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和大致投入?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想在旅游区开个便利店,比较偏远的藏区,四川稻城亚丁。自己在那边有个客栈,按照这两年的发展态势,县城各方面设施正在完善发展,游客量一直在翻倍增长,而且里面游客干粮需求量较大。县城里目前有三个面积在200平米左右超市,但是装潢各方面比较落后,卖的东西也比较杂,其余都是小的副食店。目前县城的酒店和和客栈也越来越多,也较为分散。初步预想店面规模在50—80平米左右,选址打算选在某个酒店集中区,避开三个超市。里面进货渠道只有从成都发物流,县城物价较高。综合所有,求大神帮忙分析可行性,和大致投入情况。谢谢 2018年1月1日 3 条回复 1150 次浏览 便利店,开店
回复 ( 3 )
你这个问题属于两个问题,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
便利店可行性分析
前言:俗话说,好的选址是成功的一半。便利店开店选址的问题可以说是令许多便利店企业头痛的一件大事。而目前众多关于选址的文章基本很少针对便利店这种业态的。很多对于大卖场的商圈的分析方法和细节不适用于便利店。基于此,笔者选择了这个课题,希望能够给各位在便利店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一些启示。当然,商圈其实是动态的,并非总是一成不变,故许多结论也是需要经验的。由于笔者从事相关调研工作时间不算长,如有不对之处,希望批评指正。
1、店铺类型的划分和有效人流的测算
要学会商圈调查,第一步是明确店铺类型。店铺类型的划分对便利店的商圈的分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店铺类型的变化,商圈的考察指标也在变化。因此,商圈分析其实是由店铺类型来决定的,每一种类型的考察指标和角度都不尽相同,店铺类型的划分在每个公司也不尽相同,但为了便于商圈调研,笔者把它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结点型店铺:依靠一个或几个重要的结点来开设的便利店,一般来说,顾客是相对固定的。所谓结点,就是能够集结人群的地点,如学校、医院、社区、加油站等。结点对于便利店商圈调查具有普遍意义。例如社区店: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消费群体,主要为社区居民服务,而商务便利店又以商务办公的群体为主要顾客,这些都属于结点型店铺。
2、中心商业区店铺:不需要依靠结点的中心商业区及闹市区的店铺。这类店铺的考察和结点型店铺有所区别。因为它位置特殊,例如南京步行街开店,它既没有居民、学校,也没有医院、办公楼,但其实从商圈来说是适合开设便利店的。(其实很多便利店企业称之为“客流店”)
分类方法不尽相同,但国内便利店大体就以上两类,基本所有的便利店都可以对号入座。特别强调的,结点型店铺应该是重点研究对象,因为它的发展空间大,是一种战略资源店铺。
在分析商圈前,除了解释结点概念的同时,还需要解决门前有效客流(R)的测量。门前有效客流是指从店门口步行经过的潜在目标顾客。24小时的实测在便利店商圈调查中没有意义。众所周知,我们测量R值是因为我们知道,销售额=客单价*客流量,客单价可以由历史数据得出——各种不同类型店铺的客单价不同,但差别不大——那么只要确定客流量就能大致预测销售了。一般文章中说到,客流量=R*进店比率,但进店比率不是一成不变的,举例来说,早上的进店比率和高峰期、深夜进店比率区别是很大的,如果用一个固定的10%或8%来评价都是没有意义。对于一个小便利店来说,这个测量客流量的方法是值得商榷的。更好的方法是根据各类型已开店铺的时段客流量或销售额来预测门前客流R,这里不具体讨论细节。总之,这个门前有效客流R的测量方法是有讲究的,不应该根据实测数来确定。
2、结点型店铺的商圈调查
结点型店铺的考察指标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三点,依次为周边环境、竞争对手、立地立位。对后两项指标只需要定性评价即可。首先说立地立位,指的是店铺所在地理位置本身的优劣。如面宽(6米以上为佳)、是否有台阶、显眼度、店铺形状等因素。这些指标基本无需量化,只要符合便利店开设基本条件即可。竞争对手的考察也是一样,例如同业态店铺最好超过50米,对手的价格、营业时间、商品、服务等均在考察之列。(这里暂不考虑商圈饱和度问题,因为目前很多结点型商圈都没有达到饱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该商圈的零售店铺数量较多,一般来说,这个商圈的周边环境是适合开店的,这时候竞争对手的考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最后是周边环境,这也是唯一需要量化的指标。这里的周边环境指社区、医院、学校等各种人群聚集的点。按商圈范围分层来测定结点的人群。一般来说,把商圈划为三层是很有必要的,以半径50、150、300米为单位划为第一、第二、第三商圈。(当然不能形而上学,如有栅栏或小区出口在300米以外等情况,不能算在有效商圈里)居民总体资料可从居民住宅区的居委会获得(现在小区基本都有介绍图),结合问讯小区的清洁工、小摊贩可以得到更具体的信息。第一商圈的居民购物可能性:第二商圈购物可能性:第三商圈购物可能性=7:2:1。(经验公式)再根据各结点收入水平来确定销售。
举例:某社区店位于小区主干道,除社区外没有明显结点。第一商圈的居民300户,第二商圈的居民700户,第三商圈的居民1000户,该店门前有效客流R=3000人
那么销售额预测如下:
商圈有效总户数=300+700×2÷7+1000÷7=650户,也就是说现在商圈的情况转化成50米内有650户,而50—300米没有居民。
假设户均消费每天为5元,则销售额=5*650=3250元
