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普通人,单身不婚大龄女青年,保险从业者
当我们在谈公益时,我们在谈什么?
公益这个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其实我们很难用一种公允的标准评判某个项目是不是公益。
为何?因为很难评判“公”,也很难评判“益”。何为公众,何为受益?
只捐款帮助了一个人算不算公益?几个人呢?一村人呢?有些人认为只帮助自己的家乡人可不算公益。
免费如果算公益,那优惠减免呢?那在帮助了别人时自己也打广告或有其他收益呢?
有些公益组织为乡村发起公平贸易,例如腾讯“为村”,作为一个平台,做公平的事,这算不算公益?如果算,那淘宝为什么不算。
如果免费,帮助大多数人即是公益的话,那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搭建的搜索,交易,通讯平台是最大的公益网站。然而并没有人把这些网站视为公益。大多数人对于公益的理解模棱两可而又不自知,只是把喜欢,认可,或对自己有帮助的行为叫做公益罢了。
那么,应该如何评判一个项目是否属于公益?依我的理解,在于它是否尝试并有效地去解决【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即是因【社会矛盾】产生的具有普遍性并暂时无法有效解决,给公民带来痛苦的问题。譬如留守儿童,环境污染,大病医疗等。
那么说来拗口,如果一个项目正在解决社会问题,那么它是在做公益,但当这个项目找到了营利点,发展壮大,真正解决了这个社会问题之后,它就不是公益项目,而是商业了。因为当社会问题解决后它也就不复存在,而原有的公益,也就成了商业。
怎么理解呢?以前人们沟通成本很大,是个社会问题,而发明电报,电话,微信的人,出于降低人们沟通成本进行发明推广,即是在做公益,而一旦它得到成熟应用,它就变成了商业行为。
依据以上标准,“抗癌公社”算不算公益呢?我认为是的,因为【大病医疗】这个社会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任何探索【以更低成本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的行为都是公益。但当它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业方案后,就如创始人预想的,得到广告或其他资源使它能够自身运转,甚至出现很多【抗癌一家】,【抗癌协会】等竞争对手后,它就不是公益了。
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是以【成为商业项目为目标的公益项目】。
就像解决了人们穿衣服,吃饭,住房问题的服装,饮食,房地产产业一样。实际上,成为商业项目,并没有失去初心,反而是解决社会问题后的伟大成果。
理论原创,以上。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认真回答!
其实讨论它是不是公益并不是我的本意,我是希望有长远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有识之士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它目前是还存在问题,不那么完美,大家能不能不只是把它当个项目评价,而是能帮助它去成长。
创始者只是个草根,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已是很好了,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缺资源、人脉和影响力。
第一次在zhihu收到邀请,有点兴奋
收到这个问题,很仔细地想了一下这个“公益”两字,实话说没有准确的答案,那么这个判断题我也不可能有准确的答案了。只能说说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粗略理解了。
先说结论,直观地感觉,也许是个不准确的理解是:“抗癌公社不是个公益机构”
几个观点:
1. 抗癌公社作为一个公司化运作的机构,无法证明自己的工作是为了公益,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毕竟公司的运作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的,这两个是根本矛盾的。努力证明一个以实现个别人利益为目的的机构只是是为大众服务,这个本身没有意义。
2. 创始人在文档中,试图重新定义公益这个概念。实话说没有意义,因为大多数人理解的公益概念是固定的。 基于抗癌公社当前的运作模式,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出结论,这是个很廉价、保费效率极高的保险,但是说是个公益组织还是有点差相仿佛。
3. 文档里面也一直在强调,赚钱并不可耻,完全同意这个观点;相比较而言,一个明确声称自己会赚钱但是通过机制保证少赚钱多做事的机构,会远好于一个始终声称自己是公益组织的机构;简单的例子就是红十字会,这是个世界范围的公益组织,但是在国内,相信没人愿意相信他国内的那个分支,虽然也没有办法否认他被定义为公益组织。
4. 谈到红十字会这个例子,一个完全的公益组织在中国堕落的例子,我理解关键点在于这个组织的行为是否能够被公众监管,他的行为会否因为少数人的意志而变化;我相信大家相信一个机构的基础在于他值得相信,这个基础应该是这个机构的行为是能够被大众能确信的机制来保证不会轻易变化。用这个标准来讨论抗癌公社,很抱歉,我得说作为由几个具体人创立的公司,将这个相信基于个人的私德,我认为是不靠谱的。各种历史故事都告诉我们人是会变的,相比较而言,一个能够被大众监管的机制要靠谱更多。
5. 说这么多,只是谈这个题目本身,我很难相信这个抗癌公社是个公益组织。但是并不妨碍我认为抗癌公社是个好事情,简单查询一下就可以知道,传统保险公司的赔付支出仅占保费收入的不到40%,大多数钱都被各种过程花费掉了;而抗癌公社这种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赔付支出,反过来就是大大降低保费支出,这种模式上的进化(也许是退化)本身是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知道创始人怎么定义自己这个机构的未来,我认为无非两种路径:
1. 努力做一个公益机构,那么创立机制,让所有人都能够确信这个机构的运作是为了大众利益,而且这个做法不会被变化;
2. 摆明车马赚钱,让所有参与人明白这是个很有竞争力的保险,同样这个做法不会被随便变化。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3 )
当我们在谈公益时,我们在谈什么?
