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当今在线教育行业杀出重围?是不是目前的商业模式过于单一?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本人就职于某在线教育公司。如今各细分领域模式厮杀严重,商业模式严重类似。在此情况下,如何突出重围? 2017年10月28日 10 条回复 1209 次浏览 商业模式,在线教育,教育,行业
回复 ( 10 )
先说说我的背景吧,2009年硕士毕业,我老婆原来是新东方老师,我目前跟老婆两人夫妻店运作一个细分领域的在线培训项目,没有任何员工(不喜欢管人、开会和布置任务,怕限制自由),一年大约一两百万利润,每周只周六周日各上课3小时,其他时间用来答疑或客服、营销。非常自由,周一到周五可以到处徒步旅游、骑行锻炼身体,投资是我的副业,平均每年也能有几十万投资收益,我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
====================
我总结一下:学习(尤其深度学习,比如高数、统计、哲学)本身这件事情,永远是一个苦差事,它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大量的学生,都从来不把一门免费公开课在互联网上学完。MOOC的课程中平均每门课注册的是4万人左右,但最终能拿到那门课合格证书的不超过100人。所以,失败率高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免费(极低价)不是在线教育的解决之道,价格贵是完课率的保证之一,贵到你心疼、舍不得不来上,这样很多人就坚持学下去了。很多体系完整的在线视频课程都是免费的,却没几个人可以学完,就是因为免费(极低价)害了他们。书非借不能读也……
YY语音搞的100教育打着免费的旗号招生,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就是对教育的理解不到位。
教育是需要深耕细作的,家长学生在乎的是培训的效果和口碑,尤其考试培训,如果真的可以提分,有钱人是不在乎价格的,中学生教育付费的是家长、消费的是学生,家长是愿意为名师付高价的,学生知道家长高价付费之后,学习的动力(压力)会更大一些,完课率会更高。
所以,我们看到,香港补习天后可以单凭名师一人上课,价格贵到离谱,排队上课者却络绎不绝,一个老师可以实现一年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营收
// 俞敏洪:“所有的教育公司,我觉得都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忘了一个核心点,也就是学习本身这件事情,永远是一个苦差事,它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中国的教育深层次问题,跟互联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所以,互联网只是在技术上,可能能对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但是,我对互联网能够推动中国教育本质的变革这件事情,是表示悲观,甚至绝望的”。
从教育本身的本质来说。不管是地面教育学习,还是在线上教育学习,都要解决两个问题:
1、如何能让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线上、线下教育都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2、如何能让学习变得有趣,并且可持续?因为学习是件苦差事,所以不管互联网是多么方便的方式,但依然让学生持续这种苦的话,就会很麻烦。
尽管MOOC让教育的内容可以无边界的传递,但是它没有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苦的问题,没有解决掉。
判断教育有3大特点:
1、教育不是要便宜,而是要可靠
现在很多教育网站都打出“免费给你上课”,“便宜给你上课”,“老师免费给你上课”,但家长、学生并不会对此买账。对家长来说,一个小时付100块钱还是200块钱,根本不是考虑的重点。考虑的重点是那个老师是不是可靠,能不能让学习效率提高,是否能让学习变得有趣?无论线上线下,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2、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很多网站说我上面有20万老师,2000万学生,这样的机构都在苦苦寻找,怎么样能让家长和学生付钱。为什么有了这么大的群体以后家长和学生依然不付钱呢?因为,对老师的质量可控性,所有家长和老师都部分表示怀疑。当然,也不代表没有真正的好老师,也有人付钱,这跟钱没关系,跟质量有关系,跟数量没关系。
