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看,除了广告,还有哪些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商业模式,克服了难以解决的困境?

理由
举报 取消

今天看到一篇无线电广播商业化的文章,提到无线电广播发展初期,完全无法克服搭便车的问题,只能靠政府补贴提供少量服务,直至 AT&T 公司发现了广告这一商业模式。那么,如果广告这一模式没有出现,那么无线广播、电视、互联网这些现在依靠流量实现盈利的事物可能私人资本都缺少动力,只能依靠政府补贴,那么其出现速度会大大推迟。还有那些商业模式,和广告一样,克服了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难以克服的问题。

2018年1月20日 8 条回复 883 次浏览

发起人:Yichuan Zhang 初入职场

经济学

回复 ( 8 )

  1. 陈茁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Zampeli Diana,消灭零回复从我做起~

    这个问题我作为一个业余CD收藏爱好者想到的是流行音乐市场。

    其实当你持续关注“唱片销量”这个指标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市场现在已经萎缩到不行了。1990年代,张学友的一张唱片在台湾一地可以卖到两百万张,2000年代初最火的周杰伦一张专辑能卖到五十万张就撑破天了,到2010年前后,一张专辑能卖破十万张(所谓白金唱片)就属于年度最畅销了。

    为什么?因为盗版。MC HOTDOG的歌词

    ,歌手曾几何时变得那么窝囊?

    其实对于知识产权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一直没有公论,根本上是知识产权的界定和监督特别困难。这个问题其实现在的知乎也在面对,那就是如何让提供知识、传播知识的人盈利。

    那个时代的人限于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玩儿耳机、玩儿音响的人普遍被视为败家子儿,绝大多数人很难听出正版音乐和盗版音乐音质的差异。而卡带翻录、CD复刻的技术门槛儿又特别低,做盗版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拿着一箱盗版碟,标价五块,出入于各种夜市,没有地租,怎么可能干不过卖二十块一张的正版碟的唱片行呢?

    在这个过程中,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异于mp3播放器的引进,一个mp3播放器,当时便宜的只卖100块钱左右,极其小巧,还能自己安排歌单,谁还没事儿带着一台像烧饼一样大的walkman,里面还只能放一张CD呢?于是,在mp3技术成熟的2005年,唱片销量迎来了断崖式的下跌,唱片行纷纷倒闭,让我这种坚持买正版的人想买都不知道去哪里买了。

    更可怕的是我们的政府对这种现象不闻不问,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其实每次中美高层领导会谈的时候,美方都要提知识产权的问题,中方一直支支吾吾。要知道,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很多技术,就是盗版来的,你让长三角珠三角的小作坊去买美国的技术,那哪可以呢?如果政府当时有前两年关停电驴的狠劲儿,大家也不至于这么惨。

    这对创造知识的人,特别是那些靠办税吃饭的人来说,包括作词、作曲、编曲、赔偿、缩混、伴奏,无异于一个致命的打击。当时的创作人们基本上已经揭不开锅了,典型事例就是传说中的“曹轩宾卖面事件”(《可惜不是你》的曲作者)。

    那么流行音乐界是怎么反击的呢?首先就是各种宣教,唤起大家支持正版的道德认同,Channel V当时每年都会办反盗版演唱会,音乐人在各档综艺节目上抱怨盗版商无良。可是,这种做法可能对某些歌手的死忠粉来说是有用的,但是普遍的人性是:省钱第一。这时候,买正版唱片已经变成粉丝对歌手的一种捐助了。所以当时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要是周杰伦嘛,我还有心买张正版支持一下,其他人我下mp3听听就得了。

    发现这招没用之后,流行音乐界又抛出了三招:一是开始用EP取代大碟,二是专辑大量再版,三是CD涨价。这是唱片公司发现,遭受盗版技术进步的毁灭性的冲击之后,仅剩的消费者都是歌手的死忠粉,他们通常是对某些歌手的作品有刚需的人。OK,反正歌手出什么你都得买,那好,我把CD从一个正常消费品做成奢侈品,做成收藏品,不就完了?具体做法是:

    1. 我把一张十首歌的大碟拆成五张EP,你得多给我钱。当然,这背后更心酸的真相是大量幕后工作人员因为薪水太低逃离了这个市场,所以唱片公司很难再向以前那样收五六十首歌挑一张大碟出来了。
    2. 歌不换,换个封面和歌词本再出一遍,你得多给我钱。这本质就不是卖唱片了,是卖写真。
    3. 反正多少钱你都买,我直接涨价就是了,你得多给我钱。

    这三招毫无疑问是道德败坏的,是吃定了粉丝的消费习惯之后的产物。我们的汪峰汪夫子,就经常在电台访问中炮轰这种行为,他的唱片一般都是十几首歌,他说,我要是卖EP,赚的肯定比这多,但是我不能这么做。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很尊敬他的。

