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如题为什么没人…>_<…
广告从业者 美食爱好者
历时20小时三天的连续阅读,终于读完了此书,读完后思潮涌动,各种想法喷薄,想着知乎上现在定有各种大神的巨著问世,没想到仅一个问题孤独的躺在这里,那么,作为一个知乎小白,也只有献丑在此抛砖引玉,同时殷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到此深入讨论。
仔细搜寻了一下关于此话题相关有价值的解读,罗振宇的一次线上活动分享算是非常精彩,但是是以他的语言来表述的,我们想我们都不需要书摘,那么我就放开书用我自己的语言做一个浅薄的解读。
一,KK是怀着什么初心来写这本书的?
我认为,KK是怀着对人类,对时代极大的善来写的。我们知道,狗会帮您看家,而狼可能吃掉您的家畜,当我们知道这个规律以后我们就不会把我们的家畜和孩子放到狼出没的地方,顺应规律我们会得到保护,逆规律而行我们可能受到伤害。然而,在认识到这个规律之前我们肯定受到了很多伤害。
那么,如果互联网也是一个生物,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认识到这里面得规律或者法则,如果没有认识和了解到,那么我们是不是会受到很多伤害,看看我们现在企业、国家的状况,以及被互联网冲击得凌乱不堪的个人及家庭生活,相信我们大多数还没有或者完全认识到,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因为我们没有认识的规律而做无用功、而被伤害。
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一般,KK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先驱,他先于我们大多数、甚至所有人认识到互联网世界的法则,而且把结成书来出版。
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为了让世人有更多且更快的认识到互联网世界的法则,那么,我们就能以更符合规律的方式来经营我们的个人、家庭、组织、国家甚至人类社会,让我们尽量少受伤害。
二、KK的观点有何独到之处?
KK看待互联世界最明确的方式就是用生物学方式,生物学方式是相对于机械学方式的一种观点,机械学讲求精准、齐备、且可控制,而生物学观点讲求自然生长、发展,同时有错误混乱和不可控制。其实,同样,我们看待互联网也有社会学观点,也有政治学观点,只是在KK的书里这是一种基本观点,然后还会与其他观点交融。
三、那么,互联网生物产生于何处?
其实偶然和必然都是相对的,就像我们很难说人类起源那锅原汤里面的第一细胞是偶然还是必然。互联网生命的起源是偶然还是必然也很难回答,至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但是如同细胞组成了组织,组织组成了更为复杂的上层组织然后才有了多样的生物种群,如果我们以细胞为比喻的话,那么互联网这个生命就是起源比特,更多的Bite可以组成文档、图片、网站等更高性质的组织或者叫比特生物,而当它发展到组成电脑后就如同有了人,有了更多的电脑并且相互连接就如同更多的人可以组成家庭、企业、国家等这样得组织一样。这也许就是KK看待互联网世界的方法,而这个生物起源于比特。
四、那么,必然,就是针对互联网这个生命的必然,那么互联网生物为什么会有必然呢?
因为基因的特性,所以我们人类必然首先满足生存和繁衍的需求,这是基因决定的人的必然,因为基因的特性,作为其载体的人类的形成家庭及各种各样的组织成为必然。
同样,因为比特就是互联网的基因,基因一定会决定它的行为模式,那么由比特组成的生物具有互联的特性、分享的特性、复制的特性等等这些规律就成为必然,因为它本质产生的规律的规律也成为必然。
所以,KK的《必然》就是告诉我们以比特为基因的互联网,有那些必然会发生的规律,因为这些规律的融合发展又会产生哪些必然,以及必然的必然,这些共同构成了互联网生物。
五、互联网生命现在处于一个什么阶段?
用KK的话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原因是联网才刚刚形成。互联网之前的发展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形成之前的由细胞到组织由组织到海洋生物到哺乳动物甚至到猿类祖先从树上走下陆地那一刻,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精确,但是,过去的三十年就相当于互联网发展的这个阶段,但是他开始的标志应该是互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明显且可识别的趋势,且开始从根本上影响我们原来的世界。
六、互联后的世界将如何产生影响?
做一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就如同水一般,一滴水可能很快干涸,但是更多的水聚合在一起就可能形成江、河、湖、海,一滴水没有波浪,而江、湖就可能形成波浪,而在更多的水形成的海,就可以形成滔天巨浪、海啸、可以吞噬巨轮甚至大地。一台台联网后的电脑就如同水滴已经形成了小溪,很多的小溪必然会形成江、河、湖、海,到那个时候,互联网将会升入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甚至我们的大脑、每一个机器,我们可以想象这将是什么样的影响。
KK的书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从他的眼光来看,互联的时代就会如何形成江河湖海,以及如何刮风起浪的规律。
七、这将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
如果,您认同前面所述,那么您将意识到互联的世界将会深刻影响我们的时代、我们时代的每一个方面、以及我们时代的每一个人,比如:
我们的社会体系包括协作体系、政治、法律、商业等构建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基于工业革命的体系来构建的,但是随着互联的深入发展,所有这些都将与新时代不能匹配,需要更改、替换甚至废弃,而且这种影响还可能深入影响人类的伦理观:比如比特世界的本性就是倾向复制,那么现有的版权保护观很大程度是与相背离的;
随着互联的深入,人工智能会深入我们的社会的每一个方面,比如,体力劳动将绝大部分被机器人取代,那么必然有许多人失去工作。而且不光是体力劳动者,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很多原来需要人类智力的活动难度会降低,甚至完全被替代,所以必然有很多现在的脑力劳动者被替代,比如如果过滤技术发展成熟,那么法律的查询、使用将变得容易,那么也许很多律师也不需要了。
随着互联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每一个都需要巨变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当互联冲过原始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将会是几何级数的,所以,变化可能会快得超乎我们的预料!
八、我们该如何面对?
这一点,我真的不敢妄言,但是可以谈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1),尽快的认识趋势吧,这个是面对变化可能掌握主动性的前提;
2),拥抱新事物吧,常怀对于世界的好奇之心,学习之心,才能融入时代;
读的过程我自己就在想,由于人们对于这种变化的反应不同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影响?会或如同狩猎将人类和猿类祖先区分,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划分成城市和乡村,这样的巨变带来的变化一样甚至更大?我觉得可能更大,甚至大到我们不能想象,而且这种巨变发生的时间越来越短,可能我们这代人也是见证和参与的一员。
随着互联的深入,什么是智能?可能预测的是人工智能不仅会参与我们的生活,也会参与我们的大脑,那么也许以后我们的智能就是我们自己得传统不可替代的思维智能加上我们可以获取适应的人工智能之和。
所以,也许,拥抱和参与,是生活在互联与传统社会混合后的必然!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阅读完《必然》后的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我不想写出一份大纲,更多的希望我的一点浅思能够激发更多的人去理解、行动和改变。
KK把书献给我们是为了人类。
那么,我也有责任将这份思想传给大家,虽然非常浅薄。
篇幅有限,希望对大家有用,我会根据大家的关注陆续更新,同时欢迎转载,但是转载前打个招呼,
知乎新人,还希望大家能够指正,同时欢迎共同探讨迎接时代的变化。
铁口直断 洞见必然
凯文•凯利的《必然》在讲什么?
/本文首发与我的微信公众号个屁
前言:
春节期间,在家陪着孩子们养病,把凯文•凯利的新书《必然》读了一遍,这帮我把近两年来时代突变中,所见的种种现象与迷惑具体而完整地梳理了一番。堪比十二全大补。
/看的kindle版本,封面跟印刷版的好像不太一样
KK的作品,颇有一种先知讲话的感觉。但是和麦克卢汉或者阿尔文托夫勒这样的纯正先知相比,又稍欠了一点形而上的观念,多了些琐碎的意见。kk被国内技术圈奉为大神,大概跟书商从实用性的角度大肆吹捧有关。
比如 ……
罗辑思维这么介绍《必然》
“为什么我们这么看重凯文·凯利?
因为他对这一代中国互联网人的启发实在太大。
是他第一次在《失控》中提示我们——
要用生物学而不是机械学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是他第一次在《科技想要什么》提示我们——科技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
而在新书《必然》里——
凯文·凯利全面介绍了这个新物种的基因特征、所思所想、行为规则和未来走向。
换言之,他预言了未来30年哪些领域会出现重大的财富机会。”
看了这个直指财富彼岸的鸡血风介绍,我差点都不想看这本书了。后来想了想罗胖嘛,一个书商,不这样大众读者没准儿真不买啊,就释然了。果然人的年纪越大越宽容。
近年来,我服务了一些创新领域的客人,每一个客人的想法对于我认识今天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启发性。本文是我看完《必然》,结合自己在中国的见闻思考所做出的认识和再归纳。对于没有看过本书的人,希望能有个提示作用;而对于读过本书的人,也权当参考罢。
———————————————————————————————–
——KK的《必然》在讲什么
首先kk所说的必然,是形态的必然,而不是具体实现的必然。他说“因特网是一种必然,但我们所
采用的因特网具体实现不是必然。他可能是商业化的,而不是非盈利的;可能是国家的,而不是国际的;也可能是私密的,而非公开的。长距离语音信息的电话系统是必然的,但iphone不是;四轮车辆是必然的,但suv不是;即时信息是必然的,但推特不是。”这个附加的说明很棒。
文中罗列了12个必然: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te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以及开始(beginning)
必须要强调的是,这12个词均是现在分词形式,也就是说,在意义上,这12个词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虽然书名是极其笃定的“必然theinevitable”,但却用这12种正在进行中的状态,预示着必然中所蕴涵的无穷可能性。
#形成becoming
这个与其说是必然,不如说是一种观念意识,一种看待文明进步的姿态。开宗明义,用正在形成提示了本书所提到的所有今天所见的世界,以及所有的必然,都是前所未有,正在形成的。
kk创造了protobia这个词,pro-代表的是改良与渐进(progress进步、process进程),而topia自然是来自乌托邦utopia,理想社会。protopia指的就是缓慢的累积,但永不间断的进步社会——浮士德博士生命中最后那句话“这真美,请停留一下”所指的全人类永不停歇的进步社会。
#知化cofnifying
这指的是人工智能的趋势。人工智能并不一定按照人类智能的模式建立。假如以人类模式为标准,那么或许永远也不会产生机器中所谓的智能。但实际上,电脑所实现的智力活动,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人类了。过去我们认为在象棋这种典型的治理活动上,计算机是不会战胜人类的。但1997年,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而就在前不久,google的alphago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专业棋手,再次让人类接受被人工智能超越的现实。
自工业时代以来,人类一直生活在被机器取代的危机意识中,但这个事其实并没什么那么可怕。水利风车蒸汽机接管了人类的体力;计算机接管了人类智力中偏体力的部分(枯燥的记忆、查询、搜索、排列…)。机器从来接管和取代的都是人类的苦差事。
实际上,今天我们使用网络的搜索引擎、云端服务、邮件、o2o、自动推荐、导航服务…,就是在接受人工智能的苦力工作。从这个角度看,人工智能并不可怕。人工智能将是人类越来越聪明的助手。
在这个趋势中,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有一天,机器拥有了自我编程、自我生产这样的进化能力时。彼时人类的工作、或者说人类智力的能动性,应该体现在什么地方。
想象一下,当一个农民,农场里的工作都被拖拉机接手之前,他忧心忡忡,以后我的力气要花在什么地方呢。后来拖拉机来了,于是他有了更多时间,去酒吧里喝喝酒,和小妹子聊聊天,他觉得还挺开心的。也许这才是真让人担心的地方呢。
#流动flowing
世界开始进入了一无始无终的流动状态,今天,没有什么东西非要等到成品才上市。产品处于一种不断更新的状态中。产品、意识、观念、信息的碎片融合在一片汪洋中,人类创造的信息让人类永远无可能穷尽其所有的内容。
3d打印机的发明,让物质本身也具有了可被复制、下载、传播的流体化数字化属性。在win10中,内建的3D builder软件,支持简单方便的3D模型编辑搭建功能,支持使用kinect做3D扫描建模,可以连接3D打印机直接打印物件。这体现了微软对未来物质数字化的看法。
/未来,会有很多物品成为可以下载的东西
这个高度流体化的今天,就像是早期孕育生物的原始汤,划时代新事物正在这片液态的世界中成形(becoming)。人们生活在各种当下的瞬间里,等待着每天的升级更新。如果说工业社会发明的时钟用嘀嗒的秒针切开时间,终结了的永恒,数字时代的流动又把时间粘合在一起,带回了永恒。
老子说,正是因为水有形态不定的特征,才能“善利万物”,这是他所描述过的“道”的境界。此刻我们所处的数字世界,正在这种“几近于道”的恒动状态里。
#屏读screening
KK在这一趋势中,把形式聚焦在了屏幕这一“实现”上。实际上,屏幕本身只是一种符号。万物互联所带来的结果一定是万物显示。人类最终的显示器就是人眼(视觉官能)本身,信息最终将会通过人眼,显示在一切事物上。
更多的屏幕是为了突破单一屏幕的局限(此刻我正在用一个屏幕写字、一个屏幕放着《必然》的电子书、一个平板上放着我写的提纲笔记),而将来,就像Hololens那样的设备,将画面直接投放在你的视觉中,将会突破这些物理屏幕的局限。微软称之为混合现实——即VR+AR的混合物。所谓屏读,实际上是整个世界的可读化趋势。
/我的工作界面严重依赖各种屏幕//这个手写的笔记我会在整个文章最后作为附件为大家呈上
这是一个I/O的进化路径,即是电脑输出方式的进化,也是人类自己的输入方式的进化。
今天的智能手机,和上一代“功能机”质的差异就在I/O的方式上。所有的软件和硬件都是在为触屏的I/O方式服务。
然而,从开发者只能增加屏幕尺寸,更改设备尺寸的升级方式上看,智能手机这一种群的生命基本上已经到头了。回想功能机时代的尾声,窘境并无不同。Googleglasses、hololens,这类产品,都在预示着阅读万物的时代正在形成。
我和一个好友打赌——他搞IT的时间比我做广告的时间还久,用不到2020年,今天这种触摸屏的“智能”手机,就会被扔进时代的弃坑,每个人都会使用混合现实设备,像iGlasses,Nexus view,surface helmet诸如此类的玩意儿——要我说混合现实的应用开发才是现在“水最浅”的洼地。我们的赌注是一个比特币。还有人愿意参上一手么?
