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到家类型的社区电商O2O究竟靠谱吗?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目前O2O行业充斥着各种类型的O2O,例如京东到家、爱鲜蜂、小区快点、闪电购,甚至还有已经死了的社区001等等这些,服务有的做得好一点,有的做得远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风光,随机体验好几次的效果都差急了,却赢得了资本市场的亲睐,难道投资人都是傻子吗,这也是不可能啊。。。好奇,究竟是一心一意做好服务,但这又容易被风光的同行掩盖光芒,然后导致死掉。还是争取尽早获得资本,大力扩张,再调头来对自己治疗呢?望大神求教~~ 2017年8月11日 7 条回复 1062 次浏览 O2O,电子商务
回复 ( 7 )
不禁想问一下,用户体验和好服务是依靠一小时到家这样的指标来树立的么?
想问一下用户怎么想。
需要社区电商的用户们,可以谈一下想法。
最后三公里,是把消费者当植物养的思维,是消灭购物圈,甚至是消灭生活圈的思维,凡事过犹不及,必须仔细考虑。
‘’到家类‘’创业项目,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01-人口密度比较大,且线上消费人群较多。
02-该品类的产品需求量比较大。
03-还要具备如下几点:
A – 消费者认为自己方便且便宜了 。
B – 部分商家认为自己的人流基数增大了,营业额增大了。
C – 这个订单基数产生的运费利润能够支撑快递类投入的成本。
需要以上每个环节都打通才可以,
所以,这类项目即便在北上广能行,二线城市也需要认真考虑。
即便是比较大众刚需的品类好一些,小一点的品类也需要认真考虑。
即便是项目做起来了,由于主要的投入成本是人力,随着后期人力成本的上升,能否保住利润,也需要认真考虑。
个人认为社区1小时到家还是有一定市场空间的,想做下去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要做出体量有很大难度;其次如何活下去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
一线城市的所谓高融资互联网项目大都太浮躁了,讲PPT绝对天下第一,作为用户体验几次的话,体验差到都能喷出翔来!风头前期都说投团队投人,但是获得风头认可的人一般都已经有很好的社会地位了,现在的O2O项目却又需要务实能苦逼的创业者!反之接触很多和我们类似的小城市互联网创业者,他们没有太多的闭环或如何复制理论,更多的考虑怎么生存怎么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可是小城市创业者注定要被忽视,除非真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先富起来的人,看到很多市场都想做。无奈老了,不想去管理,有人跳出来帮他们做就给他们钱做吧,做好了收分红有股份,做不好那就是非法融资。其实我最担心的是这个泡沫破掉了,没人再去融资了。钱都给国家了。用户被1元打车惯坏了,钱不敢放出去了。很多企业B轮又融不到了。然后纷纷破产,这个可不像网络平台倒闭那么温柔了。钱就是命啊!
个人观点,做产品做体验是第一位的,没有这个基础,哪怕拿到了资本,进行了快速扩张,那后面很容易就上狗血的XX的020死亡名单。做好产品做好体验并不意味着慢发展,只要标准化、流程化做得充分,快速扩张中,好的产品和体验是可以复制的。标准化、流程化下的好的体验,加上资本的鼓风机,成为一个风口猪自然就有可能了。但是标准化、流程化的是否能落实到位,这是另一方面的问题,不展开。
当然是要先做好产品做好服务,中国大多人创业眼里只有钱,都没耐心,想着怎么融资怎么快速赚钱,当消费者都是傻子,你资金再多,牛逼吹的再响,做不好产品和服务,风光只是一时的。再牛的模式和营销都应该建立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消费者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