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 通过银联云闪付进入中国后,支付技术和美国的是否有差异?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也就是说,Apple pay进入中国后,支付的技术是不是直接采用银联云闪付,套用一个Apple pay的名称罢了?它还能做到像发布会上所说的那样便利,安全,和私密吗? 2017年12月1日 3 条回复 1289 次浏览 Apple,Pay,中国银联
回复 ( 3 )
对leo的答案我补充一些小细节
HCE与Apple Pay的最大差异在于私钥的存储位置,HCE是存在云端,而Apple Pay是存在本机SE里。
他们的区别实际上是,唯一动态安全码的生成,SE的话是在SE内部,而HCE的话,可以是在本地硬件内部或者云端(银联两种都支持),选择在本地硬件内部生成唯一动态安全码的时候,需要本地设备有类似TPM芯片的硬件支持。
关于pos机免密免签,一方面如你所说,跟商户有关(跳过所有CVM,产生的后果就是盗刷商户全责),另一方面,则是苹果在中国跟国外的不同,就是国外支持device pin as CVM,也就是你在手机上unlock device pin(指纹)作为一种CVM,这个在国内是不支持的(还没有这样的pos机)
Apple Pay在国内不是HCE!
Apple Pay在国内不是HCE!
Apple Pay在国内不是HCE!
虽然不喜欢先说结论,但是实在不忍威锋的那个帖子继续流毒!
首先,银联似乎有意另力云闪付品牌,原本很多人认为“云闪付”是指银联HCE技术,但是根据银联的新闻稿来看,“云闪付”似乎指的是包括HCE在内的联机闪付,仅仅是为了区别需要圈存的电子现金。
当然,我猜测,题主问的应该是网上流传的,Apple Pay入华采用了HCE技术的谣传吧。
HCE与Apple Pay的最大差异在于私钥的存储位置,HCE是存在云端,而Apple Pay是存在本机SE里。
而银联与Apple的新闻稿(中国银联和苹果公司达成Apple Pay合作)是这么描述的:
这也就直接表明了,Apple Pay在中国的实现方式与在国外并无二致,一样采取了本地物理隔离的SE,而且这种方式的安全性、私密性是比HCE高的。
便利性这点,如果是说免密免签的话,其实主要取决于银联和收单机构。因为POS机的程序Apple是无法控制的。
最后,相信题主应该是看到了转载自威锋网的一个新闻。来源就不引用了,因为逻辑太荒谬。那篇文章的证据主要有这么两个:1. 国行版6s的型号与国际版不同,一定是NFC与SE的芯片有差异。(没有任何拆机证据显示芯片有差异,港行一样能用银联的Apple Pay更是否定了芯片差异的存在);2. Samsung Pay对银联的支持只有国行才有,说明银联的NFC支付需要特殊的芯片。(Apple跟Samsung的技术是完全一样的?Samsung的问题一定是芯片造成的?)然后那篇文章居然就得出了非国行的机器一定没有支持银联的SE芯片,国内的Apple Pay是基于HCE的结论。且不说Apple Pay在国内使用本机SE已经被官方新闻稿证实,单就这两条证据都无法立足。
中国的技术和美国有啥区别我是不知道,但我大概了解,苹果与中国银联和美国运通合作,有什么区别。
苹果和银联的合作,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了。雪梨酱来具体说说,银联和美国运通的合作。
Apple Pay与美国运通公司的合作在2015年正式公布,目前二者的合作使Apple Pay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新加坡上线。
在目前全球能使用Apple Pay的六个国家中,除了中国,其他五个国家的用户要使用Apple Pay,都能绑定美国运通的卡。且在Apple Pay在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登陆之初,用户只能通过绑定美国运通的卡使用Apple Pay的服务。
在解释为何选择美国运通作为合作伙伴时,Apple Pay副总裁珍妮弗巴雷是这么说的:
这句话揭露了美国运通与银联、Visa、Master之间的一个区别,即美国运通自带“发卡功能”以及“支付结算功能”。
举个栗子:现在雪梨酱如果想用招行的信用卡在星巴克买咖啡,钱其实是通过银联系统从DT君持的招行卡进入星巴克的收单行(假设是)浦发银行的。但是这件事对于美国运通来说就没那么麻烦,因为它本身可以即使发卡方,又是支付结算方,所以“协调相对容易”。
Apple Pay入华之前,曾因苹果公司在每单生意中该抽多少成,与银联还有银行等方面进行了持久艰难的谈判。最后双方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妥协。
财新当时的消息称,一向骄傲的苹果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出很大的让步。在中国,Apple Pay前两年不抽取费佣,两年之后从发卡行信用卡交易抽取的手续费率总体上约为境外0.15%的一半左右。而在此之前,Apple Pay从未免费过。
在传统的四方交易模式(卡组织、发卡行、收单行、商户)中,像手机这类终端设备是不参与利润分配的。但苹果依仗自己的品牌和人气,Apple Pay还是向银行抽取了一定的费率,银行对此戏称“苹果税”。
而苹果这么久都不愿意和其他发卡行达成合作,也可能是因为“苹果税”的问题。不过,大势所趋,如果Apple Pay持续因为坚持参与利润分配问题而导致不能在一个市场大面积开拓,那么最终停滞不前的可能也是它自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