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经强大的奥地利如今变得如此平庸?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19世纪的奥地利帝国是当时的欧洲五大列强之一(英、法、俄、奥、普),后来的奥匈帝国也实力不弱,首都维也纳更是和法国巴黎同为当时欧洲最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之一,欧洲各项会议也会经常在维也纳召开。但是如今的奥地利却感觉默默无闻,首都维也纳也很少会出现在新闻上面,曾经的五大列强中的剩下四位(英法俄德)现在仍然是大国,各项指标都是世界前列,唯独奥地利突然感觉缩水很多一下子变成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一个中欧第二梯队的国家了,存在感甚至不如旁边的意大利和西班牙,请问造成这种奥地利如今的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2017年6月29日 10 条回复 1394 次浏览 EU,历史,奥地利,欧洲,欧洲联盟,维也纳
回复 ( 10 )
奥地利一直都只是奥地利。
当年强大的只是“哈布斯堡君主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领土包括现在的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北意大利、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和波兰的加利西亚等广大地区。
————————————————————————————————————————————————————知道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奥匈帝国的军队士气低落,作战不利么?
请看图。
德国人的军装是这样的
这样的
法国人是这样的
这样的
奥匈帝国表示我们的军装是这样的
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寒冰射手):“不!我们真的没有抄袭八路军/十八集团军的军装。不信你kanzhe……..”
勃鲁西洛夫(战争之影)标记了康拉德·冯.赫岑多夫
勃鲁西洛夫正在大杀特杀
卡尔一世(暗黑元首)发起投降
奥匈帝国打出了GG
当年奥匈帝国在欧洲的地位其实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差不多。
历史上的合体大帝国都有着同样的缺陷,波斯不可一世,却败给了连大船都造不出来的希腊;彼得大帝统治前的俄罗斯就是欧亚一逗比;满清也是孱弱不堪,奥斯曼帝国也是庞然大物却一触即溃。
不管从什么方面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出来两个直观的结论:
领土大、人口多不等于强大;
政治地位高不等于强大。
先说第一个,领土与人口,或者说体量吧。在1945年及以前的所有历史时期,战争无疑是检验一个国家力量的最好标准,战争直观地反映了国家的实力。旧式战争说到底是力量的调动能力竞赛(现在是投放),人口、自然资源、人才等一系列资源的比拼。用中日战争作对比,全面抗日的时候,中国陆军的完全有效力量只有日军的一半都不到,日军的高效现代化战争动员系统可以在几年内保证职业士兵人数完全超越中国。
同理也可以观察一下奥匈帝国,为什么奥匈帝国一打仗皇帝就要亲征,因为出了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没有一个有效的官僚武将系统能够统辖这些杂乱的部队了。这样松散的组织,在马克沁机枪面前就是一大盘肉而已。
而奥匈帝国通过联姻、笼络近臣等手段在中欧建立了一个类似朝贡体系的组织,绝大多数成员并不是对奥匈帝国这个国家负责,而是对哈布斯堡家族负责,就连奥匈帝国的贵族与平民也一样。他的政治势力可以压倒性地揍翻英法俄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人会傻到在外交场上与他为敌。但是一旦碰硬的,老骨头立马就碎了。
奥匈帝国的成功、奥斯曼帝国的成功,其实只是一个家族、一个苏丹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实力。
说完了奥匈帝国,再来说说奥地利。当奥匈帝国瓦解为多个小国时,所有人都看清楚了,这是一只碎纸老虎。奥匈帝国本身也没有什么经济实力,那些富丽堂皇的宫殿纯粹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贡献。在工业化时代,奥地利就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民。
由于二战问题,奥地利也没有得到多少优待,几乎就是德国小兄弟的角色,依附着强大的美利坚和德意志才没有被红色浪潮洗礼。一个内陆国,又没有扎实的工业,在欧洲根本就束手无策。
连纸老虎都不当了,卖艺术品赚钱去了……
这样的国家通常都有非常漂亮非常有文化气息的的首都,我最喜欢的首都之一——维也纳。
谢邀。
这个题目太大,好难TAT。
先简单上一个我的结论:奥地利是因为王权的统治而兴旺的,从巴本堡家族到哈布斯堡家族,当然也伴随神权和欧洲王权的纠缠不清。一战后,欧洲王权纷纷瓦解,奥地利也就随之平庸下去了。
