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对待问题的原则

     一、必须承认问题无时无地不在。如果看不到问题,就看不到改进的方向,就没有进步。要改革、要创新、要突破,首先必须找到问题和承认问题。有一句名言:“自我感觉良好时最危险”,一语道破了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我们不能麻木不仁。聪明的人总是勇于承认问题,并善于发现问题,寻求办法,持续改进。   二、发现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反应。很多小问题因为反应不及时而酿成大问题。1929年,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就是因为当时“市场不干预主义”占垄断地位,美联储面对股灾袖手旁观,没有及时反应,从而导致令人心寒的大萧条。现在,面对华尔街风暴,美国政府吸收前车之鉴,从次贷危机一开始,就作出积极反应,大量向银 […]

查看全文

我们企业如何才能在国际市场拥有定价权

中国进口铁矿石量占世界铁矿石进口总量的70%以上,我们的钢铁企业在铁矿石价格上没有定价权;中国丝绸出口量占世界丝绸出口量的70%以上,我们的丝绸企业在丝绸价格仍然没有定价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钢铁行业: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钢铁企业数量众多,2007年度按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宝钢以1600多亿名列榜首,而第110名陕西汉中钢铁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仅14.86亿元,相差近百倍,行业集中度低的特点凸显无疑。 2004年,有资格进口铁矿石的国内钢厂和贸易商多达523家,虽然经过几次提高门槛,仍然有百家有进口资质的钢厂和贸易商。其实,仅仅削减具有进口资质的铁矿石进口商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因为 […]

查看全文

中国式管理路在何方?

   当中国制造走上舞台,早就有学者兴奋地预言会出现“中国式管理”。但与此相对的是,另一些学者却开始拿国内早前将经济学教材命名为《西方经济学》的笑料来泼冷水。无论如何,喊了许久的“中国式管理”并没有如约而至、走上舞台。   显然,经济学没有东西方之分,因为这门学问是对于经济个体的高度抽象假设,外国人,中国人,都一样被假设为“理性人”。但是,管理学却是针对具体对象的权变,不同的文化下有不同的人。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式管理到倒是可以期待的。   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的先锋实践让人兴奋,似乎又让人看到了中国式管理的希望。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是, […]

查看全文

中国的企业要摈弃草根习性!

中国的企业要摈弃草根习性!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不久,作为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的CEO ,我将以国内唯一的营销专家身份出席由瑞士荣格集团组织的年度性高端论坛并担任演讲嘉宾。 论坛的组织者瑞士荣格集团,始于1833年,迄今已有175年历史,早在瑞士联邦成立前15年便已创建,是瑞士最大、最具国际性的媒体企业,在亚洲、东欧、德国和瑞士出版发行了120多种报刊和杂志。 几年来,蓝哥智洋机构以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各类企业在全球及中国新兴市场的发展与研发趋势,还就市场动态、配制研发、包装技术、法律法规与行业顶级专家进行重点交流和讨论,帮助相关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而如今的许多中国 […]

查看全文

寻找中国管理的“王道”

     有满意的、有幸福感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公司。凝聚人心第一,编织制度第二,人心像水,制度像竹篮,竹篮打水终归是一场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一个国家经济一直停滞不前,自称“失去了这十年”,这就是日本。当中国企业说“做大做强”时,是要进入世界五百强;但对于日本企业而言,所谓做大做强就是未来十年企业继续存在,这就是中日经营环境的差别。美国《新闻周刊》去年曾刊发一篇文章,从家庭所得、劳动力人口比例、失业率、贫困率、贸易赤字等方面分析,认为美国经历了一个“失去的十年”,曾经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也失去了,只有中国赢得了这个“十年”。但大家留意 […]

查看全文

发展民间科技事业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人类社会自国家体制形成后,任何社会活动就存在官方与民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的状态,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是客观现实。只有不断地推动最广泛的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国家才能持续和长久地发展。当前我国正在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是解决好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利用。民间创新力量是知识产权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知识产权的利用者,因此,发展民间科技事业,鼓励民间创新活动,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措施和具体行动。 二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调动积极因素和巩固安定团结。我国民间科技创新活动由于种种原因,相当多数的民间创新者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非常艰难的,不仅得不到支持,而且 […]

查看全文

一个值得研究的、能否认定为高级抄袭的案例

一个值得研究的、能否认定为高级抄袭的案例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08年8月23日) 目 录 一、抄袭行为的认定 二、对高级抄袭的认定 三、刘先明创新性提出并发表“岗位主人翁”新概念、新观点的经过 四、北大博士高贤峰在《新主人翁精神》一书中也提出了“岗位主人翁” 五、刘先明与高贤峰提出的“岗位主任翁”的异同点 (一)刘先明与高贤峰关于“岗位主任翁”新概念、新观点的提法和论述,如出一辙 (二)刘先明与高贤峰发表有关“岗位主任翁”研创成果的时间不同 (三)刘先明与高贤峰提出“岗位主人翁” […]

查看全文

开启人内心的源头活水

     灰姑娘的故事,只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童话。而稻盛和夫的故事,却是当今我们这个时代每天都在发生的。稻盛白手起家创造了两家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他以78岁高龄接受申请破产重组的日航,仅仅过了一年多,就成为全球盈利最高的公司。稻盛和夫究竟凭什么做到这一点的?他摸索出的那些东西为什么那么让世界着迷?到底什么成就了他?   如果把这样的提问交给他,稻盛可能会笑笑说:“我不是聪明人,我没有背景,我只不过是按照我的哲学努力去做而已。连我这么个人都可以做出这些成绩,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如果我们继续再追问:您的哲学是什么?稻盛可能会这样回答:“我从小就一直不顺,在逆境中,我困惑,我烦恼,我思索,在 […]

查看全文

品牌:大美出自沃土

    提到芬兰,人们一定会想到诺基亚;提到日本,人们一定会想到索尼和佳能;提到韩国,人们同样会想到三星、LG;现在提到美国,人们想到的除了纽约、微软,还有苹果。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品牌是什么?它意味着切身的体验,它意味着优质的服务,它意味着合理的价格,还意味着正确的选择、市场的敏感,甚至意味着国家的形象……美国品牌价值协会主席拉里·莱特说: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可以说,品牌已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且在悄悄地上演着快速的升级。一流的企业做品牌,二流的企业做服务,三流的企业 […]

查看全文

“百年企业”成长律

     近年来,不少国内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又在思考如何“做久”   什么决定了企业的成长和衰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百年持续经营、基业常青的企业呢?这不仅是从事经营管理实践的企业家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理论工作者需要回答的问题。在当前国企改革走向深入、民企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问题提出:企业做大、做强还是做久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可以归结为相互关联又不能等同的三类,即“做大”企业、“做强”企业和“做久”企业。   “做大&rdqu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