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Robot 管理大师

回复 ( 4 )

  1. 坏孩子
    理由
    举报 取消

    历史的完全再现是不可能的,现在能读到的历史能有当时真相的七七八八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我 是不太在乎历史到底有多少真实成分的,把历史当成一门分析课,而不是考据课,在当时条件下,如果面对相当量的信息,该作出怎样的决断,又是否合理….

    而判断一条信息是否适当,是否合理的基础也就是基于此的逻辑分析….最经典的就是利益判断了,人是利益的动物,没有利益的事一般人不乐意干,分析谁能从中获利,很多时候就能理解很多东西了….

    比方说题主的例子,溥仪等人获取战争进度的来源主要应该是国内的报纸和类似的新闻消息….那么国内的报纸会不会夸大战果,装出战事一片顺利的场面呢?从维持稳定来说,当然是可能的….所以这些人才会去推测这些消息是不是真实的….

    历来编造战报,双方死伤人数可以造假,而地域的得失却不能做长时间的谎报,特别是美军总司令表示愿意谈判的消息,更是不能编造的。美国军队也要谈判停战问题,还能说是无敌的吗?

    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推断….题主提到的,如果先发布假消息,过一段时间再“辟谣”….地域的得失就是如此,如果不能真的能守得住攻占的地方,那就得再改口….但是溥仪他们应该是观察了不少时间,也并没有出现太多反复,那就说明这些消息有很大的可能是真的….仗打不赢,却要称对方愿意谈判,这要传出去了肯定被人笑掉大牙….假定要发这假消息,把脸打到最肿也能说得出口,那说明至少也得是军队在几个战略要地站住脚跟,能跟对方相持….不然要是分分钟要吃败仗,指不定消息刚出去,美军就兵临鸭绿江,吹牛也得有个度吧….

    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不能忽视的东西就是置信度,做出来的结果能有多少准确性….数据来源的准确与否显然也是最终可信度的一部分(尽管所有人都不会把最终可信度说出来,但这一定是有迹可循的),数据造假了自然得到的结果就不可靠….最基础的判断就是看数据来自哪里….比方说是专门研究一个事件的人,经过多方调查,后来给出了一个统计数据,也不牵扯什么相关利益,完全是自愿搞研究,那我会觉得应该很可靠….比方说某某报报道哪里发生什么事死了多少人….啊,这是个大报社,销量很好,用不着靠编假消息过日子,那应该还算靠谱….啊,这个报社老是发假消息,上回的连街道地点都是编出来的,那怎么能信呢….

    即使是严格调查出来的数据,即使是普查,不是抽样,那也会存在误差….但是这样的数据可靠吗?当然是可靠的,因为是按照工作准则正确调查出来的,就中间过程挑不出太多毛病….所以,一般认为官方的数据比民间的靠谱….我说我自己今年多赚了多少钱,可以出去吹牛,别人不夸两句,多少也要给个羡慕的目光吧,一个国家说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涨了多少点,出去吹牛,别的国家:哦….比方我们老说现在的GDP数字水分太大,但是就自己来说,现在生活条件确实比10年前好,以前吃不起穿不起的,现在也能吃了能穿了,偶尔还能小小铺张浪费一下….这水分再大,至少说呈现的上升趋势还是准确的吧,要是人民生活越过越差,说GDP年年高速上涨,谁信啊….

    其实吧,很多时候老是去纠缠数据准不准没意义….趋势对了,能够说明原因,再不准能不准到哪去…收到一个信息,研究一下,符合逻辑,符合其他信息作出的推断,为什么不去相信呢?很多时候,对这些数据,对这些信息,后续作出的处理和分析是否得当,影响来得大得多….那才是数据分析的精华….

    具体到历史上,大事件总归是真的吧,有疑问的信息往往是很零碎的….拿着诸葛亮的履历本,说这条是假的,那条是编的,其实没多大贡献,史实不足谁也不好说,但是人家后来当丞相主持北伐总不能是假的吧,本事肯定有….这些信息吧,和时代背景相符合,逻辑上又说得通,和公认的资料也没什么悖误,至少不能随便说是假的吧….

    挖出来的文物,鉴定一下年份,我还不知道有后来人修改前代物品毫无痕迹的技术,总归是相对客观的吧….那可信度就比不可避免带主观成分的文献要高….

  2. 才小
    理由
    举报 取消

    要多学习一下,不要想着搞大新闻,不要问too simple的问题

  3. 李建
    理由
    举报 取消

    对于离我们较远的古代史或者文学作品,北方有句话,没有了分身就没有了魂,没有了真身就没有了根。好像《三角演义》里面,很多剧情都是虚构的,但是仍然赢得无数人津津乐道。我并不在乎《三角演义》里面的情节现实是否存在,只是以欣赏文学作品的眼光去阅读,《三角演义》里面的诸葛亮神乎其神,真实的他当然不可能这么厉害,但是作为文学作品里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他是承载着作者所理解、读者所称道三国时期忠和智。

    当然,历史可不是文学作品,某些读到某些地方我们觉得不合情理的,自然会对它的真伪有怀疑。历史是人的历史,记录者是人,记录的也是人,是人就有心,有心就主观,往往对很多事情先入为主,但是,不会偏离多少,绝大多数的史官都是正直、对事情的真实都是抱着敬畏和尊重的心。我们有个成语叫文过饰非,即使史官会帮他们的主去遮掩某些过错,但是对历史、对事情的真实记录,影响不了多少,小过错可以掩饰,但是大的功德过错、国家兴衰,掩饰不了。

    很多人觉得离我们时代越远的历史就越容易作假,可是,往往是离我们现在越近,对我们影响越大的真实,政治家往往会为了自己和国家的利益去拒绝承认,中日韩三国在各自教科书上的对二战的记录就不一样。

    至于题主举的例子,我觉得,两国交锋犹如武艺比试,高手出招虚实结合,所以古往今来列国之间都有很多特务、细作、探子之类的去摸清敌人底细。要是在打仗中被别人的假消息忽悠过去,那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历史了。胡适说过历史就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但是怎么装扮,也是小姑娘,总不会连个人样都没了吧,如果是那样,历史就不是小姑娘,是黏土了。不要太过在历史细节的真伪上面太花功夫了,太过求全责备就变成了转牛角尖了,有什么疑问的地方就把眼界托宽点,看主流,看大势,看成败,看兴替吧。

    还有,较真的事情还是留给专业人员去做吧,装扮历史的事情留给政客去做。对于我们,历史是位好老师,因为有些过错你不吸取教训,她就会再完完全全去教多你一遍。

  4.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当你试图了解真相的时候,你就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真想了解信使,最好当几方国家的史书对比看!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