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支付用户?与其他互联网产品获取方式相比较,支付用户的获取方式有何异同之处

理由
举报 取消

据最新数据显示,微信支付用户达4亿,支付宝钱包的活跃用户数达2.7亿。我能想到的是微信红包对于微信支付获取用户和余额宝对于支付宝钱包获取用户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2017年12月6日 5 条回复 1324 次浏览

发起人:Zoey 初入职场

回复 ( 5 )

  1. Zoey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题主提这问题是想我写论文的节奏啊!不过我不打算长篇大论了,直接上干货吧。

    支付产品的用户运营与其他互联网产品比较,有非常不同的特点,以下为我自己的理解,欲详细探讨可请我吃大餐 ლ(╹◡╹ლ)。

    支付用户获取方式重要程度前三强:

    1、物理级爆炸:支付场景的拓展

    2、化学级发酵:支付渠道能力的加强

    3、原子级地基:安全口碑的保障

    在支付产品运营人员手中,此三点是重中之重,其他的用各种活动拉动活跃度啊什么的,也就是为了KPI指标的治标手段了,你懂的。

    鹅家产品运营中对用户模型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拉新、一个是留存。产品经理们每天也会对以上两个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支付行业的特点是拉新比较难,留存(和其他互联网产品相比)相对容易。要新用户开始使用一个支付平台是门槛很高的事情(实名、绑卡等);一旦接受之后,忠诚度还是相对很高的,因为换平台麻烦嘛,而且安全顾虑重。

    获取新用户(拉新)的重点在于:支付场景的拓展和支付渠道能力的加强;留存的重点是:场景足够丰富、安全值得信任。

    下面就说一下用户的获取方式:

    1、支付场景的拓展

    个人觉得,在现在的支付行业系统能力发展程度下,场景的拓展更为重要,君不见为了线下O2O店家的抢夺,某两家都快打破头了么。

    国内各家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支付渠道能力在前两年的快捷支付大战之后,各一线集团基本上已经差距不大了。现在从用户获取的角度来说,更重要的就是告诉用户,你在什么场景下可以使用偶们的什么支付产品。

    举几个栗子:

    A、站内转账——可以包装成“发红包”“AA收款”等。

    B、转账到卡——可以包装成“还房贷”“交房租”等。

    ……and so on

    这些功能都是各家支付平台的基础功能,就看你家产品经理如何大开脑洞,结合自己的产品优势,把普通人用钱的场景包装起来。让用户第一时间知道:哦!过年过节我可以用微信发红包!哦,大家吃完饭我们可以用支付宝AA!

    你就简单说一个站内转账,普通路人哪里想得到什么时候去用呢?

    2、支付能力的加强。

    支付的能力方面,现在的创新重点主要在于支付的订单获取方式(比如扫码等等)和支付安全验证方式(比如刷指纹刷脸等等);支付的另一头银行能力上,就是更多更强更丰富的持续拓展了。

    对于非一线集团军来说,渠道能力上的追赶还是很重要的,更强渠道、更低费率才有机会一搏。不要放弃治疗啊各位。

    3、安全口碑的保障

    对于支付安全的强调和维护是地基级的保障。

    在支付行业,任何关于安全的问题绝对是运营需要第一时间紧急处理和应对的。

    对外的品牌公关重点也在安全策略和新场景上。一旦有安全风险,对支付品牌的打击绝对是毁灭级别的。

    有诗云“辛辛苦苦30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就是这意思。

    就酱,以上。

  2. 梁川
    理由
    举报 取消

    第三方支付一般分为两大类:独立的第三方支付、非独立的第三方支付,独立和非独立的第三方支付的标准是:是否依托于某个有影响力的平台或体系。

    非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支付宝(阿里体系)、财付通/微信支付(腾讯体系)、网银在线(京东)

    独立的第三方支付:银联在线、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支付等等。

    银联在线虽然背靠银联,但本质上银联并无客户/账户的概念,其核心业务还是支付本身,并没有有黏性的服务让用户留存在其平台上,因此也归为此类。

    快钱虽然被万达收购了,但目前看来,两者的协同效并未完全显现,因此仍然归为此类。

    对第三方支付而言,所谓的“用户”(或者说客户)分为个人用户和商户两类,这两类客户的发展策略并不相同。

    个人觉得AARRR模型(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同样适用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客户运营。只不过由于公司的已有资源、战略路径、当前战略重点等的不同,导致不同第三方支付在用户发展策略上的不同。