#使用accessing
未来,使用比拥有更加重要。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个意思放在今天还挺准的。uber没有自己的车,所以它比拥有几百辆车的出租车公司更有用(从这一点上看,神州租车肉身太重,迈不过来);淘宝没有自己的商品、库存、商城大厦,所以它比苏宁国美这种更有用。
平台拥有的不是物权,而是规则。一切软硬件设施都是在为这个规则服务,有用的存在才有价值,这就是数字世界的价值观。所以今天,人们不买唱片,因为下载就可以听到了;纸质书正在成为boutique之物(当然在我国,从来爱买纸质书的人就少),我爱死kindle以及它全平台同步的功能了(当当曾经攻击过amazon的电子书没情怀,在一个房价让人往家里存书比买书成本还要高的社会里,这声讨既无力又悲壮)。
张小龙描述微信的时候,说过他希望微信是“一个用完即走的”产品。我们正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去物质化”,“加信息化”的世界。生产力的进步本身就在降低物质、能源的生产、获得成本。“在过去的150年里,我们产出一个单位GDP所需投入的物质量一直在减少,而且在过去的20年里减少的速度变得更快了……最近,每公斤物质投入所产生的GDP价值从1977年的1.64美元增长到3.58美元,这说明在23年里减物质化进程产生了翻倍的效果。”
人类作为生物,获得体验的满足是根源的需求,这是自然选择的依据。边际效应所带来的体验刺激递减从未如今天这般严重。生也有涯,然而体验无穷尽,体验、更新体验、再更新体验。数字化使更多的体验只需要使用就可以获得,而且非常方便迅捷即刻。无需等候,无需携带,无需拖着沉重的产权。
通过网络,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得到相同的或者你需要的体验。这样说来,有用是比拥有更加本质的物的(消费的)属性。
未来不仅仅是数字产品如此,这种价值观也在进入物质世界,比如房地产。我的一个朋友,做软件开发出身,他们做了一个叫做“梦想+”的服务式办公产品。类似wework,他们找到一些旧的厂房,租下大楼,然后因地制宜地改造成为逼格,或者说创意氛围很高的办公场所——当然不是那种蠢了吧唧的格子间。每个办公场所都有公共的前台、会议室、会议设施——这属于服务式办公的标配了。
然后他们又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的云办公服务系统,他们希望通过这个系统,让你无论在这个城市里的哪一间办公室,都可以进入你自己团队的工作空间,和团伙成员协作。分布在城市里的不同空间通过网络连接在了一起,不仅增加了便利,还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办公体验的可能性。这个并不完全受空间约束的场所除了办公,还增加了社交、培训、业务拓展等更多的职能。往远了看,谁还非要买一个、或者租一间门墙分明。的写字间圈住员工,要求他们朝九晚五在这城市的早晚高峰耗费青春呢。
/这个logo是难用了一点//不过创新就是得把能犯的错都犯一遍才好
话说回来,现在每次看到我的房地产客人,特别是写字楼的开发商,要把一间又一间的办公室卖给某个愿意把同伙都带过去办公的老板、或者相信这里早晚会有产业人口涌入的投资客、或者相信办公地产还会有成倍溢价增值的冒险家,我都会产生出深深地无能为力感。
房地产的产权价格构成里,包含了40年、50年或者70年的土地出让金,相当于土地本身有用的价值被加了数十倍的杠杆。衷心祝我服务的所有的客人都能超越时代,攀上事业巅峰。
#共享sharing
共享即意味着你知道的我也知道,你获得的我也获得,共享的范围越大,人类这个物种的整体就越发精英化,而个体之间的意识差别就越小。平等,平权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强化。互联网是一个高效的,极少约束的公共空间,这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越来越便利。
要知道,“不要钱”是互联网胎里带的本能意识。这让来自美帝的KK看到了一个“社会主义2.0”的社会格局雏形。
如果谈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公”原本代表的就应该是“公共”而非“公家”,因为“公家”的实质是官僚阶级,那不过是一个自称“为公”的小众群体。
互联网让公有制回到了“公共”这个本意上,也因此,垄断资本家、寡头机构、以及官僚政府都无比厌恶互联网的自由流通机制。“比尔盖茨曾经嘲笑过那些免费软件的倡导者,并给这些人观赏一个资本家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的绰号。他说,那些要求软件免费的人们是“当下的共产主义者”,他们是一股致力于摧毁垄断的邪恶势力——而正是对垄断的追求支撑起了美国梦。”KK在本章一上来就转述了比尔盖茨这种自相矛盾的无知言论。
而今,我们会看到,公共化、平台化带来乌合之众,但并非一事无成,共享机制创造更加便利广泛的合作条件,强化了自由意志的能力,从而带来更加多元、高产并且有价值的创造。
维基百科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从模式上,所有人都可以编写的百科全书,没有领导,你写了别人就能看到。你写就写了,别指望能挣一分钱。这个玩意怎么可能干出个名堂呢。要知道百科全书的编纂完全是一个高投入,精英化的工作。
而今,维基百科“拥有3500万篇文章,涵盖了288种语言。美国最高法院引用它,全世界的中小学生依靠它,所有的记者和终身学习者借助它迅速了解新知识。”在这个平台上,维基百科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目标,一套规则。这简直就是无为而治最佳的当代实验范本。
我有一个客人,做机器人(这个事业非常时髦,其实人是那种非常nice的IT理工男,不是投机分子),这是一个6条腿的,蜘蛛一样的东西,他命名这个东西为hexa。他其实并不知道这个用6足行走的小玩意儿有什么刚需的应用,但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觉得这个东西就像初代的苹果电脑。
乔布斯也不知道当人人们往家里放一个pc机有啥用,他对家庭主妇们说,这个放在厨房里,你可以一边做饭一边看菜谱。显然pc的用处是那些不断在上面制造应用的人们开发出来的。生命最初并不知道自己的使命,但却拥有最大的可能性,hexa也一样,他们在这个东西上做了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用于测距的激光传感器、无线网络、usb接口,并且设计了开源的编辑软件以及图形化可视化的模拟编辑器。我们把这样的hexa称作活物(the livingbeing)。
接下来hexa即将进入众筹阶段,到时候它的软件和硬件都会开源,这使hexa成为一个平台,接纳所有人加入到这个平台上进一步开发hexa。未来有的hexa也许会成为空气质量探测机器人——安装pm2.5探测器;有的hexa可能用于绘制室内地图——安装3d扫描工具;有的可能是家庭可视电话的载具,自动拍摄对话者,听得懂指令的万能行走遥控器;有的可能是野外探险的助手——更换更强悍的腿;有的可能仅仅用于VR+AR对战娱乐。群体共享的智慧将把hexa带到各种有用的结果上去。
/我们在影片里,布置了非常复杂的地形让hexa挑战
反工业文明的邮件炸弹杀手卡钦斯基曾经断言,达成目标本身就是人类的根本需求。而公共化的社会带来的是无论谁,都更容易找到自己所属的群体,并且发现大家共同的目标,责任感来自群体的使命感,所以当百度贴吧被卖掉的时候,不仅当事贴吧奋起抗争,整个网络都在谴责这种私有公共设施的行为。
人们珍视并依赖网络的公共空间,说明公共意识在网络空间里已经诞生,并且埋进了所有依赖互联网生活的人们心里了。如果相信自由意志,就会很容易意识到,公共化是文明的未来,是自由的方向。共产党宣言里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他把共产主义描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这完全有别于我们对共产主义标签化的理解,这种联合体,必然,也必须是去中心化的。想必只有去物质化、加信息化、高度公共化的社会,才能达成这一理想。
人类个体在数字时代创造的共享机制中,正在成为更强大的智慧有机体。而目前,通过设定目标、制定规则、以及软硬件开发,运营一个可以卷入大众的平台,将是非常正经的正经事。
#过滤Filtering
显然,我们现在的世界信息是严重过剩的,“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经济学家统计了全球信息生产量,计算出新信息正以每年66%速率增长。……信息的增长已经持续了至少一个世纪。66%的年增长速度相当于每18个月翻一番,正符合摩尔定律规定的速率。……今天的信息量相当于每人拥有320座亚历山大图书馆。”“即使只是对过去24小时里被发明或创造出的新事物进行芥蓝,也会花费我们一年以上的时间。”
因此,过滤成为了数字化世界中的基本生存需求,新的世界秩序将在过滤中产生。过滤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技术层面,人工智能+个性化定制,为个人提供了信息的技术层过滤。你对网络的使用过程,也是对人工智的调教过程,这使得人工智能逐渐认识你,区分出你和别人不一样。从而为你提供符合你的喜好与需求的信息。在你调教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实际上你也把一相当个人化的隐私(包括兴趣、好恶、病患、作息、位置、社交关系等等)提供给了人工智能(某家供应商)。
因此,这里确实有风险存在,这些隐私在今天被纳入了大数据的概念。仿佛是所有人的隐私合在一起就不再是隐私而只是一大把数据了。所以,如今对服务商的信任变得相当重要。今天的人工智本身还无法作恶,但是它可以为企业为私利作恶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化的生活伴随着你一天的每时每刻。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拥有者可以知道你的每时每刻。没有技术提供过滤,在信息的汪洋里,你什么也做不来。所以,我一直坚持使用谷歌,并且希望它可以做到自己承诺的不作恶。
其次是社交上的过滤:去中心化是数字时代的整体趋势,因此,大型媒体以往的作用被严重削弱。从企业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最新的2015年广告媒介花费报告显示,去年整体广告市场下滑2.9%,传统媒体广告下滑7.2%,其中报纸降幅竟达到了35.4%,简直是崩盘。
今天,我们的信息更多来自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圈子,在社交媒体上,选择什么样的言论传播者很大程度是用户自主的选择。自媒、社群和朋友圈基本上组成了全新的用户私人信息渠道,而且每个人都不相同。
第三是心智上的过滤:当我们调教人工智能,定制自己的社交信源的同时,无所不在的信息也在反向调教我们的心智。作为一个广告人,很早就有知道,用户会自动的屏蔽你的广告内容。这反映了边际效应的作用,逼迫我们不断地拿出新的卖弄,在广告里提供更刺激的内容,这是广告创意的价值所在。
因此,只有通过了心智过滤机制的内容才能被用户所发现,换句话说,永远都是用户主动看见的你。这包括高性价比的有用、新奇的体验刺激、以及感兴趣的新知。这三个点,会指导供应商,制造出令人期待的内容。
人类的总量是有限的,每个人的每天的时间是一样的24小时,人的时间是典型的有限资源。把世界趋于无穷大的信息量分摊到这个有限的时间上看。时间(人的注意力)是数字时代真正稀缺的资源,而且越来越稀缺。
新媒体、自媒体、内容聚合平台、工具、o2o,所有新的经济模式面对的都是对这个有限资源的争夺。
#重混remixing
生产和创造也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19世纪末,美国专利局专员查尔斯.迪尤尔要求麦金莱总统撤销该局,理由是:“能发明的东西都发明了。”这句话成了一个多世纪的笑谈。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像《枪炮钢铁细菌:人类社会的命运》中所说,人类大多数困难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发明,只发明过一次或者两次。
比如拼音文字、轮子、指南针、镜片、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tcp/ip协议…。科技的发展就想点技能树,总是在根源的基础发明之上,通过传播、改良、组合、拼接进行发展,从而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和应用。
汽车+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
屏幕+无线电脑+电话=智能手机
屏幕+传感器+眼罩=VR头盔
……
数字时代,不仅发明通过重混获得,人类会有更多的创造通过重混获得。这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更加易用的创作工具,是我们并不需要想过去那样必须掌握某一个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可以开始创作了。比如电子音乐,如今使用iphone,用figure这样的玩具型工具,任何人,不需要学过音乐、弹过钢琴,真正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生成音色,调整节拍,创造一个鼓、bass和主音完整的Loop,并且还可以现场演奏它。
同样,在维基百科上,为你所熟悉的领域添加词条,用手机拍摄一段小视频,用ipad液化双脸拉长双腿,用win10里的3d buider制作、下载模型并且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这些工具易用而且免费,而且不需要你非得有什么专业。
另一个是网络社群的共享/合作机制,前文提到,社区中的用户会主动上传自己创作的作品,甚至是工程文件,让其他用户下载之后进行再创作。行为决定地位,那些圈子里的大神,是靠自己出色的创造力获得的声誉,劳动报偿中,财物并不是第一推动要素。
专业人士还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接受这些外行正在接管行业的现实。像我等凭键盘写作吃饭的,其实早就接受了这种局面。而那些还能使用高投入、大制作、创造奇观的专业领域,比如电影,还能保住专业最后的堡垒。
而心机和想法,“业余”早就一点也不业余了。
未来,人类投身其中的生产与创造,将更多呈现模块、拼贴、组合,众人协作参与的特性。人们只去做他喜欢的那一小部分事情。通过聪明的DJ(运营者),将这些内容组合起来,就能成就出一桩桩大事。
#互动interacting
这实际上和屏读是一体的两面,这代表了I/O输入方式的进化。无所不在的信息窗口势必需要新的输入方式支持。KK判断,未来人们进行人机交互,将会采用一种高度肢体化的方式,仿佛全身都是输入法。现在,我们已经见识到了Leapmotion,kinect,用肢体输入的工具,每个人都习惯了用几根手指在屏幕上戳点拖拽。
但我没法认同未来人类和电脑的交互需要很大的动作这个判断。人类的头脑感官在数字世界中越来越热,但肉身趋冷,人类在肉身的交流上也趋冷。我一个人的时候也许还会用siri,却从未见过在人群有,有哪个人习惯吩咐siri帮他拨电话,查天气。
我更倾向于认为目光、表情、微小的手势动作、轻声默念、脑波、精细化的笔诸如此类,在未来更有机会成为新的信息输入的方式。人工智能、更丰富的传感器、贴身的穿戴设备都会成为新的互动方式的支持。
#追踪tracking
这个趋势中谈到两个内容,一是与人工智能的过滤机能有关,另一个则是个人身份的数字化,档案化。
在过滤中谈到,大数据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个人隐私的采集。人们用自己的私人的行为信息,调教人工智能,反过来人工智能再提供信息的过滤服务(以及你可能会有兴趣的广告推送,这种恼人的程度类似拉完屎妈妈直接过来给你温柔地擦屁股。)
所以我关注到,近两年来,全球范围内加密的意识开始爆发,有斯诺登曝光棱镜计划的影响,也有大的互联网供应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加密意识会从精英群体中先产生出来,大概是因为精英人群对个人时间价值的意识更强,对骚扰的容忍程度更低。
关于加密,有两个典型事件值得一提,一是比特币,面世的时候,被强调为加密数字货币系统,具有匿名、去中心、公共化的属性。初期,比特币加密和匿名的属性是他成为tor网络黑市里的制定货币,并且被各国政府与银行界不待见。
后来所有的机构都意识到,比特币不仅绝对匿名,还绝对的透明,由区块链构成的公共账本具有绝对的真实不可伪造的优势,又纷纷回过头来研究这个区块链技术。另一个是whatsapp被facebook收购的时候,有100万不信任facebook的用户直接迁入了全球最著名的加密通信软件telegram——这是一个俄罗斯逃亡IT大佬搞的非盈利项目,至今仍使用.org域名,并且不接受一切投资,不可破解,在中国已经被墙。
巴黎恐袭之后,媒体报道IS通过比特币转移财富,通过telegram加密通信,为这两个系统的技术优势做出背书。在比特币和telegram里,加密的理由完全一致,就是信任。人们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加密而加密,加密的理由是信任。kk说“隐私只能通过信任获得,而信任需要稳固的身份作基础。结果是信任越多,责任越大,情况越好。”
信任是品牌的价值本体,我常说,如今的品牌就是过去的神,神的价值在于人类信,品牌一样,神格是由信众的意识塑造出来的。
此外,人会在行为中自然选择可信的舒适之地停留。就像家,你在家衣不遮体、放屁巨响,毫无心理负担。
我有一个客人,他们做了一个通信的应用叫“超信”,高度仿照telegram,从技术上和telegramc采用了完全一样的加密技术。当然他们是一个接受政府领导的中国企业,所以不会被轰出去。我们讨论,认为技术安全机制作为卖点,只有背书的作用,并不成为真正的刚需。
确实,用户对他们安全性的认识,更多体现在信息自毁阅后即焚的聊天模式上。这是一种安全的体验。而他们的工具另一个特点是,通信录基于手机电话本,这样最大限度地确保熟人社交。超信完全不像微信,里面只有通话和群组通话,没有其他任何媒体、朋友圈、工具、app、o2o之类的功能,它要让自己呈现为一个纯粹的通信工具的样子以避免造成骚扰。
于是我们认为,有别于泛泛之交,超信更适合与重要的人,谈重要的事。对微信信息流的条理缺失、大群的嘈杂、服务号的推送骚扰,超信倒像是一种清流。我并不知道这个软件最终命运如何。但如果你有我电话,加入超信可以试试直接和我谈重要的事。也许你会发现,还有其他的重要朋友已经在上面了。
/telegram连家公司都没有,反而获得了更多的信任
/超信的菜单//这个工具没有朋友圈,没有订阅号,安心谈话,没有别的多余
另一个追踪则是主动地,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记录自己的数字化信息,并通过云端进行永久的保存。这是一种个人的,纵向的大数据手段,是档案学的在数字时代的一种进化。未来,这种记录如果和医疗体系联通,每个人都能通过人工智能,以低廉的成本预防重大疾病,在个人健康上防患于未然,将不再仅仅是一句难以琢磨的忠告,而成为一项健康解决方案。
#提问questioning
数字世界的发展仍然遵循着摩尔定律飞速发展,这是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答案将带来两个新的问题,结果是,答案越多,问题越多。我们进入了一个有机会发现更多问题,并把我们引导到终极问题上的正反馈循环。没有人在乎42,人们在乎的是关于宇宙时间以及一切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个人类文明爆发的时代。
/这就是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可是,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
#开始starting
我给hexa机器人的视频写了这样一段旁白,但因影片最后的表现形式很特别,最终没有用,但我想这非常适合放在开始这一个标题下,作本文的结尾。
每个时代都有开端
但当这个最初时刻来临的时候,
人们并不能确定这有什么不凡意义,
大多数人甚至毫无知觉,
只有一小部分开创时代的人,决定玩个痛快。
完
附
一、本文写作时的笔记提纲
二、十二个趋势的关系图示
我的公众号,个屁,没谱更新
谢邀,正在读,目前的体验是读起来非常爽。
只在科技范畴理解《必然》,无法把握KK的精神
去年买了一份《银带》中文版众筹,得到一本附赠的凯文·凯利(KK)最新作品《必然》。《必然》满纸是KK对液态化新世界的点解,《银带》则是他主创的科幻漫画,5斤重,厚重的像块青石板,画风唯美又神秘,感觉他想在信息流长河里埋藏一块篆刻着元信息的美索不达米亚泥石板,又好像“先驱者”号太空探测器里放置的金属板,携带着人类信息飞出太阳系。
网上已经流传《必然》的120条语录摘抄,不少科技博客作者随手引用,真好像他是教主一样。但摘抄行为就像我们小时候流行的名人名言,脱离整体,往往导致断章取义。比如,过去常有人引用黑格尔那句“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为现存事物辩护,殊不知黑格尔原著中紧接此句的下一句话就是“凡是存在的也都是不合理的”(完整逻辑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自身的肯定与否定,二者的矛盾推动着事物不断超越自身,是为“辩证”)。所以本文我不打算拘泥于小细节,而试图从整体思想脉络来把握之。
一、不再包罗万象,唯在意你的生活
KK最著名的作品《失控》洋洋洒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昔追地球起源,往继产业兴替。不仅讲信息技术,还非常“及物”——可以从蒸汽机、自动驾驶系统、海军炮台动力机制里发掘智慧,可以纵论登月计划、生物科学直到物质生产领域的分包协作……我称之为具有相当的唯物主义基础。相比之下,《必然》则围绕个人在信息流世界的生活方式展开。屏读、分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这些都是章节的名字,乍一看像在描述一个新媒体+社交产品。看似离开了物质生产基础,其实不然。
此书一开始就交代未来世界的一切物质都将被“知化”。物联网就是如此,所有物体都在上传自己的数据、接入智能流。不能产生数据、不能与环境互动的物件都会被人看作“坏掉”的物件。
另一位数字生活教父尼葛洛庞帝曾感慨连马桶都比电脑更智能化——马桶能感知用户有没有靠近、要不要冲水。可是你在电脑面前坐一天,它都不知道你的存在。以后这些都会变化。KK延续了之前著作一直强调的蜂巢思维、分布式计算、大数据理念和“科技想要什么”的内在逻辑分析,指出新的科技-生活方式刚刚形成,万物都将知化,在《银带》里则体现为万物有“灵”——新的人类将会控制机器的灵魂。你的电脑将识别你的到来,你的桌椅将自动为你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不过这些不重要,只是些方便和享受而已,重要的是软件吃掉一切,数据吃掉一切。智能流将像电流一样悄然围绕我们,支持我们。
我们将如何生活?
