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给商业带来了什么?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便宜货,互联网手段只能降低成本,减少门店和广告费用,不能提高产品的性能以及消费过程的生活体验(出自《营销的本质》)。 2017年11月5日 2 条回复 1116 次浏览 互联网,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回复 ( 2 )
据美国IDG最新调查,家庭用户、商业用户已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研究人员和科学家等早期用户的比例已下降到目前用户人数的12%。该公司预测,到2000年,互联网商业的销售额将从1996年的50亿美元猛增到数千亿美元。因此,开发和运用互联网的商业功能,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网上商机无限如何利用互联网发展企业,已成为国内外大中小公司最关心的问题,互联网正在给企业创造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互联网的商业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取商情动态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及时而重要的市场趋势和竞争态势的信息。如美国商务部在互联网上设立了一个电子公告,提供数百万份有关国际贸易的资料,其中700多份每日更新一次。该公告有20个专题,内容包括全球的最新经济动态、经济发展指数、金融等信息,它还提供了分类商品清单等。通过互联网也可以提供产品质量、顾客意见和其它方面的信息。市场销售与促销互联网的交互性可使企业迅速收集到产品的有关信息和反馈……
营销学界早期很奉行4P,后来则是4C。
4P是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4C则是成本、客户、沟通个便利性。
表面上看,网购最大的优势还是价格,但不少网店的价格已经突破了实体店的底线,就是因为它的成本更低。特别是厂家官方旗舰店销售的商品,实际上已经没有渠道成本和店面租金,而只是快递运费比发给经销商时的物流运费贵了几块钱。
稍微深一点的是在便利性上,以前要跑很远才能找到专卖店,来回要花车费和时间,还要吸大量汽车尾气和雾霾。而今,只要打开手机,几分钟就能完成下单,然后就等着快递送上门了。
但我觉得更深层次的还是客户和沟通。
一方面,在实体店时代,传统厂家的客户,实际上并不是消费者,而是经销商。由此,厂家所了解到的客户需求,包括投诉,通常并不是消费者发出的,而是经销商表达的。众所周知,二次传播很容易以讹传讹,致使厂家接收到的信息失真,进而影响它的决策。例如,一件衬衫卖得不好,在消费者看来是款式问题,经销商却说是价格问题,于是厂家就降价,但不管怎么降都没多卖几件。
另一方面,实体店时代厂家接触到的都是经销商,而不能和消费者。因为我们就算买的衬衫有问题,也是找实体店的经销商,而不是打厂家的客服电话。但如今,官方旗舰店售出的每一件商品,厂家都有消费者的姓名、地址、手机号码(多数消费者还是会留真实信息)等个人信息,要做客户回访就很容易了,在发货时就可以放一份传单广告,后来还可以不听地送优惠券,从而吸引他们来购买。更不要说微信公众号、微博和QQ群、微信群了,这也是社群经济最近几年日益火爆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