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5 )

  1. Liu Rio
    理由
    举报 取消

    要看产品,基本上谁掌握定价权,谁就有话语权。

  2. 魔王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贸易活动中的话语权与出口还是进口方没有必然关系。

    在正常的(没有政治,军事等额外因素引导的)贸易活动中话语权主要来自于“供需的不平衡”。

    当我作为买家,急切的需要大量的货物时,而卖家则因为既定产量等因素,手里的货不愁卖,这个时候产生了供小于求现象,此时供货方就掌握了定价权。供货方可以选择定稍高的价格以让买家买走所有库存,或者可以选择定非常高的价格吓退一部分买家,让少数的买家买走一部分库存,手里留一些库存坐等未来再升值,更可以选择一件库存都不放手,坐地起更高价(这个选择一般限于垄断地位的战略产品)。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比如民国时期四大家族的囤粮,几年前的中国爆买澳洲高价铁矿等。

    当我作为卖家,急切的需要卖生产出来的囤积的货物赚钱换取流动资金的时候,而买方则并不需要这么多的货物,这个时候产生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此时卖方就掌握了定价权。卖方可以选择讲价,以稍低的价格买超过自己需求的货,多了的库存起来,也可以只买很少的货,剩下的动用自己的库存,这样赌卖方会因为货物积压或急于赚钱而做更大让利。这个案例最明显的就是中国的稀土出口,就没有定价权,原因就是卖稀土的中国一方更急于赚钱。

    总结来说,在市场里,谁更急着卖或者买,谁就更没有定价权,而对方就自然获得了定价权。那么夺取定价权的方式,就是压制自己买或卖的急迫度,当然战略物资像粮食,石油等是很难压制急迫度的。当压制急迫度失败的时候,夺取定价权就要通过非市场手段了,如外交,国际条约法规,甚至战争。案例如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量后,西方国家诉诸世贸组织。

  3. 小布啊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谁掌握了产品定价权

  4.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谁有航母谁就有话语权。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