如果我们像产品经理构想用户场景一样,描摹一个虚拟的新人,这个人将是这样的:他永远是菜鸟,不断升级软件,也不断升级自己的知识。他的工作节奏变了,以日清模式解决问题、学习知识。信息不再以文件夹的方式整理(所以云笔记代替了资源管理器),工作任务也不再像等待整理的箱子,而像流水一样从他面前飘过。他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却乐于通过标签、收藏、关注等方法在河流里采贝并融入自身,构造自己的生命时间线(记忆)。
日清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处理问题的态度,不能再慢吞吞一件一件解决问题,也不用保证解决每件事,但是要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以最大概率处理不断涌现的问题。必须学会多线程工作(就好比大脑装了多核处理器。事实上我的办公桌上已经放了两台显示器,现在我觉得自己长了两个脑袋)。生活是流水线,但你不用担心它会像富士康流水线那样惩罚你,你从上面取多取少都是对自己的奖惩。
(两个显示器)
这样很忙吗?不,要懂得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慢吞吞地开老爷车,或者像个学究那样立刻批评互联网资本主义压榨了劳动力。他应该不断把琐事交给人工智能,自己去专注于更需要人脑的领域。数据生活和穿戴设备会优化他的生活,甚至“修改”他的身体感觉。比如腰带指南针的触感渐渐的会让他的腰能感受方向,而虚拟现实里碰撞石头的感觉也可能让他误以为现实中撞到石头也不过如此。他相信“进托邦”(有别于革命性的乌托邦),每一次技术更新都带来和益处一样多的损伤,但总是益处多一点。他的注意力价值也被KK计算出来了——平均一小时3美元——他愿意花费三美元来购买需要耗时一小时阅读的信息。
好了,KK跟踪科技时尚的速度够快,《必然》已经谈到香港占街运动人群使用的非中心化通信工具FireChat。我觉得他差一点就能赶上“表情包大战”和“谷歌智能战胜人类围棋手”了。他也称赞了“众筹”,肯定P2P大发展,但肯定没想到中国的P2P会以这样惊人的速度膨胀并发生崩溃,否则他一定会深思这个事情。因为他特别关怀个人体验,淳淳挂念个人生命在未来科技世界如何安放。
这个男人,大学一年级就辍学,骑自行车到处旅行,长期深入各种实验室和亚洲边缘地带,始终在蹦跑、琢磨、分享,也始终眷顾身后的人们。称他为教父是别人的看法,我觉得他没有,最多是个天使(messenger)。倒是中国有些人对他活(wai)学活(wai)用,成了精神传销组织的教父。
这本书比起《失控》给我的启发小,但值得玩味的言外之意多,所以,我们来说说KK的情怀吧。
二、情怀:数字苍穹下
读KK的文字,总有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意味散发出来。《失控》写于壮年时期,沉稳又睿智,斑驳又体贴,有种触及身体的感觉。聆听、点解、引导、陪伴,就像电影《柏林苍穹下》里面陪伴人类的天使,那是一个中年男子形象,静穆聆听、喋喋私语。不像和他齐名的新能源产业鼓吹者杰里米·里夫金,从追捧罗马俱乐部全球气候变暖报告开始,总有一种听风就是雨的急切。
(电影《柏林苍穹下》剧照:天使。他和《银带》里的天使一样,渴望获得人类的肉身感觉)
读kk的作品像读小说,能感觉到有一个主人公存在——一个有丰富心理活动的探索者,一个科技版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永远在好奇,永远在自省,永远在抵抗。最后一点文章最后解释。
“其实(人的)智能或许是种累赘,如果说‘智能’意味着我们特有的自觉意识、疯狂的自省驯化以及凌乱的自我意识流,那么结论尤其如此。我们希望自动驾驶汽车能够超乎常人地专注于道路,而不是在纠结之前和智能车库之间的争执。医院里的综合“沃森”(IBM的人工智能)医生能一心扑在工作上,永远不要去想当初是不是该学金融专业。”看这段话我不禁莞尔。KK深谙人类的自省、意识流艺术。我仿佛看到了作家伍尔芙的“时时刻刻”,这是科技messenger的时时刻刻,聪颖、开放、善感。不止是谈技术,也是谈生活方式,谈情感教育。
他会自责当年不相信维基百科这种开放式协作方式,但事实证明自己错了。他提醒我们常常对正在形成的东西视而不见。但他也不是在那里承诺什么宣扬什么,不断有犹疑,不像里夫金那样永远斩钉截铁——欧洲人在低碳新能源方面已经听我的了,美国人再不听我的就落后啦!里夫金只讲未来愿景的美妙,从不考虑痛苦。KK是会考虑一下痛苦的。
在智能流里生活的感觉就像不停游泳的鱼,或者几乎没有脚的蜂鸟,可以小憩,但长期停下就会落后。大部分人跟不上科技节奏,只是在跟随。他说“我是个有点儿老派的人”,科技发展速度让所有人都迟早变得有些老派,他能体谅。
他看到了新世界规则的变化——算法将部分取代律法。用调整算法解决问题、引导大众,效率远超律法,你得适应。这是新的圈地运动,很多人将被抛出轨道。就像淘宝使得实体店倒闭。你能操作多少软件辅助工作决定了你的岗位高低。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KK那样的技术辛运儿,但好在他没有优越感。
他总会超出商业之外考虑人格发展问题。他也吐槽类似淘宝或者今日头条总是向用户推荐类似信息的问题,称之为“过滤器泡沫”。他关怀的还是人的进步,“你卡在了一个小高点的位置,而你却自认为自己是在顶点上。即使你原本会喜欢它。”以此出发提出产品建议:建议展示可选择领域的可视化图谱(地形图),系统要探测用户不喜欢什么却故意推荐给他,打破自封。
他安慰人们在数据时代不要一味担心隐私,必须懂得分享和利用数据,但是他也担心斯诺登的担心,提出了改善方案,就是不能只有单向的数据获取和监督,必须可以和政府双向监督,提高透明度。好吧,这个建议实在太蜻蜓点水了。但爆发睿智的地方不少,比如他才不认为未来信息世界的问题是碎片化,“这个机器(或是庞大的平台,又或是巨大的杰作),伪装成了亿万个联系松散的碎片。”这个无形的东西是什么,他没有回答,KK比喻成暗物质,暗物质占据了宇宙物质总量的96%以上。他说比答案更重要的是提出新颖的问题。
他甚至反思脸书、推特带来的问题。对于引发阿拉伯之春(冬)的推特、脸书革命,里夫金会说:“对年青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人来说,他们正成为全球性社会中的一部分,成为脸书的忠实用户,原来的方式已变得不合时宜。(引自《第三次工业革命》)”里夫金把脸书当作天经地义的“自然”,而KK会有反思,认为脸书、推特也有需要被教化的一面,就像当初“大哥大”刺耳的铃声后来被“驯化”了,我们也会更妥善处理新媒体。
马克思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句话被后现代哲学家拿来当作书名加以感慨。但是KK们却在找寻液化世界的新秩序。固态、液态都不是事,适应液化才有立足之处——把你的创造融化到这条生生不息的流当中去,首先要建立液化时代个人的情感结构。
说到推特革命,已经不能不涉及政治了。不要误会,情怀绝非独立于其他领域。相反,深厚的情怀不能不触及政治、技术。于此,我们能看到KK更多的挣扎。
三、社会主义?
只在科技领域理解这本书,会不太明白KK的心结。当他撰写此书的时候,也正是美国党派政治极化的时候。据说在60年代,当被问及如果你的孩子和同你不一样的政党的人结婚,你会介意吗?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说会,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逼近百分之五十。特朗普(保守主义)和桑德斯(社会主义)这两个“离经叛道”的总统竞选人正在获得大量选票,再次反证美国主流政治观念遭遇挑战。这也是世界范围发生的事情,包括近在眼前的港台之变。在中国大陆,发生的则是官方要求新闻舆论的一切环节都要讲导向,管它时政娱乐科技广告东南西北中。总体来看,1990年代战胜苏东阵营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运行良好半世纪,现在到处遭遇挑战,面对新问题捉襟见肘。波澜所及,KK心中也有了搏斗。
我就说这个书名吧。你不知道,KK敢用“必然(inevitable)”这两字,在西方的舆论场下是多么胆儿肥。“必然”,顾名思义意味着某种决定论。自冷战以来,自由主义思想者激烈批判苏东史学观念中的历史决定论,认为有悖人的自由意志。罗素、柏林、波普尔、哈耶克等都是代表。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开篇毫不客气地挞伐马列,哈耶克干脆把这条必然之路称做奴役之路。曾在《失控》里引用过哈耶克论点的KK肯定清楚这一点,却毅然使用“必然”这个词,然后又立刻展开小心翼翼的辩护,试图协调“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开篇就仔细修饰——
“‘必然’是一个强烈的措辞。它会引起部分人的警觉——这些人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必然的。他们认为,人类的主观意愿可以,也应当对任何机械的趋势加以扭转和控制。在他们看来,‘必然’是我们对自由意志的放弃。而当必然的观点和科技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我在本书中所做的一样,对宿命的反对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和激昂。”
“我所说的必然是另外一种形式。科技在本质上有所偏好,使得它朝往某种特定方向。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决定科技发展动态的物理原理和数学原理会青睐某些特定的行为。这些偏好仅存在于塑造科技大轮廓的合力中,并不会主宰那些具体而微的实例。”
看似KK把自己的“必然”限制在科技趋势里了。果然如此?不,KK很快忍不住越界了。
在第六章《共享》里,他和比尔·盖茨论战。盖茨嘲笑免费软件的倡导者是当下的共产主义者,KK辩护:“免费开源软件的爱好者更有可能是政治自由主义者,而非共产主义的左倾分子。”在这样安慰自由主义者之后,话锋一转,正式引向社会主义——“不过他(盖茨)的指责也并非全错:当一场席卷全球的浪潮将每个个体无时无刻地连接起来时,一种社会主义的改良技术版正在悄然兴起。”他提出,“我们正稳步迈向一种网络世界特有的,数字化的社会主义。”
KK的说法和英国大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几乎如出一辙,伊格尔顿几年前出了本书叫《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特里·伊格尔顿)
接下来KK简直是长篇大论了,“它并非阶级斗争,也不是完美主义。”与政权无关,“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运行在文化和经济领域,而非政府层面。”他小心翼翼地和那些令很多人色变的共产主义运动词汇区别开来,不只是修辞,而是有一套逻辑——共产主义诞生于中心化层级信息传播时代,与集约化的工业流程相称,而新兴的数字社会主义不同,是和去中心化的信息时代相称的。
“我必须承认,‘社会主义’这个词会使很多读者感到不适。它背负着巨大的文化包袱。,与之类似的词语也有着同样的处境,譬如‘公有的’、‘公有制的’和‘集体的’”。注意,KK煞费苦心地把这些在西方已经被污名化的词汇改头换面招回来了,一边说没有什么未被污染的词汇可供使用了,一边说“我们不妨重新定义这组最为直接的词汇:社会的、社会化活动、社会化媒体、社会主义。”我简直感觉,他内心喜欢这些词。
他还认为数字社会主义“超出了社会主义者许诺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做到了‘增益付出,超需回报’。”这话未免有点夸张,但是接下来他肯定了黑格尔-马克思系统的方法论:“这就是社会化机构的全部要义所在——整体优于部分之和”。
正统左派可以立刻攻击KK是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不过处在西方语境中的KK,没有把左翼当作对话对象,而是对自由主义者苦口婆心,希望他们不要过于警惕和固步自封。我倒希望国内不管哪个派别,尤其是自认为社会主义者的人,能积极吸收别人科技实践中的先进东西,不要一句新自由主义就打发掉,自己却连电脑手机都用的不太好。
KK信奉科技趋势是超越政体的,任何国家不能阻挡。他指出一个事实,各国政府的行动都落后于技术发展,美国也不例外,而且受制于自身法律,反而是公司作为间接意义上的政府在收集更多数据。我们想想快播庭审吧,公诉人的技术知识比被告差了多少。不过KK和无政府主义者有区别,“在新兴的共享、合作、协作以及集体主义浪潮之下,公民们无法完全不触及政治。我们从协作中受益越多,就会愈发欢迎政府中的社会化机制。”他倡导一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混合的组织。需要适应新世代的不仅是个人,当然还有政府。一切都要讲导向是对的,但导向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除了政治,还要兼听科技、社会的脉搏。
KK的影响已经到达中国官方。去年曾发生过一个新闻,东北某省大员号召下属学习KK和里夫金,结果引起舆论风波。有网络左派针对《失控》发起批判,认为是倡导彻底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还魂。我觉得,做提醒是应该的,但一棍子打死的态度很成问题,况且并无这个能力。相反,政府官员确实有必要学习一下KK,《失控》也并非主张“放任”,而是一种更加灵巧的层级管理。目前政府部门管理中出现的不少问题,都和不理解“失控”世界的运作方式有关,还在试图用老一套层级体制和话语追赶新世界。
不过这个新闻对KK的介绍确实误解了KK。新闻中说:“‘蜂群远比一头狮子更厉害’的观点就是出自《失控》一书,意在强调合理分工、加强合作会达成效率的最大化。”分工合作提高效率之类言辞几百年前就已经被重商主义者提出来了,老生常谈,还需要KK来说吗?完全没抓住KK的精髓。我只希望官员读书不至于此,不然就真成了经济自由主义的老生常谈。
四、回心
前面说到kk有种永远在好奇,永远在自省,永远在抵抗的精神。这最后一点,当然和他的共同进化观念有些关系。蒸汽机也好,飞机自动驾驶系统也好,共生生物也好,都有一种自我砥砺或者互相挑战的机制,循环往复促成了共同进化。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但就KK的气质来讲,我愿意用另一个词——回心。
这个词是上世纪日本的鲁迅研究者竹内好用来称赞鲁迅的。竹内好批评日本人面对外来挑战时候,缺乏自我,总是义无反顾立刻转变成对方——要不就是全盘学唐朝,要不就是全盘西化,没有不断和过去自我对话的痛苦,以及在痛苦中涅槃的精神。所以虽然每次学的挺好,但就像一个学校里的“好学生”,永远处在一种比赛场上抢金牌的状态,缺乏主心骨的形成,永远是没有芳香的花朵。
他把鲁迅作为中国精神的一种代表——近代中国人面对外界巨大挑战,于亡国灭种之压力下,却能不失掉自持能力,在面对挑战和学习新事物的同时不断抵抗,不断回问自己的心灵,在保存自我的同时再造自我,因而这个过程更痛苦挣扎,却更有创造性和基础。竹内好说:“回心以抵抗为媒介,转向则没有媒介”。回心者勉力向前,但区别于那些极端的改革派、革命派、颠覆派、大棒派。
(竹内好)
KK当然没有鲁迅那么痛苦,但在他的论述里也能感受到一颗坚定又不断反思的心灵,放在一片互联网喧嚣里,已经难能可贵。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从笨拙菜鸟到前卫极客,从芸芸万众创业到踌躇满志大佬,甚至再到整个国家,恐怕也仍然需要这种回心的能力吧。
顺带说一句,《银带》画风美的夸张,但故事挺一般的。众筹名单上有刘慈欣,可是写科幻小说,凯文·凯利比刘慈欣差远了。
(《银带》附录众筹名单)
在港铁上花了几周断断续续的深读了全书。《必然》其实更确切的说是对于不远的将来的互联网生态的阐述与总结。
如果说《失控》是KK对于互联网未来的一番天马行空的预测;《科技想要什么》是KK对于科技本质的重命名;那么对于《必然》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失控》里,KK对于去中心化的分析与预言让人醍醐灌顶;《科技想要什么》里,KK对科技自发的生命力犹如晴空霹雳;而《必然》里的推论雏形大都早已显现了。
这不是一本平庸的书,但对KK本身来说,它其实足够平庸了。
无趣。
1.很简单的理论非要用复杂的名词和语句解释。
比如原文中说:我们文明中大部分优秀的固定事物不会走掉,我们会继续制造模拟介质的物品,但它们会吸纳数字特性,同时嵌入芯片。
其实不就是说,以后会往实物上添加芯片,然后形成物联网吗!
