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可口可乐将广告语由 Open Happiness 改为 Taste the Feeling?

理由
举报 取消

可口可乐刚刚把从 2009 年开始启用的广告语「Open Happiness(畅爽开怀)」更改成了「Taste the feeling(品味感觉)」,旗下所有产品线也都将统一使用该新广告语。如何看待可口可乐此次的战略调整?

2017年5月12日 8 条回复 1118 次浏览

发起人:Eric Yan 初入职场

Weniger, aber besser

回复 ( 8 )

  1. Elsa Wang
    理由
    举报 取消

    Coke 竟然换了这么没特点的一个标语“Taste the feeling”

    Coke 作为一个全靠营销而活了100多年的品牌,更换了已经使用过7年的tagline“Open Happiness”, 媒体通稿声音很统一,给出中性偏积极的评价,都是新上任一年的Hispanic CMO说“越是强调Coke的品牌的伟大之处,Coke本身就变得约渺小,不再说那些高大上了,而是回归到产品本身。要提醒人们像爱Coke这个品牌一样的爱产品本身。”不得不说这位墨西哥大哥,要么是缺少一个美国爸爸,no offense,要么是糖汽水还是喝少了。

    很有可能,这次改tagline 就像当年发现Pepsi的口感测试更好就要改配方一样,费了老半天劲儿,失败的一塌糊涂。(当然只是个人观点了)

    为什么觉得它很烂?

    1.更像是Pepsi的风格

    这个Tagline抹杀了Coke与Pepsi的唯一区别。

    在美国一直以来,Coke走的都是欢乐家庭路线“Open Happiness”,Pepsi走的是年轻动感路线 (Tagline 是什么并不记得,与Coke的地位悬殊,由此可见),这也成为了两种产品在相似程度超过99%的情况下的除了颜色之外的唯一鲜明区别。

    在中国有点倒过来的趋势,Coke 的家庭路线走的没有那么出众,而更多的是以渠道为王,最近的歌词瓶,台词瓶也还算欢乐,更多的像是讨好年轻人。而Pepsi 在中国的抢先占领了温情家庭路线“把乐带回家”,最近很Viral温情的六小龄童也走的是大龄观众的怀旧路线。

    2.从 Emotional 到 Functional

    换成其他99%的百年产品我都可以理解强调Functional的逻辑,但是Coke的价值完完全全100%是受感情价值驱动的,大部分人闭着眼睛喝,根本分不出来Coke跟Pepsi的区别。 但是在美国有大量可以分辨味道不同的忠实粉丝,这种很用力去区分的动力就在于建立在品牌之上的情感价值。所以弱化品牌,强调产品本身的路线,模糊了Coke 精神的灵魂。

    有人说,不是不是,人家还是强调“feeling”。这里的feeling是指Coke和消费者之间接触的时候发生的细微变化,感情和场景。 这对Coke来说并不是唯一的,只要是饮品都有这些情节,这种没有特点的tagline,预测走不远。有媒体说Coke有打算改变很多年沿用一个tagline的传统,与时俱进,在我看来,好的tagline是可以历经百年缺经久不衰的,百纳海川的每年可以赋予新的含义,open happiness 是,just do it 也是,其他的基本没有几个人们可以记住的了。

    为什么觉得Open Happiness 比较好?

    一个是刚刚说过的延展性,open happiness要比 taste the feeling好。

    比如说Coke最近几年的campaign除了强调“family”和“happiness”之外还很强调“Greatness”和“American Icon” 。 举个例子前年Super Bowl的“America is Beautiful” 倡导说改变种族歧视和支持多元化。这些主题跟Happiness可以结合的特别好,但是taste the feeling 就套不上这种高大上的主题。

    问题来了,为什么一

    定要用高大上的“Greatness”和“American Icon”?

