得他们简直就是在扯淡。

    为了创业而创业,

    为了creativity而creative,

    这没有任何意义。

    只是听起来牛逼哄哄的而已。

    创业只是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一种途径而已,

    它并不能成为你的梦想。

  10. 豆豆豆豆豆豆豆
    理由
    举报 取消

    反对创业的理由都对,因为很少有成功的人去鼓励你去创业,反对的人我想大多数自己都没实现财务自由吧? 在这里分享我觉得很有用的三个圈圈。

    创业的动机?任何动机都对。 创业的目的?直白点讲:赚钱,赚大钱。

    看过很多文章和帖子,摘录了“天涯突然心血来潮”最符合我口味的三个圈圈”,可以让菜鸟自由翱翔,如果你愿意花30分钟去看,1个月去琢磨,你离财务自由更近了一步。

    从一无所有到财务自由,说白了就分三步走:

      一,寻找项目

      二,经营项目,积累财富

      三,让财富增值

      听起来很简单谁都懂,其实也很难。

      为什么简单呢?因为说明白了就很简单,谁都能理解。

      问题是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去想,或者想不明白。很多人一难就难了一辈子。

      就像一个36位的组合密码,知道密码的人一分钟就解开了,不知道的人可能一辈子也解不开。

    现在开始要谈的是第一步:寻找项目。

      如果铁了心也要创业,那到底什么样的项目才适合一无所有的人?

      要记得一无所有的人可是要资金没资金,要资源没资源啊。

      没资金?

      那么要投入钱稍微多一点的项目就要pass掉了,

      没资源?

      那就不能靠这个关系靠那个人脉了,只能靠你的勤劳和你的头脑了。

      一无所有耶,大哥,而你又要创业?那你打算咋办?想想?

      我来告诉你你是怎么想的吧:做点小买卖。

      专业点,那就是两个字:销售!

      销售,可以是销售产品,也可以是销售概念,也可是销售服务。

      等等等等。

      销售什么?销售东西咯,那这东西是什么?东西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你提供的服务,也可以是一些观念,

      等等等等。

      总而言之,你就是要用你拥有的东西换取别人的现金。

      因为你要赚钱嘛,别人不会平白无故地给钱你,你也要给别人一些别人恰好可能需要的东西。

      那么,怎样去拥有这个东西、怎样去用这个东西换到钱就称为项目。

      至于我呢?

      不想浪费时间激励你如何变得更勤奋,只能把你的头脑变得更有思想。

      所以,我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你如何选择项目。

    我坚信一句话:正确的选择比盲目的努力重要得多。

    有的人一辈子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到头来还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往往还经不起生活中的意外遭遇的打击。

      而同样起点同样条件同样资质的人,忙碌几年后就轻轻松松,一辈子衣食无忧,财产颇丰。

      为什么?

      世界上也有很多人常常嫉妒他人飞黄腾达、抱怨自己境况凄凉,百思不得解。

      为什么?

      因为选择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因为今天的状况是由你过去的选择决定的,现在的选择又决定了你未来的状况。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地思考后选择性地决策。

      好了,既然开始的选择是如此的重要,且占据了三大步中的第一步,那到底好的项目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好的项目应该是一部机器,你只需要开始的时候启动它,然后它就能自己自动地运行,给你带来效益,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而不好的项目则是纯粹的手工活,效率不高事小,关键在于你时时刻刻不能松懈,一旦松懈,进度立刻停止,财富之门立刻向你关拢,就更谈不上源源不断了。

      所以,创业要像鳄鱼一样,不等到机会就一直潜伏,等到机会就速下狠手。

      宁愿在寻找、选择中等待,也不能将就屈身,将就屈身会让你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迷茫。

    一个好的战略是能够自我强大的,一个好的项目也是如此,

      正是因为这样,选择一个好的项目才变得如此之重要。

    而对于一个想赚钱而又一无所有的人来说,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是个好项目有3个标准,

      也就是3个圈圈,明白以后就可以拿着这3个圈圈自己去衡量测评林林种种的项目群了。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发给你这3个圈圈。

    第一个圈圈是最为重要的,谈之前先做个引子。

      有如下2个生意:

      1.销售感冒药

      2.销售心脏病的药

      只是从生意的收益方面来说,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生意做?

