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九死一生,是只要坚持梦想就能成功吗?
张泉灵辞职日记:
我唯一拥有的就是我的好奇,在42岁还有的好奇。艰苦的挣扎也没有磨蚀的好奇。幸好,爱我的人只是因为想保护而阻拦,他们终究是爱我的,知道于我,浇灭好奇心,无异于谋杀。
我要跳出去的鱼缸,不是央视,不是体制,而是我已经在慢慢凝固的思维模式。
我没有说服他们,甚至没有说服自己,这一步的跳出去我是安全的。最早离开海洋的生物,一定有一大批在肺进化完全之前灭绝。既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放下,失败又如何,不过是另一次开始。
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
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岁了。其实,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那里,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回复 ( 10 )
我也算是一个创业狂了,到现在都做了好几家公司,也有十年多了。
我想说的是,创业不是一定要做成BAT,其实每个人的创业目的不一样,自然对成功的理解也不一样。
我是浙江宁波人,我觉得浙江人创业没有媒体讲的那么悲壮,什么九死一生之类的。其实创业就是实现自己的某种想法,验证自己的想法,如果对了,就赚到钱了,如果错了,就停止,然后再重新找方向。
创业就是一种职业,喜欢了,就觉得再苦再累,也能够熬下去,梦想太大,先走好脚下每步路吧。梦想不用天天喊着,心里记着就行了。
创业先让自己活着,最重要!
我很早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名字我已经模糊了,我只记得里面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黑白对错,所谓的正义和邪恶只是人制定出来的“规矩”而已。
所以,所谓的成功?难道真的是成功么?他在体制内的“成功”真的是他现在想要的么?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他跳出框架,要找到的,正是这样的心里一朵花。
张泉灵的行为就类似于大鹏抟扶摇而上,然斥鴳笑之,还问:“创业不是九死一生么?彼且奚适?”
14年,我大三,逃离学校、背离父母的我选择创业,原因是一次实习中我突然发现,我的人生不可能就这样,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于是我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虽然在校时我也曾有过自己的项目:校园保姆,当时设想了很多,团队也组建了。因为两个因素我选择放弃:1.模式太重 2.违背社会
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发展为各业态的校园O2O:外卖、夜店、洗衣、便利等等。
但我没有选择自己去创立公司,我知道自己的经验不足以支撑自己的报复,于是我加入了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
我们是中国第一家做大学生免费兼职平台的。仅依靠口碑,1个月就以“零成本”在杭州的校园获得1万的种子用户。起步很美好,然而并没有盈利模式,人工的成本却在加剧。兼职中介甚至上门砸了我们的招牌,在门上写的“遗言”也历历在目。
在我们逐渐被市场认可后,开始有了竞争者,像一只臭虫,我们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包括产品、包括推广、包括文案。(之后他们被一家校园金融企业收购,方向不断转变直到沉沦)
14年5月,我们出现了资金链的断层,团队以人人以0薪水相互支撑着,当时的团队规模是40余人。
14年11月,从杭州市中心地段,搬离至郊区的一个公寓内,团队也缩减为10余人,融资一次次失败,挣扎着。
所以,如果问我创业对我而言是什么?
·是口袋里50元却要和别人侃快乐的G点!
·是差一点断绝父子关系却死不悔改的青春!
·是没有薪资去借钱,要瞒着所有亲近的人!
·是买了一碗泡面,还能一起分享的生活!
创业的经历大多是相似的,幸运的事我们挺了过去。
今年5月完成千万的pre·A融资。团队发展至100余人,而我也成长为一名产品经理。
能力月带,责任越大,对创业公司却截然相反!
责任越大,能力越大,我们总会遇到各样的“瓶颈”,面对瓶颈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我却十分享受。
慢慢的,我开始和大我1岁的人比较、和大我2岁的人比较。。。和大我5岁的人比较。
我失去的:
1.休闲娱乐
2.睡眠
3.单纯的快乐和浪漫
我得到的:
1.责任
2.压力
3.野心
4.产品的成就感
我一直认为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选择。我明确地知道我是在为自己创业,而不是为别人。我时刻知道自己的成长和价值,我会犯很多的错,需要我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填坑、设计规则、完善逻辑,在我能够真正独当一面之前,我需要更多的放低姿态。
15年是创业的元年,在政府的推动下,全民创业!人人都在谈论互联网,似乎不创业就没度过青春!工作不是互联网就是傻逼似得!!!
