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零差评的风气是如何形成的,淘宝对此怎么看?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在淘宝上买东西,发现基本上都是好评,店家也都追求零差评,有一个差评就是对整个店铺的否定。 但是这样的零差评,会导致这些评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有些产品本身就是差,无论谁卖都一样,这时候差评才能帮助潜在消费者。反观京东和美亚,差评都是针对特定产品,不会因为商家出售过一两款品质较差的商品,就彻底否定该商家,最多否定该产品的生产商。这样的风气是如何形成的,淘宝是否想改变这样的风气,应该如何改好? 2017年10月3日 10 条回复 1245 次浏览 淘宝网,电子商务
回复 ( 10 )
差评和中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店铺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到店铺的权重和自然流量。淘宝的审核排序机制就是这样,太过理想化,作为卖家如不是被流量与官方活动胁迫也不会追求零差评。
而且你把顾客想的都太理性了,绝大部分人对于差评的敏感度太高,不管是免费流量或是付费流量引入的这大部分人,一旦流失了没有转化对卖家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有需求才会有供给,肯定是买家的态度和淘宝官方的态度来制约卖家的态度,所以追求零差评是淘宝体制下的常态。
再者,淘宝培养的部分买家现在也是刁钻,为了几块钱的返现违背良心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也是不少,像这样的差评其他买家根本就无法判断是恶意的还是诚恳的。
目前看来,淘宝不会改变。
结论先上来:差评决定损益!
没有任何一个淘宝店铺敢不修改中差评,除非他在卖小龙虾或换季。
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情,一个商品转化率最巅峰的时候,必然是15-21天。
因为这个时间的评论、晒单、追加都非常好。
也就是0差评。
0差评带来的转化率,这么说吧,堪比5000月销量(有中差评)。
那么,0差评的经济结果是什么?
一个商品估算每天访客2000人,转化率为2%的情况下,商品每天成交40单,一单利润30,每天毛利1200元。
当转化率是1.5%的情况下,商品每天成交30单,每天毛利900元。
机智的知友已经算出来,每天差300元,一个月要差9000啊!
事实比这个还残酷。转化率2%时,你的商品各项权重(指标)都很棒,所以你才有2000的访客,转化为1.5时,可能只有1000访客。
如果你要通过刷单的方式补回这10单的话。每单成本12元,每天支出120元的刷单费用。折算下来商品的支出要多出120元每天。
其他费用不变的情况下,转化率2%跟转化率1.5%的款式。利润差距是:400–(300-120)=220元。
更加可怕的是。你的直通车也会变得更差。
你原来直通车每天出价0.5元,可以带来500个访客,每天直通车赚50元。
转化率变成1.5%以后,维持每天访客500的话,直通车预估出价必须达到0.6以上。
每天花费300元,成交7.5单。每天亏损85元。
数据就在这里,数据变化预测自认为也比较合理。看出来了吧?
大数据下的微小差距都会形成巨大变化。特别是在淘宝的马太效应规则下。
给人差评,如夺人财路!慎重。
那我来告诉你风气……京东是不会否定中差评。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京东是一个载体,他现在是一个厂家在上面撕逼的平台,如果说淘宝的中差评是卖家和买家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京东的中差评现在已经成为了厂家与厂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我有一个某电脑机箱品牌枪手群,在这个群里面,该机箱厂家不断的会发布任务,让枪手们去拍下竞争对手的商品,然后让写差评,也可以把对手的机箱弄坏拍照片上传,厂家会无条件回收枪手们拍下的商品,大多数写完评价后再退货。
给5元的报酬。所以在京东上,就是华硕搞微星 佳能搞尼康 西门子搞松下 格力搞美的 ……
你觉得那些评价对你的选购有所帮助吗?
你去看美的电饭煲好使还是九阳电饭煲好使,看评价。。你可以看到他妈的全是什么饭煮不熟啦,机器短路啦,1个月就坏了拉,饭煮出来有股味道啦。把这些评价当真,真够可以了。
只要有独立思考的人 想想就知道这不可能。但是确实会有些人会跑去问,你们家的电饭煲真的煮不熟饭吗?你让卖家是不是要一头塞进马桶里淹死算了。
对京东来说,九阳电饭煲卖的好还是美的电饭煲成为爆款,对他来说不是很care的事情,所以他不必干预评价,不必干预九阳军和美的军之间的撕逼大战,你们爱怎么撕怎么撕。这就类似于大卖场里面很多电器专柜有促销员,美的促销员推荐你美的的小家电,而她总会说什么九阳性价比低啊,格兰仕质量一般啊。但这关超市什么事?
