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人均产值人均利润高,在行业里具有国际竞争力,整个行业还有些活力,老板知道这公司不多发钱就留不下几个(想留下的)人。
—–
to(早就把我屏蔽的)匿名用户,题主问的是华为为什么高,而不是华为是不是最高,我默认他是跟比较不那么新兴和不那么肥的行业和公司去比较。匿名用户你怎么不说应届生拿到淡马锡的offer一年几百万rmb呢,这说的有意思吗,这是题主这种懵懂小青年能够得着的东西?华为最近几年正常年份全国光应届生都能招1万,最疯狂的时候能招3万,如果是想出来赚点钱的话这个相对来说好企及的多。
就算照你那个路数来谈,你能否告诉我你说的这些手游、中小型互联网公司里收入比华为平均收入高的人数总和能不能超过华为在职员工数17万人?你要比个别人的绝对收入,行啊,菊花司里一年领个几千万,身家几亿的人没有300也有100,有意思?
发几个豪车(不就是那年发宝马x5使用权)就高潮的不行,就算是车子的物权也还不够相当数量的菊花厂老员工年终奖交的税多,我都不想讨论股票分红。说有公司年终几十薪,最出名的不就是DNF 72薪吗,发了多少人?华为员工干超过3年,部门不差、个人绩效不差的年终奖8薪、10几薪还是有的,绩效连续好、工龄长或者海外项目大赚的几十薪也是有的,什么了不起?当然这都是明面收入做比较,你别什么“我朋友”、“我同学”怎么怎么弄灰色收入比你该死的华为多多了,搞的好像就你知道的这帮子人能来事儿一样。
算人均产值和利润的话,与四大行BAT的人均产值相当,后者人均利润远超,这个确实比不过,毕竟毛利率摆在那儿;如果跟中石油、中石化去算人均华为并不虚。
我原答案虽然字不多,但确实是认认真真回答问题,至少逻辑上环环相扣,解释了为什么感觉华为钱给的还可以,以至于让题主觉得钱多,里面也没有一句吹牛逼,你扣帽子倒是快,你倒是告诉我如果做到业内的世界第一并且5、6成利润来自海外,代表处、办事处开的比驻外大使馆都多是否能说明企业有国际竞争力?17万人,人均30多万刀的产值,3万刀左右利润放到全国所有行业里是什么水平,算不算高,能超过的有几家公司有多少员工?任正非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老板发钱配股票人均4、5万刀税前收入算不算大方?
有些人呐,不装逼就憋得慌,黑都找不对黑点。
“工资”还真不一定高,大多数时候也就是业界正常水平。
但总收入还行,三年以下的新员工,收入绝大部分靠工资。
五到七年以上的老员工,工资只占收入比重的30%以下。
十到十二年以上的老员工,大体都实现了财务自由,工资一般只作为日常生活开销。
十五年以上的元老,基本都是为了责任感和荣誉在工作,钱对他们来说只是数字了。
华为的氛围和文化不怎么爱谈钱,平时同事和领导间也很少谈这个,更不是那种喜欢对外炫耀这些的风格。可能主要觉得没必要吧。
当年我入职培训的时候,有老员工来分享,说了这么一句:在华为你想达到年收8位数还是很难的,需要机遇和运气眷顾,但年收7位数通过几年踏踏实实的努力奋斗,还是很普遍的。
另外,还是要说一句,还是要看部门、岗位、地区的。海外和国内,销服或研发,个中差异还是有些的。
换成时薪算算,好吗?
查看关于此问题的真知灼见,请移步我的知乎专栏,哈哈:
刚入职6个月的新员工,已经连续加了一个多月的班,晚上加,双休日加。
个人感觉:
1、时薪非常低
2、没有股票就啥都算不上
其实我觉得,按时薪算,真的也不是很高。。。。我同学们都说,你要华为钱,华为要你命
反正我知道华为海军很强大!
因为没有加班费呀
说明华为行业是暴力,以手机为例,估计成本,只占到了售价的10%。当然啦,就是华为老总,愿意给华为的员工分利,所以总体工资大家高。
华为的薪酬水平并不算高,不过华为人的收入要再加上职工股份制的分红,如果年景好的话大概可以达到工资翻倍的水平,考虑到华为员工的数量,这笔钱算是挺多了。
不过呢,如果算上分红,配股,以及其他福利的话,收入比华为高的公司真是海了去了,尤其是某些微型企业,成功忽悠到上市的话,有原始股的员工都财务自由了。
另外某些手游公司,年终奖都是几十个月的月薪来发,现金用麻袋装回家,去年年底的时候新闻曝光不少呢,深圳某公司一次发十几台豪车的也有,相比之下华为根本排不上号。
这是算人均的。
算总体呢,我真不知道你把银行,两桶油一类的公司放在哪里了。
在知乎的华为吹也真是不少,人均产值也能算出来,我倒是想问问你是怎么算出来人均产值人均利润的?同样的算法计算一下bat如何?计算一下四大行两桶油如何?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10 )
人均产值人均利润高,在行业里具有国际竞争力,整个行业还有些活力,老板知道这公司不多发钱就留不下几个(想留下的)人。
—–
to(早就把我屏蔽的)匿名用户,题主问的是华为为什么高,而不是华为是不是最高,我默认他是跟比较不那么新兴和不那么肥的行业和公司去比较。匿名用户你怎么不说应届生拿到淡马锡的offer一年几百万rmb呢,这说的有意思吗,这是题主这种懵懂小青年能够得着的东西?华为最近几年正常年份全国光应届生都能招1万,最疯狂的时候能招3万,如果是想出来赚点钱的话这个相对来说好企及的多。
就算照你那个路数来谈,你能否告诉我你说的这些手游、中小型互联网公司里收入比华为平均收入高的人数总和能不能超过华为在职员工数17万人?你要比个别人的绝对收入,行啊,菊花司里一年领个几千万,身家几亿的人没有300也有100,有意思?