      事实证明,相同条件下,销售感冒药的收入绝对要超过销售心脏病药的收入。

      难道不是吗?

      所以有了2小点结论:第一点就是你销售的东西所面对的受众群体越大越好。

      有一句话这么说的:量大是致富的关键。

      当你销售的东西永远只是面对一小撮人群,最终你是干不过销售大众化产品的人。而并不是别人比你强多少。

      好好想想身边的那些从大到小的生意,是不是这样?卖豪车的企业往往最终会被买中低端车型的企业收购;卖奢侈品再卖得怎么贵利润再怎么高也很难挤进世界五百强。。。。这是规律。

    所以,对于想创业赚钱而又一无所有的人来说,要选择大众化的、中低端的东西来销售,消费群体越大,对你的销售能力和体系以及销售难度就要求越低,你就越容易成功,以量取胜。

      有疑问的不妨多认真研究一下,好好体会。

      如果现在有家生产日化产品的公司,你和另外一个家伙要选择2个业务去做:

      1,销售除臭剂

      2,销售沐浴露

      你会怎么选择?答案会不言而喻。

      第二点是你所销售的东西一定要能够在短周期内重复消费。

      这点尤为重要。

      能重复消费的好处太多了,多到你一旦入迷将不能自拔。

      能重复消费的话,你的后期行销成本和利润的比例将会让你赏心悦目。

      能重复消费的话,后期你用可以忽略不计的成本就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

      能重复消费的话,你的大量精力可以得以解放,可以轻轻松松地赚钱或去再弄个项目做做。

      。。。。。。。。。。。。

      当然,达成这些是有条件的,只是相比而下,那些前提条件都显得轻而易举、微不足道了。

      如果现在又有家生产教学文具的厂家,你和另外一个家伙要选择2个业务去做:

      1,卖黑板

      2,卖粉笔

      你会怎么选择?答案也会不言而喻。

      选择能重复消费的项目来做的精髓在于:创业者在事业体进入稳定期后,能很轻松地退出具体执行,只需要做适当监管的工作,而利润却不会随创业者身份的转变而减少。

      所以,宁愿选择花很少精力获取小而稳定利润的项目,也不要选择要花全部精力获取较大利润的项目。

      因为一个项目稳定后,创业者若还不能抽身出来让事业体自动循环产生效益,那怎么能达到轻松赚钱的目标呢?更谈不上实现财务自由的终极目标了。

      当然,就算是不能重复消费的项目,创业者也有一系列方案能抽身出来让企业自动运行创造效益,问题是作为一无所有的你,有这样高深的武功段位吗?

      只是经营能重复消费的项目,低武功段位的你才更加容易做到这一点。

     好了,第一个圈圈已经送出了,那就是:销售的东西所面对的受众群体越大越好,且一定要能够在短周期内重复消费。

      有心人不妨拿着这个圈圈,先去框框身边的那些正在进行的或即将进行的项目,也能得到一些感悟估计。

      比如,曾经有2个人,所有的起步条件都差不多,都选择了做一次性餐具的生意,一个人就留着了当地,在当地的一个市场租了几间大门面,做一次性餐具的生意,而另一个人则去了义乌,在商品城租了个小小的摊位做一次性餐具的生意,3、4年后,留在当地的那个人除了又增加了几间门面以外,资产大概区区百来万,而去了义乌的那个家伙业务遍天下,早已是几千万的身家了。

      这是真人真事,而且这样类似的事情在不同地方不同行业每天都在上演。

      同时,这又印证了正确的选择重于盲目的努力这句话的正确性。

      所以,对于没资金没资源的你而言,

     只要你的项目具备能够重复消费的属性,相同条件下,生意破产的概率是相对比较低的。

     如果同样是可以重复消费的东西,面对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者能胜出。

      这里的受众群体自然是包括性质上的和数量上的。

      同样的东西面对同样性质的受众,受众数量相对占优势者能胜出。

      另外,对于一无所有的人来说,不要谈什么红海蓝海,

      那是有一定高度的人谈的,与你无关。

      再怎么红的海,也不至于压榨得让你一个月赚2、3万元的空隙都没有。

      永远记住,武功低的人一定要找到一件厉害的兵器,不然,学人家高手折柳为剑只有死路一条。

    牛人可以上卖飞机,下卖袜子。

      因为他是牛人。

      而你不能去卖飞机,只能卖袜子。

      因为你不是牛人。

      那,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买飞机的人很少很少,而牛人武功高,能够搞定那些很少很少想买飞机的人,

