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信任?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1、人与人之间的信任。2、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信任。PS:1、总感觉没有可信任的人,同时也觉得别人不信任自己。2、我有一个好的产品,如何让消费者相信并信任我的产品是好的。 2017年12月26日 10 条回复 1378 次浏览 人际交往,商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回复 ( 10 )
谢邀。社会心理学里吸引力部分的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鄙人才疏,没有看过直接研究信任的理论。也没有相关的思考经历。也可能是记性不好看过忘记了,哈哈。但是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亲密关系建立的因素上来解释第一个问题。
接近性。我们信任父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够天天见到父母,如果我们出生的时候父亲正好出差,过了很久才回来,刚开始我们也会不太习惯对方抱我们,要等他跟我生活在一起一段时间后,我们才会信任哪怕是父亲的那个人。
交往预期。光有接近性还不够,如果我们在上班的公交车或者地铁上天天都能遇见一个人,我们去主动说话的概率有多大?因为哪怕天天能见到,但是我们的生活没有交集,对方只是出现了而已,跟我们的关系不是太大。这个时候交往预期就很重要,比如,后来发现对方是跟自己一个公司的,那我们就会很惊讶并且闲聊几句。
外表吸引力。长的好看的人主动跟我们说话,无论异性或者同性,我们都会很高兴,并且信任对方,长的不太好看甚至长相上有些缺陷的人,我们甚至会故意的远离。
相似性。我们会喜欢那些与我们有相同爱好的人。如果我喜欢吴彦祖对方也正好喜欢,那我们肯定有很多话题可以聊,我们甚至会排斥不喜欢吴彦祖的人。
回报情感。我们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我们在青春期的时候不喜欢父母大多是因为无论我们做什么父母都觉得是错误的,如果无论我们做什么对方都觉得是对的,那我们肯定非常的信任对方。皇帝总是信任那些没有能力却很会拍马屁的人。
归因。我们是怎么理解世界,怎么解释世界的很重要。归因就是我们把对方的行为或者观察到的现象自圆其说的心理。我们倾向于给所有的事情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就是归因。归因是我们觉得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并非事情实际的原因。如果我们觉得对方在赢取我们的信任,那我们就会将对方归因是对我们有利可图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很难信任对方。
平等与尊重。我们也会信任那些信任我们的人。我相信你们每一个知友都会给我点赞的。
吸引力因素可以很好的解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那么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信任呢。态度的转变理论,说服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我们肯定会被那些我们信任的产品说服。那么我们会怎么被说服呢?
传递者的威信。是威信不是微信。虽然我们信任对方才会加对方的微信。我们会信任权威,同样都是学心理学的,如果我在个性签名里面加个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那大家肯定不看内容就开始给我点赞了。我当然不是耶鲁的,心理学是我自学的,最近打算考华东师范大学,已经考过二级心理咨询师。总之,我们会信任权威,国家公布的消息总是比小道消息可信。
传递者的立场。与归因一样,如果对方说服我们是有利可图的,那我们很难相信对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王婆说的话不可信。
说服的意图。如果对方太过刻意的想改变我们的想法,那就很难获得我们的信任了。你会信任安利吗?
说服者的吸引力。希特勒可是德国人民一人一票投出来的。为什么美国总统个人魅力都很超群。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找明星代言呢。
当然了,说服理论还有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情景方面的,接受者方面的,其他方面的等等因素,就不赘述了。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经绘制了一张表,列出了550个描写人的形容词。他让大学生们选出最喜欢的品质和最不喜欢的品质。结果表明,在人际关系中,最受欢迎的十项人格品质,依次排序是:诚恳、诚实、理解、忠心、可信、可依赖、聪明、关怀细心、体谅、热忱。最不受欢迎的十项人格特质依次排序是:欺诈、精灵古怪、恶意、残忍、不诚实、不真实、做作、不可信赖、冷漠、贪得无厌。
总之,信任,是真诚加上时间。还要有那么一点点的契机。
瞬间赢得别人信任的心理冷读术
图片来自网络
1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了解你自己,包括你自己在内。虽然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清楚这个事实,但我们还是要费劲毕生心力去寻找一个知音。一旦有天发现有那么一个像是知音的人,我们会立刻把他请进心房。最后我们却发现,请来了个偷心的贼。
李寻欢说过:敌人嘛,多多益善,而朋友只需要一个就够,但恰恰是这个朋友,比所有敌人加起来还可怕!
于是,合群还是独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最大的难题。
我们躲在聚会的角落里,抱着一个几乎不会来消息的手机,看着身旁聊的热火朝天的朋友,突然有一种茫然若失的感觉。我们不断地回忆学生时代的小伙伴们,回忆那段青葱岁月,殊不知只有现在过得不好的人才会缅怀过去。
在见惯了男神女神对你的不屑一顾;领导对其他同事的赏识;父母对别人家孩子的欣赏。已经一无所有的你,是否愿意改变这个绝望的处境?