我们为什么要打电话给客户处理售后改评价,因为这货是我们自己的,因为如果我们任由乱七八糟的中差评泛滥会导致客户去其他的店铺买东西了。说的难听点,既然所有人都这样,我不这样搞只会死的更快,而不会出淤泥而不染。
Interesting!这是中国
因为淘宝的中差评会影响到流量跟转化率啊。。
淘宝卖家几乎无一例外的为着“好评”生活着,小卖家新卖家天天期待多多的好评,大卖家天天期待着别有中差评,做为买家应该如何看卖家信用评价呢?近期淘宝信用评价有了更新,更加能够显示店铺的实际评价情况。
下面馨妈就为大家一一说明一下如何识别卖家的真实评价:
首先将馨妈自己店铺的信用评价截图给大家看下:
1、店铺动态评分:4.9分,这应该是目前最高的评价,只有那些新店铺或者生意极少的店铺会有5.0分
2、宝贝与描述相符度;卖家服务态度;卖家发货速度评分全部高于同行业水平50%以上,很多皇冠店铺的这三项分数是绿色显示,也就是低于行业水平,是负值;
3、店内30天内服务情况,这一评分是淘宝更新后的,也是非常关键的,但很多买家却不关注的
(1)平均退款速度:某店铺是0.11天,行业均值是2.15天,这个速度目前少有人能超过,掌柜最简单的想法就是,不应该我收的钱绝不拖延时间,让客户尽快拿到钱大家都踏实;
从这一速度买家能够看出:当遇到退款问题时,大概多久可以拿到钱,或者说退款过程会不会非常麻烦,卖家会不会找各种理由拖延退款;
(2)近30天退款率:这一项某店主认为是最重要的,体现了一个月内的退货情况,从而体现了一个店铺内产品真实的情况;下面第一个图是某店铺店铺一个月内的情况,无产品质量问题退款;没有未收到货退款;只有买家个人理由的退款;
下面给大家放两个从其他店铺截图看下(都是同行业同城非常高的五皇冠卖家的动态情况)
大家可以看出与某店铺的明显区别吗?这说明什么呢?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同行看门道
看到这个会明显确定:所谓的100%好评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某店铺从未追求100%好评,因为根本不可能,尤其是做为皇冠卖家,如此高的销售额和发货率怎么可能不遇到问题呢?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沟通,我们会用非常好的沟通方式去解决,而不是遇到问题就让买家退货退款,甚至自己贴运费让买家退回货,因为买家直接申请退货退款,交易就会自动关闭,也就不会涉及到客户评价问题,这个方法是很多卖家通过的方法,以此躲避中差评,但并不代表产品无问题,服务无问题;30天内退款次数越多代表着购物后发生问题的机率越大!
(3)近30天投诉率与近30天处罚数店铺基本都是0的,卖家绝不会让问题严重到这种程度。
总结:买家们以前更关注中差评数,更关注评语好坏,但没有仔细看过一些数据,其实花上几分数看一下除中差评数量以外的那些数据,就可以更多的了解一个店铺,淘宝目前更新后的信用评价更加直观与客观。
不仅追求好评,现在都追求全五星好评,因为每一项评分,每一个评价都对我们参加活动、评选金牌卖家有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更何况还有很多不理性的买家很轻易就能给你一个中差评或者低评分,这样的买家现在越来越多,很大的比例都是新手买家,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意识。
老买家大多都是从淘宝初期发展起来的,经历过很多事件,特别是之前网购还不成熟时,淘宝监管、卖家服务、快递速度都不尽如人意;各种情况都遇见过,比如快递速度(速度普遍比现在慢)、服务不专业(没有统一专业术语)、描述不相符(描述与实物相差很多)。
而现在一大批新买家们从开始进入网购行列就感受到、认识到的是专业、快速、性价比,一旦有任何一项不满意他都可能归罪于卖家。
———————————————————————-
以下每一项都至关重要,小数点后两位相差0.01%都会有千差万别。特别是中小卖家,一个中差评或者一个低评分会直接把相应的分值拉低0.02,但是想要提高0.01可能需要成百上千个全五星好评。有点类似于高考、公务员考试,一个热门院校只招收十几个人,成千上万人报考,你和前一名相差0.5分可能就被拒之门外。这就是为什么追求零差评,追求全五星好评的理由。
———————————–
金牌卖家指标(会给予适当权重,并在搜索页展示勋章。)
————————————
部分活动要求(有很多大型活动都对店铺好评率有着严格的要求)
最关键的问题是评价者自身的信誉无法影响评价权重, 一个职业差评师的评价和一个正常三黄钻买家的评价在统计面上被等同处理. 这是淘宝的系统设计问题. 不过看来淘宝并不关心.