详细论述:
题主说的19世纪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时期,哈布斯堡家族从15世纪以后就占领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置:神圣罗马帝国下设15个公国,他的候选人理论上并非继承,而是七个候选人里选出来的,由教皇加冕,但现实又是另一回事,神圣罗马帝国是王权和神权的结合。哦要说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在瑞士遭到了反对,他们就沿着多瑙河往上,最终在决定定居在维也纳,建立了宫殿、教堂。
14世纪末,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勃艮第公国(包括法国勃艮第地区+比利时(当时叫弗兰德斯)+荷兰)的公主订婚了。勃艮第家族要的是罗马皇帝的地位,哈布斯堡家族要的是钱钱钱(勃艮第的北海贸易非常繁荣)。勃艮第的国王在和瑞士的战争中嗝屁了,于是未婚妻玛利亚公主(勃艮第女王)写信给玛丽西米利安求救,这场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联姻让哈布斯堡家族往繁荣更近了一步。结婚没几年,玛丽骑马摔死了,马克西米利安成为了勃艮第的摄政王,他的儿子,带有哈布斯堡血统的儿子,会成为勃艮第的继承人。1489年,巴伐利亚和蒂罗尔因为欠债不还爆发了战争orz,马克西米利安进入调停,最后马克西米利安就拿到了蒂罗尔的管理权,代价是要替蒂罗尔还债(蒂罗尔就位于阿尔卑斯山),他在因斯布鲁克(现属于奥地利)建立了都城,并且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法律体系,贵族无法肆意搜刮平民,利用地理优势让因斯布鲁克成为了一条勃艮第通往意大利最快捷的通道,外加蒂罗尔境内矿产丰富,不到7年,蒂罗尔就把钱还清了,腐败也得到了遏制。至于马克西米利安的银矿商人福格因为购买赦免令而引发16世纪宗教改革是另一个故事。
这个地图手画,大家随意……感受下就行了
啊,忘记画了一道线。。。
马克西米利安第二任的妻子让他得到了米兰的统治权,也巩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地位。
1493年,马克西米利安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选举啥的大家看看就行,他的领土在地图上看是连成一片的:奥地利—意大利—勃艮第。作为哈布斯堡家族定居点的维也纳也成为了另一个欧洲中心。马克西米利安在自传白色国王里表达了他对于艺术的热诚,把蒂罗尔的收入都拿来鼓励艺术创作。马克西米利安的乐师回到了维也纳,加入了奥地利维也纳宫廷礼拜堂,这个礼拜堂的唱诗班就是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前身,很多艺术创作就是被这么带到了维也纳,可以说马克西米利安奠定了奥地利繁荣的基础,要是我没记错的话,马克西米利安会将近十种语言,哈布斯堡家族的君王因为领土的多民族性,至少都会使用四种语言以上,它比英国更早的“日不落帝国”,领地包括了波西米亚,西班牙,甚至新大陆。
神权和王权的结合让哈布斯堡家族得到了无上的荣耀,但家族依然摆脱不了政教不分离天生的弱点:无法阻止天主教内部的腐败,上文所说的福格公然售卖教会的赦免权导致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爆发了新教徒和天主教的冲突,这冲突让荷兰脱离了哈布斯堡的统治。与此同时,统治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虽然镇压了宗教起义,但是因为绝嗣导致西班牙最后落入了法国的波旁王朝手中。
时间到了18世纪,欧洲北部还诞生了一个强悍的新国:普鲁士。随着普鲁士的崛起,欧洲进入了公国对峙时代。西班牙的没落,让特蕾莎居住的维也纳异军突起,终于正式写到奥利地了。同时代的腓特烈大帝奚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只配穿裙子”而进攻属于奥地利的领土西里西亚,正式发起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顺便说句腓特烈大帝基本上把欧洲有权力的女人都得罪了个遍……
上一张玛利亚·特蕾莎,她继承奥利地王位的时候才20,但就这个女人让奥地利迎来了繁荣
玛利亚特蕾莎在对抗腓特烈·直男癌·大帝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军队内存在的多民族问题,士兵只效力于自己的指挥官,使得战斗效率十分低下,她于是致力于消除军队内因为多民族造成的种族隔阂。
除此之外,玛利亚还建立了地方政府用以保证帝国的收入(哈布斯堡通知区域很多贵族只服从与当地的领主,而非女皇,所以帝国的财政收入一直不稳定,税收不上来),以中央特派官员的形式加强了税收,保证了经济来源。
第三:玛利亚改革了教会对于教育的控制,废除了耶稣会对于出版物的审查,把出版物的审查权交给自己设立的审查机构。第二年,被耶稣会禁止的关于地球科学,地理科学的书籍都陆续面世,放宽限制以后,英国和法国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被大量引进到了奥地利,玛利亚还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在她的政令中有一条:“在我统治期间,全国试行义务教育制度”。农民和市民一样拥有了学习的权力。