公益这个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其实我们很难用一种公允的标准评判某个项目是不是公益。
为何?因为很难评判“公”,也很难评判“益”。何为公众,何为受益?
只捐款帮助了一个人算不算公益?几个人呢?一村人呢?有些人认为只帮助自己的家乡人可不算公益。
免费如果算公益,那优惠减免呢?那在帮助了别人时自己也打广告或有其他收益呢?
有些公益组织为乡村发起公平贸易,例如腾讯“为村”,作为一个平台,做公平的事,这算不算公益?如果算,那淘宝为什么不算。
如果免费,帮助大多数人即是公益的话,那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搭建的搜索,交易,通讯平台是最大的公益网站。然而并没有人把这些网站视为公益。大多数人对于公益的理解模棱两可而又不自知,只是把喜欢,认可,或对自己有帮助的行为叫做公益罢了。
那么,应该如何评判一个项目是否属于公益?依我的理解,在于它是否尝试并有效地去解决【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即是因【社会矛盾】产生的具有普遍性并暂时无法有效解决,给公民带来痛苦的问题。譬如留守儿童,环境污染,大病医疗等。
那么说来拗口,如果一个项目正在解决社会问题,那么它是在做公益,但当这个项目找到了营利点,发展壮大,真正解决了这个社会问题之后,它就不是公益项目,而是商业了。因为当社会问题解决后它也就不复存在,而原有的公益,也就成了商业。
怎么理解呢?以前人们沟通成本很大,是个社会问题,而发明电报,电话,微信的人,出于降低人们沟通成本进行发明推广,即是在做公益,而一旦它得到成熟应用,它就变成了商业行为。
依据以上标准,“抗癌公社”算不算公益呢?我认为是的,因为【大病医疗】这个社会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任何探索【以更低成本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的行为都是公益。但当它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业方案后,就如创始人预想的,得到广告或其他资源使它能够自身运转,甚至出现很多【抗癌一家】,【抗癌协会】等竞争对手后,它就不是公益了。
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是以【成为商业项目为目标的公益项目】。
就像解决了人们穿衣服,吃饭,住房问题的服装,饮食,房地产产业一样。实际上,成为商业项目,并没有失去初心,反而是解决社会问题后的伟大成果。
理论原创,以上。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认真回答!
其实讨论它是不是公益并不是我的本意,我是希望有长远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有识之士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它目前是还存在问题,不那么完美,大家能不能不只是把它当个项目评价,而是能帮助它去成长。
创始者只是个草根,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已是很好了,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缺资源、人脉和影响力。
第一次在zhihu收到邀请,有点兴奋
收到这个问题,很仔细地想了一下这个“公益”两字,实话说没有准确的答案,那么这个判断题我也不可能有准确的答案了。只能说说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粗略理解了。
先说结论,直观地感觉,也许是个不准确的理解是:“抗癌公社不是个公益机构”
几个观点:
1. 抗癌公社作为一个公司化运作的机构,无法证明自己的工作是为了公益,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毕竟公司的运作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的,这两个是根本矛盾的。努力证明一个以实现个别人利益为目的的机构只是是为大众服务,这个本身没有意义。
2. 创始人在文档中,试图重新定义公益这个概念。实话说没有意义,因为大多数人理解的公益概念是固定的。 基于抗癌公社当前的运作模式,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出结论,这是个很廉价、保费效率极高的保险,但是说是个公益组织还是有点差相仿佛。
3. 文档里面也一直在强调,赚钱并不可耻,完全同意这个观点;相比较而言,一个明确声称自己会赚钱但是通过机制保证少赚钱多做事的机构,会远好于一个始终声称自己是公益组织的机构;简单的例子就是红十字会,这是个世界范围的公益组织,但是在国内,相信没人愿意相信他国内的那个分支,虽然也没有办法否认他被定义为公益组织。
4. 谈到红十字会这个例子,一个完全的公益组织在中国堕落的例子,我理解关键点在于这个组织的行为是否能够被公众监管,他的行为会否因为少数人的意志而变化;我相信大家相信一个机构的基础在于他值得相信,这个基础应该是这个机构的行为是能够被大众能确信的机制来保证不会轻易变化。用这个标准来讨论抗癌公社,很抱歉,我得说作为由几个具体人创立的公司,将这个相信基于个人的私德,我认为是不靠谱的。各种历史故事都告诉我们人是会变的,相比较而言,一个能够被大众监管的机制要靠谱更多。
5. 说这么多,只是谈这个题目本身,我很难相信这个抗癌公社是个公益组织。但是并不妨碍我认为抗癌公社是个好事情,简单查询一下就可以知道,传统保险公司的赔付支出仅占保费收入的不到40%,大多数钱都被各种过程花费掉了;而抗癌公社这种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赔付支出,反过来就是大大降低保费支出,这种模式上的进化(也许是退化)本身是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知道创始人怎么定义自己这个机构的未来,我认为无非两种路径:
1. 努力做一个公益机构,那么创立机制,让所有人都能够确信这个机构的运作是为了大众利益,而且这个做法不会被变化;
2. 摆明车马赚钱,让所有参与人明白这是个很有竞争力的保险,同样这个做法不会被随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