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11月8号分手。刚刚步入实习工资保底1500。很迷茫,不想碌碌无为一辈子。?

理由
举报 取消

21岁了,刚刚步入实习,是在做数据恢复,公司就不说了。11月8号和一年的女朋友分手了。放不下她。但是实习不知道是好是坏。月工资保底1500元。提成是一单的百分之三十。在北京租房子吃饭几乎都不够。真的很迷茫,有梦想,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资金,没有人脉。甚至什么都没有穷到叮当响。怎么办。

2017年11月24日 2 条回复 925 次浏览

回复 ( 2 )

  1. 钱安
    理由
    举报 取消

    迷茫和恐惧的根源,还在于没有方向,而不是没有方法。

    “之前看了一些职业规划的书,都是强调要从自身出发,兴趣能力是第一,所以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认清自我,想要知道我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再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去找工作,可是我发现,认清自己实在太难。”

    很多人在寻找方向时经常迈入一个误区:寻找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试图让兴趣指引方向。可是,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更加迷茫了

    “让兴趣指引你的方向”,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本该培养兴趣的年纪,我们却用来应付应试教育了,这造成95%的年轻人在20多岁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

    从来没有在青少年时期做过探索、试错,一直到走出大学校门,看见的世界还是只有那么一点点。如果盲目地探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一个人的兴趣都没有找到,还处在探索期,怎么能让这个没有确定的东西去指引我们的方向呢?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方向就出现了。比如你喜欢打篮球,所以就去做和打篮球相关的事情。但是当你真把篮球当作职业的时候,就会发现你可能连业余业余的职业篮球员也赶不上。那你是否可以去经营篮球俱乐部呢?第一,你可能连入行的门在哪儿都不知道。第二,就算让你去了,工作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这不是我喜欢的,我喜欢的是打球和看球的那种感觉,而不是每天面对经济压力。所以说,你的兴趣不一定是你的方向。

    生活兴趣和事业兴趣是不一样的,生活兴趣和事业兴趣有巨大的层次差异,仅有一些是可以互通的,大部分都不可以。比如说你喜欢吃冰淇淋,但你未必喜欢做冰淇淋。其实每个人都有生活兴趣,比如有人喜欢旅游,有人喜欢潜水……生活兴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带来感觉。那什么是事业兴趣呢?马云的事业兴趣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于是他创立了阿里;俞敏洪的兴趣则是建立一个让年轻人学英语的更好的学校,于是出现了新东方。

    一个人从自我出发,是生活兴趣;若从别人的需求出发,则是事业兴趣。为了更好地把生活兴趣和事业兴趣区分开来,我把生活兴趣叫做“兴趣”,事业兴趣叫做“志趣”。兴趣的出发点是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志趣的出发点则是别人的感受和需求,这就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

    兴趣和志趣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激发。比如你喜欢旅游,每年出去旅游很多次,慢慢发现原来很多人也想徒步去旅游,可惜不知道如何找伙伴,你发现了更大众人群有这种需求,便顺势做起了旅游行业的内容,这就是兴趣衍生了志趣。再比如说刚毕业的时候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先进入了汽车行业做销售,工作很多年之后,你发现自己在满足很多人出行感受和需求的同时,喜欢上了越野车,后来便开始参加越野赛车活动,这就是志趣引发了兴趣。

    从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志趣的层次要比兴趣高很多很多。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没有强烈的兴趣之前,更应该从志趣出发去寻找兴趣,而不是颠倒顺序。

    要想找到方向,找到更高远的未来,就必须把脑海中固有的私心杂念全部扔掉。清空内心,才能装入新的事物——志趣。志趣,也就是大众需要什么。如果内心放的是社会需求,你的境界就不一样了,看到事业和未来,才可能做更大的事情。

    如果心中装满了狭隘自私的想法,就很难突破你自己,很难打开格局。要在你的心里装更多人,让别人去给你指路。不要总是想着自己,实际上只要把思路打开,别人的需求就是你的方向。所以说清空你的内心,你才能有空间去感受大众的需求,忘记自己的狭隘,去迎接更大的需求,你才能看到未来。这个社会有2种人,一种人看到满地的机会,而另一种人则只看着自己眼前的那点事儿,找不到出路。清空你的内心,就是为了感受大众的需求,大众的需求才是你的方向。

    需求是什么?需求就是某种服务和产品,再延伸下去就是行业。行业的背后是市场,是市场需求催生了服务和产品,催生了行业。感受大众需求,逐渐建立志趣,慢慢就可以驾驭你的未来。未来会有很多的服务和产品去填满多样化的大众需求,你要驾驭的就是这个满足需求的过程。

    如何清空内心?

    首先要打开思路。第一,多看书,它会对你的思想观念产生冲击。第二,找高人指点,让他帮你指路,梳理你的思路。你接触的人或者看的书越多,它们对你固有观念的冲击力度就越大。当清空了自己的内心,天天想着别人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的思维结构发生了变化,你会感同身受。当别人的感受出现在你身上,就会想着如何帮助别人去解决问题,你就会发现别人的需求。更多分享可以加扣扣群: 511078309

    我用创业来比喻。创业的条件是你可以独立为别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同时你还要做到能把这些产品或者服务卖出去,满足别人的需求。但创业之前一般都要打工,打工就是为了学习如何制造你将来创业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又或者是你要学习如何做营销,这两者必须学会其一。但你要去哪里打工呢?这就需要培养市场感觉,然后去到相应的行业。

  2. im神格
    理由
    举报 取消

    能省则省,不够问家人要呗,都是这么过来的。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