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11 )

  1. 曾旻
    理由
    举报 取消

    随着知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用户会在不同的渠道反馈产品的体验。作为来也的产品经理,在这个问题中给用户统一反馈。

    助理来也作为一个公司的愿景是希望帮助用户做烦事难事和琐事,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的家人或者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为此,来也目前以微信服务号为基础,采用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方式努力服务我们的普通用户和VIP。

    具体而言,来也服务可以分为用户功能和生活服务两部分。功能上包括日程、打卡和签到,生活服务主要包括打车、咖啡、跑腿、机票、火车票、鲜花、蛋糕、手机维修、家电维修。

    如上面回答,我们的服务主要还是通过接入第三方的服务商来提供。打车我们对接了滴滴和易到,咖啡我们有自营的小哥和邻趣,以及美团外卖等,跑腿也有邻趣、闪送等。确实很多用户会选择直接使用该App来获得服务,但是也有很多用户喜欢通过助理来完成这些服务,原因包括:

    1)喜欢使用对话的方式获得人性化的服务。一说回家两个字就能叫一辆车从公司到家,早上起床的时候会有助理电话叫早,送文件的时候简单吩咐小来带用户和跑腿小哥打电话,情人节的时候保证送给女朋友的鲜花能按时收到。简单吩咐一下助理,剩下的事情都帮你搞定,可以省去一些沟通的成本。

    2)更好的服务体验。如果你在某些网约车平台遇到问题,客服往往会让你等很长时间,甚至一直得不到良好反馈。来也平台重视用户的反馈和口碑,珍惜每一个来也的用户,强调24小时内及时回应,送错咖啡免单,司机绕路立即差价,尽可能地让用户满意。

    3)低频服务知识的积累。因为来也已经积累了上百万的用户,经常有用户向我们提问一些小众需求,比如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搬家司机,家里来老鼠了应该找个什么样帮手,半夜被锁门外了怎么找个师傅上门开锁,在机场忘记带身份证找个司机开车送过来。这些服务在别的平台上可能都难以获得,并有很多坑。

    实话说,我们的服务也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甚至不时有些Bug, @赵Stella遇到的买了一斤咖啡豆的case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在公司内部群里也让我们抓狂了半天。同时我们的人工智能虽然在智能助理领域做得还不错,但是在很多领域离超越人类还是有一定差距,不经意间就会调戏一下用户。这些都会随着数据的积累和产品的优化而改善。

    来也的愿景希望能够成为最懂你的私人助理,路漫漫而修远。

  2. 饭桑
    理由
    举报 取消

    1、奇怪的时间叫车的服务体验:

    试过在非早晚高峰预定叫车(大概早上6:00出门那种非早晚高峰(╯﹏╰),助理帮我计算了时长,并帮我叫了车。下面描述一下服整个服务的感受,

    A)时间计算:助理计算时间的时候,直接使用了百度地图上面说的时间,然后和我希望到达的时间早了差不多四十分钟到。

    事后跟当日来接我的司机交流的时候,其实司机是知道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的,但是助理事先没有和司机沟通过,另外我估计助理参考的是高峰时期的时间。

    B)助理帮我找司机的时候,不知道后台是怎么评价司机的,连续很诡异地帮我取消了三个司机。

    2、不奇怪的时间叫车的服务体验

    我还试过在工作日早上10:00-下午4:00叫车,告诉地址之后,助理非常迅速地帮忙叫了车。

    后来和朋友交流的时候,朋友说可以用固定的格式编写地址,然后不需要人工助手就可以快速后台自动叫车,譬如“叫车,从 XXX 到 XXX”这样。

    但是我在微信界面找了一轮,并没有看到对这种编写方式的说明等,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更加快速便捷的方式。

    3、下雨天叫车的服务体验

    在下大雨的天气,早上高峰期8:30打车,助理预计花费大约21元(按照路程来说,的确是合理的价钱)。

    上车之后开始跟司机吹水,司机表示会接单是因为系统默认加了40元小费给他,我当时表示很震惊,毕竟加起来就是60多块,足够我打的三趟的钱了,一路忐忑(毕竟人穷志短)。结果到达目的地结算的时候,司机的后台显示企业用户叫车,不需要加收小费(虽然他最后还是强迫我人工加了10块钱=_=