      所以他去销售飞机很少谈砸,有较高的成交率。

      你呢?武功很低,想买飞机的人一共就那一小撮,没能力没资源没经历,自然搞不定那些人,谈崩一个你的成交率就少了几个百分点,谈崩几个几乎就再也找不到想买飞机的潜在客户了,那你不死谁死?

      但,你如果去卖袜子,情况就不一样了。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向任何人推销你的袜子(武功高点还可以卖原味的)。

      尽管你很差,谈了10个人别人都不买,没关系,坚持下去总有人买的,因为袜子嘛,人人都有不向你买的理由,也人人都有向你买的理由,比如说看你太敬业被你感动了随便丢两个硬币权当可怜你。。。。

      你看你看,你不就有了收入嘛。

    有了收入至少不会饿死,然后收入渐增,然后盈亏平衡,然后组团忽悠。。

    现在开始谈第二个圈圈,之前还是做个引子。

      有人问了,说有很多不是短期内能重复消费的生意,为什么还是有一些一无所有的人,从零做起,到后来都做得很好呢?

      比如,做服装生意,各方面条件相当的前提下,有的人选择在高档商场租场地做服装生意,有的人选择在批发市场租个小门面也是做服装生意。但,不出意外的话,几年后的情形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后者会比前者发达许多。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后者做批发,前者做零售。

      这样可以看到,就算是短期内不能形成重复消费的东西,也可以通过模式上的腾挪来形成重复消费。

      有人就要质疑了,服装还不是可以重复消费啊,我就认定耐克了,我就喜欢阿玛尼。只是,你要搞清楚,那是人家一群款爷们花了N多年N多资源建立起来的品牌文化,你能做到吗?你说我可以代理啊,LV不行我就找个国内二流牌子代理总可以吧?二流的不行?三流的总成吧?呵呵,不是不行,只是你摸摸自己的口袋是不是比隔壁开小卖部的王麻子要暖和些许?

      所以,我就要教你了,聪明的、一无所有的你,如果你不是想建立一个民族品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只是想赚钱而已,那就暂时死了建立品牌或者依靠品牌发家的心吧,等你赚到大钱了以后再琢磨这方面的问题吧。

     而恰好你搞的产品实在不能在短期内形成重复消费,那就老老实实走批发这条光明有前途的大道吧

      对于你的产品能在短期内形成重复消费,那么你的终端对于你本身来讲就是重复消费,

      而你的产品不能在短期内形成重复消费的话,你的终端对于你本身来讲就不是重复消费,

      这时候你如果有经销商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你的经销商对于你本身来讲就是重复消费。

      这就是通过模式上的腾挪,让不能重复消费的生意重复消费了起来。

      有人估计要拍砖了:

     奶奶的,这道理还不简单啊,不就是要搞批发不搞零售嘛!

      连最愚蠢的猪都知道难道我堂堂一头最聪明的驴就不知道吗?

      只是条件不允许啊,哥就是传说中的一无所有啊,只能搞零售,还只能小打小闹耶。

    呵呵,第二个圈圈的确是:找下家,做批发。

      但不是说让你最开始就借高利贷去搞批发哦,我当然知道你只能搞零售而且还只能小打小闹地起步。

     我要说的是,从生意开始之前,你就要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思维,一定要有这样的发展思路。

      如果不符合这样一条发展思路的项目,宁可不做再去选择寻找其他的项目也不能将就为之。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然,你的项目很有可能被你做成鸡肋。久而久之,连放弃的勇气都将失去了。

      静下心来想想,是不是这样?

      听好多人说,哎呀,我要开家餐馆,我要开家美甲店等等等等之类。。。。

      是啊,这些生意都能重复消费,而且面对很广的消费群体,

      那,最后结果呢?