基本上全篇文章,只要涉及理论都会出现这种晦涩难懂的句子。
2.畅想是好的,但一旦涉及到具体关键的科技就没有详细解释了。
谈到人工智能,跟纸张一样的电子书时,几乎没说到具体的科技。只是畅想而已。
3.逻辑推理不算太严谨。
特别是对人工智能的推理,感觉跳跃性有点大。
4.感觉不是很能算是预测,更多是对于现状的描述吧。基本讲的东西都不算新颖。比如说类似豆瓣电台的那种智能…
整本书看下来觉得,如果当未来科学看,讲得不过新鲜。当现状科普看,又讲的不够深。唯一深奥的就是他的语言…
《必然》和《失控》相比,感觉更容易消化,也没有那么惊艳,个人感觉主要几个原因:
1. 《失控》发布时,现在混知乎的人当时大部分都在小学,初中。那时候和你讲分布式,云计算绝对是对牛弹琴,更别说AI了;但现在我们很多都高校毕业,参加专业性工作,并且每天都在接触互联网,我们已不再是当年的小屁孩儿了。
2. 世界是平的!!!如果说90年代中国人对世界领先技术完全是两个世界,在当今社会也就是隔壁的距离,所以KK说的很多东西我们已经听过甚至已经体验过了。
3. KK本身从不同的角度写这两本书,一个是抽象的生物学类比,一个是规范结构的12个趋势。
以上
11月的初冬的傍晚,从软件园到科技路,走路30分钟,乘车15分钟,途径办公楼、工厂、医院、住宅区、商业街。没有景色也并非静谧,唯有头顶的视野很开阔,带着耳麦,听着罗振宇分享的《必然》,那即将来到的未来,尚未流行的未来,令人震撼,让人思绪万千,看着快要建筑收尾的新写字楼、正在招商的商业街…想象着一群生生不息,浪淘不尽还欲来的企业家、创业者们即将涌入,他们是做什么的呢?他们将为谁而服务呢?与现在有何不同呢?是垂死挣扎还是欣欣向荣?这是必然吗?…
变化是必然而然的,那究竟什么是必然?
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百科这样解释道。请注意关键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确定性、不可避免性、趋势。
曾经看过财经吴晓波老师的一篇文章,叫《我创业的弯路你别走》,里面提到他4段失败的创业之路,从做珠宝电商,到西湖边开书店再到做如何做职业经理人的周刊杂志,再到做app订阅版的周刊。4段失败的创业经验总共损失1亿五千万,而这4段创业经历里,除了最后一段电子书失败的原因是投资时机不对之外,其余无一不败在了同一个点上–没有紧跟趋势。可见认清趋势的重要性。而能否有敏锐的眼光去预测未来,也将是你努力的风向标。
《必然》这本书,讲的是未来30年的网络发展趋势,作者凯文凯利,是美国连战杂志的创始主编,他在94年完成一本著作《失控》,是当时他对科技、社会,经济的最前沿的预测,书中提到的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网络社区,甚至包括一些双赢,共生的概念也都在今天分毫不差的预测到了。想象在94年的时候,互联网还未成型,阿里巴巴的马云也刚刚才知道互联网的存在,不得不说凯文凯利是个大胆富有想象力的预言家,还兼备着极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积极乐观的世界发展观,因此个人觉得《必然》这本书还有蛮有价值去看一下的。希望这本书能拉近我与未来的距离,能在十年后的某天让我愚锈的脑袋会与某个product或fresh idea擦出似曾相识的火花。
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环境性情浮躁、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必然吗?每三分钟刷低头刷微信。五分钟刷新微博?这是必然吗?…这都不是凯文凯利所言的必然。他所言的必然,是流程框架式的,没有讨论人性本真的勤奋与懒惰,自制与自知,善与恶。是他对人类科技发展的信任,看似混沌却极富张力与弹性。“因特网的形态——由网络组成的遍布全球的网络——是一种必然,但我们所采用的具体实现就不是必然。”
纵观 《必然》 全书谈论的几大趋势,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技术上的变革,有知化、追踪、重混、过滤。第二类是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变革,有使用、共享、屏读、提问、互动。
着重讲3个趋势。
使用
美团是国内最大的团购网站,却没有一家餐饮实体店;Facebook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媒体平台,却不创造任何内容;淘宝是最有价值的零售公司,可却没有任何库存。我们可以观看一部电影,却无须拥有录影带、碟片之类;读电子书,而书却保存在亚马逊的云端。我们使用的东西,远远大过我们拥有。一切产品都在减物质化,变得更轻盈、更便宜,更少的物质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一个趋势。如此这般,使用变得越来越即时、按需、方便。世界也变得更加“去中心化”。
抛开这些干涩的概念,讲一个很有趣的未来场景大家感受一下“我住在一个综合性的一个公寓里,除了我自己是属于我的,其他的全部物质是不属于我的,我的房子里有好几个大箱子,它每天都会更新4次,当我想要什么东西时候,只需要告诉我的设备,便可以在4个小时内通过无人机,机器人货车,传输带等一系列自动化物流运输进我的箱子,我想吃火锅,于是资源配置中心将会调度饮食区的各种食材,锅在1h之内上门服务,当然我吃完后是不用清洗的,只用放回到箱子里即可。像照相机,野外露营帐篷这些使用频率不高,还更新换代的比较快的物品,我完全可以从我的盒子里拿到最新最高端的产品。当然,我的衣服也是预定的,这太划算了,只要我想,可以一年四季每天穿的不重样。每天晚上我会把穿过的衣服放回箱子里,它们会被重新清洗和分发。如果说,我的资金再足够的充裕,可能还会换一套配置更加高端的公寓,而我只需要在环球物料上点击预定。我的房间每天可以变着法的了解我的需求,更换墙纸的图片,为我推荐我喜欢的电影和音乐。当然,这个房子也是不属于我的,当我需要出差或者换个地方的时候,这个公寓就租给其他人了,这一点也不用担心,因为它会比你离开的时候更加的干净整洁。而环球物料这个系统也是很聪明的,他会根据日历,你的形成安排,推断你的出行计划,在你出门的30s内可能汽车已经等着你了,如果说你想锻炼身体,ok,只需要预定健身房服务,或者预定一个自行车传输到你的门口。到这个时候,你可能不需要什么行李,因为你可以从网点提取到你所要想的一切。物质就显的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一切都是服务于你的。
互动
互动这一章节讲的是虚拟现实的概念。所谓虚拟现实,是使用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简言之它是通过技术和外设生成的虚拟的世界,但会带给人最真实的感受。虚拟现实在体验层面上。讲究的是沉浸感,你完全沉浸在一个虚拟的不同的世界里,你坐过山车,体验忽上忽下的刺激,躲避迎面扑来的蝴蝶。而实际上你只是坐在板凳上带了个虚拟眼镜而已。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观看IMAX电影,因为它带给我们最好的视听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日新月异,创投机构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市场也是各种青睐。
虚拟眼镜的眩晕感是现在unity技术界的一个难题。必然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光感的技术,是继体感之外的又一大胆设想,就是虚拟现实的设备直接将影像投射到你的眼睛上,这样就不用戴那些笨拙的眼镜,外设,它会将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进行叠加,让你站在自家的厨房里看到一个绝对真实的机器人。这是一种增强现实的技术,想想都觉得很炫。
共享
这个变化现在已经非常明显了,原来大家都出来做平台,现在已经开始做内容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微博、知乎、直播、喜马拉雅、pinterest等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知识分享的力量在互联网世界里发扬光大。医疗服务被带到最贫困的地区,免费的高校教材被编写出来,维基百科、影视档案、救援信息……然而,有人会问,既然每一个人可以自由公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作品,编辑,这个纸质书时代的古老的夕阳行业,还有用处吗?凯文凯利在本书里做了理论支持:“当100万人在一周内进行了100万次写作(或写博客、贴图)时,对这些文字洪流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将会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自上而下的选择将会随着用户生成内容的增加而逐渐凸显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提供用户生产内容的企业将不得不开始向素材的海洋里添加编辑、筛选和管理等功能,以维持人们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在底层的纯粹无政府状态之外,必须要有一些其他东西。”
…….
如果说世界是一个地球村,那一定是网络拉近了你我的距离。无论多远我们都可以面对面交流,未来的万物联网,现在的一切正在做的就是联网。拥抱互联网,不是说它能给你带来一种利益,而是它会是一种趋势。一种习惯,慢慢的渗透到你的血液里成为你成为习惯的一部分。你无法背弃它,每个人,每个公司,都在做,你不做,抱歉,你就out了。
以上这些文字与故事,并非我撑着脑洞给大家自导自演一场《黑客帝国》,不过,它一定会在未来的几十年真正实现,(或许会首先实现在网游里)。最后分享一句凯文凯利的一段话”这个时代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努力,但你不再风口上。你聪明,但你不再潮流中。知道趋势,已经胜利在望。
收起渐远的脑洞,不用恐惧未来的不确定性,革新一定是好的,科技与网络一定是服务与人类,而不会主宰人类。最后再分享一句本书的摘要:未来会必然到来,科技也必然会巨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但是科技不是万能的,不要让科技代替我们思考,能拯救人类的终究还是人类自己。
期待,却隐隐不安,未来的变革就这样扑面而来,不用畏惧,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迎接它吧…
“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它们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将去往何方的预测,只是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读了一周序……一直在做无限的补充阅读,强人工智能说让我突然感到活着似乎有种无力感……
《必然》之观思
凯文·凯利KK早已是科技媒体圈的一面旗帜。其传奇著作《失控》1994年问世预言了诸多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比如网络联通,分布式计算系统,电子货币,人机相互摹仿发展等等。而在科技深刻变革2015之际,KK的又一洞见未来之作《必然》出世,自然引起我们的好奇,他会给我们描绘怎样的当下与未来的世界,以及启示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必然。
整本书KK讲述了当下正在发生的12个趋势力量: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te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开始(Beginning)。每一个都是一种必然植根在现在科技发展中。我们所处的环境世界的形态正在变化,根源是互联互通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生命体、各种物件、环境、信息、能量等等融接到这个巨大的网络体中,在书中KK称为霍洛斯(Holos),其囊括了人的集体智能、机器的集体行为、自然界的智能相结合形成的整体以及出现在这个整体的任何行为。在霍洛斯中,KK描述12种力量驱使与重塑着各种网络个体的形态,使得这个世界变得连接无处不在,交互无处不在,一切变得智能起来,一切变的流动起来。这些趋势,必然而然。
读完这本书,有几点思考与启示,值得探寻:
我们的世界将越来越网络化,连接无处不在,物理世界指数级地比特化,而比特世界又反作用于物理世界。互联互通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核心特征趋势,通信、能源、物流三大互联网并具发展,构成了人类发展的基础设施。
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交融互联下,时空将“坍缩”变成零阻隔,一切变的具有现场感,虚虚实实难以分清。当下初级的直播,到VR都在形成一个让我们触手即可的另一端世界,无论何时何地。互联互通的世界网络体,使得每个人都是这个网络的一节点,并与其他节点互动生长。
一切将变得流动起来,你占有的静止的将不具任何意义,我们需要的是分享与协作。分享你的资物、知识、经验、技能、智慧等,互补协作,共生互利。专业分工将进一步深化,你所特有的长处东西将会决定你的价值高度,而短处缺需的将通过这个网络与其他节点交互得到满足。
一切变得知化智能。原子世界比特化,形成数据,流动在整个大霍洛斯网络体,经过计算分析处理,使得数据语义标识的物件资源有最终更好的配置流向,通过能源与物流网,送达到去处,实现价值的增生。知化智能的作用就是使得信息资源更好地流动起来,减损阻耗,去往所需之处。知化智能将进一步解放人们在重复性确定性特定信息决策等的领域工作,使得人们可以从事更多创造性与精神性的工作。
其他还有很多思考的地方。在这个越来越互联互通的世界,我们需要保持一种网络视角思维,何以立,何以生。幸于此时代,我们一起来见证。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观思简行
公众号:Quan_Imagine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10 )
历时20小时三天的连续阅读,终于读完了此书,读完后思潮涌动,各种想法喷薄,想着知乎上现在定有各种大神的巨著问世,没想到仅一个问题孤独的躺在这里,那么,作为一个知乎小白,也只有献丑在此抛砖引玉,同时殷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到此深入讨论。
仔细搜寻了一下关于此话题相关有价值的解读,罗振宇的一次线上活动分享算是非常精彩,但是是以他的语言来表述的,我们想我们都不需要书摘,那么我就放开书用我自己的语言做一个浅薄的解读。
一,KK是怀着什么初心来写这本书的?