如果你愿意,那就跟我一起学习冷读术吧!
市面上讲沟通技巧的书如黄河之沙,不少爆款文也在强调交流技术。然而我想说,这样的书和文章不具备改变你人生的冲击力,它们有三个缺点:
(1)我们不缺理念,我们缺技术。大部分文章都有一个响亮的标题,读完除了几个人生故事并没有太多有实质性的东西。
(2)大部分文章都在强调如何与对手进行流畅的交流。而我要强调的是,输出感情远比输出内容重要。一旦一个人喜欢你,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做善意的解读。一个人如果讨厌你,无论你是出于多么好心的提醒,都会被当成驴肝肺。这点上,我相信大家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3)最重要的一点是,比起被动地迎合别人,你更需要主动的呈现自己。冷读术不仅是一种沟通技术,更是一种对你人格的塑造,让你远离自卑。
图片来自网络
2
冷读术,至今是一门未有完全公开的技术。因为,很多人使用了这样的技术获取别人的信任后,往往用于行骗。我打算公布这个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果我们学习了冷读术,我们同样可以帮助别人和自己不再被骗。卧虎藏龙里说,剑无善恶,人有正邪。
冷读术,就是在简单了解的基础上,用主动的语言或行为,表达对他人的理解。
比如,新年开始,几乎所有好友都给我发来的拜年信息。无非是猴年吉祥,祝你身体安康之类,稍微用心点的信息会加上周老师三个字。然而,我却一定要把我最大的好感给LV老师。她发给我的消息只有五个字:祝早日归来。
我现在终于理解LV老师为什么在学校很受欢迎了,我和LV老师交情不深。她只是知道我在一个贫困乡支教,可这五个字深深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那一刻我对她好感倍增。
这短短的五个字无疑使用了冷读术。也许,她就是天生就懂得说话让周围人感到舒服的那种人。
纵观历史,和珅、明珠、高力士等,无不是冷读术的高手。
如果我们能懂一点冷读术,也许我们的生活就没有今天那么艰难了,过去如此,现在如是,将来也还是这样。
好友情圣用冷读术欺骗了不少女生,他往往见到女生后第一句话就是:“在别人看来你是个活波可爱的少女,可我隐隐觉得,你有一种不为人知的忧伤,可以跟我说说吗?”
虽然很多智慧女生已不再中计,可我们总有一种矛盾心理就是:我们一边提防别人,闭锁心灵,却又一边迫切渴望别人了解自己。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下,他真的很吃香。他上述那段话,套在我们任何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相似。
那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冷读术如何运用呢!
(1)同调法
在人事招聘里,考官经常会问这么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们这个岗位/公司?
答案有很多种,其实最好的答案就是和考官同调。在你面试之前,你需要了解这个单位的公司文化。
比如你应聘的是肯德基,麦当劳之类,你回答:因为我想把欢笑带给大家。欢笑这个词,便是我在肯德基各种广告里总结出的一个精髓。不要小看这个词,一个同调率高的词能极大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
再比如,一个新来同事P,他是个热爱爬山和极限运动的人。有一次,我请他吃饭,常去的店铺都已经人满,我们只能选择一家没去过的餐厅,进门之前,我看到他犹豫。
于是我对他说:“我们来挑战一下这家的口味吧!”
当时我就发现他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之后我们进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聚餐。
(2)例行话题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数的矛盾和心理冲突。利用好这些心理冲突组织话题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好的交流往往是从双方坦露心扉开始的。下面是几个喵大师总结的例行话题,大家在生活中看情况运用。
“看得出来,你是那种经常为对方着想,但也会让人误解的人!”
“你总是不断努力,坚强的面对问题,但难免也会有勉强自己的时候,是吗?”
“看得出你有更大的潜力,也许目前还不是你最好的状态!”
“我相信你是一个看人很准的人,但是人心隔肚皮,有时翻起脸来也让你吓一跳!”
“对你而言,钱并不是重要的,你生命中肯定有其他更重要的东西,说来听听!”
使用这样的技巧,对于没有什么交流经验的人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把说话的主动权从你转交给了别人,让别人有一种倾诉的欲望。比起自己说,高手总是能让对方滔滔不绝。有时候心理咨询师治疗的方法就是用例行话题打开对话后,单纯的倾听来访者的诉求,做一些简单回应即可。
人际交流主要是交流心灵而不外在事物,从今天起,忘了那些爸妈好吗?在哪上班?买车买房了吗?之类的话题吧!当然,如果有人对这样的话题咬着不放,如果没有什么利益关系的话,我觉得你情感上可以结束这段关系了。
(3)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并不完全是冷读术的技巧,它是心理咨询主要技巧之一。心理咨询师常用到积极关注技术帮助来访者找回人生自信,营造一种来访者被理解的气氛。
下面举一个实例,当来访者说了很长一段关于他生活的困境,情感不顺的事情后,咨询师可以这么问来访者。
“在改善你生活的窘境里,我相信你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如果来访者回答:“我做了不少的努力,我和上司据理力争,同妻子沟通,我尽了一切可能挽救我的生活!”