    1、非独立第三方支付的客户策略

    1.1、成熟业务(互联网支付)的客户发展策略

    对非独立的第三方支付而言,由于有现成的平台可以引流(淘宝之于支付宝、QQ/拍拍之于财付通),品牌也相对强势,因此对成熟的互联网支付业务,此类平台的战略重点是个人用户,通过聚集海量个人用户,吸引商业用户。

    一些发展策略:

    a、拓展支付场景

    b、支付通道的完备性

    c、支付的便捷性(例如快捷支付)、安全性

    d、对重点行业定制行业解决方案(例如对旅游行业,配合阿里旅行,推解决方案)

    e、开放平台策略

    1.2、战略业务的客户发展策略

    对于战略性的业务,像O2O、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由于此类目标用户并不完全是传统线上用户,因此非独立第三方支付是商户端和用户端都并重,但本质上还是想通过商户服务聚拢个人用户。

    一些发展策略:

    a、创造各类支付场景

    b、引流已有客户

    c、贴补/促销等烧钱营销手段

    d、社交化拓展(例如支付宝)

    e、开放平台

    等等

    2、独立第三方支付的客户策略

    对于独立第三方支付,由于无现成品牌导流,客户主要来源于其它的合作商户,因此大部分支付用户并不会使用独立第三方支付的账户,主动充值到账户中。

    虽然诸多独立第三方支付也尝试通过一些产品及服务(例如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促销活动、联名用户等)来吸引用户注册,但由于没有黏性的服务,最终大部分用户都只是为活动而来。因此独立第三方支付发展客户的策略主要集中在商户端。

    独立第三方支付发展商户端的一些策略:

    a、行业解决方案:例如针对数字娱乐解决方案、航空旅游解决方案、POS收单解决方案、P2P行业解决方案、行政教育解决方案、跨境支付/外卡收单等等。

    这是独立第三方支付的主要策略。可以看到国内排名靠前的独立第三方支付,都有一两个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

    b、产业延伸:很多独立第三方支付都投资新公司做创新业务,例如做P2P,做征信等等。

    c、拼特色服务:例如T+0/D+0结算、代收付(委托结算)、分润/分账、神州行卡/游戏点卡支付等

    d、拼费率/结算周期

    e、拼支付渠道

    f、拼尺度/灰度(风控、政策法规的边界等等)

    等等。

  3. hybefortis
    理由
    举报 取消

    支付产品在国内来讲是连带产品,算是个全家桶之一。

    我们来看看你说的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这俩目前用户接触最多(大雾)的支付方式,或者说表现形式。

    1、支付宝,作为淘宝的连带产品。

    2、微信支付,作为微信的连带产品。

    支付宝和淘宝,微信支付和微信,都是离不开的。

    而微信红包和支付宝余额,是在支付基础上添加的“功能”,是提升用户粘性的手段。

    了解了以上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要有用户接触,例如淘宝有消费用户基础、微信有社交用户基础、银联有银行用户基础,用户基础才是最关键的。

    其次,基本特性要保证:安全性、便捷性等等。

    最后,粘性提升,例如和其他功能或服务联动or渗入各种环节。

  4. 刘炳昆
    理由
    举报 取消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移动支付的普及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的终端就是你的爪机。如果你能看到微信用户数量在前几年指数级的增长你就看到了微信为腾讯的支付平台铺上了一条阳光大路。支付终端的用户体验已经不再是问题,那么用户的使用习惯就决定了他们是用支付宝还是用微信。腾讯和阿里都现在了市场的前沿,阿里积极的拓宽海外市场,而腾讯在布置自己的生态产业链。获得用户的最好方式就是,如果有一天你出门不带钱包,你是用微信过一天更舒适呢,还是用支付宝更舒适呢?阿里的功劳是帮助中国人认识了互联网购物认识了互联网金融等等,而腾讯最大的功劳是你远在美国,可是却毫无距离感。

  5. 战斧女孩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认为想存活,还是去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展有前景,比如菲利宾,印度。前有支付宝,后有微信,基本没你什么事了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