    除了这三招,还有一些其他招式辅助:2000年代正是世界六大唱片公司(索尼和BMG合并之后是五大)靠着资本蚕食比如滚石这种本土唱片公司的年代。应对词曲作者劳动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他们利用自己国际上的影响力,把在世界上唱红了的歌拿过来填上中文歌词再唱一遍就把歌凑齐了,最典型的例子是SHE。一些香港歌手,为了内地和台湾市场,图省事儿把已经唱过的粤语歌填上国语歌词再唱一遍。哈狗帮那首歌后面一句歌词就是:

    你要停止盗版,不如先停止翻唱。

    总之,在流行音乐行业的寒冬里,大家各显神通过冬。不要骂这些音乐人呐,这都是我们买盗版的后果。

    但是,就算是亲爹,这么玩儿也早晚会让子女寒心。特别是伴随着中国人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对逼格的进一步要求,加上本身本土音乐工业与世界的差距,逼迫大家直接去听英文歌了。这么做的结果是原本那些死忠粉慢慢也流失了,唱片行业进一步萎缩。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越是萧条,越能激发创新的热情,正所谓nothing to lose嘛。歌手们要吃饭,艺人也是有尊严的呀,于是大家的眼光盯紧了在那两年突然欣欣向荣的电影市场。

    2000年以前,中国人做电影基本上是吃电影节,观众买账不买账张艺谋陈凯歌们才不管。为什么呢?还是盗版。我拍得观众爱看,只会让这部电影的盗版VCD卖得更好罢了,老子没赚一分钱!这个现状和流行音乐市场是一模一样的。

    可是,2001年,一个叫张伟平的聪明人发现,这事儿不是不能解决呀~我做大制作、把音响效果和画面做得让你在自家电视上看看不出电影院的效果不就得了?于是,有了《英雄》。这部电影虽然口碑两极化,但是是可以写进历史的大事件。

    英雄大卖之后,电影行业的人猛然醒过神儿来了,那些年一大堆古装战争大片涌出,没人拍文艺片了。于是有了十面埋伏、无极等等不那么有价值的大电影,就是吃准了电视看电影和剧院看电影的感官上的差异。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了,院线的数量和服务质量大跃进,开始有了3D和Imax,看电影成了青年男女约会的好地方。

    这两年大家开始不看这种电影了,甚至开始讨厌它们了,但是你必须承认,你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就是那些“大片”给你培养起来的。

    说回流行音乐,音乐人在无奈之中也选择了这条路,那就是走现场音乐的道路,现场的气氛和耳机里肯定不一样。选定了这条路,音乐人们放弃了反抗盗版的努力,反而在某种意义上开始支持盗版,因为盗版就是传播,传播就是知名度,知名度就是演唱会的票房。这其实和知乎上很多人靠提供免费知识做大知名度,然后线下挣钱的道理是一样的。

    时至今日,一个多层次的销售体系已经形成了,大腕儿做演唱会,中腕儿做音乐节,小腕儿做live house,这种商业模式把歌手再次喂饱。五月天做一张专辑可以全球巡演两年,卖的概念也是“一生中必须要去一次五月天的现场”。再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郭德纲的相声也是这个营销策略,除了某年天津巡演之外,郭德纲甚至没有出过一张正规的音像作品,但是他对盗版、盗录从来来者不拒,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各种视频客户端打开各种画质的盗录之后我们才感受到郭德纲现场的价值。

    从此之后,做唱片变成了演唱会的宣传。最恰当的例子莫过于09年纵贯线成军时,“北上”那张专辑第一首歌的第一句歌词(当然理论上的第一句歌词是one two three four……):

    远处传来阵阵,隆隆的火车声,不排队你会后悔。周遭四处问问,何处刮来的风,不上车你会后悔。

    而且那首歌的编曲也采用了伪live的模式,真是生怕大家不知道他们的企图心啊!

    这种新的“免费唱片+走穴”的模式应该是有利有弊的,但是真真切切地解决了音乐人的吃饭问题。早年看金曲奖的颁奖典礼,到处都是我们音乐人要携手共度难关的慷慨激昂,这两年好像只有“最佳原住民演唱人”还有这个感觉了。

    这种模式给我们的音乐界带来了很大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影响,当然,很多影响是利是弊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了。

    最大的影响是,唱片的数量下降了。这两年才开始听歌的年轻人们,可能很难理解九十年代一个歌手火了一年要出三到四张专辑是怎么个情况了。那是因为卖唱片能挣钱呀!现在大家不买唱片了,一场live可能也就需要二、三十首歌,况且有多少人去听痛仰不就是为了听那句“一直往南方开”嘛,别的老娘也没听过呀,要那么多歌干嘛?