这时咨询师回答:“真棒,你果然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听完这句话,来访者对产生一种咨询师非常理解他的感觉,他会觉得咨询师很厉害。在往后的治疗中,咨询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晕轮效应把来访者带向积极的一面。
但是,来访者有其他回答,怎么办呢?比如他说:“我没有做什么改变,我很痛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咨询师回答:“在做出一定改变前,你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平复心情,这样的决定将更理性!”
假如对方比较淡定,如此回答:“其实我也没做什么,这些事我已经想开了,看淡了!”
那么咨询师回答:“这我就放心了!”
生活中,我们善用积极关注技术,能给同伴一种被理解,被认可和被关注的感觉,当他对自己的生活困难产生一定的改变后,他也会将部分功劳归于你的支持。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预设矛盾,积极关注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对人有很大帮助的例行话题。
以上只是冷读术的一些皮毛知识。如想获取更多,请转发、点赞、关注。喵大师看人气决定是否要写第二部分。但愿通过这些心理学沟通技术的应用,能让我们这个日渐冷漠的生活能多一点温暖和幽默,少一点怀疑和批判。
完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信任的建立其基础在于对方对你全面的感受性,里面包括你对他的尊重,真诚,热情以及共情。这些都需要对方能感受到,而信任需要对方方法戒备的心理。也就是说信任需要时间!
对于产品来说,首先你要自己去相信你的产品,其次才能给因为对方对你的信任而去购买你的产品,凡事都是两面性,你可以珍惜别人对你的信任,也可能为了利益而毁掉别人对你的信任!
问题2:给与免费试用。参考滴滴 的补贴。
现代人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乘此说明一下,希望你自己听,心理方面的名词包括诚信,公平,民主 ,善恶,道德 等等等,都不同于客观事物的名词那样可以通过实际针对性的积累来获得的,这些感觉只有让自己对外在世界先有如此时才能获得。
打个比方,你要得到信任,那你就需要先信任你的产品,然后信任消费者,信任整个市场,然后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信任的产品时,你才会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你不信任他人 他人怎么可能信任你呢。
注意形象,开个好车;吃饭主动买单。
答:不断的欺骗。
你首先要这样理解,人本身是一种低级的高级动物。
不断的设局,让他上当。
最后使人产生条件反射,或者说是下(潜)意识,最后加入翻墙的队伍。
谢谢邀请。
已有的答主里,华生的条分缕析算是到位了,不过可能不太易于接受。其他答主主要都支持以诚相待;有两位答主观点相似,通过不断设局(巴普洛夫实验)来获取信任,其实这不够全面,有误导作用。我想就简单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说起吧。
先简单说个故事。我们隔壁班有个同学,对人都相当客气,让人觉得礼貌十足,他成绩也不错。可是一旦和他打起交道,总感觉哪里不对着一点。有时候很小的一件事情,关系近的人让他一块帮忙都不愿意,总找理由搪塞,有一次一起报了一个项目,因那段时间个人有事还是什么原因,后面一直没做,都是队友在扛。于是之前对他稍有信任的人都渐渐疏远了他。
这个故事说明:
如果一个人想取得信任,仅仅靠维持一个表面上非常靠谱的形象就可以。然而,如果他想要一直维系这样的信任,光靠表面形象是没有用的,还需要实质上的付出。这也就是真正以诚相待的必要性。
如果是长期相处,相互之间的实质性付出,是维系信任的重要条件。如果是短期相处(单次交易),或许依靠实质付出来维系信任,看起来不是那么重要,只需要让人“上钩”、相信即可,可是一旦让人信任后,没有实质性付出,甚至倒来占便宜,别人没有那么傻,只玩一次这人的信誉就大幅下降,再玩第二次第三次,这个人已经没有信誉可言。所以街边上许多卖假货次品的移动摊贩,都没有回头客,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长期信誉永远无法建立。又或者一个人要想当十个人的团队领导,你说把这十个人都占一次便宜,最后大家都不会再跟此人合作的。所以,在与人合作中,也要选择哪些人真诚可靠,来建立长期合作。
延伸到产品而言,取得信任是初步,包装和推销渠道都很重要,可是维持信任、维持用户黏着度,产品本身能给予用户的独特或优良的功能体验应该是不可或缺的。现在Android app空前增长,可是大部分应用用户用了一次都很长时间没有继续使用。
最后,第一个故事中,那位同学应该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处境,后来变得真正能真诚待人、与人分担了,再加上他技术强,名声也渐渐变得很好。
,
谢邀,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建立信任,好像没有什么定法。但只要有一次不守信,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