    1.)美国是一个英雄主义很严重的国家,越是年轻的人,越是抱着拯救全宇宙的理想,你看Musk的SpaceX就知道了,“Greatness” 就是唤起从老到小的英雄主义情怀。

    2.)美国还是一个很重视legacy的国家。美国的品牌能够成为“American Icon”的品牌如果Coke要当第二,没人敢当第一。Coke的瓶子和红色也一直都保持了下来,没有变过。Coke 一直以来强调的和平,欢乐,家庭,正义,也正是美国精神,所以Coke才敢有资格说自己是Icon。 Pepsi就不敢说,而且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始终是后来者如果不是copycat。

    也不难理解Coke要改Tagline的原因

    Coke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品牌,甜汽水的负面从来没少过,去年Coke的销售增长只有1%。Coke 一直以来强调家庭,妈妈作为一般的家庭采购员一度是Coke的主要目标人群。但是越来越多的妈妈担心小孩健康都不再买糖汽水了。那么抓住年轻人的心也就是Pepsi一直主打的目标也是Coke的主要目标。

    这次的Taste campaign从里到外都是讨好teen及年轻人的路线,强调友情,爱情,sexy等等。 特别是Sexiness 恐怕是年轻人最喜欢的,但是也一致是Pepsi追求的,美女红唇的特写这在好几年Pepsi的广告里就常出现。这种路线走不好就会越走越窄的,比如前几年就悲剧的A&F

    一个品牌太关心对手的时候就会把自己限制起来。做品牌和做人一样,最吸引人的永远是属于自己的最独特的地方。

    吐槽完毕。

  2. 植观的TT
    理由
    举报 取消

    收集了很多可口可乐“开启快乐”广告战役的案例,但一直没有时间整理,直到听到它将被“品味感觉”替换的消息。谨以此文为它做个总结吧。

    利益相关:快消市场部从业人士,曾与可口可乐中国区社交营销负责人张博士有过一面之缘,现创业狗在做洗发水。

    高能预警:行文难免中夹英的情形,实乃多年陋习难改,非装逼,请轻拍。

    版权声明:下文资料主要来自网络,包括图片、视频,及部分文字。如有侵权,请知照。

    -----------------------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广告战役的概念。

    广告战役(campaign)指在同一个大主题下的一系列广告,持续从几个月到数年。一个广告战役里有数条到几十条广告之多。广告战役的好处是,把一个信息从不同角度反复传播,可以强化记忆。

    举个栗子:

    飘柔的“爱情系列”广告首播于2007年,主角是罗志祥和曾恺玹。两人后来演了一系列飘柔广告,从初识、约会、见父母一直到结婚。在我离开P记的2015年,同一主题下的广告还在播放,主角已经成了陈思成、佟丽娅夫妇。这些年来,男女主角、剧情,甚至产品都发生了变化,但主题都是女主的柔顺秀发触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可口可乐“开启快乐”广告战役持续了7年之久。在喜新厌旧的广告行业,一个战役能够持续这么长的时间本身就是巨大成功的体现。

    饮料属于快消中的低考虑品类(low involvement category),消费者购买时不会花太多时间思索与比较。此外,碳酸饮料的功能性不太强,口味上的差别其实并不太大(虽然BBDO曾为百事可乐制作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口味对比广告)。所以,感情性诉求在非功能性饮料这个领域是非常重要的。

    闭着眼睛,可能很多人分不出喝的是可乐还是百事。但当这种暗棕色的液体被装在一个透明的婀娜玻璃瓶里,上面印上红色的飘带,它就具有了一种神奇的魔力。这里面是多年的品牌传播的积累和沉淀,这也是Brand与Love Mark的区别。

    -----------------------

    “开启快乐”这个主题为什么好?

