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救活一家濒临倒闭的咖啡书店?

理由
举报 取消

坐标南蛮地区沿海四线城市,一家常去的咖啡书店顾客少,面临倒闭,我想救活它,用众筹的方式去接盘,然后打理,可行吗?

2017年10月21日 2 条回复 910 次浏览

回复 ( 2 )

  1. 妈咪读呀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给你分享一个案例。你可以把这个咖啡厅打造成一个活动空间。

    经典案例:北京鸿芷咖啡厅-不以卖咖啡盈利的咖啡厅

    这个空间里探讨的话题是:环保与公益。

    目前,环保一线活跃着500多家专业组织,但有一个问题是:他们离公众太远了。有些环保组织确实积累了不少志愿者,但缺乏一个有效的途径向外传递自己在做什么。如果能把公益组织的专业知识、行动精神和关心环保的公众连接起来,则能推动更多公众将意识上升为行动。

    2012年12月,一个叫霍伟亚的环境记者将这种意愿转变成现实。得益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他打造了一个固定的、定期举办文化活动的场所“鸿芷空间”。这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共空间”模式是业内不多见的以环保公益为主题的活动空间,它成为环保圈内文化沙龙的一面旗帜。当然,举办这样活动的场所很多,鸿芷空间并非唯一。

    可是,当年申请资金支持的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代表陈卓却说,在申请的众多项目中,鸿芷空间是让人最关注的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激发了探索无限可能的激情。它能实现跨界融合的可能,搭建起公众和环保之间的一座桥梁。

    一、咖啡厅为什么要做文化沙龙?

    霍伟亚曾经做过四五年的环境记者,渐渐感觉自己做的内容太行业了,有许多关注环保的人可能看不懂,但是他们有迫切互动交流的欲望,所以他产生了做一个空间的想法。他的咖啡厅为许多沙龙活动主办方提供了固定的场所。

    但是一家咖啡厅怎么聚集人气呢?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有一个沙龙文化的养成积累过程。

    霍伟亚一直坚持做《民间环保观察》,通过文字作为一个平台,把环保圈发生的人、事、观点在文字中整合。这个文字的汇集是一个策源地。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咖啡厅是地理空间,然而你要传播的文化故事怎样传播出去?需要自媒体,仅靠一个空间是不够的。他把文字信息通过邮件组、微信、微博告诉大家,欢迎大家来交流,形成信息传递的渠道。

    二、如何在咖啡厅快速积攒人气?

    目前,鸿芷已经举办了二三十期的文化沙龙。内容很广泛,但都不离开环保的宗旨。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系列讲座”、“农村环保的社区化和众筹化”、“绿色创业汇”等。

    形式也不一样,大抵有3类。一是讲座式的,适合七八十人参加。二是互动式的,人不多,但是讨论热烈。三是体验式的,比如一些手工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有一批热爱环保公益的公众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大家对沙龙讨论的话题感兴趣,可以理解为他们就是星星之火,是你这批咖啡店的种子客户。

    一个文化空间要有书的气息,鸿芷有一个微型图书馆,几乎都是环保公益类图书,会员可以把书借走。连桌子上的灯也是环保灯。细节很多,在这个空间里尽可能地传递环保的文化气息。

    虽然你的咖啡店也有书店。不知道主要是哪方面的书?有没有一个代表主题,比如亲子书吧、情感书吧、文学书吧还是其他?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关注、认同环保。一方面,鸿芷在众多活动中挑选出对环保感兴趣的公众,慢慢积累。只要他感兴趣,他会来一次来两次。我在好几场活动看到这样熟悉的面孔。白天他们有自己的工作,晚上就到这里来参与讨论,上班族、退休的人都有。

    另一方面,鸿芷举办沙龙会选择有趣的、能和公众拉进距离的活动,通过持续的活动,形成一个社群,让支持环保公益的人有一个活动交流的平台。

    环保公益是一个亚文化,但它和主流文化是互动的。牛仔裤以前是工人穿的,算小众文化,后来成为大众流行的文化,人人都穿牛仔裤。环保公益也一样,随着时代发展,最后会变成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如果希望使咖啡厅能持续地生存下去,只有长期办下去才会有价值,它的气质和韵味需要不断地积累。

  2. 李祥
    理由
    举报 取消

    你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做不下去?是位置原因导致客流量少?还是产品服务有问题?如果是位置原因,那基本没有继续的可能性,做餐饮位置是决定性因素1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