注明:假设户均消费是有直接意义的,准确与否有一定经验,是综合年龄特征、收入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这里假设的是每户一周入店4次(每人1-2次左右),每次消费9元左右。只有大卖场和便利店集群开店时才计算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确定销售:可支配收入一般是一个城区的平均数,对一个单独小区来说,参照系数难确定;就算居民购买力确定,如每月支出1000元购买食品和生活必需品,那么他到便利店来购买的比率也是无法确定的。因此,认为经验的得出户均消费是更为直观的方法。那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是没有意义呢?下一步我们讨论便利店集群开店时,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回到前面,我们已经预测出销售额=5*650=3250元,这时候,我们结合门前人流预测法来对比销售。
假设该店门前有效客流R为3000人(社区店的进店比率为10%,客单为10元,每个公司的进店比率,客单都不同,由MIS系统的社区店资料分析得出),那么我们可以得到销售额=300*10=3000元。好的,那么可以假设开店后,由于店铺的吸引力门前人流会有一定增加,这样,我们就印证了销售额应该在3250左右。
结点店预测大概方法就是这样,如果商圈范围内还有其它结点或有其它明显竞争对手,则应相应增减,但浮动范围一般不超过500元。
下面再举一个学校店的例子。
举例:一学院师生共3500人,店铺位于结点的主出入口。200米处有一医院(300人左右),100米处有一社区(200户)。门前客流预测为5000人。
结点销售额=3800×10%×客单价(8元)+(200×2÷7)×5元(户均消费)=3326元
客流预测销售额=5000×10%×客单价(8元)=4000元
两者的区别在于结点预测没有计算探病,随机路过的客流。因此销售在两者之间都比较正常。
综上所述,结点型店铺的开设主要是把每一个结点在图中分层标出,然后通过计算商圈销售额来确定开店与否。只要商圈销售额和有效客流销售额是基本一致的,我们认为其预测是有效果的。
3、中心商业区(客流店)店铺的商圈调查
同样是以上三个指标:周边环境、竞争对手、立地立位,但有一个指标是很重要的——R值测算。一般来说,中心商业区店铺R值会远远大于结点型店铺。这里的竞争对手、周边环境的调查都是为测算R值服务的。对于这类店铺来说,用R值来确定销售是最直观的。但R值的测算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说立位就可以决定进店比率,同样有效客流都是6000人,面宽4米和面宽8米的店会导致进店比率相去甚远。
想了解更多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可去我微信公众号“便利店老板内参”上学习
下面我来回答你第二个问题,你想问的是投资及回报问题是吧?
一、固定装修投资 首期(即开业前)
拿我原来的120平方店举例
天花+墙面:直接刮腻子(120+120)*3.5/平方=840元
水电设备:2500元
地板;120平方*6+600+120平方*12=2760元
铺面外:20*30平方=600元
店招:20平方*30=600元
合计840+2500+2760+600+600=7300元
二、 经营设备
货架:280*20+180*30=11000元
电脑收银设备:3500+500+800=4800元
冰柜:1800*2=3600元
软件:1500*2=3000元
连网费用:2000元
收银台:1000元
烟柜:400元
酒柜:600元
电话初装费:200*3=600元
其他设备:1000元
合计:11000+4800+3600+3000+2000+
1000+400+600+600+1000=28000 元
三、租赁押金:2000元
四、消防设备:2000元
总投入7300+28000+2000+2000=39300元
五、经营成本及经营费用
租金―――――-800—1000元/月
税――――――-500元(国税)+200(地税)=700/月
工商管理――――150元月
水―――――――50元/月
电―――――――800元/月
耗损预估――――500元/月
总部配送费―――400元/月
总部管理费用――400元/月
其他费用――――300元/月
合计:1000+700+150+50+800++500+400+400+30 0=4300元/月
六、 营业效益
预计营业额1000――1500元/日
月计营业额40000元
营业利润40000*22%利润率=8800元
营业外收入500元/月
合计效益:8800+500=9300元
货值800元/平方*120平方=96000元
后期开业后的追加投入30000元
七、收益分析
收益=效益-费用=9300-6300=3300元/月
年收益=3300/月*12月=39600/年
不可预计费用5000元/年
实际预计收益39600-5000=34600元/
总投入=首期投入+后期追加=39300+30000=69300
年回报率=年收益/总投入=34600/69300=0.4992
预计收回投入需2年
八、投资方式
A方案:员工入股
B方案:前期投资算做风险投资,由员工进行担保抵押经营,自负盈亏
C方案:以委托经营的模式交给员工经营,多劳多得,上交费用
D方案:缴纳承包金的方式进行承包经营
九、 投资解析
1. 前期投资
固定设施及营业设施,能够利用部分现有的设备,以降低其投入
2. 追加投资
因以利用啦现有卖场的客户资源,在首期投入中已经没啦货款投入,故在后期需要追加部分货款投入,即是后期追加的3万元货款投入来作为后期的资金运营,此投入可视总部对供应商的整合而降低投入数量。
基本关于便利店所有的经营难题,我的公众号上都会有详细的解答,因为我以前就是做多年便利店,公众号:便利店老板内参 上都是我总结的经验和我以前的学习材料
谢谢邀请。
最近刚好在做跨境电商体验店方面的分析。有些可以共用的就简单分享一下。
如果是做便利店要考虑人流和周边性竞争。如果你打算选在某个酒店集中区,就要看周边的人流还有是否有类似的便利店,另外就是定价方面,建议不能偏低也不能太高于酒店的商品。
成本分析:
一般花费最大是商品费用,预计5-10万。最好是你做下市场调查,看看类似的便利店的商品,确定下产品结构,然后去进货的地方询下价。
固定设施和经营设备控制在5000-3万,要看你具体的装修要求。
剩下就是店租这块,也要看当地的具体情况。
综合,你可以根据以上情况做下成本预估。
谢谢题主邀请。不知道你是准备自己开一个便利店还是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