    首先,它非常容易获得共鸣。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一刻都有过快乐的瞬间。且这个主题非常具有社交传播性。查了一下,发现自己在过去2年里转发过N条可口可乐“开启快乐”视频。

    其次,它跟碳酸饮料的联系非常密切。“扑”一声,这是打开碳酸饮料的第一体验,菊花,哦,是味蕾一紧,身体已做好准备去体会那种冰凉透彻的爽。如果把它换成“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你可乐”,又或者“Impossible Is Nothing”,违和感会很强。

    第三,开启快乐是一个非常巧妙的主题,开口不会太宏大而导致难以落地,同时也为之后千变万化的执行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

    下面是我收集的八个“开启快乐”战役的经典案例。

    -----------1-----------

    案例一:百事 VS. 可乐。

    当时看到这个案例还发过一条朋友圈。

    首先,百事可乐在伦敦购物大街牛津街设置了一个增强现实公交候车亭,叫做“unbelievable bus shelter”。

    它把一块液晶显示屏伪装成候车亭侧面的透明玻璃。当候车乘客“透过”玻璃看外面风景时,会突然出现意想不到的场景,比如大章鱼从下水道爬出来抓走一个路人。乘客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才发现其实是在播放视频。

    点击链接播放:Unbelievable Bus Shelter

    点击链接播放:Coca-Cola–Invisible Vending Machine-高清观看

    点击链接播放:@4A广告提案网 双人可乐瓶盖

    点击链接播放:彩虹之国-高清观看

    点击链接播放:可口可乐Happy id-高清观看

    这是一条看了让人鼻子有些发酸的广告。

    你好,快乐。

    点击链接播放:可口可乐创意广告 hello happiness_标清

    点击链接播放:可口可乐菲律宾情感活动

    2014年,可口可乐联合奥美中国在东南亚国家发起了一个叫做“第二生命”的活动。可口可乐免费提供16种功能不同的瓶盖,只需拧在旧可乐瓶子上,就可以把瓶子变成水枪、笔刷、照明灯、转笔刀等工具。

    点击链接播放:越南人民赋予可口可乐第二次生命

    点击链接播放:2013大中华区艾菲奖全场大奖

    顺便分享一个自己珍藏的限量版歌词瓶(请无视杂乱背景)。这是2014年可乐的张博士来P记开讲座,给大家准备的礼物。它一直放着我的书架上,不舍得喝(想起了82年的雪碧那个梗)。

    点击链接播放:How Lyric Coke works film 可口可乐歌词瓶

    无论如何,“开启快乐”已经在广告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住这份快乐。


  3. 万能解药
    理由
    举报 取消

    由重结果的“Open Happiness(畅爽开怀)”,变为重过程的“Taste the feeling”

    过程总比结果显得更意味深长

    目的无关紧要,结果可以定制,两者皆不重要。

    只有在过程中,才是你我最真实切肤的生活

    看淡结果,全身心沉浸体验每一次过程,在过程中体味和分享彼此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像你打开一瓶可乐升腾起的气泡钻进你敏感的鼻孔里,这一刻如此真实。

    你与我,通过分享每一次“过程”联系起来,并真实的存在和生活过

  4. 歪Q不歪
    理由
    举报 取消

    前面几位前辈讲得蛮全面了,也很专业,受益匪浅,感谢!作为一个刚入行的文案,我也有自己的一点不够专业的想法,希望以后自己回看的时候能看到自己在成长。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看“Taste the feeling”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

    “Open Happiness(畅爽开怀)”变成了“Taste the feeling(品味感觉)”,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从表面的号召变成了意识感。之前有稍微肤浅地了解了一下这个经典品牌的广告语变化历程,下图是不知道从哪里copy过来的可口可乐90年代以后的slogan,所以不负责准确度,但大致差不了多少。

    红色字体是当时我凭个人喜好标的,如果要问我为什么,抱歉,完全靠感觉——我还是一个没有体系的小文案。单纯喜欢93/95年可口可乐的唯舞独尊的霸气,喜欢01年的情感沟通——将品牌上升一个层面去赋予生活美好的希望(背景应该是911事件,所以挺有品牌责任感),喜欢13年的号召行动力。