在玛利亚特蕾莎改革时期,维也纳的人口增加了一倍,经济繁荣,欧洲各地人汹涌而来,其中包括了交响乐之父海顿,特蕾莎对于海顿十分礼遇,给予艺术家的待遇也很高,提倡社交,倡导假面舞会,倡导不在乎民族背景包容各国文化,相比普鲁士那个只知道和伏尔泰搅在一起,把普鲁士自己的艺术家都逼到其他宫殿去的腓特烈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维也纳对于艺术家的吸引更大,之后来的艺术家包括了勃拉姆斯、舒伯特、莫扎特、贝多芬都来到维也纳,维也纳那时起就成为了世界音乐之都。
另外,她的丈夫史蒂芬·弗朗茨非常支持特蕾莎的事业,并且热爱科学,甚至设立了皇室的奖金专门研究用以天文地理生物地质,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欧洲各种背景的人才聚集于奥地利,比如Von Kaunitz,他一手促成了玛利亚联合老对手法国还有俄国,对付普鲁士,这其实是非常明智的策略,如果不是叶卡捷琳娜之后那个腓特烈脑残粉继承人,普鲁士估计得跪。
18世纪的奥地利在特蕾莎到达了鼎盛,可惜的是,特蕾莎依然无法解决帝国之内的多民族问题,她的女儿安托内瓦特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处决,平民支持的新政主张动摇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最终引发了整个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法国大革命诞生的拿破仑加速瓦解了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整合了剩下的领土,建立了奥地利帝国,可是奥地利帝国面对的是各种要求独立的民族,包括布达佩斯的马扎尔人,米兰的意大利人,这些并非能依靠个人的皇帝能力就可以解决的,哪怕这个皇帝的名字是约瑟夫。
1848年,冲突正式爆发,约瑟夫(茜茜公主的老公)出兵镇压匈牙利的起义,匈牙利起义的背后是虎视眈眈的沙皇俄国。要知道匈牙利曾经是帮助特蕾莎出兵,认可特蕾莎统治权的地方,匈牙利的圣安东尼教堂甚至没有约瑟夫的名字。不过打仗归打仗,该建立的艺术演出场所一个都没少,该提拔的各民族人才一个也不少:比如人民剧院,比如人民歌剧院,再比如1861年建立的维也纳歌剧院,再于是像小施特劳斯这样的人就来了,除了施特劳斯,还有精神分析的佛洛依德,波西米亚作家卡夫卡,作曲家马勒,画家克林姆等等,这也是为啥明明奥地利帝国式微的情况下,奥地利的经济文化看起来依然灿烂。
与此同时,普鲁士迅速崛起,加速了奥地利帝国的覆灭。
转折出现在普奥战争,战争之前,约瑟夫的弟弟在墨西哥的内战中被处死;普奥战争,奥地利惨败,丢失威尼斯。约瑟夫要面对的除了民族独立之外,还要面对正在统一路上的德意志。约瑟夫被迫给予了匈牙利自治权,匈牙利和奥利地成为了共主联邦的国家,奥地利帝国成了奥匈帝国。共主联邦之后,匈牙利迅速发展,国会受马扎尔人的控制。更为悲剧的是,约瑟夫担心的果然发生了:捷克人要求波西米亚自治权,要求三国联邦。约瑟夫愿意妥协,但皇帝的权力被国会的马扎尔人所限制,由于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削弱,匈牙利坚决反对波西米亚自治,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
1889年,弗朗茨唯一的儿子鲁道夫自杀。
1914年,费迪南大公遇刺,一战爆发。
1916年,约瑟夫在美泉宫去世,一战还未结束。
1918年,奥地利投降,奥匈帝国不复存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版图纷纷自治,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卡尔一世逃亡,奥地利成为共和制国家。
但20年后,有个人重新站上了奥地利维也纳宫的露台,宣布:我的国家奥地利并入德意志,大家都知道是谁了……
题主肯定没玩过1800年前后的战争游戏。
因为奥匈帝国已被肢解,如今只剩下奥地利一块地盘。
当年奥匈帝国也曾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坐拥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北部、波兰的一部分、巴尔干地区等等,还控制了诸如巴伐利亚、巴登等多个南德意志小国,实力较强,人口众多。后来由于一系列的内政外交军事错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国家分崩离析。
看问题抓本质
奥地利曾经强大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国家是由封建关系连接起来的,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利用联姻和战争获得了大片的疆土,并且出了很多有为的君主。国家大,君主贤,所以昌盛
奥地利现在平庸是因为现在是民族国家的时代,强大的奥地利帝国的主体民族德意志人只占20%,因此这个国家在一战后被勒令解体。之后的奥地利不过一800万人的弹丸小国,小国自然是难言强大
