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越来越无所顾忌的违约了,尤其是业内某大名鼎鼎的S风投,国内某些风头。都拿创业寒冬出来说事,term sheet无约束力签了不投也就罢了,其实也损人品,但你谈半天SPA签了还毁约不投实在不合适吧?真以为创业公司不会撕破脸么?还有些签了SPA给了过桥贷就完了,大笔钱都不给,过桥贷该转股转股,该打折打折。。。说起来创业公司又有点担心撕破脸影响未来融资,VC在圈里说自己坏话也不得了,毕竟相比大VC是弱势,早期项目媒体宣传的话语权也不如VC,难道只能忍么?大家说说怎么办?
查看全文为什么当地人伴游服务没有人做起来?
从airbnb之后,国内有一段时间冒出来一批做伴游产品的,不过慢慢都销声匿迹了。先说国内伴游服务为什么不行?如果是文化的差异的话,为什么国外也没有出现这方面做得好的产品。
查看全文只有未上线的产品可以进行融资吗?
又是我的一个朋友系列。。。谁让我比较热心,朋友有问题都喜欢来找我呢(笑哭)。我这个朋友做的互联网项目,团队嘛,怎么说呢,四个人,一个还在上学,项目是他提出来的,执行力个人觉得挺ok的,一个是做过很多年房地产中介这一行的,剩下的两个目前一边上班一边在开发app,任职公司是还挺牛逼的网络公司,为了不被说成是软文就不提了。但是问题来了,他们这个项目说实话需求和痛点都挺明显的,确实有想想空间。但是为了将服务一体化,也是为了完善用户体验,项目模式相对重一些,前期就要注入200w左右才能把项目盘活,数据才能出来。就是想问问,像这种情况,只有产品融资现实吗?
查看全文融资前期另两个合伙人想踢我出局,有无可能的反制措施?
有一家初创有限责任公司, 我占股1/3, 另两人持股50%,还有一部分是期权。核心技术和专利是我发明的,但归属权归公司。我做了四年,另两人各做了三年。之前有融到过不到300万人民币,免股权的基金。 现在下一笔钱已经看到眉目了,他们两人各找了100多万人民币的vc,我找了400万的,都答应投了。至少两个月后钱才会进来。 现在他们两想联合起来把我踢出去并用25K 美元的价格回购我的所有股份。并说,否则他们成立新公司,并把专利永久无偿授权给新公司。 这种情况下,我有什么反制措施,能够起诉吗?我没有给公司带来过重大损失或其他公司法表明的要件。 现在融资协议尚未签署。
查看全文我这样的医疗软件企业,如果融资,方向在哪?
医疗方面的软件公司,有拳头产品,整个产品线刚刚成熟,所以报表不会太好看!产品应该是有市场竞争力,但现在好像资本市场只对互联网感兴趣!互联网,也能靠,但靠的比较勉强!2016年合同额接近2000万,实际回款额一千多万,利润有,但不算很多!
查看全文新媒体的最终形态是什么呢?
微信月活用户从不足4亿增长到超过7亿,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低头玩手机的人越来越多。注意力的转移带来的商业机会,成就了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而新媒体,从野蛮生长到逐渐成熟,也开始被资本盯上,融资信息应接不暇。每个企业都有其特有的商业模式或生态体系,如同纸媒、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媒体(以微信公众号为主)绝非是媒体发展的最后一站,但诸多获得融资或挂牌新三板的新媒体企业,如玩车教授、潮生活等,他们发展下去的最终形态会是什么呢?
查看全文一点公益的运作模式,对于平行进口车的经销商来讲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求前辈指教谢谢。
一点公益平台进入汽车销售行业,分12系激励49.5%购车款和24系激励99.5%购车款,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眼球,我们不做其他车行也会做,别人担着风险在销售,我们凭着良心在揣摩,哪怕平台垮了同行得取了客户,我们则亏掉了本钱也失去了市场,这年头做点生意太难了,还请了解内幕的前辈多多指教。
查看全文滴滴出行在共享单车领域,为什么投资了 ofo 而不是摩拜?
9 月 26 日早上看到新闻说,「ofo 获得滴滴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滴滴为什么投 ofo 呢?为什么不投摩拜呢?【ofo共享单车】简介、官网,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