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B2C 跨境电商
理智的脑残粉
这个问题从五年前我刚实习开始时就有话题讨论至今,还没有一个完美能说服所有人的答案。我承认这是一篇水文,仅能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答案的话,我的建议是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大公司及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在以“有发展潜力为前提”的基础下,到大公司还是到创业公司并不是最重要的。第一份工作通常决定了你今后3~5年的生活方式。
举几个具体而形象的故事作为例子吧,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把名字去掉了。
某A君名校毕业后,选择了BAT中的一家做产品经理,做社交相关的产品,基本工资比较高,且工资以每年40%的增幅增长。由于个人点子比较多且在大公司遇到了厉害的技术男,毕业后的第1.5年出来单干,连续创业做旅游社交产品,后来在2014年底~2015年做互联网金融P2P。在接近最火爆的时候把创始股权卖掉给投资人,自己回老家买了套房,目前在一家A股上市国企做智能硬件。国企工作安逸时间较多,于是同时与人合伙开一个”密室逃脱真人馆”。这是一个算是在大公司–>创业公司–>大公司–>创业连环跳的案例,财富积累得是比较快速。
某B君名校毕业后,就在一家创业公司做技术开发。由于学历比较好CEO老板很看重,刚毕业的初期工资是宿舍里同学中topLevel的。但是在一次讨论时一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被主管知道了工资,且B君工资比主管工资差距有些大(>=2倍),于是在公司里冷嘲热讽,B君在公司里要把很多时间精力耗在非技术提高的人际管理事情上。后来觉得没意思,然后就离职到了另一家创业公司。简历上第一家不知名的创业公司那近半年的经历其实在用人单位其实是减分项。在第二家公司工资降了许多,且工资增长比较慢。好处是至少不必为非技术能力可控的事情操心太多。
某C君名校毕业后,就在一家BAT中的一家做技术开发。在初期基本工资并不高,他的工资每年有25%左右增幅增长(还好超过了CPI)。他的理念是不管怎么样在第一家公司要坚持3年以上。还好工作上做的事情有延续性,不会像A君和B君那么刺激。也有一些说得出口的成果,确实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学到了新东西而非混日子。由于在成熟的大公司机制里呆久了,对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做事方法深入骨髓。他坚信他不会在现有公司一辈子,但是他也不敢贸然行动,离开现有公司体系出来单干或到创业公司去。
上述3个故事浓缩了许多人的经历。如果要排序看的话,你比较倾向于选择过哪位的同学的生活方式?选择的结果或许可以折射出你的最佳答案。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做着二元决定,实际上很多人的经历总是相似的。欢迎到微博关注”安全乐谷”并私信说明你的答案。
大公司学做人,小公司学做事。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大公司,运营成本都是极端控制,薪资成长空间可能不多,工作流程业务流程更加成熟,岗位分工更细,如果只是基础岗位能学到的东西也很少,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话还是尽量往上爬接触更上层更系统的行业思维,你会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小公司,知识成长体系匮乏,工作流程业务流程比较乱,虽然薪资会更自由,其实更适合去带团队做大的从业者。
跨境这行的巨头跟IT巨头完全没有可比性。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4 )
这个问题从五年前我刚实习开始时就有话题讨论至今,还没有一个完美能说服所有人的答案。我承认这是一篇水文,仅能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答案的话,我的建议是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大公司及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在以“有发展潜力为前提”的基础下,到大公司还是到创业公司并不是最重要的。第一份工作通常决定了你今后3~5年的生活方式。
举几个具体而形象的故事作为例子吧,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我把名字去掉了。
某A君名校毕业后,选择了BAT中的一家做产品经理,做社交相关的产品,基本工资比较高,且工资以每年40%的增幅增长。由于个人点子比较多且在大公司遇到了厉害的技术男,毕业后的第1.5年出来单干,连续创业做旅游社交产品,后来在2014年底~2015年做互联网金融P2P。在接近最火爆的时候把创始股权卖掉给投资人,自己回老家买了套房,目前在一家A股上市国企做智能硬件。国企工作安逸时间较多,于是同时与人合伙开一个”密室逃脱真人馆”。这是一个算是在大公司–>创业公司–>大公司–>创业连环跳的案例,财富积累得是比较快速。
某B君名校毕业后,就在一家创业公司做技术开发。由于学历比较好CEO老板很看重,刚毕业的初期工资是宿舍里同学中topLevel的。但是在一次讨论时一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被主管知道了工资,且B君工资比主管工资差距有些大(>=2倍),于是在公司里冷嘲热讽,B君在公司里要把很多时间精力耗在非技术提高的人际管理事情上。后来觉得没意思,然后就离职到了另一家创业公司。简历上第一家不知名的创业公司那近半年的经历其实在用人单位其实是减分项。在第二家公司工资降了许多,且工资增长比较慢。好处是至少不必为非技术能力可控的事情操心太多。
某C君名校毕业后,就在一家BAT中的一家做技术开发。在初期基本工资并不高,他的工资每年有25%左右增幅增长(还好超过了CPI)。他的理念是不管怎么样在第一家公司要坚持3年以上。还好工作上做的事情有延续性,不会像A君和B君那么刺激。也有一些说得出口的成果,确实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学到了新东西而非混日子。由于在成熟的大公司机制里呆久了,对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做事方法深入骨髓。他坚信他不会在现有公司一辈子,但是他也不敢贸然行动,离开现有公司体系出来单干或到创业公司去。
上述3个故事浓缩了许多人的经历。如果要排序看的话,你比较倾向于选择过哪位的同学的生活方式?选择的结果或许可以折射出你的最佳答案。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做着二元决定,实际上很多人的经历总是相似的。欢迎到微博关注”安全乐谷”并私信说明你的答案。
大公司学做人,小公司学做事。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大公司,运营成本都是极端控制,薪资成长空间可能不多,工作流程业务流程更加成熟,岗位分工更细,如果只是基础岗位能学到的东西也很少,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话还是尽量往上爬接触更上层更系统的行业思维,你会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小公司,知识成长体系匮乏,工作流程业务流程比较乱,虽然薪资会更自由,其实更适合去带团队做大的从业者。
跨境这行的巨头跟IT巨头完全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