事实证明,90%的人都是在以工作的态度去假装创业,就像越来越多的人拿阿里巴巴作为一个跳板,而不是归属。
一年前,创业是因为激情,因为情怀,因为想装逼!
一年后,创业更多的是一种承担。
对我而言,创业1年是从0~0.1的一个过程
以上是一点我的创业经历分享,我仍在创业中,但我是理性的。
世界需要几个疯子去创造世界,而我只是一个傻子,创造不了世界,但能改变自己的未来。
这就是我的创业。
不管是什么九死一生,想一下,你现在有什么是可以失去的,将来有什么是可以回报的,自己做一下对比,和个人能力的对比。
如果不能舍弃一些东西,那还是乖乖工作吧。
路在脚下说得不错,可是如果路是对的,会节约很多时间精力。
谢邀。
九死一生有些高估了创业的成功率。但是张泉灵无疑是在人生有了一定的高度,一定的经验和积淀,以及一定的试错成本才出去创业的,这可以提高成功率。而且,即使失败对她的影响也不大。
创业成功率之所以低,创业环境差是一方面,创业者本身的素质良莠不齐是另一方面,不过有试错成本的情况下,多次失败可以迅速让创业者成长起来。
所以,只要你有条件一次次尝试,那么成功的可能也会随之增加,可惜到不了“一定”。有些人就是不适合创业,把鱼放在空中,它也学不会飞;把鸟浸在水里,它也学不会游。而且远见,机遇,能力,运气缺一不可,努力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每次我想骗赞,骗关注,骗转发的时候,就会写篇文案,在文案里强调虽然现实很残酷,但努力和梦想是多么重要。
你的价值观和投资人的价值观或多或少有偏差.
投资人看到的是利益.赚不到钱的或者未来赚不到钱的项目他们看都不会看一眼
但是我认为这并不妨碍你选择创业,创业就是一个重新审视的过程.如果谈到梦想.建议你继续做下去.因为即使失败.也会对自己有个交代.那么回头想.这样的你又是失败了吗?你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你为了自己的梦想拼了一把.比那些行尸走肉强.加油.抬头看好路.低头拼命干.
坚持、梦想,这样的词汇,最不应该出现在理性的投资者口中。
创业者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敢于放弃。
选行业最应该有的心态,是只看项目盈利潜力,不受梦想(感性)因素的干扰。
有梦,说明你迫切,迫切会让你无法冷静,对创业者来说,这绝对是个减分项。
42岁不晚,现在开始,拿起一本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一点点的补充商业常识。
两年后,商业常识已经较为完备,可以开始针对性的补技术知识。
再两年,技术和商业两方面的知识都可以独当一面了,再考虑创业的事。
对现状不满,迫切求变,这绝对不是适合创业的心态,反倒是特别容易招引传销分子。
创业者应有的心态,是“不负平生所学”,这是一种才华将满,抖一抖都会溢出的状态。
她只是换种生活方式而已,有名有钱,缺点追求罢了。但真正创业失败,绝对痛苦且无法承受。所以别轻易尝试,除非走投无路又或者胸有成竹。
我可以负责任的回答,创业不是九死一生,是十死一生甚至百死一生。这个不是吓唬你,你看看哪个成功的企业,没有经历过生死大劫,最后幸运地存活了下来?可是死掉的有多少,恐怕数都数不清楚。举几个例子吧,国外有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松下、索尼等,国内的太多了自己百度吧。如果你把创业定义为开个网店、饭馆、摆个地摊,那么我们讨论的不在此列,这也是能算是个营生,不能定义为高大上的创业。
深思熟虑,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怀有敬畏之心,也只能博得一丝喘息之机,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