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最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浪潮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理由
举报 取消

题主今年研究生毕业,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在海外读的,10月份回国到上海加入到求职的浪潮中,被最近出现的各种互联网金融公司吓到了,通过宣讲会,地铁站广告(有的时候一个地铁站就有好几家不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广告),面试,经历了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什么善林金融、银谷金融、金诚财富、小虎财富、金银猫、外滩云财富、宜信财富。。。我总结了下,这些公司有如下特点:1、大多新成立不久,都在三年内2、规模有大有小,比如上市的东方财富,也有2013年以后才成立一年多的公司3、有一定细分,但同质化严重,都是在朝金融全牌照的方向发展,争取拿到更多牌照,一般都是涉及财富管理,销售基金、自己打包理财产品4、都在迅速扩张较大规模招人,基本上今年在金融业还在有扩张趋势的,就是互联网金融公司了,跟很多公司HR聊,他们都说他们发展非常迅速,基本在被市场的潮流推着走问题:我虽然懂得不多,但是我在想这么多企业雷同,市场体量到底有多大,这些企业会重复之前一时兴起的团购网和旅游网站的故事,最后回到几个大企业的情况吗由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听起来未来前景都好好,进入可以有做事空间,能参与设计一些金融产品,感觉和传统金融比起来更有活力,我也拿到了几家的Offer,但是现在还是比较迷茫的,感觉看不清这股趋势的前景,求各位知乎大神指点!

2017年11月13日 6 条回复 1311 次浏览

发起人:熊二 初入职场

飞天面条神教教徒

回复 ( 6 )

  1. 孙猛
    理由
    举报 取消

    对于行业趋势及监管走向

    回到开头所提的问题,到底为什么这个行业成为四次进入两会热议的主题、两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写入党的文件和国家十三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这个行业到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回答是肯定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 传统金融服务存在重大弊端,改革传统金融体系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方面, 4000多万的中小微企业创造了80%以上的就业,得到的金融服务却低于20%,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普遍存在;更不用说数亿老百姓的消费性需求了,大多数都被无情地排斥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之外,因为大多数达不到银行的条件或者太小、太麻烦,不是银行服务的重点。

    而另外一方面,13亿老百姓积累的财富大多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出路:

    买银行理财产品或者余额宝吧,收益特别低,赚不了几个钱,还操心;

    放在股市吧,赌场一样的股市稍不留神就被洗劫一空;

    私募基金、信托、外汇、字画、古董等那都是富人的游戏,而且这些产品风险也不低;

    买房子吧,流动性太差,房价已经高处不胜寒,而且房价波动也很厉害。

    总之,不知道该放哪里。这个时候,能满足各种需求的丰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应用而生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 互联网金融是国家放入传统金融体系的一条巨大的激活”鲇鱼“。

    有一个数据能反应中国经济的突出问题。连续多年,A股16家上市银行的利润总额超过了1.5万亿,占A股全部约2500家上市公司利润总和的一半以上。中国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由于缺乏外部的系统性竞争者,垄断利润高,竞争压力不足,创新动力不够,迫切需要来自于体系外部的系统性压力和战略竞争者。而实体经济创造了那么多的产品,就业和消费,却都赚不到钱,这个问题特别突出,特别需要一些高效的、能够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生力量来破除这样的不合理结构。要让金融机构和既得利益者自我革命显然是不现实的,有关经济结构调整从我上中学起就已经在讲了,喊了这么多年没有什么变化。这个时候做出改变也有一定的必然因素。主要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面临的压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在全世界的涌现,另外,这一代领导人看起来也有这个决心和能力做出重大改变。

    第三, 足够的市场空间。

    160万亿的金融市场,100万亿的借贷市场,存在了几千年的高利贷市场当前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0万亿以上。互联网金融替代的更多的还是传统的高利贷市场。

    第四, 互联网金融自身的优势。包括技术优势、成本优势、服务优势、场景优势等.

