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厂商对于供应链的控制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 小米供应链控制力仍有不足。终端和上游永远都是一场宫心计。最早芯片厂商高通抱着可堪一试的想法投资小米,所以几款芯片首发都给了小米,也成就了小米“高性价比”的名声,这是双方的蜜月期。但对方能量太强一定会反过来制衡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引入其他合作伙伴。所以到了米3,小米引进了英伟达,而高通版本上市时间比其他手机厂商也晚了月余。 via 看不懂的小米估值:雷军曾创造“市梦率”解释> 据了解,中天信主要手机客户有中兴、酷派、TCL、比亚迪、锤子等。据悉,锤子T2将于本月29日发布,锤子科技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截至昨天生产的手机已经进入我们公司仓库,新品生产和销售计划未受到影响,但公司很多专用设备被扣在中天信厂房,这对我们损失很大。” via 锤子供应商中天信宣布停产 曾试图挂牌新三板
回复 ( 2 )
感谢邀请,希望我下面的文章会对您有所帮助:
EMS之供应链管理
程晓华
2012-12-3
前两天做为演讲嘉宾,我参加了一个供应链管理论坛,其中一个嘉宾也是搞供应链的,因为他在一个供应链管理公司做什么副总。此人日系500强企业出身,原先是搞生产的,几年前开始在这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做事。他在回答一个学员的问题时候,说了一句关于EMS供应链管理的话,让我很气愤,于是我决定写此文。
他的原话是,EMS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其实很简单,客户都给你安排好了,你生产就是了。
我差点当场跟他翻脸!但还是忍住了 – 上了点年纪,火气也没那么大了。就当他无知吧!无知者无畏嘛!
所谓的EMS就是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电子制造服务业,大型EMS企业如富士康、伟创力等,中小型的则是很多,尤其以台湾系居多。
EMS跟ODM客户如苹果、微软、HP、戴尔、索尼爱立信、爱立信、华为、中兴等做生意,一般是采取两种方式:
第一种为所谓的 free
consignment,可以理解为来料委托加工,所有的物料都是由客户提供,EMS公司只是赚加工费。这种方式从供应链角度,的确是很简单,EMS公司只是负责产能、排产、生产、交付等,没有什么太多的供应商管理之类的东西。
第二种方式为 turnkey,
也就是进料加工,客户会自己负责一部分料件的采购,并用所谓buy and sell (买,然后卖)的方式再卖给EMS公司,客户既是客户也是供应商,同时,EMS公司也要自己寻源、采购一部分物料。客户采购的物料与EMS公司自己采购的物料,从BOM成本比例上讲,不同的客户是不一样的,一般欧洲的客户,自己采购的比例比较小,美国的次之,亚洲的客户则是自己采购的比例比较大。
我要说的是第二种方式。
从供应链角度,在第二种方式下,EMS所面临的挑战就是:
1. 及时交付 – 客户一般会定期,如每周更新预测,但大家都知道,预测永远是错误的,预测与实际订单的差异少则正负百分之三五十,大则百分之几百。尽管有所谓的协议,当客户的订单超出预测的时候,EMS可以不接单,不承诺出货,但问题是,EMS是干什么的? 有单怎么可能不做?因为你伟创力不做,富士康可能就把单抢过去了,时间长了,你伟创力的单就会越来越少;另外一个在交付方面的挑战就是,客户给你的单往往就是 short lead time (订单提前期不够),能够按部就班、给足采购提前期的时候很少,如果你的供应链管理没有足够的水平,你的单同样会越来越少。所以,这个时候,拼的还是供应链管理的水平问题。
2. 库存周转 – 大家都知道一般EMS行业的利润率也就是在两个点左右,而电子行业的库存持有成本也在每月两个点左右,甚至更高,如果你的库存不能加速周转,你赚的那点加工费还不够库存持有成本抵消的。
3. 呆滞库存 – 一般的EMS 公司,做的客户都比较多,也比较大,否则就没有聚集效应可言,更谈不上赚钱。也正因为如此,从计划角度,压力极大 – 产品编码多,原材料种类多,供应商分散,从数量而言,要远远大于一般ODM公司。所以,库存呆滞风险极大,尤其是产生ECO(设计变更)或者产品EOL(产品生命周期结束)的时候,其切入点(时间、数量)一旦确定,你的库存买多了,要EMS自己承担报废成本,你买少了,不能按照客户的last buy(最后采购数量)出货,你又要被客户罚款。所以,当我去一些ODM公司讲课的时候,我认为呆滞库存的控制是个关键问题,但他们往往很不理解,说没有关系啊,做多了就逼着销售去卖掉啊,做少了也没有关系啊,跟销售打个招呼就行了。
4. PPV – 所谓PPV就是purchased price variance,即采购价格差异。EMS要生存,如果仅仅靠赚取加工费用,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必须在采购方面下功夫,也就是意味着,你找的供应商必须比客户找的要便宜,否则你是一分钱赚不到!所以,EMS的采购压力比一般ODM的更大,别人5分钱买到的东西,你必须要花4分钱就得买到,否则你就不要玩EMS行业。
5. 话语权 – 这个与以上四个方面都有关系:
–
在客户方面,因为有竞争对手,客户的单你基本上是必接的,抱怨急单、插单是可以的,但没有用。你不做,别人可以做;
–
在供应商管理方面,话语权也不大。很多供应商直接跟EMS的客户建立关系,它甚至可以威胁你不出货,回过头来,客户又说你没有管理好供应商!