利益相关,现在淘宝官方云客服,淘宝有规定,匿名了
任何制度存在必定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弊端。每天接到会员咨询最多的就是买了不发货,退货了不退款。然后二十个人中有一两个是反馈卖家不履行好评或者删评返现的承诺,还有一两个是卖家反馈买家威胁要返现,否则就要给差评。
每天都是满满的负能量,看到的全是贪图小利的市侩,大多数淘宝卖家都是有良商家,那些骗钱的商家手段都特别底,只要不贪便宜,肯定不会被骗,正常人谁会相信九块九包邮真皮大衣呀。
同样的道理,淘宝设置好中差评的本来目的是好的,但就是被这些贪小便宜的人玩坏了,当然淘宝也是纵容这种现象,只能修改中差评,好评不能修改,评价删除不能恢复,不受理好评返现的投诉问题等等,这些也纵容了卖家好评返现的行为发生。话说回来,卖家才是淘宝的金主,有些时候对金主也是选择性限制的
差评,才是最有价值的评价。
如果一个用户靠好评来到淘宝上购物,我只能表示,呵呵。
现在的淘宝系统对于差评的判定,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不仅好评率受影响,搜索权重也降低,更是让用户看到就不想买。
这样的规则使卖家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
这样看来,对于买家似乎是好的。
但是!真相并非如此。
差评的意义:对于别人眼中的瑕疵,你在购买之前能够看到,并且权衡能不能接受。
减少购买后退货率。
没有差评,好评不具备参考性,是淘宝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当人人都知道刷好评的时候,好评就已经没有参考意义了。
现在的好评跟差评,只是商家做搜索权重的工具,仅此而已。
而对于买家来说,没有什么优势,购物也变成了碰运气。
现在淘宝购物习惯,碰一次运气,买着好的,以后一直都在这买了,并且推荐给别人买。
这就是淘宝网整天炫耀的口碑营销理念。
其实本质是,这次能买着好的,因为运气好,下次就不一定了。
用户不敢相信好评,没有差评参考,只能瞎蒙。
所以才会粘性消费,一直奔着买一家,这是与传统行业的货比三家背道而驰的理念,是个畸形的“口碑”
然而,真正发生买卖纠纷了,有几个买家,比卖家更懂淘宝规则?真的买到问题商品有几个人能有时间精力还有能力去维护自己权益的?
还有一个群体,投诉专业户,专业差评师。我曾经认识一帮投诉专业户,因为善于研究规则,又广泛接触各大卖家的专业客服,不仅对淘宝规则研究透彻,其中更是有对于其他行业延伸,比如针对手机游戏增值服务sp的专业人士,还有专门打击假商品的。
可以这么说,只有他们想,整个淘宝的东西都可以随便用,电话费可以无穷无尽随便用,买什么都是假一赔十。
就好比网络中的黑客白客。
总有人道德底线很低,自我认知不够,就像捏着把大保健的儿童。
只因为那一小撮,像是锅里的老鼠屎。于是,一提到维权,就像是在要十元好评返现呀亲。。。
于是一堆的好评返现3元五元二十元。
我还没开口要钱,你们自己就给了。
这是对自己的商品有多么不自信,还有人标榜,这是一种营销,好评返现营销,
这是绝世武功“我先让你三掌”。
我觉得熟悉规则,利用规则,是一门艺术。
当我拿起这把宝剑的时候,身后光芒万丈!我即正义!
以后有万人敬仰,以我剑下恶徒为鉴。
其实别人眼中,拿根筷子敲个破碗,来要返现的。
这样的差评,没有意义,以后连拿筷子的人都不会有了。
淘宝不知道么?
知道。
以后怎么改?
没法改,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我看怎么改?
睾丸癌晚期,长痛不如短痛,一刀切了吧。
对于淘宝,刷单刷信用度,应该是业内的鸦片了。目前来说是戒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