     结果好点的是:不久后就关门不干了。好处在于,至少还可以去寻找其他的机会,有可能接下来会一蹴而就,虽然机会渺茫,但概率的确是存在的。

    结果不好的就是:一直在撑,大几年过去了,生意规模也难以扩大,想通过这个赚大钱也基本不可能,郁闷的是还每个月有一些收益,虽然不多但总比没有好,做吧,难得做大,不做吧以后可能一分钱都赚不到了。在蹉跎犹豫中,慢慢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机会成本,撑的时间越长,越发难以放弃。

    你可以随便在街上这么走一圈,凄凉的是,基本上90%以上生意都是这样,不然怎么说,成功的人那么少呢?

      又假如哪天你走在大街上,不是像以前那样感叹这个生意赚钱那个生意红火,而是能有这种凄凉悲哀的感觉。哈哈,你的武功又高了不少。多高?3、4层楼那么高了已经。

      基本上,成功迟早会属于你。

    现实中,很多生意是不符合这第二个圈圈的。从你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就决定了。问题是你下决心的时候考虑过这一点吗?

      往好的方面说,如果你的产品经销商能重复消费,消费者如果也能重复消费的话,那就不得了了,

    你的成长将是爆炸式的,你的财富也是爆炸式的,你的快感也是爆炸式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选择一个项目,既符合第一个圈圈,又能在发展中符合这第二个圈圈。

      则牛逼大矣,不出意外,假以时日基本上你就可以秒杀大多数拜金女那狂傲的自尊心和宝马里的眼泪了。

    如果你一天看到这里,建议你收藏下,消化完了再继续看,顺便做下对比观察一下。

    ======================================================================

    现在开始谈第三个圈圈,之前还是做个引子

      好几年前,有2个小伙子,琢磨着创业,都打算进军餐饮业。

      于是,一个人去了厨师学校,毕业后在一家不错的酒楼当了2年厨师后辞职,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凭着自己的手艺开了个小餐馆;

      另一个则找了个做烧饼的师傅当学徒打工,一年不到就学到了做烧饼的技术,辞职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开店卖烧饼。。。。。。

      这也是我身边的真人真事。

      各位看官,觉得这2个人几年后相比大约会如何?

    还是我来告诉各位吧,

      几年后,第一位兄弟在原有的基础上兼并了旁边的一间小店,由于他烧菜的手艺的确不错,餐厅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天天人满为患,那小伙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淫笑。嗟乎,创业者之悲莫过于此,蒙在鼓里困在井底还觉得自己刀枪不入天下无敌。

      至于另一位兄弟嘛,人家可就不简单了。在当地直营店啊加盟店的就有几十家了。原来,这家伙雄心万丈,技术学成辞职后,手上不到一万元钱,只能租了个小店,自己卖烧饼。起点可比第一位兄弟低多啦。可以后这兄弟在发展中就只做2件事:1,到处去租合适的门面房。2,找一帮学徒,传授他们做烧饼的技术。然后和他们合作,让他们去自己租好的店去做烧饼卖。自己帮他们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统一提供设备的配备、统一提供原材料的供给。然后巡店监督,利润分成。

      我靠,在这位兄弟彪悍的身躯下,你是否看到了肯德基和国美的影子?

      所以,现在第三个甜甜圈新鲜出炉:

     业务结构要尽可能简单,容易快速、低成本地复制。

    如果有人说:嗨,人家业务结构复杂的生意还不是可以复制啊,全球那么多做得风生水起的,你咋解释?

      请允许斑竹掌掴你三千。

      的确,复杂的生意也可以做到完美的复制,比如肯德基、麦当劳之流(看起来简单其实复杂着咧)。

      无非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系统化,再加上考核监督嘛。

      可我要说的还是那句话,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段位,多大头戴多大帽。

      有八段的武功就去复制肯德基,只有三段的武功您就踏踏实实去复制烧饼的生意吧。

      说到底,就是几句话,

      想要跑马圈地?让财富破冰突围?