3、家长和学生心目中考虑的,大部分人,不是线上还是线下,也是时尚还是不时尚,他考虑的是,无论线上线下,最终的学习要求到底有没有
我个人的微信订阅号开通了,欢迎订阅!帐号是“forcode2046”,名称是“forcode奇想录”。不准备只写投资,而是我感兴趣的东西都写,不以读者为中心,慢慢把我以前写的东西整理下发上来。
记录分享我的个人灵感、随想、顿悟、心得:股票投资、阅读笔记、在线教育、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科幻奇想、旅游户外……
在线教育的问题不是商业模式上的单一,而是在线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学员的学习模式都没有一种大家认可遵循的模型,相对于线下的填鸭式教育,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讲,而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听和记笔记等流程,所有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为核心。那么线上呢,主流还是在走填鸭式教育老路。所以没有线上教与学的活动模式创新,哪来的所谓商业模式创新,走的还是线下的老路,只不过披了一层互联网的皮而已,所以我们目前在线上做的就是将填鸭的过程优化,比如控制喂食的节奏,把食物弄得更丰富营养一些,再播放点轻音乐啥的,最多就是再记录一下鸭子在吃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
虽然我同意MOOC并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但听到有人说MOOC一门课拿到合格证的不超过100人我就只能呵呵了。编造数据的人一般都是别有用心的,我这里也学习着用黑体强调一下。你要说欠驱动机器人这种课我也就不计较了,关键说的还是高数统计。。。。。。
MOOC的确不能解决没有主动性的人的学习问题。但是它解决了我的很多问题,解决了我身边很多有主动学习心态的朋友的一大票问题。我反倒觉得很多做培训的只是在解决生计问题,而不是在解决教育问题。
首先,“商业模式严重类似”,这是件好事情。
一个行业的商业模式严重类似,说明这个行业正在趋向于稳定。
去年的O2O市场,大家的商业模式高度不一致,什么离奇的模式都有人想出来,这样的市场,风险太大,因为其实谁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挣钱。
随着这么多先驱和先烈的试错,市场会慢慢地越来越清楚,我这个行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我的每一个细分领域,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这是行业成熟的标志。
其次,我并不同意“模式严重类似”的判断。
轻轻家教、精锐教育、昂立教育、学而思、YY100、英孚。这些都算是细分领域的大玩家。他们的模式类似吗?更别说做工具的、2B的、做内容的……
其实在线教育行业远没有到大家划定势力范围的“割据年代”,目前正在行业不成熟的“战乱”年代。
要说总体的判断,我的角度可能比较宏观:
1、互联网缺优质内容;
2、教育行业缺优质内容;
3、根据供需关系,优质内容一定可以卖钱。
至于本题高票回答提到的方式,是很不错的“赚钱”的玩法。只是个体挣钱与做一家创造价值的企业,毕竟不太一样。
我选择的是后者。
自我吹嘘一下。我们在做的项目叫“芝麻FM”,一个面向6-18岁青少年的百科知识电台。
所有内容全部原创。
我们会讲生活中的百科、学习中的趣事。都是学校不教、家长不会的东西。
关注微信公众号吧:zhimafm
现在的在线教育模式,很不符合互动、泛娱乐化的未来趋势;枯燥、重点不突出,然后趣味性以及用户深度参与性构建不够。
教育的目的本来就不是应试,教育的形式也不一定是大课小课。
人格成长、价值观、思维方式、谋生技能、个人发展等等都是教育应承担的任务。
到底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样的任务,是可以摸索的。
这不是一两个APP或是网站就能完成的。一个产品可做到一两项就不错了。
在线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对传统教育体系的互补,在传统教育模式之外搞出新意。
把大学课堂内容直接搬到线上,是最愚蠢的!
一时冲动注册学习,然后完成不了,是正常现象,因为人们本来就不需要传统教育的复制品!
以上是秋叶说的。
许多培训机构只是打着在线教育的好听旗号骗钱罢了。
重内容和沪江这样的相差很远就不说了。
轻内容和秋叶ppt课程都差距甚大,
连一个office三件套都讲不好的许多公司,还能指望做好在线教育?
教育行业本身决定了杀出重围与商业模式关系并不大。
一.如何杀出重围?