    普通来百姓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多眼花缭乱的选择机会,互联网金融完全有可能为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多贴身的服务。

    第五,互联网和金融在基因上具有诸多天然的耦合因素。

    一些知名学者,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就认为,金融与互联网在功能(基因)上具有非常多的耦合因素。按照现代金融功能理论的划分,金融系统具有六项基本功能,即:跨期、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配置;提供支付、清算和结算;提供管理风险的方法和机制;提供价格信息;储备资源和所有权分割;创造激励机制。上面这些金融功能,互联网金融某种程度上都已具备,而且成本更低、信息对称性更好、透明度和效率更高、服务体验更好、更便捷。主要是政策、制度、规则和准入层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引起高度重视,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不是领导人的简单拍脑袋决策的产物,也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昙花一现。相反,随着制度、规则和准入标准的调整和落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因此,大家不用担心,是不是所有的都要被取缔?这个是绝不会发生!规范运营的、具备风控能力的、稳健的正规互联网金融企业,能扶持实体经济、弱势群体、能为大家创造财富,还能创造就业和税收、拉动GDP,国家为什么要去取缔?完全没有理由!

    但是,监管必须要有,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信用意识相对薄弱、信用体系严重不完善的国家,监管越早越好,而且要有一定力度。监管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随着监管的落地和清理整顿期的结束,互联网金融将迎来真正的黄金十年!那么,在监管环境下,网贷行业的具体趋势是什么?我在行业会议上提出过“五化观点”,就是行业的规范透明化,监管严厉常态化,产品小微信用化,风控大数据化,理财大众化和移动化。这些都容易理解,就不详细阐述。

  2. Newstar Lee
    理由
    举报 取消

    死一批降一点利息,再死一批留存烧钱厉害的,最后利息缓和下来趋于正常。

    只有真正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在这个领域站稳了才叫好事,只有真正有良知有良心的人在这个领域站稳了,投进去的钱才是安稳的。

    我希望互联网金融做好,而不是说像民间借贷这样纯粹血肉碾压式的发展。

    以上。

  3. 烟圈
    理由
    举报 取消

    O(∩_∩)O~,题主这个问题显得有些老了啊~~

    一、目前大陆市场已有超过1500家互联网金融P2P公司,前两年基本是这个领域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在这个阶段、由于该行业业务模式所限、大部分或者说基本所有的平台彼此差异化确实不大、而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从实质上来讲所要做的事情依然是传统金融公司在做的事情、他们所要解决的市场需求是一样的、但是规则与模式、成本与流程等等是要由于传统金融公司的(具体差异题主可以自己去多研究一下~在此按下不表咯~。那么题主的第一个问题就有答案了、你说大陆的金融市场体量有多大?

    二、至于这些公司这个领域未来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格局、我想没有人可以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所有人都只是预测而已。而结合目前的一个基况(从去年底开始就一直传闻政府会出台相关互联网金融规则来规范该领域,这段时间倒也确实有些互联网金融公司被查封、俗称跑路~但是整体来看、并未伤筋动骨、各大平台的数据依然在不断刷新、毕竟这个市场这个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个人觉得首先这个行业会持续发展下去。同时行业中的模式在不断创新(譬如各种社交金融、众保金融等等)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市场整体产品的快速迭代,要想达到由几个巨头稳定把控的格局还需要较长时间、所以题主如想进入这个领域、目前时机也不算太晚咯~~

    (时间有限、简短陈述了一点~)

  4.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骗一批人,

    死一批公司,

    然后骗不到人,

    钱找到别的渠道,

    自然就回归到正常。

  5. 六点半
    理由
    举报 取消

    近两年跟互联网相关的都发展的蛮快。

  6. 许健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句话概括是利用网络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改造,代表的是新一轮的淘金浪潮,也是新的金融方式。

    但是基于互联网产业的特点,最终能做大的也就是那么几家,其他的要不就并购要不就倒闭。

    这么大规模出现一批公司的先例在中国互联网领域一直存在。君不见当年的千团大战,到目前就剩下了新美大。附当年全团大战盛况以供参考。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