我认为,KK是怀着对人类,对时代极大的善来写的。我们知道,狗会帮您看家,而狼可能吃掉您的家畜,当我们知道这个规律以后我们就不会把我们的家畜和孩子放到狼出没的地方,顺应规律我们会得到保护,逆规律而行我们可能受到伤害。然而,在认识到这个规律之前我们肯定受到了很多伤害。
那么,如果互联网也是一个生物,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认识到这里面得规律或者法则,如果没有认识和了解到,那么我们是不是会受到很多伤害,看看我们现在企业、国家的状况,以及被互联网冲击得凌乱不堪的个人及家庭生活,相信我们大多数还没有或者完全认识到,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因为我们没有认识的规律而做无用功、而被伤害。
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一般,KK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先驱,他先于我们大多数、甚至所有人认识到互联网世界的法则,而且把结成书来出版。
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为了让世人有更多且更快的认识到互联网世界的法则,那么,我们就能以更符合规律的方式来经营我们的个人、家庭、组织、国家甚至人类社会,让我们尽量少受伤害。
二、KK的观点有何独到之处?
KK看待互联世界最明确的方式就是用生物学方式,生物学方式是相对于机械学方式的一种观点,机械学讲求精准、齐备、且可控制,而生物学观点讲求自然生长、发展,同时有错误混乱和不可控制。其实,同样,我们看待互联网也有社会学观点,也有政治学观点,只是在KK的书里这是一种基本观点,然后还会与其他观点交融。
三、那么,互联网生物产生于何处?
其实偶然和必然都是相对的,就像我们很难说人类起源那锅原汤里面的第一细胞是偶然还是必然。互联网生命的起源是偶然还是必然也很难回答,至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但是如同细胞组成了组织,组织组成了更为复杂的上层组织然后才有了多样的生物种群,如果我们以细胞为比喻的话,那么互联网这个生命就是起源比特,更多的Bite可以组成文档、图片、网站等更高性质的组织或者叫比特生物,而当它发展到组成电脑后就如同有了人,有了更多的电脑并且相互连接就如同更多的人可以组成家庭、企业、国家等这样得组织一样。这也许就是KK看待互联网世界的方法,而这个生物起源于比特。
四、那么,必然,就是针对互联网这个生命的必然,那么互联网生物为什么会有必然呢?
因为基因的特性,所以我们人类必然首先满足生存和繁衍的需求,这是基因决定的人的必然,因为基因的特性,作为其载体的人类的形成家庭及各种各样的组织成为必然。
同样,因为比特就是互联网的基因,基因一定会决定它的行为模式,那么由比特组成的生物具有互联的特性、分享的特性、复制的特性等等这些规律就成为必然,因为它本质产生的规律的规律也成为必然。
所以,KK的《必然》就是告诉我们以比特为基因的互联网,有那些必然会发生的规律,因为这些规律的融合发展又会产生哪些必然,以及必然的必然,这些共同构成了互联网生物。
五、互联网生命现在处于一个什么阶段?
用KK的话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原因是联网才刚刚形成。互联网之前的发展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形成之前的由细胞到组织由组织到海洋生物到哺乳动物甚至到猿类祖先从树上走下陆地那一刻,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精确,但是,过去的三十年就相当于互联网发展的这个阶段,但是他开始的标志应该是互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明显且可识别的趋势,且开始从根本上影响我们原来的世界。
六、互联后的世界将如何产生影响?
做一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就如同水一般,一滴水可能很快干涸,但是更多的水聚合在一起就可能形成江、河、湖、海,一滴水没有波浪,而江、湖就可能形成波浪,而在更多的水形成的海,就可以形成滔天巨浪、海啸、可以吞噬巨轮甚至大地。一台台联网后的电脑就如同水滴已经形成了小溪,很多的小溪必然会形成江、河、湖、海,到那个时候,互联网将会升入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甚至我们的大脑、每一个机器,我们可以想象这将是什么样的影响。
KK的书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从他的眼光来看,互联的时代就会如何形成江河湖海,以及如何刮风起浪的规律。
七、这将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
如果,您认同前面所述,那么您将意识到互联的世界将会深刻影响我们的时代、我们时代的每一个方面、以及我们时代的每一个人,比如:
我们的社会体系包括协作体系、政治、法律、商业等构建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基于工业革命的体系来构建的,但是随着互联的深入发展,所有这些都将与新时代不能匹配,需要更改、替换甚至废弃,而且这种影响还可能深入影响人类的伦理观:比如比特世界的本性就是倾向复制,那么现有的版权保护观很大程度是与相背离的;
随着互联的深入,人工智能会深入我们的社会的每一个方面,比如,体力劳动将绝大部分被机器人取代,那么必然有许多人失去工作。而且不光是体力劳动者,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很多原来需要人类智力的活动难度会降低,甚至完全被替代,所以必然有很多现在的脑力劳动者被替代,比如如果过滤技术发展成熟,那么法律的查询、使用将变得容易,那么也许很多律师也不需要了。
随着互联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每一个都需要巨变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当互联冲过原始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将会是几何级数的,所以,变化可能会快得超乎我们的预料!
八、我们该如何面对?
这一点,我真的不敢妄言,但是可以谈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1),尽快的认识趋势吧,这个是面对变化可能掌握主动性的前提;
2),拥抱新事物吧,常怀对于世界的好奇之心,学习之心,才能融入时代;
读的过程我自己就在想,由于人们对于这种变化的反应不同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影响?会或如同狩猎将人类和猿类祖先区分,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划分成城市和乡村,这样的巨变带来的变化一样甚至更大?我觉得可能更大,甚至大到我们不能想象,而且这种巨变发生的时间越来越短,可能我们这代人也是见证和参与的一员。
随着互联的深入,什么是智能?可能预测的是人工智能不仅会参与我们的生活,也会参与我们的大脑,那么也许以后我们的智能就是我们自己得传统不可替代的思维智能加上我们可以获取适应的人工智能之和。
所以,也许,拥抱和参与,是生活在互联与传统社会混合后的必然!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阅读完《必然》后的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我不想写出一份大纲,更多的希望我的一点浅思能够激发更多的人去理解、行动和改变。
KK把书献给我们是为了人类。
那么,我也有责任将这份思想传给大家,虽然非常浅薄。
篇幅有限,希望对大家有用,我会根据大家的关注陆续更新,同时欢迎转载,但是转载前打个招呼,
知乎新人,还希望大家能够指正,同时欢迎共同探讨迎接时代的变化。
铁口直断 洞见必然
凯文•凯利的《必然》在讲什么?
/本文首发与我的微信公众号个屁
前言:
春节期间,在家陪着孩子们养病,把凯文•凯利的新书《必然》读了一遍,这帮我把近两年来时代突变中,所见的种种现象与迷惑具体而完整地梳理了一番。堪比十二全大补。
/看的kindle版本,封面跟印刷版的好像不太一样
KK的作品,颇有一种先知讲话的感觉。但是和麦克卢汉或者阿尔文托夫勒这样的纯正先知相比,又稍欠了一点形而上的观念,多了些琐碎的意见。kk被国内技术圈奉为大神,大概跟书商从实用性的角度大肆吹捧有关。
比如 ……
罗辑思维这么介绍《必然》
“为什么我们这么看重凯文·凯利?
因为他对这一代中国互联网人的启发实在太大。
是他第一次在《失控》中提示我们——
要用生物学而不是机械学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是他第一次在《科技想要什么》提示我们——科技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
而在新书《必然》里——
凯文·凯利全面介绍了这个新物种的基因特征、所思所想、行为规则和未来走向。
换言之,他预言了未来30年哪些领域会出现重大的财富机会。”
看了这个直指财富彼岸的鸡血风介绍,我差点都不想看这本书了。后来想了想罗胖嘛,一个书商,不这样大众读者没准儿真不买啊,就释然了。果然人的年纪越大越宽容。
近年来,我服务了一些创新领域的客人,每一个客人的想法对于我认识今天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启发性。本文是我看完《必然》,结合自己在中国的见闻思考所做出的认识和再归纳。对于没有看过本书的人,希望能有个提示作用;而对于读过本书的人,也权当参考罢。
———————————————————————————————–
铁口直断 洞见必然
——KK的《必然》在讲什么
首先kk所说的必然,是形态的必然,而不是具体实现的必然。他说“因特网是一种必然,但我们所
采用的因特网具体实现不是必然。他可能是商业化的,而不是非盈利的;可能是国家的,而不是国际的;也可能是私密的,而非公开的。长距离语音信息的电话系统是必然的,但iphone不是;四轮车辆是必然的,但suv不是;即时信息是必然的,但推特不是。”这个附加的说明很棒。
文中罗列了12个必然: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te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以及开始(beginning)
必须要强调的是,这12个词均是现在分词形式,也就是说,在意义上,这12个词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虽然书名是极其笃定的“必然theinevitable”,但却用这12种正在进行中的状态,预示着必然中所蕴涵的无穷可能性。
#形成becoming
这个与其说是必然,不如说是一种观念意识,一种看待文明进步的姿态。开宗明义,用正在形成提示了本书所提到的所有今天所见的世界,以及所有的必然,都是前所未有,正在形成的。
kk创造了protobia这个词,pro-代表的是改良与渐进(progress进步、process进程),而topia自然是来自乌托邦utopia,理想社会。protopia指的就是缓慢的累积,但永不间断的进步社会——浮士德博士生命中最后那句话“这真美,请停留一下”所指的全人类永不停歇的进步社会。
#知化cofnifying
这指的是人工智能的趋势。人工智能并不一定按照人类智能的模式建立。假如以人类模式为标准,那么或许永远也不会产生机器中所谓的智能。但实际上,电脑所实现的智力活动,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人类了。过去我们认为在象棋这种典型的治理活动上,计算机是不会战胜人类的。但1997年,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而就在前不久,google的alphago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专业棋手,再次让人类接受被人工智能超越的现实。
自工业时代以来,人类一直生活在被机器取代的危机意识中,但这个事其实并没什么那么可怕。水利风车蒸汽机接管了人类的体力;计算机接管了人类智力中偏体力的部分(枯燥的记忆、查询、搜索、排列…)。机器从来接管和取代的都是人类的苦差事。
实际上,今天我们使用网络的搜索引擎、云端服务、邮件、o2o、自动推荐、导航服务…,就是在接受人工智能的苦力工作。从这个角度看,人工智能并不可怕。人工智能将是人类越来越聪明的助手。
在这个趋势中,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有一天,机器拥有了自我编程、自我生产这样的进化能力时。彼时人类的工作、或者说人类智力的能动性,应该体现在什么地方。
想象一下,当一个农民,农场里的工作都被拖拉机接手之前,他忧心忡忡,以后我的力气要花在什么地方呢。后来拖拉机来了,于是他有了更多时间,去酒吧里喝喝酒,和小妹子聊聊天,他觉得还挺开心的。也许这才是真让人担心的地方呢。
#流动flowing
世界开始进入了一无始无终的流动状态,今天,没有什么东西非要等到成品才上市。产品处于一种不断更新的状态中。产品、意识、观念、信息的碎片融合在一片汪洋中,人类创造的信息让人类永远无可能穷尽其所有的内容。
3d打印机的发明,让物质本身也具有了可被复制、下载、传播的流体化数字化属性。在win10中,内建的3D builder软件,支持简单方便的3D模型编辑搭建功能,支持使用kinect做3D扫描建模,可以连接3D打印机直接打印物件。这体现了微软对未来物质数字化的看法。
/未来,会有很多物品成为可以下载的东西
这个高度流体化的今天,就像是早期孕育生物的原始汤,划时代新事物正在这片液态的世界中成形(becoming)。人们生活在各种当下的瞬间里,等待着每天的升级更新。如果说工业社会发明的时钟用嘀嗒的秒针切开时间,终结了的永恒,数字时代的流动又把时间粘合在一起,带回了永恒。
老子说,正是因为水有形态不定的特征,才能“善利万物”,这是他所描述过的“道”的境界。此刻我们所处的数字世界,正在这种“几近于道”的恒动状态里。
#屏读screening
KK在这一趋势中,把形式聚焦在了屏幕这一“实现”上。实际上,屏幕本身只是一种符号。万物互联所带来的结果一定是万物显示。人类最终的显示器就是人眼(视觉官能)本身,信息最终将会通过人眼,显示在一切事物上。
更多的屏幕是为了突破单一屏幕的局限(此刻我正在用一个屏幕写字、一个屏幕放着《必然》的电子书、一个平板上放着我写的提纲笔记),而将来,就像Hololens那样的设备,将画面直接投放在你的视觉中,将会突破这些物理屏幕的局限。微软称之为混合现实——即VR+AR的混合物。所谓屏读,实际上是整个世界的可读化趋势。
/我的工作界面严重依赖各种屏幕//这个手写的笔记我会在整个文章最后作为附件为大家呈上
这是一个I/O的进化路径,即是电脑输出方式的进化,也是人类自己的输入方式的进化。
今天的智能手机,和上一代“功能机”质的差异就在I/O的方式上。所有的软件和硬件都是在为触屏的I/O方式服务。
然而,从开发者只能增加屏幕尺寸,更改设备尺寸的升级方式上看,智能手机这一种群的生命基本上已经到头了。回想功能机时代的尾声,窘境并无不同。Googleglasses、hololens,这类产品,都在预示着阅读万物的时代正在形成。
我和一个好友打赌——他搞IT的时间比我做广告的时间还久,用不到2020年,今天这种触摸屏的“智能”手机,就会被扔进时代的弃坑,每个人都会使用混合现实设备,像iGlasses,Nexus view,surface helmet诸如此类的玩意儿——要我说混合现实的应用开发才是现在“水最浅”的洼地。我们的赌注是一个比特币。还有人愿意参上一手么?
