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公司如何参与银行的存量用户的开发?包括存量储蓄客户和代发薪客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银行的存量用户,比如储蓄客户,代发薪客户等如何做开发,进行个人消费信贷的转化?银行会跟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这部分存量客户吗?如何开发?最好请举案例说明。

2018年2月2日 3 条回复 984 次浏览

发起人:闫兴泰 初入职场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征信,数据风控,金融创新业务

回复 ( 3 )

  1. 容小丑
    理由
    举报 取消

    1。银行有这么多待开发的珍贵客户资源,为什么跟第三方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呢?为什么不自己赚呢?肥水不流外人田。留也留向譬如北银,中银,中邮这些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把这些存量客户再次开发,如代发工资,如房贷在供,各种和银行有业务往来的都有开发空间。2。储蓄和消费本来就是两条线,一个是攒钱,一个是花钱,储蓄客户开发方向偏向于理财,保险,基金等产品,这些都是和攒钱存钱搭边的。而消费信贷方面,房贷在供的和代发工资的客户开发成功率会更高。3。至于具体开发措施实在太多了,各种市场营销各种广告。

  2. 乌克丽丽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这个问题有点难,仅谈点自己的拙见。

    个人认为银行现在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

    首先银行确实有盘活存量客户的需求,现在银行业务越来越难做,全行业都面临着优质资产的短缺,如能激活数量巨大的存量代发客户则能发掘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次,银行对于如何激活这部分客户是没有把握的,因为从授信审批来看,大部分银行缺少高效的风控模型,使其无法做到对这类客户的批量审批,而且银行掌握的这部分代发及储蓄类的客户数据中,绝大多数为账户流水,可能其中一大部分还是被三方支付阉割过的流水,根本无法做为信审依据。

    以上看似银行确有痛点,第三方可以很容易地以此为切入点介入银行存量客户的开发,但是问题也恰恰在这里——大部分银行并不愿意与第三方分享客户。虽然痛点存在,也足够痛,但是银行的思维通常都是不太开放的,这里面有信息安全的考虑,也有自我保护的想法,因为他们在支付领域已经吃过一次大亏了。对于第三方而言,如果要对银行存量客户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则必定要获取客户的信息,这是银行不愿意的,本人今年才从银行体制内出来,银行对于第三方通常处于强势,所有与客户信息有关的系统全部都必须运行在银行内部的服务器上,第三方如果想触碰客户具体信息,对不起,出局。

    个人认为与银行做消费金融业务可能需要反着来,不从客户端入手,那是人家的心肝,咱不碰,咱从场景入手,我们为银行提供消费金融落地场景,通过场景来控制业务风险。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消费信贷都是放个贷款给客户(信用卡啥的就不说了,其中的现金分期也是一回事),客户自己拿去花,可谁知道客户到底拿着钱去干嘛了,炒股?买房?赌博?不知道。但如果我们能控制消费端的用途,实际上还是能够帮助银行把握风险的,至于客户端的实际开发,让银行自己去做。一个很好的案例是京东白条,通过线上销售场景来做消费金融,形成资金闭环,即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又控制了业务风险。但是线下的场景比线上多得多,我觉得还是值得好好思考一下的。

  3. 香蕉大神
    理由
    举报 取消

    问题感觉有点模糊,用户两类,一类是储蓄客户,一类是代发薪客户,个人消费信贷客户,首先得先把用户进行画象,找出相应客户的属性特征,然后根据行为特征来进行匹配,匹配之后再进行开发,比如年龄,职业,地区,公司类型等等,我觉得银行已经在开发这些客户了,一般电销的基本都是从各银行打过来的,也有和第三方公司合作的,具体开发的话,没实操过,等有经验的来回答吧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