发几个豪车(不就是那年发宝马x5使用权)就高潮的不行,就算是车子的物权也还不够相当数量的菊花厂老员工年终奖交的税多,我都不想讨论股票分红。说有公司年终几十薪,最出名的不就是DNF 72薪吗,发了多少人?华为员工干超过3年,部门不差、个人绩效不差的年终奖8薪、10几薪还是有的,绩效连续好、工龄长或者海外项目大赚的几十薪也是有的,什么了不起?当然这都是明面收入做比较,你别什么“我朋友”、“我同学”怎么怎么弄灰色收入比你该死的华为多多了,搞的好像就你知道的这帮子人能来事儿一样。
算人均产值和利润的话,与四大行BAT的人均产值相当,后者人均利润远超,这个确实比不过,毕竟毛利率摆在那儿;如果跟中石油、中石化去算人均华为并不虚。
我原答案虽然字不多,但确实是认认真真回答问题,至少逻辑上环环相扣,解释了为什么感觉华为钱给的还可以,以至于让题主觉得钱多,里面也没有一句吹牛逼,你扣帽子倒是快,你倒是告诉我如果做到业内的世界第一并且5、6成利润来自海外,代表处、办事处开的比驻外大使馆都多是否能说明企业有国际竞争力?17万人,人均30多万刀的产值,3万刀左右利润放到全国所有行业里是什么水平,算不算高,能超过的有几家公司有多少员工?任正非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老板发钱配股票人均4、5万刀税前收入算不算大方?
有些人呐,不装逼就憋得慌,黑都找不对黑点。
“工资”还真不一定高,大多数时候也就是业界正常水平。
但总收入还行,三年以下的新员工,收入绝大部分靠工资。
五到七年以上的老员工,工资只占收入比重的30%以下。
十到十二年以上的老员工,大体都实现了财务自由,工资一般只作为日常生活开销。
十五年以上的元老,基本都是为了责任感和荣誉在工作,钱对他们来说只是数字了。
华为的氛围和文化不怎么爱谈钱,平时同事和领导间也很少谈这个,更不是那种喜欢对外炫耀这些的风格。可能主要觉得没必要吧。
当年我入职培训的时候,有老员工来分享,说了这么一句:在华为你想达到年收8位数还是很难的,需要机遇和运气眷顾,但年收7位数通过几年踏踏实实的努力奋斗,还是很普遍的。
另外,还是要说一句,还是要看部门、岗位、地区的。海外和国内,销服或研发,个中差异还是有些的。
换成时薪算算,好吗?
查看关于此问题的真知灼见,请移步我的知乎专栏,哈哈:
刚入职6个月的新员工,已经连续加了一个多月的班,晚上加,双休日加。
个人感觉:
1、时薪非常低
2、没有股票就啥都算不上
其实我觉得,按时薪算,真的也不是很高。。。。我同学们都说,你要华为钱,华为要你命
反正我知道华为海军很强大!
因为没有加班费呀
说明华为行业是暴力,以手机为例,估计成本,只占到了售价的10%。当然啦,就是华为老总,愿意给华为的员工分利,所以总体工资大家高。
华为的薪酬水平并不算高,不过华为人的收入要再加上职工股份制的分红,如果年景好的话大概可以达到工资翻倍的水平,考虑到华为员工的数量,这笔钱算是挺多了。
不过呢,如果算上分红,配股,以及其他福利的话,收入比华为高的公司真是海了去了,尤其是某些微型企业,成功忽悠到上市的话,有原始股的员工都财务自由了。
另外某些手游公司,年终奖都是几十个月的月薪来发,现金用麻袋装回家,去年年底的时候新闻曝光不少呢,深圳某公司一次发十几台豪车的也有,相比之下华为根本排不上号。
这是算人均的。
算总体呢,我真不知道你把银行,两桶油一类的公司放在哪里了。
在知乎的华为吹也真是不少,人均产值也能算出来,我倒是想问问你是怎么算出来人均产值人均利润的?同样的算法计算一下bat如何?计算一下四大行两桶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