#使用accessing
未来,使用比拥有更加重要。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个意思放在今天还挺准的。uber没有自己的车,所以它比拥有几百辆车的出租车公司更有用(从这一点上看,神州租车肉身太重,迈不过来);淘宝没有自己的商品、库存、商城大厦,所以它比苏宁国美这种更有用。
平台拥有的不是物权,而是规则。一切软硬件设施都是在为这个规则服务,有用的存在才有价值,这就是数字世界的价值观。所以今天,人们不买唱片,因为下载就可以听到了;纸质书正在成为boutique之物(当然在我国,从来爱买纸质书的人就少),我爱死kindle以及它全平台同步的功能了(当当曾经攻击过amazon的电子书没情怀,在一个房价让人往家里存书比买书成本还要高的社会里,这声讨既无力又悲壮)。
张小龙描述微信的时候,说过他希望微信是“一个用完即走的”产品。我们正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去物质化”,“加信息化”的世界。生产力的进步本身就在降低物质、能源的生产、获得成本。“在过去的150年里,我们产出一个单位GDP所需投入的物质量一直在减少,而且在过去的20年里减少的速度变得更快了……最近,每公斤物质投入所产生的GDP价值从1977年的1.64美元增长到3.58美元,这说明在23年里减物质化进程产生了翻倍的效果。”
人类作为生物,获得体验的满足是根源的需求,这是自然选择的依据。边际效应所带来的体验刺激递减从未如今天这般严重。生也有涯,然而体验无穷尽,体验、更新体验、再更新体验。数字化使更多的体验只需要使用就可以获得,而且非常方便迅捷即刻。无需等候,无需携带,无需拖着沉重的产权。
通过网络,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得到相同的或者你需要的体验。这样说来,有用是比拥有更加本质的物的(消费的)属性。
未来不仅仅是数字产品如此,这种价值观也在进入物质世界,比如房地产。我的一个朋友,做软件开发出身,他们做了一个叫做“梦想+”的服务式办公产品。类似wework,他们找到一些旧的厂房,租下大楼,然后因地制宜地改造成为逼格,或者说创意氛围很高的办公场所——当然不是那种蠢了吧唧的格子间。每个办公场所都有公共的前台、会议室、会议设施——这属于服务式办公的标配了。
然后他们又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的云办公服务系统,他们希望通过这个系统,让你无论在这个城市里的哪一间办公室,都可以进入你自己团队的工作空间,和团伙成员协作。分布在城市里的不同空间通过网络连接在了一起,不仅增加了便利,还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办公体验的可能性。这个并不完全受空间约束的场所除了办公,还增加了社交、培训、业务拓展等更多的职能。往远了看,谁还非要买一个、或者租一间门墙分明。的写字间圈住员工,要求他们朝九晚五在这城市的早晚高峰耗费青春呢。
/这个logo是难用了一点//不过创新就是得把能犯的错都犯一遍才好
话说回来,现在每次看到我的房地产客人,特别是写字楼的开发商,要把一间又一间的办公室卖给某个愿意把同伙都带过去办公的老板、或者相信这里早晚会有产业人口涌入的投资客、或者相信办公地产还会有成倍溢价增值的冒险家,我都会产生出深深地无能为力感。
房地产的产权价格构成里,包含了40年、50年或者70年的土地出让金,相当于土地本身有用的价值被加了数十倍的杠杆。衷心祝我服务的所有的客人都能超越时代,攀上事业巅峰。
#共享sharing
共享即意味着你知道的我也知道,你获得的我也获得,共享的范围越大,人类这个物种的整体就越发精英化,而个体之间的意识差别就越小。平等,平权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强化。互联网是一个高效的,极少约束的公共空间,这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越来越便利。
要知道,“不要钱”是互联网胎里带的本能意识。这让来自美帝的KK看到了一个“社会主义2.0”的社会格局雏形。
如果谈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公”原本代表的就应该是“公共”而非“公家”,因为“公家”的实质是官僚阶级,那不过是一个自称“为公”的小众群体。
互联网让公有制回到了“公共”这个本意上,也因此,垄断资本家、寡头机构、以及官僚政府都无比厌恶互联网的自由流通机制。“比尔盖茨曾经嘲笑过那些免费软件的倡导者,并给这些人观赏一个资本家所能想出的最恶毒的绰号。他说,那些要求软件免费的人们是“当下的共产主义者”,他们是一股致力于摧毁垄断的邪恶势力——而正是对垄断的追求支撑起了美国梦。”KK在本章一上来就转述了比尔盖茨这种自相矛盾的无知言论。
而今,我们会看到,公共化、平台化带来乌合之众,但并非一事无成,共享机制创造更加便利广泛的合作条件,强化了自由意志的能力,从而带来更加多元、高产并且有价值的创造。
维基百科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从模式上,所有人都可以编写的百科全书,没有领导,你写了别人就能看到。你写就写了,别指望能挣一分钱。这个玩意怎么可能干出个名堂呢。要知道百科全书的编纂完全是一个高投入,精英化的工作。
而今,维基百科“拥有3500万篇文章,涵盖了288种语言。美国最高法院引用它,全世界的中小学生依靠它,所有的记者和终身学习者借助它迅速了解新知识。”在这个平台上,维基百科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目标,一套规则。这简直就是无为而治最佳的当代实验范本。
我有一个客人,做机器人(这个事业非常时髦,其实人是那种非常nice的IT理工男,不是投机分子),这是一个6条腿的,蜘蛛一样的东西,他命名这个东西为hexa。他其实并不知道这个用6足行走的小玩意儿有什么刚需的应用,但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觉得这个东西就像初代的苹果电脑。
乔布斯也不知道当人人们往家里放一个pc机有啥用,他对家庭主妇们说,这个放在厨房里,你可以一边做饭一边看菜谱。显然pc的用处是那些不断在上面制造应用的人们开发出来的。生命最初并不知道自己的使命,但却拥有最大的可能性,hexa也一样,他们在这个东西上做了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用于测距的激光传感器、无线网络、usb接口,并且设计了开源的编辑软件以及图形化可视化的模拟编辑器。我们把这样的hexa称作活物(the livingbeing)。
接下来hexa即将进入众筹阶段,到时候它的软件和硬件都会开源,这使hexa成为一个平台,接纳所有人加入到这个平台上进一步开发hexa。未来有的hexa也许会成为空气质量探测机器人——安装pm2.5探测器;有的hexa可能用于绘制室内地图——安装3d扫描工具;有的可能是家庭可视电话的载具,自动拍摄对话者,听得懂指令的万能行走遥控器;有的可能是野外探险的助手——更换更强悍的腿;有的可能仅仅用于VR+AR对战娱乐。群体共享的智慧将把hexa带到各种有用的结果上去。
/我们在影片里,布置了非常复杂的地形让hexa挑战
反工业文明的邮件炸弹杀手卡钦斯基曾经断言,达成目标本身就是人类的根本需求。而公共化的社会带来的是无论谁,都更容易找到自己所属的群体,并且发现大家共同的目标,责任感来自群体的使命感,所以当百度贴吧被卖掉的时候,不仅当事贴吧奋起抗争,整个网络都在谴责这种私有公共设施的行为。
人们珍视并依赖网络的公共空间,说明公共意识在网络空间里已经诞生,并且埋进了所有依赖互联网生活的人们心里了。如果相信自由意志,就会很容易意识到,公共化是文明的未来,是自由的方向。共产党宣言里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他把共产主义描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这完全有别于我们对共产主义标签化的理解,这种联合体,必然,也必须是去中心化的。想必只有去物质化、加信息化、高度公共化的社会,才能达成这一理想。
人类个体在数字时代创造的共享机制中,正在成为更强大的智慧有机体。而目前,通过设定目标、制定规则、以及软硬件开发,运营一个可以卷入大众的平台,将是非常正经的正经事。
#过滤Filtering
显然,我们现在的世界信息是严重过剩的,“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经济学家统计了全球信息生产量,计算出新信息正以每年66%速率增长。……信息的增长已经持续了至少一个世纪。66%的年增长速度相当于每18个月翻一番,正符合摩尔定律规定的速率。……今天的信息量相当于每人拥有320座亚历山大图书馆。”“即使只是对过去24小时里被发明或创造出的新事物进行芥蓝,也会花费我们一年以上的时间。”
因此,过滤成为了数字化世界中的基本生存需求,新的世界秩序将在过滤中产生。过滤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技术层面,人工智能+个性化定制,为个人提供了信息的技术层过滤。你对网络的使用过程,也是对人工智的调教过程,这使得人工智能逐渐认识你,区分出你和别人不一样。从而为你提供符合你的喜好与需求的信息。在你调教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实际上你也把一相当个人化的隐私(包括兴趣、好恶、病患、作息、位置、社交关系等等)提供给了人工智能(某家供应商)。
因此,这里确实有风险存在,这些隐私在今天被纳入了大数据的概念。仿佛是所有人的隐私合在一起就不再是隐私而只是一大把数据了。所以,如今对服务商的信任变得相当重要。今天的人工智本身还无法作恶,但是它可以为企业为私利作恶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化的生活伴随着你一天的每时每刻。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拥有者可以知道你的每时每刻。没有技术提供过滤,在信息的汪洋里,你什么也做不来。所以,我一直坚持使用谷歌,并且希望它可以做到自己承诺的不作恶。
其次是社交上的过滤:去中心化是数字时代的整体趋势,因此,大型媒体以往的作用被严重削弱。从企业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最新的2015年广告媒介花费报告显示,去年整体广告市场下滑2.9%,传统媒体广告下滑7.2%,其中报纸降幅竟达到了35.4%,简直是崩盘。
今天,我们的信息更多来自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圈子,在社交媒体上,选择什么样的言论传播者很大程度是用户自主的选择。自媒、社群和朋友圈基本上组成了全新的用户私人信息渠道,而且每个人都不相同。
第三是心智上的过滤:当我们调教人工智能,定制自己的社交信源的同时,无所不在的信息也在反向调教我们的心智。作为一个广告人,很早就有知道,用户会自动的屏蔽你的广告内容。这反映了边际效应的作用,逼迫我们不断地拿出新的卖弄,在广告里提供更刺激的内容,这是广告创意的价值所在。
因此,只有通过了心智过滤机制的内容才能被用户所发现,换句话说,永远都是用户主动看见的你。这包括高性价比的有用、新奇的体验刺激、以及感兴趣的新知。这三个点,会指导供应商,制造出令人期待的内容。
人类的总量是有限的,每个人的每天的时间是一样的24小时,人的时间是典型的有限资源。把世界趋于无穷大的信息量分摊到这个有限的时间上看。时间(人的注意力)是数字时代真正稀缺的资源,而且越来越稀缺。
新媒体、自媒体、内容聚合平台、工具、o2o,所有新的经济模式面对的都是对这个有限资源的争夺。
#重混remixing
生产和创造也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19世纪末,美国专利局专员查尔斯.迪尤尔要求麦金莱总统撤销该局,理由是:“能发明的东西都发明了。”这句话成了一个多世纪的笑谈。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像《枪炮钢铁细菌:人类社会的命运》中所说,人类大多数困难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发明,只发明过一次或者两次。
比如拼音文字、轮子、指南针、镜片、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tcp/ip协议…。科技的发展就想点技能树,总是在根源的基础发明之上,通过传播、改良、组合、拼接进行发展,从而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和应用。
汽车+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
屏幕+无线电脑+电话=智能手机
屏幕+传感器+眼罩=VR头盔
……
数字时代,不仅发明通过重混获得,人类会有更多的创造通过重混获得。这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更加易用的创作工具,是我们并不需要想过去那样必须掌握某一个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可以开始创作了。比如电子音乐,如今使用iphone,用figure这样的玩具型工具,任何人,不需要学过音乐、弹过钢琴,真正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生成音色,调整节拍,创造一个鼓、bass和主音完整的Loop,并且还可以现场演奏它。
同样,在维基百科上,为你所熟悉的领域添加词条,用手机拍摄一段小视频,用ipad液化双脸拉长双腿,用win10里的3d buider制作、下载模型并且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这些工具易用而且免费,而且不需要你非得有什么专业。
另一个是网络社群的共享/合作机制,前文提到,社区中的用户会主动上传自己创作的作品,甚至是工程文件,让其他用户下载之后进行再创作。行为决定地位,那些圈子里的大神,是靠自己出色的创造力获得的声誉,劳动报偿中,财物并不是第一推动要素。
专业人士还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接受这些外行正在接管行业的现实。像我等凭键盘写作吃饭的,其实早就接受了这种局面。而那些还能使用高投入、大制作、创造奇观的专业领域,比如电影,还能保住专业最后的堡垒。
而心机和想法,“业余”早就一点也不业余了。
未来,人类投身其中的生产与创造,将更多呈现模块、拼贴、组合,众人协作参与的特性。人们只去做他喜欢的那一小部分事情。通过聪明的DJ(运营者),将这些内容组合起来,就能成就出一桩桩大事。
#互动interacting
这实际上和屏读是一体的两面,这代表了I/O输入方式的进化。无所不在的信息窗口势必需要新的输入方式支持。KK判断,未来人们进行人机交互,将会采用一种高度肢体化的方式,仿佛全身都是输入法。现在,我们已经见识到了Leapmotion,kinect,用肢体输入的工具,每个人都习惯了用几根手指在屏幕上戳点拖拽。
但我没法认同未来人类和电脑的交互需要很大的动作这个判断。人类的头脑感官在数字世界中越来越热,但肉身趋冷,人类在肉身的交流上也趋冷。我一个人的时候也许还会用siri,却从未见过在人群有,有哪个人习惯吩咐siri帮他拨电话,查天气。
我更倾向于认为目光、表情、微小的手势动作、轻声默念、脑波、精细化的笔诸如此类,在未来更有机会成为新的信息输入的方式。人工智能、更丰富的传感器、贴身的穿戴设备都会成为新的互动方式的支持。
#追踪tracking
这个趋势中谈到两个内容,一是与人工智能的过滤机能有关,另一个则是个人身份的数字化,档案化。
在过滤中谈到,大数据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个人隐私的采集。人们用自己的私人的行为信息,调教人工智能,反过来人工智能再提供信息的过滤服务(以及你可能会有兴趣的广告推送,这种恼人的程度类似拉完屎妈妈直接过来给你温柔地擦屁股。)
所以我关注到,近两年来,全球范围内加密的意识开始爆发,有斯诺登曝光棱镜计划的影响,也有大的互联网供应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加密意识会从精英群体中先产生出来,大概是因为精英人群对个人时间价值的意识更强,对骚扰的容忍程度更低。
关于加密,有两个典型事件值得一提,一是比特币,面世的时候,被强调为加密数字货币系统,具有匿名、去中心、公共化的属性。初期,比特币加密和匿名的属性是他成为tor网络黑市里的制定货币,并且被各国政府与银行界不待见。
后来所有的机构都意识到,比特币不仅绝对匿名,还绝对的透明,由区块链构成的公共账本具有绝对的真实不可伪造的优势,又纷纷回过头来研究这个区块链技术。另一个是whatsapp被facebook收购的时候,有100万不信任facebook的用户直接迁入了全球最著名的加密通信软件telegram——这是一个俄罗斯逃亡IT大佬搞的非盈利项目,至今仍使用.org域名,并且不接受一切投资,不可破解,在中国已经被墙。
巴黎恐袭之后,媒体报道IS通过比特币转移财富,通过telegram加密通信,为这两个系统的技术优势做出背书。在比特币和telegram里,加密的理由完全一致,就是信任。人们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加密而加密,加密的理由是信任。kk说“隐私只能通过信任获得,而信任需要稳固的身份作基础。结果是信任越多,责任越大,情况越好。”
信任是品牌的价值本体,我常说,如今的品牌就是过去的神,神的价值在于人类信,品牌一样,神格是由信众的意识塑造出来的。
此外,人会在行为中自然选择可信的舒适之地停留。就像家,你在家衣不遮体、放屁巨响,毫无心理负担。
我有一个客人,他们做了一个通信的应用叫“超信”,高度仿照telegram,从技术上和telegramc采用了完全一样的加密技术。当然他们是一个接受政府领导的中国企业,所以不会被轰出去。我们讨论,认为技术安全机制作为卖点,只有背书的作用,并不成为真正的刚需。
确实,用户对他们安全性的认识,更多体现在信息自毁阅后即焚的聊天模式上。这是一种安全的体验。而他们的工具另一个特点是,通信录基于手机电话本,这样最大限度地确保熟人社交。超信完全不像微信,里面只有通话和群组通话,没有其他任何媒体、朋友圈、工具、app、o2o之类的功能,它要让自己呈现为一个纯粹的通信工具的样子以避免造成骚扰。
于是我们认为,有别于泛泛之交,超信更适合与重要的人,谈重要的事。对微信信息流的条理缺失、大群的嘈杂、服务号的推送骚扰,超信倒像是一种清流。我并不知道这个软件最终命运如何。但如果你有我电话,加入超信可以试试直接和我谈重要的事。也许你会发现,还有其他的重要朋友已经在上面了。
/telegram连家公司都没有,反而获得了更多的信任
/超信的菜单//这个工具没有朋友圈,没有订阅号,安心谈话,没有别的多余
另一个追踪则是主动地,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记录自己的数字化信息,并通过云端进行永久的保存。这是一种个人的,纵向的大数据手段,是档案学的在数字时代的一种进化。未来,这种记录如果和医疗体系联通,每个人都能通过人工智能,以低廉的成本预防重大疾病,在个人健康上防患于未然,将不再仅仅是一句难以琢磨的忠告,而成为一项健康解决方案。
#提问questioning
数字世界的发展仍然遵循着摩尔定律飞速发展,这是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答案将带来两个新的问题,结果是,答案越多,问题越多。我们进入了一个有机会发现更多问题,并把我们引导到终极问题上的正反馈循环。没有人在乎42,人们在乎的是关于宇宙时间以及一切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个人类文明爆发的时代。
/这就是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答案//可是,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
#开始starting
我给hexa机器人的视频写了这样一段旁白,但因影片最后的表现形式很特别,最终没有用,但我想这非常适合放在开始这一个标题下,作本文的结尾。
每个时代都有开端
但当这个最初时刻来临的时候,
人们并不能确定这有什么不凡意义,
大多数人甚至毫无知觉,
只有一小部分开创时代的人,决定玩个痛快。
完
附
一、本文写作时的笔记提纲
二、十二个趋势的关系图示
我的公众号,个屁,没谱更新
谢邀,正在读,目前的体验是读起来非常爽。
只在科技范畴理解《必然》,无法把握KK的精神
去年买了一份《银带》中文版众筹,得到一本附赠的凯文·凯利(KK)最新作品《必然》。《必然》满纸是KK对液态化新世界的点解,《银带》则是他主创的科幻漫画,5斤重,厚重的像块青石板,画风唯美又神秘,感觉他想在信息流长河里埋藏一块篆刻着元信息的美索不达米亚泥石板,又好像“先驱者”号太空探测器里放置的金属板,携带着人类信息飞出太阳系。
网上已经流传《必然》的120条语录摘抄,不少科技博客作者随手引用,真好像他是教主一样。但摘抄行为就像我们小时候流行的名人名言,脱离整体,往往导致断章取义。比如,过去常有人引用黑格尔那句“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为现存事物辩护,殊不知黑格尔原著中紧接此句的下一句话就是“凡是存在的也都是不合理的”(完整逻辑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自身的肯定与否定,二者的矛盾推动着事物不断超越自身,是为“辩证”)。所以本文我不打算拘泥于小细节,而试图从整体思想脉络来把握之。
一、不再包罗万象,唯在意你的生活
KK最著名的作品《失控》洋洋洒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昔追地球起源,往继产业兴替。不仅讲信息技术,还非常“及物”——可以从蒸汽机、自动驾驶系统、海军炮台动力机制里发掘智慧,可以纵论登月计划、生物科学直到物质生产领域的分包协作……我称之为具有相当的唯物主义基础。相比之下,《必然》则围绕个人在信息流世界的生活方式展开。屏读、分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这些都是章节的名字,乍一看像在描述一个新媒体+社交产品。看似离开了物质生产基础,其实不然。
此书一开始就交代未来世界的一切物质都将被“知化”。物联网就是如此,所有物体都在上传自己的数据、接入智能流。不能产生数据、不能与环境互动的物件都会被人看作“坏掉”的物件。
另一位数字生活教父尼葛洛庞帝曾感慨连马桶都比电脑更智能化——马桶能感知用户有没有靠近、要不要冲水。可是你在电脑面前坐一天,它都不知道你的存在。以后这些都会变化。KK延续了之前著作一直强调的蜂巢思维、分布式计算、大数据理念和“科技想要什么”的内在逻辑分析,指出新的科技-生活方式刚刚形成,万物都将知化,在《银带》里则体现为万物有“灵”——新的人类将会控制机器的灵魂。你的电脑将识别你的到来,你的桌椅将自动为你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不过这些不重要,只是些方便和享受而已,重要的是软件吃掉一切,数据吃掉一切。智能流将像电流一样悄然围绕我们,支持我们。
我们将如何生活?
