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汇率、购买力平价角度来看,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了?

理由
举报 取消

从汇率计算,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从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是第一大经济体,如果说购买力平价对国力的反应更加客观,这是不是说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

2017年9月12日 6 条回复 1603 次浏览

发起人:张群 初入职场

你懂的越多,懂你的就越少。

回复 ( 6 )

  1. 王贝宜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 @张群邀。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鞋如果不合适,穿鞋的人还会穿么?

    会,因为适合,舒服。

    不会,因为这双鞋好看,能让看的人舒服。

  2. 水木山城
    理由
    举报 取消

    可能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汇率,更多是体现了这个国家的货币被世界上其它国家,特别是大多数国家所乐于持有的程度如何。

    比如人民币,假设一个外国为什么乐于持有人民币呢?其一,拿着人民币可以在中国买到更多的好东西,其二,拿到第三第四等国家也很好用,其三,币值稳定,最好还能升值。

    所以呢,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持有的外币还是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上升很快,但占比还小。

  3. 周振浩
    理由
    举报 取消

    现在的汇率是恰当的,是符合现在的中国的国情的。国家和个人一样,要富要发展简单说就是尽量多的赚人家的钱而又尽量少的被人赚走自己的钱。中国还不是美国,美国的一架飞机我们要卖几百万双鞋子攒的钱才能买得起,美国人搞的机械化农业烧的是油用的是电几个人就能管千亩农场生产成本比我们人海战术低的多。中国的产业升级正在进行中,我们在努力出口高铁,核电,手机,互联网产品等等,但是我们还在路上,我们的C919还没起飞,接的高铁单子还是一纸合同,这些是个过程需要时间。我们中国人又崇洋媚外,喜欢买外国货,就现在的汇率,就一大把国人去日本扫荡电饭锅马桶盖,去法国扫荡包包了,汇率如果再升中国的钱只能出去的多进来的更少,到那天经济衰退也就如了欧美列强和鬼子的愿了!

  4. 李云泳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觉得购买力平价不能真实反映汇率问题,因为购买力里平价理论拿到现实中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一国的产业结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都是影响物价的不可忽略的因素。简单来说,有人拿巨无霸指数说人民币时被低估的,但汉堡在中国的价格还会受到著名的洋牌效应的影响(即外国的东西拿到中国卖的价格要比它的总成本值还要高出一些)。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测量的一国的经济实力,和汇率的地位并不是一回事(并不是说毫无关系)。汇率更是反应货币价值的问题,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是十年或二十年的问题,人民币的地位上升则是近几年中国经济成长的结果,要让人民币超过美元的地位,哪能这么快?另外想问一下,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说,来源于何处?

  5.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经济学上讲,这叫边际效应递减。就像以前煤老板经常说的,钱多了只是数字。

    马云一顿饭最多吃二两米,你一顿饭也吃二两,按购买力平价算你跟马云一样有钱喽?

  6. wuweilxl
    理由
    举报 取消

    以煤炭生产效率、石油生产效率、天然气生产效率来看,人民币被严重高估了。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