一个好产品的初衷是:如何解决好用户的问题;一个嘎嘎好产品的初衷是:如何赚某某的钱。
教育行业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大多数教育类产品并没有想好到底要赚谁的钱,因为体量最大的中小学生本身没有购买力,让家长付费相当于多了一个步骤会大大降低购买率(新浪教育2015行业分析中显示80%左右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在网上学习,这可能是一个信号,付费习惯还要再培养几年),而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借着在线教育火了,会折腾出几个浪花,即使大火MOOC也因为完成率不高,因为无法赚钱,慢慢不被看好。
大家都想着赚快钱,都忘了教育本是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的活。可以说多数人都是把教育行业内容硬生生的搬到了线上,借着在线教育的东风,一顿乱飘。
简单罗列下目前了解的业务模式(举例一二,希望各位补充)
1.资源整合
百度传课、淘宝教育、网易云课堂
学科网、学而思网校、科大讯飞
2.内容制作
学科网、学而思、新东方、简单学习网
3.工具产品
YY、科大讯飞、学霸君、百词斩
4.平台硬件
CC视频、科大讯飞、创数教育
5.评价监督
云校、北师大什么什么(忘了名字)
各式各类的业务模式或产品形态,或从B2B/B2C/C2C/C2C几个方面来讲基本已经没什么新玩法。最近有一个乂学教育,做自适应学习平台,其本质也离不开提分、个性化,所以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并不会像『滴滴』『Uber』猛然改变整个市场,扯进各种资本,稍微懂点教育的人很清楚,教育作为一国根本非常庞大复杂,任何改革都会小心翼翼,而互联网充当不过是一个『工具』,最本质的东西还是老师、是内容(教育管理、测评、题库不过是多年前早有的产品形态,只是搬到教育行业不换面子换里子)。
综上,不难发现,所有在赚钱的企业(互联网巨头除外),大多是凭着两条路:
一:内容为王,花样卖资源,简单直接
二:紧跟政策,与政府打交道,拼实(guan)力(xi)
至于如何突破困境,内容无非『文本』『音频』『视频』『动画』这些形式作为载体,我们可以从产品本身的多个维度去设计产品,如长短、场景等等
跟进政策,了解学校的预算,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打交道,有强力的渠道。了解你需要的人需要什么。我不敢说死了,但教育真的不是一阵风就能改变的行业。
二、商业模式(挖坑,回头填)
欢迎讨论~
如果看我前面答案应该知道我和某家在线教育公司有关系,这段时间又接触了很多在线教育公司,下面聊聊我的看法。
–
//现状
1.完课率低
在线教育公司的课程完课率极低,绝大多数免费的课程完课率都在10%以下,甚至大量公司都在5%以下,就连 Cousera 也在这个量级里。付费课程的完课率较高,但也绝对不会达到线下的水平。
我见过很多做在线教育的创业者根本不在乎完课率,在他们的态度里,免费课程完课率是正常的情况,付费课程完课率低也不怕,毕竟给钱了。这个逻辑里前者其实没错,后面就有错了,如果消费者连一门课都没学完,你怎么能够期待他继续付费?究竟多傻的用户上一门课付钱以后不上,又掏钱买了一门。这种不在乎用户完课率低的公司越多,这个行业越惨。
2.不赚钱
101网校作为在线教育的「先驱」前不久在新三板上市了,财务数据惨的不忍直视,2015年上半年总营收1031万,其中主营卖课业务亏损738万元,总亏损521万元。主营业务的毛利润率从13年的63%骤降到上半年的22%。单位是人民币。
这两年做在线教育出来的创业公司也一样,没有几家经济条件好的,盈利方式基本都是靠卖课给个人或者机构赚钱,很多公司的边际成本甚至远大于边际收入,越做越赔的境地。
3.用户难找
在线教育有行业特殊性,做社交网络和游戏的可以把用户潜在的基数设定成中国所有互联网的网民,在线教育可不是,用户人群的特殊性太强,也就是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你很可能不知道去哪里精准找到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体,二是用户群体的数量有瓶颈。
在这种情况下很看似很出名的在线教育公司但实际上用户却没有多少,那些做内容做到号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用户的公司你可以全当他们是造假的。
除了行业本身的问题,相当多的在线教育公司也遇到了自身的问题:
1.同质化程度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做编程教育的在线教育公司有多少?随便数就能数出来十几家,但对应的有多少用户有需求?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就是每家都过的不好。这个更严重的是课程定位,每家公司都想做大而全,结果区分度就更差。
2.融资困难
去年一些在线教育公司还能融到一些,到今年下半年融资消息就很少,当然除了在线教育公司走到死胡同,资方不看好以外,也是大环境确实不好,一些赌性很强的资方也选择了持币观望,这就又坑了一批在线教育公司。
3.不好平衡内容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你的课程要是质量不好肯定没人看,你的课程要是少也留不住人,这就是在线教育公司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可以看市面上有两个极端的公司都在出现,有的在拼命铺课程的广度,有的在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但显然哪边走到死胡同结果都不好。
个人来讲,一个刚需课程的好质量要远比广度要看起来更有效。
–
//产品定位
在说商业模式前,要先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产品的定位,在线教育有三个特别好的方向:K12、语言(or 留学)、考证(or 独特职业技能)。三个的共性就是对于消费的心理预期比较健全,舍得花钱,但又有些区别。
语言和考证比较像,这两个在线教育能够做起来无非是两个直白的原因:
1.必须要自学,绝大多数人的中学和大学常规课程里面都没有足够的语言课程也没有完善的考证课程,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花钱学习就是必须的了。
2.线下培训班很贵而且容易遇到质量的参差不齐,这是难得在线教育的优势,就是把高质量的资源批量出售,同时最大可能降低边际成本。
所以包括沪江在内在这个领域确实有些独角兽公司崛起,但是 K12会比较另类。K12的教育形式决定了学生重要的不是学到什么,而是怎么减负。
所以其实相对而言 K12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思路,这就是为什么学霸君和小猿搜题能够做起来的原因,是在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负担,就现在中国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你再给他加内容,分分钟死给你看。
至于高级的课程,比如大三数学课这种,我觉得按照中国大学生连自己学校课都懒得上的尿性,很难做起来。
–
//商业模式
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首先免费绝对不是一个在线教育行业的商业模式。
付费的公司里绝大多数公司都是靠内容赚钱,这个就是所谓的商业模式的单一化。事实上有很多其他的商业模式可以做,比如增值服务,我一直坚信做教育相关的增值服务才是教育内容提供商的出路,但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说,每家公司在增值服务的操作细节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很难保证互相借鉴。
学习本源是并不是一个开心的过程,我从来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我也相信很少有人能拍着自己胸脯说自己非常爱学习,奶奶的一天不学就睡不着觉的爱。在这个显示情况下,在线教育的两个出口无非是,要么让学生痛苦的学完但是能够获得很多,要么是有什么手段能够督促学生学完本来不开心的学习过程。针对这两点,肯定是付费意愿的,至于具体怎么操作,还是看自己公司实际情况吧。
最后个人认为,既然你做在线教育了,就最好跟线下教育有些差异化,如果只是把线下内容完整搬到网上,除非已有口碑支持,否则品牌建设的过程绝对超出一般人的预期。
回到正题,如果只是希望在15年16年突出重围,我觉得只有一条,活下来。资本行业不景气,一定会有大量同质化公司倒下,最后真的就是剩者为王了。
–
1.改变商业模式
国内缺乏一种在线教育模式,就是老师来自于普通网民,通过自制的教程,发布上去并通过上课者的购买来赚取报酬。
2.辞职自己创业
说实话,冥顽不灵的公司你给他们提什么好意见都没用,只有撞破南墙才知道。
3.专注于一个小众的、但购买力强的细分领域
比如现在编程的很多,但摄影的、职业发展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