如果我们像产品经理构想用户场景一样,描摹一个虚拟的新人,这个人将是这样的:他永远是菜鸟,不断升级软件,也不断升级自己的知识。他的工作节奏变了,以日清模式解决问题、学习知识。信息不再以文件夹的方式整理(所以云笔记代替了资源管理器),工作任务也不再像等待整理的箱子,而像流水一样从他面前飘过。他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却乐于通过标签、收藏、关注等方法在河流里采贝并融入自身,构造自己的生命时间线(记忆)。
日清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处理问题的态度,不能再慢吞吞一件一件解决问题,也不用保证解决每件事,但是要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以最大概率处理不断涌现的问题。必须学会多线程工作(就好比大脑装了多核处理器。事实上我的办公桌上已经放了两台显示器,现在我觉得自己长了两个脑袋)。生活是流水线,但你不用担心它会像富士康流水线那样惩罚你,你从上面取多取少都是对自己的奖惩。
(两个显示器)
这样很忙吗?不,要懂得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慢吞吞地开老爷车,或者像个学究那样立刻批评互联网资本主义压榨了劳动力。他应该不断把琐事交给人工智能,自己去专注于更需要人脑的领域。数据生活和穿戴设备会优化他的生活,甚至“修改”他的身体感觉。比如腰带指南针的触感渐渐的会让他的腰能感受方向,而虚拟现实里碰撞石头的感觉也可能让他误以为现实中撞到石头也不过如此。他相信“进托邦”(有别于革命性的乌托邦),每一次技术更新都带来和益处一样多的损伤,但总是益处多一点。他的注意力价值也被KK计算出来了——平均一小时3美元——他愿意花费三美元来购买需要耗时一小时阅读的信息。
好了,KK跟踪科技时尚的速度够快,《必然》已经谈到香港占街运动人群使用的非中心化通信工具FireChat。我觉得他差一点就能赶上“表情包大战”和“谷歌智能战胜人类围棋手”了。他也称赞了“众筹”,肯定P2P大发展,但肯定没想到中国的P2P会以这样惊人的速度膨胀并发生崩溃,否则他一定会深思这个事情。因为他特别关怀个人体验,淳淳挂念个人生命在未来科技世界如何安放。
这个男人,大学一年级就辍学,骑自行车到处旅行,长期深入各种实验室和亚洲边缘地带,始终在蹦跑、琢磨、分享,也始终眷顾身后的人们。称他为教父是别人的看法,我觉得他没有,最多是个天使(messenger)。倒是中国有些人对他活(wai)学活(wai)用,成了精神传销组织的教父。
这本书比起《失控》给我的启发小,但值得玩味的言外之意多,所以,我们来说说KK的情怀吧。
二、情怀:数字苍穹下
读KK的文字,总有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意味散发出来。《失控》写于壮年时期,沉稳又睿智,斑驳又体贴,有种触及身体的感觉。聆听、点解、引导、陪伴,就像电影《柏林苍穹下》里面陪伴人类的天使,那是一个中年男子形象,静穆聆听、喋喋私语。不像和他齐名的新能源产业鼓吹者杰里米·里夫金,从追捧罗马俱乐部全球气候变暖报告开始,总有一种听风就是雨的急切。
(电影《柏林苍穹下》剧照:天使。他和《银带》里的天使一样,渴望获得人类的肉身感觉)
读kk的作品像读小说,能感觉到有一个主人公存在——一个有丰富心理活动的探索者,一个科技版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永远在好奇,永远在自省,永远在抵抗。最后一点文章最后解释。
“其实(人的)智能或许是种累赘,如果说‘智能’意味着我们特有的自觉意识、疯狂的自省驯化以及凌乱的自我意识流,那么结论尤其如此。我们希望自动驾驶汽车能够超乎常人地专注于道路,而不是在纠结之前和智能车库之间的争执。医院里的综合“沃森”(IBM的人工智能)医生能一心扑在工作上,永远不要去想当初是不是该学金融专业。”看这段话我不禁莞尔。KK深谙人类的自省、意识流艺术。我仿佛看到了作家伍尔芙的“时时刻刻”,这是科技messenger的时时刻刻,聪颖、开放、善感。不止是谈技术,也是谈生活方式,谈情感教育。
他会自责当年不相信维基百科这种开放式协作方式,但事实证明自己错了。他提醒我们常常对正在形成的东西视而不见。但他也不是在那里承诺什么宣扬什么,不断有犹疑,不像里夫金那样永远斩钉截铁——欧洲人在低碳新能源方面已经听我的了,美国人再不听我的就落后啦!里夫金只讲未来愿景的美妙,从不考虑痛苦。KK是会考虑一下痛苦的。
在智能流里生活的感觉就像不停游泳的鱼,或者几乎没有脚的蜂鸟,可以小憩,但长期停下就会落后。大部分人跟不上科技节奏,只是在跟随。他说“我是个有点儿老派的人”,科技发展速度让所有人都迟早变得有些老派,他能体谅。
他看到了新世界规则的变化——算法将部分取代律法。用调整算法解决问题、引导大众,效率远超律法,你得适应。这是新的圈地运动,很多人将被抛出轨道。就像淘宝使得实体店倒闭。你能操作多少软件辅助工作决定了你的岗位高低。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KK那样的技术辛运儿,但好在他没有优越感。
他总会超出商业之外考虑人格发展问题。他也吐槽类似淘宝或者今日头条总是向用户推荐类似信息的问题,称之为“过滤器泡沫”。他关怀的还是人的进步,“你卡在了一个小高点的位置,而你却自认为自己是在顶点上。即使你原本会喜欢它。”以此出发提出产品建议:建议展示可选择领域的可视化图谱(地形图),系统要探测用户不喜欢什么却故意推荐给他,打破自封。
他安慰人们在数据时代不要一味担心隐私,必须懂得分享和利用数据,但是他也担心斯诺登的担心,提出了改善方案,就是不能只有单向的数据获取和监督,必须可以和政府双向监督,提高透明度。好吧,这个建议实在太蜻蜓点水了。但爆发睿智的地方不少,比如他才不认为未来信息世界的问题是碎片化,“这个机器(或是庞大的平台,又或是巨大的杰作),伪装成了亿万个联系松散的碎片。”这个无形的东西是什么,他没有回答,KK比喻成暗物质,暗物质占据了宇宙物质总量的96%以上。他说比答案更重要的是提出新颖的问题。
他甚至反思脸书、推特带来的问题。对于引发阿拉伯之春(冬)的推特、脸书革命,里夫金会说:“对年青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人来说,他们正成为全球性社会中的一部分,成为脸书的忠实用户,原来的方式已变得不合时宜。(引自《第三次工业革命》)”里夫金把脸书当作天经地义的“自然”,而KK会有反思,认为脸书、推特也有需要被教化的一面,就像当初“大哥大”刺耳的铃声后来被“驯化”了,我们也会更妥善处理新媒体。
马克思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句话被后现代哲学家拿来当作书名加以感慨。但是KK们却在找寻液化世界的新秩序。固态、液态都不是事,适应液化才有立足之处——把你的创造融化到这条生生不息的流当中去,首先要建立液化时代个人的情感结构。
说到推特革命,已经不能不涉及政治了。不要误会,情怀绝非独立于其他领域。相反,深厚的情怀不能不触及政治、技术。于此,我们能看到KK更多的挣扎。
三、社会主义?
只在科技领域理解这本书,会不太明白KK的心结。当他撰写此书的时候,也正是美国党派政治极化的时候。据说在60年代,当被问及如果你的孩子和同你不一样的政党的人结婚,你会介意吗?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说会,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逼近百分之五十。特朗普(保守主义)和桑德斯(社会主义)这两个“离经叛道”的总统竞选人正在获得大量选票,再次反证美国主流政治观念遭遇挑战。这也是世界范围发生的事情,包括近在眼前的港台之变。在中国大陆,发生的则是官方要求新闻舆论的一切环节都要讲导向,管它时政娱乐科技广告东南西北中。总体来看,1990年代战胜苏东阵营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运行良好半世纪,现在到处遭遇挑战,面对新问题捉襟见肘。波澜所及,KK心中也有了搏斗。
我就说这个书名吧。你不知道,KK敢用“必然(inevitable)”这两字,在西方的舆论场下是多么胆儿肥。“必然”,顾名思义意味着某种决定论。自冷战以来,自由主义思想者激烈批判苏东史学观念中的历史决定论,认为有悖人的自由意志。罗素、柏林、波普尔、哈耶克等都是代表。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开篇毫不客气地挞伐马列,哈耶克干脆把这条必然之路称做奴役之路。曾在《失控》里引用过哈耶克论点的KK肯定清楚这一点,却毅然使用“必然”这个词,然后又立刻展开小心翼翼的辩护,试图协调“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开篇就仔细修饰——
“‘必然’是一个强烈的措辞。它会引起部分人的警觉——这些人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必然的。他们认为,人类的主观意愿可以,也应当对任何机械的趋势加以扭转和控制。在他们看来,‘必然’是我们对自由意志的放弃。而当必然的观点和科技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我在本书中所做的一样,对宿命的反对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和激昂。”
“我所说的必然是另外一种形式。科技在本质上有所偏好,使得它朝往某种特定方向。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决定科技发展动态的物理原理和数学原理会青睐某些特定的行为。这些偏好仅存在于塑造科技大轮廓的合力中,并不会主宰那些具体而微的实例。”
看似KK把自己的“必然”限制在科技趋势里了。果然如此?不,KK很快忍不住越界了。
在第六章《共享》里,他和比尔·盖茨论战。盖茨嘲笑免费软件的倡导者是当下的共产主义者,KK辩护:“免费开源软件的爱好者更有可能是政治自由主义者,而非共产主义的左倾分子。”在这样安慰自由主义者之后,话锋一转,正式引向社会主义——“不过他(盖茨)的指责也并非全错:当一场席卷全球的浪潮将每个个体无时无刻地连接起来时,一种社会主义的改良技术版正在悄然兴起。”他提出,“我们正稳步迈向一种网络世界特有的,数字化的社会主义。”
KK的说法和英国大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几乎如出一辙,伊格尔顿几年前出了本书叫《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特里·伊格尔顿)
接下来KK简直是长篇大论了,“它并非阶级斗争,也不是完美主义。”与政权无关,“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运行在文化和经济领域,而非政府层面。”他小心翼翼地和那些令很多人色变的共产主义运动词汇区别开来,不只是修辞,而是有一套逻辑——共产主义诞生于中心化层级信息传播时代,与集约化的工业流程相称,而新兴的数字社会主义不同,是和去中心化的信息时代相称的。
“我必须承认,‘社会主义’这个词会使很多读者感到不适。它背负着巨大的文化包袱。,与之类似的词语也有着同样的处境,譬如‘公有的’、‘公有制的’和‘集体的’”。注意,KK煞费苦心地把这些在西方已经被污名化的词汇改头换面招回来了,一边说没有什么未被污染的词汇可供使用了,一边说“我们不妨重新定义这组最为直接的词汇:社会的、社会化活动、社会化媒体、社会主义。”我简直感觉,他内心喜欢这些词。
他还认为数字社会主义“超出了社会主义者许诺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做到了‘增益付出,超需回报’。”这话未免有点夸张,但是接下来他肯定了黑格尔-马克思系统的方法论:“这就是社会化机构的全部要义所在——整体优于部分之和”。
正统左派可以立刻攻击KK是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不过处在西方语境中的KK,没有把左翼当作对话对象,而是对自由主义者苦口婆心,希望他们不要过于警惕和固步自封。我倒希望国内不管哪个派别,尤其是自认为社会主义者的人,能积极吸收别人科技实践中的先进东西,不要一句新自由主义就打发掉,自己却连电脑手机都用的不太好。
KK信奉科技趋势是超越政体的,任何国家不能阻挡。他指出一个事实,各国政府的行动都落后于技术发展,美国也不例外,而且受制于自身法律,反而是公司作为间接意义上的政府在收集更多数据。我们想想快播庭审吧,公诉人的技术知识比被告差了多少。不过KK和无政府主义者有区别,“在新兴的共享、合作、协作以及集体主义浪潮之下,公民们无法完全不触及政治。我们从协作中受益越多,就会愈发欢迎政府中的社会化机制。”他倡导一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混合的组织。需要适应新世代的不仅是个人,当然还有政府。一切都要讲导向是对的,但导向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除了政治,还要兼听科技、社会的脉搏。
KK的影响已经到达中国官方。去年曾发生过一个新闻,东北某省大员号召下属学习KK和里夫金,结果引起舆论风波。有网络左派针对《失控》发起批判,认为是倡导彻底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还魂。我觉得,做提醒是应该的,但一棍子打死的态度很成问题,况且并无这个能力。相反,政府官员确实有必要学习一下KK,《失控》也并非主张“放任”,而是一种更加灵巧的层级管理。目前政府部门管理中出现的不少问题,都和不理解“失控”世界的运作方式有关,还在试图用老一套层级体制和话语追赶新世界。
不过这个新闻对KK的介绍确实误解了KK。新闻中说:“‘蜂群远比一头狮子更厉害’的观点就是出自《失控》一书,意在强调合理分工、加强合作会达成效率的最大化。”分工合作提高效率之类言辞几百年前就已经被重商主义者提出来了,老生常谈,还需要KK来说吗?完全没抓住KK的精髓。我只希望官员读书不至于此,不然就真成了经济自由主义的老生常谈。
四、回心
前面说到kk有种永远在好奇,永远在自省,永远在抵抗的精神。这最后一点,当然和他的共同进化观念有些关系。蒸汽机也好,飞机自动驾驶系统也好,共生生物也好,都有一种自我砥砺或者互相挑战的机制,循环往复促成了共同进化。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但就KK的气质来讲,我愿意用另一个词——回心。
这个词是上世纪日本的鲁迅研究者竹内好用来称赞鲁迅的。竹内好批评日本人面对外来挑战时候,缺乏自我,总是义无反顾立刻转变成对方——要不就是全盘学唐朝,要不就是全盘西化,没有不断和过去自我对话的痛苦,以及在痛苦中涅槃的精神。所以虽然每次学的挺好,但就像一个学校里的“好学生”,永远处在一种比赛场上抢金牌的状态,缺乏主心骨的形成,永远是没有芳香的花朵。
他把鲁迅作为中国精神的一种代表——近代中国人面对外界巨大挑战,于亡国灭种之压力下,却能不失掉自持能力,在面对挑战和学习新事物的同时不断抵抗,不断回问自己的心灵,在保存自我的同时再造自我,因而这个过程更痛苦挣扎,却更有创造性和基础。竹内好说:“回心以抵抗为媒介,转向则没有媒介”。回心者勉力向前,但区别于那些极端的改革派、革命派、颠覆派、大棒派。
(竹内好)
KK当然没有鲁迅那么痛苦,但在他的论述里也能感受到一颗坚定又不断反思的心灵,放在一片互联网喧嚣里,已经难能可贵。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从笨拙菜鸟到前卫极客,从芸芸万众创业到踌躇满志大佬,甚至再到整个国家,恐怕也仍然需要这种回心的能力吧。
顺带说一句,《银带》画风美的夸张,但故事挺一般的。众筹名单上有刘慈欣,可是写科幻小说,凯文·凯利比刘慈欣差远了。
(《银带》附录众筹名单)
在港铁上花了几周断断续续的深读了全书。《必然》其实更确切的说是对于不远的将来的互联网生态的阐述与总结。
如果说《失控》是KK对于互联网未来的一番天马行空的预测;《科技想要什么》是KK对于科技本质的重命名;那么对于《必然》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失控》里,KK对于去中心化的分析与预言让人醍醐灌顶;《科技想要什么》里,KK对科技自发的生命力犹如晴空霹雳;而《必然》里的推论雏形大都早已显现了。
这不是一本平庸的书,但对KK本身来说,它其实足够平庸了。
无趣。
1.很简单的理论非要用复杂的名词和语句解释。
比如原文中说:我们文明中大部分优秀的固定事物不会走掉,我们会继续制造模拟介质的物品,但它们会吸纳数字特性,同时嵌入芯片。
其实不就是说,以后会往实物上添加芯片,然后形成物联网吗!