归根结底,奥地利规模太小,强盛只是历史上的偶然,弱小才是其常规姿态
因为奥地利不是一个国家,它是哈布斯堡德意志领土的最后残余,仅从今天奥地利共和国的领土而论甚至跟哈布斯堡的德意志领土这个历史渊源都不太沾边,1815年合约哈布斯堡领地的西部被并入瑞士,申布伦宫有个房间的主题是一位著名画家画的壁画,壁画的主题是一处废墟,那处废墟就是“哈布斯堡”,但是很遗憾哈布斯堡所在的地方已经不在奥地利共和国境内了,现在它归属瑞士。
作为补偿哈布斯堡获得了原本不属于它的萨尔茨堡,雪绒花的男主角就生活在萨尔茨堡,但是萨尔茨堡原本归属一个独立的邦君大主教,政教分离之后则属于一个独立的大公,到1815年合约才并入哈布斯堡奥地利。
哈布斯堡王朝有着一系列的世袭头衔,这些头衔赋予他们各种错综复杂的权力,这些权力经过时间的涤荡最后成了奥地利帝国,奥匈妥协之后变成奥匈帝国。
当奥匈帝国被世界大战压垮之后,所有各民族都选择了独立,除了犹太人因为他们没有地方可以独立,而奥匈帝国的德意志部分则选择加入德国,换句话说假如没有被协约国阻止,那么今天就不会有奥地利联邦共和国,而只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里的奥地利州,如果真的作为一个州加入德意志联邦,则德意志联邦很可能再次出现二元化。也就是天主教的奥地利和新教的勃兰登堡的二元化。德意志联邦能够经受住这种二元化而不分裂还是问题。
奥地利现在也不算平庸吧
世界大部分的缆车绳子都是奥地利的
奥地利的发动机设计AVL应该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地方之一,红岩斯太尔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当年奥地利斯太尔这个地方的技术转让。奇瑞的变速箱,发动机技术都是奥地利的。
林茨钢铁厂的技术一直都是世界领先的。
PS:中国和魏玛德国纳粹德国和现在的德国的技术合作,是真正和其他国家比称得上无私的,德国当年为中国的抗战提供了很多生产线,比如子弹,炮弹等等,重庆钢铁的很多设备都是德国的,飞机很多捷克的,现在我们的钢铁设备德国的非常之多。当年作为纳粹一部分的奥地利也是一样的道理。
PS:普鲁士伟大的俾斯麦统一德国,把奥地利赶出了德国,作为报复,奥地利伟大的艺术家元首发动战争,最终也把普鲁士赶出了德国。拉平了,奥虽三户,亡德必奥。
看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是不能把它作为一个像英法俄徳意这样的民族国家来看待的。
奥地利实际上是一个王朝,这个王朝的名字叫哈布斯堡,虽然哈布斯堡打仗的能力真是无法评论,但是这个王朝从中世纪开始,完美的利用梅特涅们的手段和玛丽们的肚子,成功的存活了几百年(从还没发迹的时候开始算的话有近千年),并且从别人那继承来了很多头衔(不要问我从谁那怎么继承来的),比如:奥地利大公(没错,奥地利只是一个公爵头衔),波西米亚国王(捷克)等等等等。
因为这些个头衔都在哈布斯堡王朝手中,那当让就是由哈布斯堡王朝统一管理咯。 所以,我们后来看到的奥匈帝国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国家因为拥有同一个元首而被元首放在一个可以统一管理的框架下来进行管理的,而这个框架的名字叫做“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的最后分裂也不是被划出很多的独立国家,这些独立了的国家是在哈布斯堡时代就已经存在的,甚至本来应该更多才对,很多国家都是一个地区的好多头衔合并在了一起而组成的。而是当各族人民开始寻求建立民族国家而开始独立运动,当哈布斯堡的头衔都被协约国撸掉了之后,各头衔的主人要么不存在了要么换人了,那自然就不会继续被管理在同一个框架之下了。
所以当这个框架解散,失去了绝大多数力量之后,也许奥地利在前奥匈帝国成员国之间还算优秀,但是拿到全球层面来说,就彻底的变成路人了。
附上一张奥匈帝国的国徽,来数数盾牌吧!
中央的盾徽:
从左到右分别是哈布斯堡、奥地利、洛林,代表的是当时统治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洛林家族。
ps:哈布斯堡的另外一个分支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统治西班牙一百八十多年,打造了欧洲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周围的盾徽从左上角开始分别是:
匈牙利王国
加利西亚及洛多梅里亚王国
下奥地利
萨尔茨堡公国
施蒂利亚公国
蒂罗尔伯国
克恩滕-克莱因公国
摩拉维亚边区-西里西亚公国
埃尔代伊大公国
伊利里亚王国
波希米亚王国
这已经是极尽衰弱的哈布斯堡王朝了,全盛时期还能加上好多头衔,还有一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
和满清奥斯曼一个问题,主体民族占比太少,民族主义盛行后纷纷脱离了。
因为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德法英都是单一民族国家但奥地利不是,推荐楼主体验一下P社的维多利亚2,全国形形色色不可接受民族和各种林登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