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和思想哪一个对当时的法国大革命更重要?

理由
举报 取消

请解答一下Were ideas or violence more important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这个问题。并解释一下原因。(刚有回答者说不懂英文,这句英文和我题目意思一样,不用去纠结。)

2018年2月7日 2 条回复 1595 次浏览

回复 ( 2 )

  1. 樊高
    理由
    举报 取消

    按黑格尔的辩证法,我很想说两者同样重要。如果真的这么回答,那不就说句废话嘛。非要比较孰轻孰重,那我就庸俗地选择思想好了。

    力量和思想谈

    单就暴力和思想比较,谁都知道,不需要比较。革命广义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旧事物到新事物 的飞跃。(百度百科)假如空有暴力那就变成了陈桥兵变,光复运动了。这些只是从某个人的独裁转到另一个人的独裁罢了。而光有思想则可以是,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百家争鸣。它们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激发人民力量的钥匙。暴力和思想所带来的意义可见一斑。

    提问者问的是何者更重要,那我依然说是大革命的思想。

    大革命的意义

    如果说十九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英国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范例,它所推动的工业化进程破坏了非欧洲世界传统进行社会结构,而法国则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革命运动,并赋予其思想,以至于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成为每一个新生国家建国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由此可见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所在,史学家普遍推崇大革命的意义,可见暴力没有思想重要。

    力量来源于思想所以思想更重要

    虽说没有武力怎么敌得过六次反法同盟,怎么能推翻路易十六,怎么对抗价值观值得怀疑的多个革命派别,然而我们需要记住这反抗的坚毅来源于何处。没有大革命之前的数次思想运动,没有革命时理论家的筚路蓝缕,哪里的坚定的反抗力量?人们只会像中世纪那样,在教会和王权的双重压力下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罢了。这力量的根本来源在于思想。同样,是思想的领导使一盘散沙的群众力量如剑刺长空。当然,经济压迫等也增强了人们的反抗意识,在此不提。

    思想发展会带来力量,力量发展不一定会带来思想,甚至会带来暴政。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时摧枯拉朽,直踏南京,可惜统治者后来耽于享乐,开始暴政,遂败。

    当然没有暴力哪来的革命?更不存在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实现国家政权更替。我认为要达到足够推翻统治阶级的武力条件并非太难,难的是动员全民族的思想。思想可以开启民智,激发人们对革命的热情,加强革命力量。在建立后的巩固阶段,更发挥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思想作用,圣雄甘地的不合作不反抗运动值得一提。圣雄甘地极力呼吁印度人民放下暴力,以和平方式抗争以求独立。最终在舆论的支持下,印度脱离英国统治。这就是思想的力量。只不过这个事件具有特殊性。它需要在现代价值观,人性觉醒的情况下才得以实施。毕竟那是,二十世纪中叶的英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彼时的英国再坏,也坏不过普通的封建主。当时正在打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人对甘地的不合作不反抗运动提出质疑,说你也准备这样对待希特勒吗?这句话暴露了仅靠思想的局限性。

  2. Shin Tung
    理由
    举报 取消

    在不同阶段,理念和暴力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毕竟大革命从89年发轫到雾月政变结束的10年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能成为革命,首先是因为尖锐的社会矛盾,烈度不够充其量只能成为改革和政变。自大革命前夕的面粉战争起,巴黎的面包价格就一直居高不下,巴黎市民非常乐于经常去凡尔赛宫的国王家串门,或者在巴黎修街垒。7月14日爆发革命也正是巴黎市民先洗劫了荣军院,抢到了枪支和火炮,寻思还需要火药才能成军,于是紧接着“攻占”了巴士底,这个行动中并没有出现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领导者,私以为暴动市民的行为很大程度来源于愤怒和激情,所以革命的刚开始主要动力来自暴力。

    之后开始进入立宪阶段,此时的政治明星米拉波和拉法叶都是试图在革命党和保皇党之间寻找平衡,拉法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掌握着国民卫队,政治局势尚处在稳定可控状态,各种各样的理念能够在议会中得到倾听。

    一朝立宪派失势,无套裤党人和雅各宾派成立第一共和国,处死了国王,政治家们就已经是追随着暴民的意志而去了,吉伦特党人和曾经的山岳党领袖之一丹敦就死在公安委员会的打击下。

    革命从来都是野蛮的,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很多史料都充分说明了巴黎公民的残忍野蛮。

    En effet, la forteresse, en juillet 1789, ne constituait pas une lourde menace pour les parisiens, dans la mesure où elle était peu peuplée, aussi bien de prisonniersNote 4 que de soldats : en attendant d’être démolie, elle était gardée par quatre-vingts invalides et trente-cinq gardes suisses24. Face à la foule marchant sur la Bastille, son gouverneur, le marquis de Launay, veut résister mais, à la demande de médiateurs venus de l’Hôtel de Ville où siège un comité permanent, organe de l’insurrection bourgeoise, rédige à la hâte un papier par lequel il accepte la reddition de la forteresse en échange de la promesse qu’il ne sera fait aucun mal à la garnison. Il laisse ainsi la foule pénétrer dans la première cour. Puis il se serait ravisé et aurait fait tirer à la mitraille : il y a des morts. On amène alors des canons pris aux Invalides : le gouverneur cède et abaisse les ponts-levis. Il est cinq heures de l’après-midi. Les Vainqueurs de la Bastille se dirigent ensuite vers l’Hôtel de Ville avec leurs prisonniers. En chemin, de Launay est roué de coups, massacré à coups de sabre, décapité au couteau par l’aide-cuisinier Desnot25 et sa tête mise au bout d’une pique.

    以上摘自法语维基,翻译大致如下:

    巴士底当时对巴黎市民的威胁很小,仅有80名伤残老兵和35名瑞士卫兵驻扎。管理者de Launay侯爵放弃抵抗,因为暴动组织者承诺投降则不会伤害守卫,在人群进入堡垒空地后侯爵决定开火,随后又放弃抵抗,放下吊桥,巴士底遂陷。在将囚犯押往市政厅路上,de Launay被施以车轮刑,再被乱剑砍死,随后被用屠刀枭首挂在长矛上。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