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家创业公司有何忠告?希望多提建议?

理由
举报 取消

领域如果非要定义,那就互联网、科技再小一点就是app吧。希望多多给予帮助,有可能您的一个小小的建议,我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有可能您的一个诚恳的建议,我就可以避过沟壑,平安前行。先谢谢各位了

2018年2月4日 10 条回复 1091 次浏览

发起人:Nicolas小正 初入职场

梦想实践者

回复 ( 10 )

  1.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第一:专注,不要有杂念;第二:设计好产品,越傻瓜越好。

  2. 黄勇刚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第一步,一定要自己设计章程。

    详情可以参考:PSMD.2 定制章程

    做完这步,再讨论其它问题。这步做不到,其它问题不需要讨论。

  3. 许荣雨
    理由
    举报 取消

    创业?赚钱!赚钱!赚钱!

  4. 陈欣
    理由
    举报 取消

    招人要严格,宁缺毋滥。招了错误的人往往意味着和正确的人失之交臂。

    优先看人品,但是人品往往不能一时半会看出来,因此先把能力的门槛设好。无能的人一般人品不好,有能力的人一般人品不差。

    要赚钱,要诚信,账上有钱,凡事不慌。

  5. 沈飞
    理由
    举报 取消

    鄙人拙见:我一直不理解就目前这个状态下,一个APP能改变什么呢?

    换句话说,在当下,如果只有一个APP的创业,我就呵呵了

  6. 光风霁月
    理由
    举报 取消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迭代,app这种东西更新迭代是比较快的,基本上一个星期都会讨论出一些新的需求新的优化,bug什么的都会有,最怕那种之前测试出来的bug没搞定就要做新需求的(呵呵)

    2、营销,最烦那种自high的,请站在用户的角度上说话好吗,假大空完全不能打动用户。要突出它对于用户来说能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是能满足什么需求,哪怕是勾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多看两眼也好。

    3、特点,虽然说现在各行业内很多公司或者是产品都大同小异,哪个火了就跟风之气盛行,一方面是中国山寨横行,一方面是中国人的创造力真的很匮乏……

    作为业者拿房地产举例,要说互联网的话,房地产这块这两年说的比较多的肯定是房产电商和全民营销了。全民营销绝对是这两年的热词,是传统的老带新、人海战术结合移动互联网的新玩法。

    个人觉得app不如将系统嫁接在微信公众平台效果好,原因很简单,app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去做宣传,叫别人下载,而对于用户来说,越方便就参与性越好,你叫我下一个app,我现在在外面没有wifi,可能就不下了。而且微信公众号可以二次开发,完全可以按照你的需求来做个性化的开发,微信无疑是现在最普及的社交工具,基本上是人人都有。所以说还是要多为用户考虑。

    好像有点跑题,刚才说中国的很多产品都大同小异,其实在房地产全民营销方面也是一样,首先大家都知道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了,房子越来越不好卖,营销方式换了千百种,钱是投了,效果一样不好,毕竟房子,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一辈子就买一次,而且房价那么高,也不是我需要买,我就买得起。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企业尝试做了全民营销,房子一下(夸张了点)就卖出去了,诶?你这样好卖房,我也要这样做,于是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全民营销。总的来说,现在的全民营销模式算是起源于碧桂园,发扬于万科,正是因为万科真是做出了一些成绩,树大招风,又明目张胆的鼓吹活动,招到中介及代理公司等房地产同行的不满,诟病其为鼓励飞单,破坏行业秩序。

    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房企都做起全民营销,开发全民营销软件的公司也雨后春笋一般,简单列举一些全民营销:碧桂园的凤凰通、保利地产的帮客、旭辉微销宝、带客通、明源云客、仟佰家、来分佣……还有跟风的这个通那个通,这个宝那个宝,名字太相近我根本没记住。

    软件虽然多,模式基本就那样:嫁接在公众平台,我只需要填写一个亲朋好友的电话,就算是推荐他买房了,开发商你们自己联系去吧,哦对了,成交之后别忘了给我钱哦。

    这种模式的确是帮助非常多的开发商找到了客户,也的确解决了一部分售房难的问题,正式因为这种推荐的确有用,全民营销才能如此受追捧,大家纷纷效仿。

    但是本人认为,这样的模式还不够成熟,首先就是获得的意向不精准,开发商拿到的所谓客户资料,很大一部分可能不是真正有购房需求的人,只是微信用户投机心理下随便填的号码。

    随之而来的就是第二个问题,客户体验,对于很多的客户来说,我的信息是被出卖了,我莫名其妙的收到了售楼处的电话,其实我是不高兴的。

    然后这就是第三个问题,洗客太费时费力了,转化有多少?不得而知。

    还有就是活动的传播性,比如知道有这个活动的就100人,那他们推荐来推荐去也就是这100身边的人,不知道这个活动的人还是不知道,这十分不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性就决定了有分享、传播性质的内容是更受欢迎、更有流动性、更有宣传效果的,举个不太靠得上边的例子就是段子,很多就是从一个小小的微博、朋友圈里分享出去的。所以说从这点上说我觉得来分佣做的就有所创新,可能是相对凤凰通这类最早成型的全民营销来比,还比较新,所以吸取了他们的优点,又结合时代开发出新的特点,这个很重要,这世界哪有那么多创新啊!所有创新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出与之前不同的东西。来分佣的推荐就不是用户的单方面推荐,而是分享,可以分享给要购房的好友,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最后这套房子成交了,所有分享过、帮助购房者看到这条信息的人,都可以获得佣金,这样就可以发动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去分享,但是这个过程又不花钱,开发商相当于是免费打广告,有转化才付费。如何得到客户,就是靠购房可以获返利来吸引客户预约看房,这样又能解决前面提到的一系列问题。