所以,EMS的供应链管理是两头受气,客户在你面前耍大牌,供应商也可以欺负你,但你又不得不做!所以你能做的就是,保证给客户及时交付,搞定那些供应商,同时还得保护好自己
– 降低库存,减少呆滞,还得从供应商那里赚到PPV。而要做到这些,你只能是整合自己的需求与供应链,提高管理能力,没有别的路子。
我在重工机械行业做过计划、采购大约七八年的时间,在EMS行业做供应链管理大约有8年多的时间,在IBM的时候也是给诺基亚、爱立信做代工,然后被卖给芬兰的艾科泰,也是做EMS的,再后来到伟创力手机事业部做供应链总监、全球物料总监,还做过消费电子事业部的物料总监,给微软的游戏机做代工,中间做过半年的电源,也是伟创力的。从一开始的一年做几个亿美金,管理几千个物料,到后来做几十亿美金的生意,几万种物料,做的都是手机、数据卡、游戏机之类的快速消费品,产品生命周期短,一般只有几个月,需求波动非常大,而元器件采购周期又很长,有的长达半年以上,期间辛苦是可以想像的。2000年刚进IBM的时候,不到3个月就准备辞职。电子行业,尤其是EMS行业的需求波动、周转速度是机械等其他行业(服装行业除外)的远远无法比拟的。还好,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期间管人无数,从最初的几十人,管到几百人的队伍,自己得到了很多锻炼,发表了近百篇文章,还出版了个人专著,同时也培养了很多人,当然也有很多人受不了EMS的艰辛,中间离开了。有人去了原先的客户那里,有人去了ODM公司,也有不少人还奋斗在EMS行业。
那些去了客户那里或者其他ODM公司的,每次跟我聚会都说,老板,离开EMS行业吧,太辛苦了,我们这里很爽的!就您的水平 …… 我说,我会离开的,但我玩EMS的供应链管理竟然有点上瘾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还是在去年离开了伟创力,到了一家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负责电子高科技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咨询工作,再后来,从那家公司辞职,自己干供应链管理咨询,又跑了很多“大公司”。说句实在话,这些公司也大多都是业界蛮有名的公司,电子的、通信的、汽车的、其他机械行业的,都有。但每次跟他们的很多搞供应链管理的人唠嗑,或者讨论项目问题,总感觉他们的供应链方面的经验、认识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回过头来,他们还觉得你伟创力不就是个代工厂吗?!有什么供应链管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吧,只有我那些原先的手下,他们既在EMS行业打拼过,又在ODM公司舒服过,他们才真正地理解其中的艰辛与困苦。
还有一次跟一个原先的同事吃饭,差点因为这事打起来。他在EMS行业只做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也是总监级别的,现在一家ODM做供应链总监,是管EMS的。他说,EMS的供应链管理的确是很难做,但我现在管EMS供应商,到了他们那里就是大爷!他们都得像孙子似的听我的!我说,你这样说其实是自己不尊重自己!你为什么干了不到一年就走了?还不是因为你干不了啊!他说,你说的有点道理,至少我现在比你舒服!
写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供应链管理,无非就是玩个平衡,而你要真正地理解、体会这种“平衡”,那你就去EMS行业做供应链管理吧!那种两头儿受气,两头不平衡的日子一定会让你真正学到点东西的,干嘛不去试试呢?
最后,向那些仍然战斗在EMS行业的广大供应链管理同行们致敬!同志们辛苦了!
作者程晓华先生,《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第一、二版(中国物资出版社)、《CMO-首席物料官》(供应链管理职场网络小说)著作者,“TIM-全面库存管理”首席咨询师、《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首席讲师
伪专业人士来一发。
这个问题很大,供应链的定义,包括了六大组成,采购,计划,生产,运输,回收,以及研发(这个其实没有,是我强行加的),除了三星以外的绝大多数品牌,尤其是小米锤科这样的次世代公司,除了核心的设计研发,其他五个环节可以说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一旦品牌不利,整个业务兵败如山倒。
体现控制力的重要方面,物料采购,需要产品出货量支撑,才能对上游的供应商有话语权,学名议价权(bargaining power),才能在第一时间拿到稀缺性战略物资,比如芯片,以不溢价拿到质量稳定的关键物资,比如显示屏,以超低折扣价拿到一般物资以压缩成本。在这一些列采购交易还中涉及到供应商关系管理体系(SRM)的实施,各种ERP的交互,结果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健康程度,所以说,这绝对是个技术活。
生产,有富士康等各种代工厂的存在,企业只需要把设计方案,质量控制,具体要求与工厂协调,其他实施都不用操心。作为代工厂的客户,企业可谓有相当的控制力,提出各种的要求。比如苹果,iphone的整个生产过程都贯穿其掌控,大量的驻场工程师,标准化质量管理,甚至在工业设计时期就会和富士康产线进行磨合,确保从设计到生产无缝衔接。反例则是锤子的T1, 典型的因为重大设计缺陷导致产能崩溃,不细说。
运输和回收就更省心了,清一色外包给LSP,基本都用国际物流公司,已经非常成熟。如果需要额外的控制力,那就要舍得下血本。第一代iphone上市前,jobs为了确保圣诞期只有Iphone有货,不惜提前包下所有运力,让对手干瞪眼。
总之,供应链的掌控受到太多因素影响,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产力,不是一两个大神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