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小在中国应试教育中死记硬背的人应该读哪些书来改变自己?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解释:我从小到大一直只会死记硬背,老师家长说什么就做什么,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但我内心并不想这样。上了大学后,自由度大大提升,没有人来命令你去做什么、不做什么,感觉人生没了方向,而且没人监督就想偷懒;另外,长期受中国应试教育的摧残,感觉自己不会思考,思想落后,尤其是情商低下。请问我应该读一些什么书来改变一下自己呢?———————-传说中的分割线——————– 很感谢大家的回答,特别是@Benjamin Shu的,对,不能拿应试教育当借口! 2017年7月2日 10 条回复 850 次浏览 书籍,人生,创业,大学生,教育
回复 ( 10 )
死记硬背完了,该活学活用了。
我觉得你不会思考,跟应试教育没关系,再不济,应试教育教会了你如何找借口。
你需要这个世界的反馈,多行动多总结,根据总结结果找书看。
喜欢什么就学习什么,了解什么。在目标不明确的时候,遵从自己的内心,让兴趣成为自己的目标。
首先需要读一些逻辑类读物矫正自己的思维方式。
《逻辑学导论》《逻辑的力量》《逻辑学十五讲》等,尽量看,能看进去多少看多少。
书从来不死,死的是人
你需要走出去,去经历。
2011年,我高中毕业,我和你高中一样,在学习上只知道死记硬背,生活上也从来不知道要独立思考,但可能你比我要好很多,因为我读书没多大效率,整个高三一年都是班里倒数,痛苦挣扎。
那年高考,比一本线低14分,班级里的倒数吧(在所谓的好班里,呵呵)。之后报了西北的一所二本,8月底去报道,由于到那的火车票太少了,我爸爸就定了机票,他只是在广东打工,机票钱花了他将近一个月的工资,这让我心里有些难受。当自己真正来到机场,看到那些起起降降的飞机,当自己飞到西北上空,看到那和南方完全不一样的地貌,感觉自己前面那18年看到的世界真的是太小了,自己就越发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
然而到了学校,感觉这并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我和我爸说,我要回去复读。爸爸居然同意了,由于他定好了第二天回去的票,第二天他先回去了,我一个人留在学校开始办理退学手续。然而退学却不是那么容易,当时的辅导员对我说了句:你会后悔的。之后各种跑,各种找领导签字,各种白眼,让刚刚走出高中的我心力交瘁。以前不敢和别人说话,不敢出去,现在一个人不得不去做这些事时,只能逼着自己走出去,去和别人说话。那几天,我突然觉得自己真正做了一回自己。最后,学费还是退回来了。不过,自己也浪费了人家大学的一个招生名额,不好,不好……
回到老家之后,又赶到另外一座城市去复读,省内各个地方的同学都来这里补习,完全都是新的环境,新的面孔。那一段日子,我觉得发生了太多,世界真的很大,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独立思考了。我开始学会和别的同学相处,我开始思考正确的学习方法,反思以前的自己。
我变了。
2012年,第二次高考,考上了江苏一所211。暑假开始出去打工,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出去。还有很多第一次……这是我11年想都不会想的事。
2015年,我大四,中国也走了三分之一了,剩下的大学日子,继续走。和女友一起两年多了,目前签了一份待遇还不错的工作。我不优秀,但是现在的我比以前的自己好,我也满意了。
所以,孩子,多走出去,勇敢点,你会看到更大的世界。
我真不知道读哪些书来改变自己。我只知道拿起一本书后,便再也放不下来了。小时候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来又知道了《风筝》与《纪念刘和珍君》这文字好特别呀!这都是谁写的呀,哦,是迅哥儿。买了全集,于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这些人是谁呀。哦,是俄国的那些大牛们。于是买了老陀的全集,读了两叶以后,这霍夫曼,萨德什么的都谁呀。于是霍夫曼的全集买了。。。。。。。偶然有一天,看见的什么文学座次排名,排在鲁迅后面那个名字很“俗气”的张爱玲,于是看了她的书,好了,一发不可收拾,全集买了。于是毛姆,海明威大叔出来了。好了海明威全集买了,于是在流动的盛宴里发现了他的基友——菲茨杰拉德。于是你懂的。后来你发现书一旦你拿了起来,怎么也放不下了。废话说了这么多,肚子也饿了,去吃什么呢。。。。。。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读哪些书来改变自己。
死记硬背的说法总让我联想到一种小说里的际遇。
——男主突然拥有了许多人的记忆碎片,承载了他们的人生经历。而男主有一套神功,能通过亲身感受人生经历,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实力。
其实和题主的情况是类似的。
题主所谓“死记硬背”看了许多书,记下了大量的知识理论。而不会思考,意味着你记下的东西都不能很好地理解,更不用说在生活中实际地运用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许你应该带着曾经记住的那些东西,去生活里,感受。
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差别在于书不随外界变化而变化,人却可以时时刻刻感知着生活。
题主可以从感受生活开始,尝试去结合自己所学,重新认真审视自己学的东西。
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有新的解读。而这样的过程,大概就是思考吧。
经过了思考,死的知识才会变成自己活的思维,才会真正属于你自己。
这时候,学了多少就不那么重要了。
掌握了渔,何患无鱼?
题主你不能一上来就把自己定义为被应试教育摧残的人,带着这样的包袱上路但凡遇到挫折都容易归咎于“受过应试教育摧残”而止步不前.这种想法比受到应试教育摧残还要可怕、
其他的问题抽出点时间分析下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很多情况之下光想是难以有准确的答案的. 你要多去体验多去“浪费青春”;参加社团,发展特长,都是去了解自己的方式、
至于“不会思考”,世界上没有完全不会思考的人,也没有思考技能点满格的人.思考是个可以锻炼的技能,参加辩论赛,模联,商赛等等活动都有利于思考能力的练习. 个人推荐抽出时间翻翻《批判性思维教程》,能简单粗暴地就“如何思考”给予入门指导。
睡前码的鸡汤 求各位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