    “Taste the feeling”,结合那几支片子来想,其实我会觉得可口可乐很聪明,这句话其实踩着了产品和情怀的两边,可以是和产品相关——品味可乐带来的感觉,就像可口可乐的首席营销官说:“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产品。” 其实从几支片子来看,这个感觉更多是情感的沟通——品味生活中友情、亲情、爱情等等带来的那份只有自己懂的感觉,为什么敢去讲后者的感觉?因为这是这个品牌和产品的自带优势——可口可乐,见证了多少人的多少故事。

    我个人是很喜欢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讲清楚的广告手法,也希望以后自己能练就成那样高要求的功力。所以这次的片子,我本人很喜欢《兄弟篇》,也是这一篇让我特别感受到 “Taste the feeling”所表达的另一种含义。

    可口可乐 兄弟情深广告片 http://v.qq.com/boke/page/v/0/c/v0181em9gsc.html

  5. 肖飖
    理由
    举报 取消

    Elsa 的答案很好,我补充三个点:

    1,具象性,欢乐是可感知可想象的,有大量的视觉符号和场景;而Feeling 不可以。

    2,品牌定位,NeedScope 或者别的都好,开启欢乐是享受定位,而尝试感觉是探索定位。这个变化太大,不好。

    3,fire together, wired together. 建立品牌和欢乐的联想,哪怕只是文字的联想都会影响消费者的态度。

    以上,这次改动多半要挂。

  6.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看可口的Boss怎么说的吧。

  7. 旺旺
    理由
    举报 取消

    从简单的逻辑分析,

    一、从自身来说:不外乎快乐营销的组合拳打得太久,让消费者对这些营销活动开始厌倦和疲惫了,开始要换新的方向来刺激消费者关注,所谓回归初心,用taste the feeling来讲产品,搞一个大新闻。

    二、从竞品来说,百事可乐的情感营销,特别是 把爱带回家 的经典案例,开始逐步强势的侵蚀可口可乐的营销,在情感营销上,双方辨识度比较低。

    三、从大环境来说,碳酸饮料市场持续低迷,本质还是对产品,特别是喝太多可乐会不会不好的忧虑,所以回归讲产品是个不错的主意。

  8. 夏狐狸Sylar
    理由
    举报 取消

    对于可口可乐新slogan的变更,我的理解包含了这样几个角度。大家共同参详哈。尤其@王希希

    1,从开启快乐,到品味感觉。

    那么从单一的情感去到更广阔的情感。

    告诉你,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心情,什么季节,

    你都该来一瓶可口可乐!

    这明显更具进攻性和野心。

    意味着可口可乐从单独的畅爽一下,已经更进一步要去跟各种饮料抢市场了。

    2,从大开大阖的快乐凑场面,到更精细化的场景化营销。

    其实意味着可口可乐花钱花的更加紧凑,更加追求性价比。

    原本的可口可乐广告,在我们来看跟百事可乐有点像。

    请一大堆明星,逢年过节,营造聚会。算是给快乐一个具体场景。

    但今年的几只新片子,都在更加全方位的展示可口可乐给我们不同年代的记忆。不仅是快乐,也有悲伤和感动。

    每个细节都如此动人。

    所以这次的场景化非常机智。

    3,引用其他网站的内容:

    “跟以往不同的是,未来可口可乐将在“One Brand 一个品牌”的策略下,全面联合该公司旗下所有产品共同推广单一的campaign或者单一的电视广告,包括包括零度可乐、健怡可乐、Coke Life 等,它们将不再是各自为战。”

    从区分产品口味到统一一个品牌slogan,让可口可乐大品牌的质感更加清晰明确。

    包含上文中李叫兽的内容,其实个人的感觉是,

    很多广告,不仅从二分法来看。

    更多是从产品的使用场景以及当时的一些时势出发做了创意点。

    比如饿了么的广告。

    微信公众号【夏狐狸说世界】。

    我们会定期拆解一些营销案例做分享。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