    如果你的水平不够高,那么你的业务结构一定要尽可能地简单。

      如果你的银子不够多,那么你开展新生意的启动资金一定要尽可能地少。

      假如你的水平不高、银子又少得可怜,而你又迫切地想快速致富、早日实现财务自由,那你的业务结构只能尽可能简单、启动资金尽可能地少了。

      有人又会说这是废话,谁都这样想。哪有这么好的事等着我啊?

      是啊,我知道你想,做梦都想,你们全家做梦都想。

      只是就算你短期内找不到如此完美的项目,至少你有了这个思维甜甜圈,是不是在衡量你遇到项目群的时候会多一种考量?会多一种比较?你如果因此而放弃一些项目、选择相对合适的项目去经营,我想你那实现财务自由的理想会更加靠谱一些,且总有一天会实现。

      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不怕慢,就怕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你不知道。

      创业尤其是这样,所以正确的选择比盲目的努力要重要得多。

      只要有了正确的道路,那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成功了。

      有了这第三个圈圈,你选择项目的时候思路是不是更加清晰了呢?

      戴上这个圈圈,再重新审视一下这个美好的世界吧,你会发现你的视角是前所未有的宽广,思维是前所未有的深邃,连坚挺都是前所未有的持久。

      你会发现你俨然变身成了项目审判长,面对林林种种的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项目群,你都可以为他们大致盖棺定论了。

    我知道,很多人到现在依旧觉得创业项目的成功与否与个人因素是息息相关且有着根本的关联。

      他们会说,同样的条件、同样的项目、同样的思路,给不同的人经营,有的人会做成功,有的人会败得一塌糊涂。

      所以他们觉得项目本身不太重要,还是人的因素比较大,因为一流的人才能做好三流的项目,三流的人才会搞垮任何项目,所以还是从如何提升个人素质开始做起。

      是的,我从来没有否认过个人因素的重要性,我也认为在不断创业过程中人也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也必须要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级别来去匹配事业的不同阶段和高度。没看见我举起了三只腿来表示赞同吗?

      只是我现在探讨的是:一个小屁孩,想要冲进高手如林、鲜血淋漓的江湖,除了慢慢练功以外还有什么另外的办法?(不用东张西望,你就是这个小屁孩,这里的小屁孩说的就是你。

      当然了,在险恶的江湖里,一个高手,不管是手持屠龙大刀还是赤手空拳都可以灭你于无形。

      要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还等你慢慢修炼武功,哈,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那练好武功再误入江湖行不?那,白发苍苍的你就要感叹黄花菜都霉了。。。。

      既然这样,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以前也提过,那就是一定要找一件厉害的兵器。

     嘿嘿,你是高手你有屠龙刀,我是小屁孩,我找到了机关枪。

      你再怎么厉害,我隔着几百米就是一梭子子弹过去,留你全尸。

      这个比喻再鲜活不过了,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我第一个阶段要做的就是教你如果找到这样一把机关枪,让你这个要资金没资金、要资源没资源、要能力没能力的小屁孩,也能过把江湖大佬的瘾。

    再说了,如果这个世界,财富都是按照人们能力大小的比例来进行分配,那选择项目还有何意义呢?

    在你我周围都充斥着那些很差很无知的人都能嚣张地分吃财富大蛋糕,经常一身酒气地开着大奔从你脆弱的自尊心上碾过,你到如今却只能仰天长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命运不公。

      正是因为这样,选择项目才会变得如此之重要。

      而那些人之所以能成功,第一,他们在懵懵懂懂中,肯定做对了一些事或者更精确地说是做对了一些选择。第二,在经营的过程中,他们身上肯定有某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第三,很多人连自己是怎么成功的都说不清楚,就更谈不上成功秘诀了。

      听一个暴发户如何致富的一面之词还不如去看个爱情动作片放松一下。所以我们要研究的要学习的是其中的共性,而不是个案。

      而在我这里,就选择项目这个阶段而言,则是我这传说中的三个甜甜圈。

      其博大精深的确需要好好领悟一番,只是千万别一根筋到底,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拿到这3个甜甜圈就是这3个甜甜圈了?你要会融会贯通知道不?能同时符合这3个属性的项目的确不是很多,但同时能符合2个圈圈的项目在你周围难道还少了吗?

     圈圈是死的,脑筋一定要活,不然谁也救不了你。

    =====================================================================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