    孙燕姿2000年出道,在出道的前五年(到2004年的《Stefanie》为止)发了八张专辑(其中the moment是精选集),火到完虐其他同期出道的女歌手(萧亚轩是所谓“新秀即巅峰”,蔡依林03年之前一直很低迷),把小姑娘累得都不想唱了。可是2004年到现在十二年多,只出了四张。凭她在我们这一代的人气,04年之后再每年两张还是能挣钱的。但是人家觉得没这个必要了,现在开演唱会,十二张专辑的歌已经够挑了。

    大家好像也不需要排行榜这种精简认知的工具了,一周挑出大半天的时间整周出的新歌都能听完。

    这当然促进了音乐的平均水平的上升,从前的专辑多是四首“主打歌”然后搭售一堆烂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叫做王珏的歌手,当时买过他的《明天》,听完之后怒骂,除了同名主打歌剩下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当时的模式是,靠主打歌打榜,在MTV和channel V以及各大电台上疯狂播放,然后大家买专辑,其实很多人是没听过剩下那些歌的质量的。这导致了大量的“一首歌歌手”和类似“一人一首成名曲”这种扭曲的存在。甚至据我观察周杰伦的唱片当年卖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他打破了这个模式,他的专辑巅峰时期是每首歌都拍MV打榜的,歌的水平非常平均。现在呢?反正出了也没法给我增加票房,演唱会我也不会唱,那出它干嘛?

    与此相关的,是各类电视翻唱节目的火爆。这些节目里面大家比的是唱功,拼的是情怀,靠的是改编,新歌这个东西,要它干嘛?通常,一首歌在A节目被歌手a唱火了,一定会有歌手b在节目B里面接着唱。好歌就那么一筐,大家都唱就完了。

    这样,新歌的需求量就下降了,创作人因为歌相对便宜了变得不好挣钱了,大量创作人干脆揭竿起义,捂着新歌不卖,直接自己唱。之前很多创作人不到台前来,一是因为长得难看,二是因为唱功不行。但现在,反正长成许巍那样的演唱会还不是万人空巷?唱功差到XXX那样不照样超级偶像?反正只有歌手能在这种新的模式中挣钱,那好,我是歌手。

    最后一个影响是选秀节目的火爆,从05年的超女,到后面的超级星光大道和中国好声音,捧红了一大堆歌手。因为大家对唱片越来越不买账,越来越喜欢听现场,所以以前唱片公司靠唱片策划、包装新人的策略不好使了,想当歌手你得自己来。而这些选秀节目就给了他们跳过唱片直接唱现场的机会。

    但是其中的觉得多数也是“新秀即巅峰”,为什么?没人写歌了嘛。参加节目的时候我可以大大方方地唱《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可是你都出道了你不能总靠翻唱吧,可是自己的歌呢?水平怎么样就要受很多大环境的制约了。从07年张杰参加快男开始,大量的选秀歌手开始了漫长的二战、三战,没办法啊,没歌啊……甚至这两年好声音里面,多数都有选秀背景,有的甚至发过唱片了,没办法啊,没歌啊……

    这些影响,都是我们下的盗版歌曲搞出来的,但是音乐从耳机走向现场,结结实实地改变了音乐这个行业不挣钱的现状,我觉得,还是挺切题的。

    就酱~

  2. Ginko
    理由
    举报 取消

    【总结帖】看完 @陈茁的答案,觉得颇有意思,大受启发。先表现一下感谢~

    我为大家翻译一下:

    ——————————————————–

    看他评论好多人表示差评,说什么答非所问,我真心替陈茁感到捉急啊!

    比如:

    看不懂不要乱扯!怎么没有经济学角度了??我一个看曼昆的都懂了哇!

    1.盗版和正版唱片彼此是替代商品,盗版成本远远低于正版,劣币驱逐良b。CD市场需求下降。(基本供需曲线)

    1.1 送佛送到西,需求下降,需求曲线左移,Q数量下降,CD销量大减。

    2. MP3的出现,大家不要walkman和唱片了,CD市场需求下降+1。

    2.1 CD市场需求下降,需求曲线向左位移,学过点经济学的就知道Q,就是供给侧的数量会下降。所以有的人前几年CD放一首主打和一堆垃圾买,现在几年出一张专辑,因为Q下降了。

    3.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无视,产权不明晰导致交易成本上升,CD市场效率下降。蛋糕变小。(科斯)

    4.CD市场利润下降,蛋糕太小了,创作的作曲家难以为继。创作的成本上升收益下降,创作家(作为劳动力)供给下降,人越来越少。(劳动力市场供需曲线)

    5.翻唱和创作也有点替代产品的意思,创作家供给下降,大家都没新歌,都开始翻唱。

    5.1唱片公司发现这样下去要饿死了,开始玩阴的,比如翻唱国外歌。逻辑上这叫比较优势。如果自己写歌需要的资源是100成,国外的歌翻唱的资源只要5成——改歌词。

    5.2 于是剧情再次重演,原创的需求曲线又下降,供给数量下降+1.