  3. 叶舒雨
    理由
    举报 取消

    …)。

    这里显示出用来也这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叫滴滴的好处,就是系统会默认加很多很多钱给司机,让司机接单,而实际上乘客并不需要支付小费。

    目前只使用过叫车这一服务,感受是确实比直接找滴滴、UBER、神州等等的方式更加的适合懒人(譬如我)。之后会继续尝试使用其他的功能。但目前驱动我使用的最直接的因素还是优惠比较多。非常好奇在没有初期那么多补贴之后,是否可以完全培养起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

  4. 赵Stella
    理由
    举报 取消

    应该是真人?

  5. 陈力
    理由
    举报 取消

    今天第一次使用助理来也,体验不是很好,原因如下:

    1,时间长。中午12:35下单两杯咖啡,提示1小时后送到,结果在3:15才收到咖啡,公司距离咖啡馆直线距离7.8公里(助理来也上面显示的)

    2,快递小哥滑头。在2点半左右,我电话快递小哥,小哥表示还有十几分钟到达,请我先把收件密码发给他,收件密码小哥拿到后等于咖啡已经送到,平台支付跑腿费给小哥(这个是我猜测小哥要密码的原因)

    3,下单两杯咖啡,实际送到两杯咖啡+1公斤咖啡豆。小哥表示我只在平台支付了咖啡钱,没有支付咖啡豆的钱,简直要晕倒了。我只下单两杯咖啡,1公斤咖啡豆是什么鬼?经过仔细查看下单界面,发现我输入物品名称:两杯馥芮白咖啡;系统自动跳出物品重量:1公斤。(我认为意思是两杯咖啡重量是1公斤,估计平台会参考物品重量,来支付跑腿费)结果小哥告知平台派单是两杯咖啡+1公斤咖啡豆。由此可以看出平台派单非常混乱,再者如果我真的下单购买咖啡豆,此家咖啡馆咖啡豆品种很多,平台或者快递小哥难道不需要和顾客确认清楚购买哪种咖啡豆吗?

    4,在公司楼下和平台客服沟通十几分钟后,客服终于表示没有我的责任,剩下的事情会和快递小哥沟通

    5,小哥走后半个小时联系我,告知没有收到我支付的咖啡钱,我告知下单同时已经支付给平台,请联系平台确认

    6,然后就接到北京一个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表示他是助理来也的客服,刚才的咖啡我少支付10元,需要补上10元钱,我更是要晕倒。支付金额是贵司系统跳出来的,并且我也在此实体店购买过咖啡,知道咖啡的价格,客服人员表示知道了,会和快递小哥再沟通。

    只想问一下:贵司的客服难道没有座机可以联系顾客吗?随意获取顾客的个人信息,直接用手机联系顾客,试问顾客的隐私在哪里?我完全有理由怀疑,顾客的银行卡支付信息也可以随意的被人获取,谁还敢在贵司平台下单?

    7,大概十分钟后,助理来也的客服再次在微信上联系我,说还是需要补10块钱,小哥告知帮我购买的是大杯咖啡(大写的呵呵),我表示在实体店买过咖啡,小哥送的应该就是小杯,但是不是非常确认;请客服联系小哥提供购买小票,确认购买的是大杯,我会补上10块钱,结果客服人员就再也没有信儿了

    为了省事,请人跑腿购买,结果给自己找了大麻烦,一下午都在沟通这两杯咖啡的事情,也是大写的服,真心为这些创业公司捉急,创业起步阶段口碑/客户体验有多重要,不用再多论述,只盼助理来也可以走远,走稳

  6.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吹不黑,真人助理就是多了个随时在的朋友,有什么话你敢随便跟周围的人说么,不敢,不过这一的服务可以。懒人的福音,有时候不想打开很多app,一个助理就搞定了。