    对创业公司有什么忠告?其实大家说的多的无非就是关注产品本身,不要想着搞什么幺蛾子,你的产品好你才有后续的发展,连产品都做不好讲什么都是空的。

  7. 女光棍分析师
    理由
    举报 取消

    1. 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

    想要成为互联网4.0第一家,突破工业5.0,力争成为XXX行业前两名。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不去德云社试试。

    可能未来你的战略和目标都会变,但是在做的时候,你一定要明确,现在要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怎么做。

    2.一定要有自己的护城河。

    什么是护城河?就是字面义,是盾牌,是护具,是自我保护;一旦创业,企业走向正规,不会被别人一拳打死。在我看来,专业优势(技术、专利、行业人脉、成熟供应商、渠道优势、入行资质、牌照等等,强大的资金优势也算是吧)壁垒才是护城河,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噱头。

    举个例子,淘宝做起来了,你也创业做个类淘宝,做个X宝,你说:“我们不一样,我们不是在学淘宝。淘宝什么都卖,我们只卖X,所以是差异化竞争,一定能成功。”且不说,你可能一开始就做不起来,就算你做起来了,淘宝也不打算正面为难你。干掉你还是分分秒的。淘宝随便开个X频道,打个折,补个贴,随便引流,就把能一下子击垮你。你说的只卖X的不同,不是不同,谁也保护不了,只是你自欺欺人的噱头。

    除非,

    这个X是有经营限制的,而且这个资质很难拿到。例如,处方药,军火,铀等。

    这个X是非常稀缺的,全世界只有少数公司生产,而且都和你达成了战略协议,你控制了稀缺商品的大部分渠道。例如,在专利保护期以内的药品,名画,文玩之类。

    这个X就是你自己的产品,同时你在这个领域有极大的优势。试想,周杰伦开个网店,只卖自己的新专辑,而且全世界只能到这个网站上买到。

    如果你能做到类似的,其实你就已经算是具有专业优势了。

    再举个例子,Uber做起来了,世界各国有好多抄版,中国有,印度有,美国本土也有。但是Uber为什么屹立不倒。人家Uber自己说了,我们是家技术公司。Uber的技术团队有多强,看看人家都挖了谁家角就知道了。我从新闻里随便找几个名头比较大的人物。

    Facebook 首席安全官 Joe Sullivan

    谷歌地图 产品管理总监 Manik Gupta

    谷歌负责工程技术的副总裁 Brian McClendon

    谷歌厨师 Alvin San (别问为什么挖厨师。员工的身体健康很重要,而且千万不要小看吃货的信仰。整团整团挖了谷歌的人,再不挖个厨师像话吗?)

    此外还有整团整团被挖走的大公司部门,以及创业公司。

    Uber的护城河并不是所谓“共享经济”下“成为没有出租车司机的出租车公司”这种商业模式,而是基于商业也是背后的各种算法,那都是硬技术。要不然,你在随便拉个微信群也能汇集一批司机和乘客,但是规模必然大不了。

    没有专业优势的创业公司必死无疑。有人说最近是资本寒冬,其实我觉得不是,钱从来都不差过,最近A股这么差,有钱人都巴不得投个靠谱的创业公司。但是有钱人也不傻,不是说有钱就乱花,人家也不想自己的钱打水漂。关键是你自己靠谱不靠谱。与其说是,对于创业企业的资本寒冬,倒不如说是,对于投资资本的靠谱企业寒冬。

    你若靠谱,资金自来。

    3. 运气。诸如,合理运营,遇到真正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没有人是靠纯努力成功的,每个成功案例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巧合点,那就是机会。

    但是,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加油。

  8. 徐子超
    理由
    举报 取消

    尽快推出自己的产品,简单也好,有漏洞也罢,

  9. BaiXS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的建议是不要只局限于APP。现在移动端获取用户成本非常大。

    现在很多创业者都想这要做一个APP、微信公众号,或者是一个纯粹的移动互联网网站。从我们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PC端依然还有一些价值可以挖掘,搜索引擎上还有一些用户真实的长尾流量,用一种比较低成本的方式获取用户。

    移动互联网很大、很火,大家都一窝蜂的往这里去靠。大家去观察所处行业内用户的分布、用户真正的行为习惯是否很大层面还停留在PC网站,此时就要考虑做一个互联网网站,而不单布局一个APP或者一个移动互联网站。

    以一个旅游产品为例。很多用户需求是在搜索引擎上有所体现。

    大部分用户会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各种需求,比如“杭州周末去哪玩”“杭州周末适合带小孩去那里玩”。

    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线索,通过它,我们可以把用户需求串联起来。让用户看到活动,我既推广了APP,又让用户参加这些活动。

    在搜索引擎上还有很大的价值点,值得移动互联网方向创业一些朋友去考虑,而不单是通过移动渠道的推广方式,做扫码,做苹果应用市场排名。

    用户在百度上搜索,看到了活动页面,很自然的可能会下载APP,完成注册去参加这个活动。

    这些天然的用户需求和行为,都是通过搜索引擎在分发的,而不是通过在APP里。

    小贴士:利用百度知道来发现用户的需求

    这些提问都是用户的真实需求!

  10. 髙徳
    理由
    举报 取消

    改行吧。做的越小,死的越快,别人用零利润+补贴直接摧毁你的商业模式。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