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企业立足的三个根本

企业在清楚认识到其根本目的是创造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这一职责之后,就要以市场营销管理作为其经营之本,制定产品战略。销售作为此战略的一部分,缺之则不成完整战略。若企业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销售队伍,则即使有完全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产品的销售业绩也不会见好,企业就难以盈利,企业也将难以为继。这正如企业管理中其它的环节,如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制造、产品的测试、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售后服务以及财会管理和人事管理等等,都是很重要的,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管理体系,对它们的论述也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市场营销是个纲,纲举才能目张。若企业忽视或者抛弃其根本目的,则其它的一切都免谈。 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企业产值、工业产值及国家总产值一说,而且这些产值越高好像就越好。 […]

查看全文

由“腌笃鲜”看团队建设

由“腌笃鲜”看团队建设 昨天兴起,去菜场买了一堆原料,亲自下厨煮了我非常喜欢吃的“腌笃鲜”。那诱人的香味,那令人陶醉的口感,以及那种莫名的诱惑,总让人难以忘怀。 我不知道“腌笃鲜”这道经典菜肴只是在上海及周边的江南地带流行,还是其他地方也有。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在节日或婚庆酒宴上经常可以看到,而且总是最为抢手和让人难以忘怀的。 “腌笃鲜”实质上是个半汤类的菜肴,讲究的是配料的合理及烧煮火候及时间的恰到好处。在配料上,最主要的是适量的鲜肉和火腿肉(咸肉)、新鲜的竹笋和百叶结。将这些主料放入汤锅内煮开后文火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食用,其汤汁清澈, […]

查看全文

把人变成机器,是工业化进程中企业的原罪?

“把人变成机器,是工业化进程中企业的原罪”,一位网友在富士康“十连跳”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其实有点不太靠谱。 假如这算是富士康的原罪的话,那么,等于变相否定了泰勒的管理成就。因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发现了高效生产率的法宝,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重复!它的言外之意,人性层面的东西(包括了尊重人的个性、自由想象和发挥等等),对于生产率而言都是有害的。实际上,泰勒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折时期,发现了工业型企业(注:仅限于工业型企业、而不是其它类型企业)管理的一个秘密,就是不断重复。 “不断重复”的一个恶果,就 […]

查看全文

员工VS老板:谁为谁打工?-员工篇

    引子   本篇文章的标题,应该很吸引现实人们的眼球。见到标题的第一反应,绝大多数的人肯定在说:“白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回答?当然是员工在为老板打工。”   且慢!当夜深、人静,你一个人深思、独处的时候,再好好回味一下这个标题,你想到了什么?   “白痴,还是什么也没想到!”   不对,你想到了!你肯定想到了!你不可能没有想到!你不敢承认、你没有勇气面对,你可能一辈子也不敢承认,你可能永远也没有勇气去面对。   可悲的是,你的潜意识早就想到了,你的潜意识早就在期盼着你拿出勇气,勇敢地去面对。文明、礼貌、理想、信念、激情、勇气、尊严、责任感、忠诚,你的潜意识需要你这么做,深受外界 […]

查看全文

正确决策有效管理的基础是什么(一)

正确决策有效管理的基础是什么(一) ——2005年1月28日在上海相卫集团公司高管会议上的讲话 (王在安2005-01-28) 1.正确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基础是“信息对称”。 刚才董事长介绍了公司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认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司的管理信息被分隔、阻塞,管理信息的沟通、传递不充分、不及时,不能在公司管理和决策活动中得到共享。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解决公司管理信息的上通下达、信息对称、信息共享问题呢?刚才董事长讲的这段话,实质上就是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管理信息的对称和共享”问题,是企业实现有效管理和正确决策的最重要的基础性问题。 […]

查看全文

关键路径要素--通过关键要素剖析企业 之四

     关键路径要素   关键路径要素(KRFs)是对关键驱动要素、关键成功要素和企业关键能力要素的匹配性进行对比之后,对企业要做什么的抽象与提炼。   实际上,从智力资本的角度来评估关键路径要素或进行重组、并购分析,其时间点不仅是看当前匹配情况,还应视其未来价值可能带来的变化,对其未来价值的现值进行分析。   关键驱动要素和关键成功要素不同,对企业关键能力要素的要求有异。通过对关键驱动要素、关键成功要素以及关键能力要素的综合分析,可推导出企业组织的关键管理问题,比如,是不了解或忽略了关键驱动要素——盲目投资或不能把握客户需求变化、一味纵向一体化;还是对关键成功要素认识不足;抑或关键能力要素不匹配、人与岗存 […]

查看全文

危机意识是企业做大的根本

    企业要发展壮大,做成“百年老店”除了靠人才、技术、产品、营销等核心竞争力指标外,还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只有具有强烈的危机感的企业,才有可能走上全球化,做大成“百年老店”。可是,一些企业老板常常缺乏危机意识,因此也往往事与愿违,很多企业在“创建百年老店”口号声中不幸倒闭了。   大凡从事企业的人都知道,人才、技术、产品和营销等因素是企业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指标。而这些因素背后的企业文化则是一个企业能够长寿的生命力指标。很多看上去很红火很景气很热闹的企业,常常在突然间就倒下再也起不来了。究其原因,大多是缺乏危机意识所致,或者是危机管理出了问题。   企业危机是企 […]

查看全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是完善激励机制的关键

     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2008年报薪酬超过千万的报道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引来诸多论者的口诛笔伐。择其要者,无外乎以下三种:1、如果公司出来澄清年报上所记载的只是“名义收入”,那么实际收入到底是多少? 2、中海油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是垄断企业,高管无论能力有多大,只要坐到这个位置上,谁都能凭借着垄断的地位让企业盈利;3、国有企业高管收入过高,会造成与员工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当前经济形势不景气、许多企业裁员或减薪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无疑是唱了反调。   凭心而论,国有企业高管的收入过高,不仅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倒闭、裁员的情况下,就是在经济好的时候,高管薪资过高也会引发人们的不满,毕竟这与中国 […]

查看全文

在危机中寻找投资时机

在危机中寻找投资时机 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当企业在权衡是现在就进行战略投资,还是等到出现了经济复苏的明确迹象后再采取行动时,对于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这是一个相当微妙的问题,即使是那些财务状况健康的企业,也面临着一种左右为难的困惑:是应该现在就着手进行收购和投资新项目,还是等到出现了持续复苏的明确迹象后再采取行动?一方面,千载难逢的机遇极具吸引力,当下的收购机会和其它各种投资机会的范围越来越广,这些机会不仅看起来似乎很难拒绝,而且其中还包括一些仅在几年前还根本不可能买到的资产。 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平均来看,现在对资本项目、研发、人才或营销网络进行投资要比以前便宜得多,令人有些迫不及待。但另一方面,许多指标都表明,经济的下滑尚未触底。 […]

查看全文

以“慢跑”制胜

  我每天早晨5点前一定起床,看二三十篇文章,从中挑选一篇最好的、有积极启发的文章,然后通过邮件发给同事和朋友们。这个习惯我坚持了十几年,每天早上很多人看我的电邮,之后回复我。这些回复的电邮里,他们表示了谢意,也给予了反馈,说看了我挑选的文章后,改变了自己的思考模式。   这件小事,让我慢慢地积累了很多朋友。如果我出差,两三天不发,就会有人问我是不是病了。   我们的企业也要求员工,每天早晨醒来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好事。“好事”并非是捐钱,而是对他人好一点,比如说记住父母的生日、给亲人打一个电话等。我们全球有几十万员工,如果每人天天做件好事,一年365天就可以帮助3亿多人,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ld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