    6.某天才突然发现,LIVE需求上升,盗版需求也上升。反过来盗版需求上升,LIVE需求也上升。一拍大腿,原来live和盗版尼玛是互补品啊!盗版给LIVE免费宣传啊!于是几年后所有歌手全部做LIVE。

    6.1由于LIVE这个东西必须要歌手参与,而且无法量产和复制(歌手一天就24小时哇),于是在这个市场形成垄断,用膝盖都想到的的经济学原理就是,垄断必然导致高价格高利润。所以大家发现听一次前排LIVE的价格是十几张CD的价格。

    所以会有最后那句:【这些影响,都是我们下的盗版歌曲搞出来的,但是音乐从耳机走向现场,结结实实地改变了音乐这个行业不挣钱的现状,我觉得,还是挺切题的。】

    完。

  3. 污妖王杨叫兽
    理由
    举报 取消

    饥饿营销?淘宝?互联网?

    在小米以前,手机的销售都是厂家-大经销商-分经销商的模式。

    大的经销商可以凭此和厂商进行议价,一件商品从产出到流通到消费者手中时,已经被拔了太多毛了。

    厂家和消费者哀鸿遍野,可恶的中间商!

    而一旦厂家和消费者的链接只需要一个网站和6块钱的快递费。中间商大量的利润就被剥给了厂家和消费者。

    其中的核心就是,打破信息的不对称和资源提供的唯一性。

    那我们再深层次想一下,这种模式还有什么利润是可以被榨取的。

    想象一下,你现在想买一双鞋,你可以选择李宁阿迪双星,在鞋的质量上差别其实不大,你多出的钱买的很大一部分是品牌价值。

    假如未来所有品牌的品质一样,那你买鞋就不用考虑品牌,你只用考虑你喜欢的款型就行。而这一款型是电脑随机生成的,你可以立马把它打印出来。

    如果这个系统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材料是太阳板免费合成的。

    好了,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了。0成本即可生存。

    那人怎么赚钱?要人何用,所有的产品都可以由机器以极低的成本产生。绝大部分人都没机器有用。

    这时候,社会只有一个原则:活下去,保证自己不死。不再存在商业模式。

    脑洞大开,卒。

  4. [已重置]
    理由
    举报 取消

    除了广告的模式,还有一种商业模式叫做免费,免费的基本服务往往会给商家带来丰富的回报。典型的例子就是百度用免费的搜素称为中国搜索市场的一个大头,有一本叫做《免费》的书,写的就是这种商业模式。

  5. 谭二厨
    理由
    举报 取消

    纵观传媒产业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商业元素融入传媒是必然!就像你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广告,新媒体的出现可能会无限延期~商业元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媒介的运营模式,与传媒产业相关的不仅是广大受众,更重要的是广告主与广告公司~在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者得天下~尤其是现在这个普遍唱衰纸媒的阶段,广告的投入就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6. 安静的懒癌晚期
    理由
    举报 取消

    感觉好像有些跑偏…

    二手车市场的二手车试用和各种质量认定

    二手车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此市场最大的问题。市场上充斥着质量良莠不齐的车辆,卖方知道车的真正价值,而买方,除了那些真正有经验的,是没有能力分辨车辆的好坏的。因此当卖方说“我这个车值5万”,买方是没有辨别能力的,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他会把整个市场逛一遍。

    此时买方知道这个二手车市场中所有卖方的出价都在3-7万之间,因此对于没有辨别质量能力的买方,他会给出一个不高不低的心理价格,比如5万。

    那么,如果跟他看中的车实际上是个修饰的很漂亮破车(实际价值不值5万),卖方一定欣然同意,买卖成交;如果他看中的是个质量蛮不错的车(实际价值超过5万),那么卖方一定不会卖。

    因此,实际价值在5-7万之间的好车由于买方出价太低无法成交,这些车会逐渐退出市场,而成交的车都是破车。这时买方就会有“这儿的车都不好”的预期,因此愿意出的价格更低,劣币驱良,更多的车被挤出了市场,买方的出价进一步降低。这个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这个市场彻底消失。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试用的模式和各种权威的质量认定证书,就是为了打破这个不对称。

    这个例子是很著名的二手车市场博弈,凡是讲博弈论的课一定会讲这个,虽然这个模型很理想,有很多不现实的前提假设(比如市场中二手车的价格是均匀分布的),但仍然是很好的将现实抽象化了。

  7.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团购应该算一个吧,有没有大神来讲讲。还有听说以前电影院的利润主要来自爆米花和可乐。

  8. 荆小营
    理由
    举报 取消

    在下认为,归根结底,是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和行为模式的引导,只要符合上述目的,形式名称只是代号而已。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