  7. 小风筝
    理由
    举报 取消

    用过几次助理来也,是被朋友推荐去的,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

    在我看来,他们大部分的服务应该都是通过第三方的服务商进行的,提供的服务基本都是在你下单后他们去找类似邻趣、闪送、连咖啡之类的服务商送的,有些服务商和他们可能有合作,有些根本就没有,而且下单还是用的客服的私人账号,有一次配送员问我这是不是我的订单,给我看他的终端显示的头像是个我不认识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以后我不使用他们的服务了,或者这个服务过我的客服离职了,我的姓名、手机号、公司/家庭住址等资料还是会留在他使用过的手机App中。还有一点,因为他们是第三方,所以在某些程度上来说,也就根本不能保证服务的质量,并且一旦出了问题,你需要先给他们反馈,他们收到之后,再替你去向真正提供服务的服务商反馈,效率可想而知。

    他们似乎也一直在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暖男的形象,文案亦是在不遗余力地捧高踩低,他们总喜欢装作很懂你的样子,实际上却连正常沟通都难。

    不过我感觉喜欢这个软件的人也不在少数,也许是因为优惠很多,也许是因为交互有人工介入,可以“调戏”可怜的客服。所以只能说这个软件的受众群体不是我这类人,我需要效率,而不是什么所谓的“萌”、“人情味”,我也不会无聊到找这样一个账号的客服聊自己的心事、情感话题。并且,自己下个软件30分钟以内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非要交给他们打好几十条文字沟通再拖个两三小时再完成。就为了那点“人情味”吗。

    最后还是想感叹一句,这也能叫O2O,这个社会果然是投机者的天下。

  8. 默默
    理由
    举报 取消

    拍马屁的评论实在太多。。来也的产品经理面对如今的语音助手市场,在来也现在的产品定位上是不是有过一丝不坚定?准备调整产品战略?

  9.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个公司以后可以机器人作业

  10.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用了来也,感觉来也会让用户自觉带入总裁的角色设定,文案推广给了用户很高的期望,用户期望在来也中能体验到想干嘛就能干嘛的快感。但是实际在产品体验中,效率低,不能一步快速解决问题;系统混乱,容易带来后续麻烦。若是来也不能够在初期就带给用户安全可靠的体验,取得用户信任,作为第三方服务软件,用户很快会转而去某个具体服务软件,特别是像订餐这样高频次的行为。偶尔的生活类服务,如送药、维修,体验差一些用户还可以接受,毕竟只是偶尔一次。

  11. 用户头像
    匿名
    0
    理由
    举报 取消

    鼓吹自己是人工智能的助理服务,超越美国的此类服务始祖Magic,也因为创始团队海龟、连续创业者的光环拿了徐小平和红杉几千万美金的融资。概念很好,包装很屌,但实际体验真的是烂,最近为了卖VIP会员,居然在周末不对免费会员提供服务了。。。没见过2C业务这么对待普通用户的,何况还不是个体验很好的不可或缺的服务,要是某天微信收费了,非付费用户周末不能用我估计我也会卸载它吧。。。

    我用助理来也买过咖啡(占优惠券便宜),送过东西(异地跑腿),订花。

    没有一次的服务是能给60分的。

    买咖啡那次,订完了,送了1个多小时,那星巴克和目的地就是1km多一点。

    跑腿那次,第一单下去,几个小时没送到,不断催,最后给一个回复说因为我要求的时间送不到,延迟了,所以我需要换个跑腿才能尽快送到,那我说你换吧,它说请再支付XX块钱,发个付款链接过来,我说,这就搞笑了,你是助理,我给你需求,你给我报预算,我按照你的报价付钱了,你应该给我提供你承诺的服务,然后你服务无法保质保量提供,告诉我继续加价,这是哪门子道理?

    买花那次,花没有按时送到,我去问,说是今天天气不好,没法送,路上结冰了,tnnd,北京连着好几天大太阳,出门一看地上哪来的冰啊?那我说你今天不能送,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它说我发消息通知了,我发给收花的人了,真是tm弱智,送花是为了什么?送花是给对方惊喜,你tm不能按时送到,还要发个可笑的短信说因为路上结冰,今天不能给你送花了,这不是搞笑吗?弱智到不行了。

    跟他们助理聊天,能把你活活气死,智商情商都不是能做客服的人,完全不知道如何对待用户投诉。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