基本上全篇文章,只要涉及理论都会出现这种晦涩难懂的句子。
2.畅想是好的,但一旦涉及到具体关键的科技就没有详细解释了。
谈到人工智能,跟纸张一样的电子书时,几乎没说到具体的科技。只是畅想而已。
3.逻辑推理不算太严谨。
特别是对人工智能的推理,感觉跳跃性有点大。
4.感觉不是很能算是预测,更多是对于现状的描述吧。基本讲的东西都不算新颖。比如说类似豆瓣电台的那种智能…
整本书看下来觉得,如果当未来科学看,讲得不过新鲜。当现状科普看,又讲的不够深。唯一深奥的就是他的语言…
《必然》和《失控》相比,感觉更容易消化,也没有那么惊艳,个人感觉主要几个原因:
1. 《失控》发布时,现在混知乎的人当时大部分都在小学,初中。那时候和你讲分布式,云计算绝对是对牛弹琴,更别说AI了;但现在我们很多都高校毕业,参加专业性工作,并且每天都在接触互联网,我们已不再是当年的小屁孩儿了。
2. 世界是平的!!!如果说90年代中国人对世界领先技术完全是两个世界,在当今社会也就是隔壁的距离,所以KK说的很多东西我们已经听过甚至已经体验过了。
3. KK本身从不同的角度写这两本书,一个是抽象的生物学类比,一个是规范结构的12个趋势。
以上
11月的初冬的傍晚,从软件园到科技路,走路30分钟,乘车15分钟,途径办公楼、工厂、医院、住宅区、商业街。没有景色也并非静谧,唯有头顶的视野很开阔,带着耳麦,听着罗振宇分享的《必然》,那即将来到的未来,尚未流行的未来,令人震撼,让人思绪万千,看着快要建筑收尾的新写字楼、正在招商的商业街…想象着一群生生不息,浪淘不尽还欲来的企业家、创业者们即将涌入,他们是做什么的呢?他们将为谁而服务呢?与现在有何不同呢?是垂死挣扎还是欣欣向荣?这是必然吗?…
变化是必然而然的,那究竟什么是必然?
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百科这样解释道。请注意关键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确定性、不可避免性、趋势。
曾经看过财经吴晓波老师的一篇文章,叫《我创业的弯路你别走》,里面提到他4段失败的创业之路,从做珠宝电商,到西湖边开书店再到做如何做职业经理人的周刊杂志,再到做app订阅版的周刊。4段失败的创业经验总共损失1亿五千万,而这4段创业经历里,除了最后一段电子书失败的原因是投资时机不对之外,其余无一不败在了同一个点上–没有紧跟趋势。可见认清趋势的重要性。而能否有敏锐的眼光去预测未来,也将是你努力的风向标。
《必然》这本书,讲的是未来30年的网络发展趋势,作者凯文凯利,是美国连战杂志的创始主编,他在94年完成一本著作《失控》,是当时他对科技、社会,经济的最前沿的预测,书中提到的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网络社区,甚至包括一些双赢,共生的概念也都在今天分毫不差的预测到了。想象在94年的时候,互联网还未成型,阿里巴巴的马云也刚刚才知道互联网的存在,不得不说凯文凯利是个大胆富有想象力的预言家,还兼备着极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积极乐观的世界发展观,因此个人觉得《必然》这本书还有蛮有价值去看一下的。希望这本书能拉近我与未来的距离,能在十年后的某天让我愚锈的脑袋会与某个product或fresh idea擦出似曾相识的火花。
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环境性情浮躁、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必然吗?每三分钟刷低头刷微信。五分钟刷新微博?这是必然吗?…这都不是凯文凯利所言的必然。他所言的必然,是流程框架式的,没有讨论人性本真的勤奋与懒惰,自制与自知,善与恶。是他对人类科技发展的信任,看似混沌却极富张力与弹性。“因特网的形态——由网络组成的遍布全球的网络——是一种必然,但我们所采用的具体实现就不是必然。”
纵观 《必然》 全书谈论的几大趋势,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技术上的变革,有知化、追踪、重混、过滤。第二类是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变革,有使用、共享、屏读、提问、互动。
着重讲3个趋势。
使用
美团是国内最大的团购网站,却没有一家餐饮实体店;Facebook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媒体平台,却不创造任何内容;淘宝是最有价值的零售公司,可却没有任何库存。我们可以观看一部电影,却无须拥有录影带、碟片之类;读电子书,而书却保存在亚马逊的云端。我们使用的东西,远远大过我们拥有。一切产品都在减物质化,变得更轻盈、更便宜,更少的物质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一个趋势。如此这般,使用变得越来越即时、按需、方便。世界也变得更加“去中心化”。
抛开这些干涩的概念,讲一个很有趣的未来场景大家感受一下“我住在一个综合性的一个公寓里,除了我自己是属于我的,其他的全部物质是不属于我的,我的房子里有好几个大箱子,它每天都会更新4次,当我想要什么东西时候,只需要告诉我的设备,便可以在4个小时内通过无人机,机器人货车,传输带等一系列自动化物流运输进我的箱子,我想吃火锅,于是资源配置中心将会调度饮食区的各种食材,锅在1h之内上门服务,当然我吃完后是不用清洗的,只用放回到箱子里即可。像照相机,野外露营帐篷这些使用频率不高,还更新换代的比较快的物品,我完全可以从我的盒子里拿到最新最高端的产品。当然,我的衣服也是预定的,这太划算了,只要我想,可以一年四季每天穿的不重样。每天晚上我会把穿过的衣服放回箱子里,它们会被重新清洗和分发。如果说,我的资金再足够的充裕,可能还会换一套配置更加高端的公寓,而我只需要在环球物料上点击预定。我的房间每天可以变着法的了解我的需求,更换墙纸的图片,为我推荐我喜欢的电影和音乐。当然,这个房子也是不属于我的,当我需要出差或者换个地方的时候,这个公寓就租给其他人了,这一点也不用担心,因为它会比你离开的时候更加的干净整洁。而环球物料这个系统也是很聪明的,他会根据日历,你的形成安排,推断你的出行计划,在你出门的30s内可能汽车已经等着你了,如果说你想锻炼身体,ok,只需要预定健身房服务,或者预定一个自行车传输到你的门口。到这个时候,你可能不需要什么行李,因为你可以从网点提取到你所要想的一切。物质就显的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一切都是服务于你的。
互动
互动这一章节讲的是虚拟现实的概念。所谓虚拟现实,是使用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简言之它是通过技术和外设生成的虚拟的世界,但会带给人最真实的感受。虚拟现实在体验层面上。讲究的是沉浸感,你完全沉浸在一个虚拟的不同的世界里,你坐过山车,体验忽上忽下的刺激,躲避迎面扑来的蝴蝶。而实际上你只是坐在板凳上带了个虚拟眼镜而已。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观看IMAX电影,因为它带给我们最好的视听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日新月异,创投机构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市场也是各种青睐。
虚拟眼镜的眩晕感是现在unity技术界的一个难题。必然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光感的技术,是继体感之外的又一大胆设想,就是虚拟现实的设备直接将影像投射到你的眼睛上,这样就不用戴那些笨拙的眼镜,外设,它会将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进行叠加,让你站在自家的厨房里看到一个绝对真实的机器人。这是一种增强现实的技术,想想都觉得很炫。
共享
这个变化现在已经非常明显了,原来大家都出来做平台,现在已经开始做内容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微博、知乎、直播、喜马拉雅、pinterest等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知识分享的力量在互联网世界里发扬光大。医疗服务被带到最贫困的地区,免费的高校教材被编写出来,维基百科、影视档案、救援信息……然而,有人会问,既然每一个人可以自由公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作品,编辑,这个纸质书时代的古老的夕阳行业,还有用处吗?凯文凯利在本书里做了理论支持:“当100万人在一周内进行了100万次写作(或写博客、贴图)时,对这些文字洪流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将会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自上而下的选择将会随着用户生成内容的增加而逐渐凸显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提供用户生产内容的企业将不得不开始向素材的海洋里添加编辑、筛选和管理等功能,以维持人们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在底层的纯粹无政府状态之外,必须要有一些其他东西。”
…….
如果说世界是一个地球村,那一定是网络拉近了你我的距离。无论多远我们都可以面对面交流,未来的万物联网,现在的一切正在做的就是联网。拥抱互联网,不是说它能给你带来一种利益,而是它会是一种趋势。一种习惯,慢慢的渗透到你的血液里成为你成为习惯的一部分。你无法背弃它,每个人,每个公司,都在做,你不做,抱歉,你就out了。
以上这些文字与故事,并非我撑着脑洞给大家自导自演一场《黑客帝国》,不过,它一定会在未来的几十年真正实现,(或许会首先实现在网游里)。最后分享一句凯文凯利的一段话”这个时代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努力,但你不再风口上。你聪明,但你不再潮流中。知道趋势,已经胜利在望。
收起渐远的脑洞,不用恐惧未来的不确定性,革新一定是好的,科技与网络一定是服务与人类,而不会主宰人类。最后再分享一句本书的摘要:未来会必然到来,科技也必然会巨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但是科技不是万能的,不要让科技代替我们思考,能拯救人类的终究还是人类自己。
期待,却隐隐不安,未来的变革就这样扑面而来,不用畏惧,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迎接它吧…
“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它们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将去往何方的预测,只是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读了一周序……一直在做无限的补充阅读,强人工智能说让我突然感到活着似乎有种无力感……
《必然》之观思
凯文·凯利KK早已是科技媒体圈的一面旗帜。其传奇著作《失控》1994年问世预言了诸多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比如网络联通,分布式计算系统,电子货币,人机相互摹仿发展等等。而在科技深刻变革2015之际,KK的又一洞见未来之作《必然》出世,自然引起我们的好奇,他会给我们描绘怎样的当下与未来的世界,以及启示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必然。
整本书KK讲述了当下正在发生的12个趋势力量: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te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开始(Beginning)。每一个都是一种必然植根在现在科技发展中。我们所处的环境世界的形态正在变化,根源是互联互通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生命体、各种物件、环境、信息、能量等等融接到这个巨大的网络体中,在书中KK称为霍洛斯(Holos),其囊括了人的集体智能、机器的集体行为、自然界的智能相结合形成的整体以及出现在这个整体的任何行为。在霍洛斯中,KK描述12种力量驱使与重塑着各种网络个体的形态,使得这个世界变得连接无处不在,交互无处不在,一切变得智能起来,一切变的流动起来。这些趋势,必然而然。
读完这本书,有几点思考与启示,值得探寻:
我们的世界将越来越网络化,连接无处不在,物理世界指数级地比特化,而比特世界又反作用于物理世界。互联互通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核心特征趋势,通信、能源、物流三大互联网并具发展,构成了人类发展的基础设施。
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交融互联下,时空将“坍缩”变成零阻隔,一切变的具有现场感,虚虚实实难以分清。当下初级的直播,到VR都在形成一个让我们触手即可的另一端世界,无论何时何地。互联互通的世界网络体,使得每个人都是这个网络的一节点,并与其他节点互动生长。
一切将变得流动起来,你占有的静止的将不具任何意义,我们需要的是分享与协作。分享你的资物、知识、经验、技能、智慧等,互补协作,共生互利。专业分工将进一步深化,你所特有的长处东西将会决定你的价值高度,而短处缺需的将通过这个网络与其他节点交互得到满足。
一切变得知化智能。原子世界比特化,形成数据,流动在整个大霍洛斯网络体,经过计算分析处理,使得数据语义标识的物件资源有最终更好的配置流向,通过能源与物流网,送达到去处,实现价值的增生。知化智能的作用就是使得信息资源更好地流动起来,减损阻耗,去往所需之处。知化智能将进一步解放人们在重复性确定性特定信息决策等的领域工作,使得人们可以从事更多创造性与精神性的工作。
其他还有很多思考的地方。在这个越来越互联互通的世界,我们需要保持一种网络视角思维,何以立,何以生。幸于此时代,我们一起来见证。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观思简行
公众号:Quan_Ima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