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初创企业的营销负责人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营销总监?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初创企业,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状态,作为一个营销负责人该从哪些方面去开始企业的业务,怎样做才是一个合格的营销业务负责人该做的? 2017年11月2日 4 条回复 1395 次浏览 市场营销
回复 ( 4 )
泻药,写点良心干货!
初创公司没钱没人没资源,如何轻资源引爆市场!
概论:
创业公司如何快速获得第一批用户,如何快速引爆市场,被业内那些逻辑混乱又没什么专业素养的伪专家复杂化了。
其实没那么复杂,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公式:
用户数(客户数)=流量*转化率
不管是互联网产品要提升用户量,还是实体生意要提升消费者数量,归根到底都只有两个办法:
一、提升流量:就是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
二、提升转化率:让那些看到你,知道你的人,愿意来下载你的产品,或者花钱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
按照这个思路,我将《如何快速引爆市场》这个命题,拆分为两篇文章,第一篇先讲五个提升流量的办法;第二篇讲四个提升转化率的办法。
注意了!我的这些理论,对于互联网和实体生意都是适用的。不关你是创业做app、公众号、应用号、智能硬件,还是卖肉夹馍或者凉拖鞋,我的这篇文章都会直接的帮助到你,以下方法均可以考虑直接应用到你的生意中。接下来,我们先谈一谈五个快速提升流量的办法,帮助你快速引爆市场。
1. 花钱买基本渠道
诸位不要觉得我说的是废话!大家估计只注意到前两个字“花钱”,没注意到中间两个字“基本”。
什么叫基本渠道。简而言之,就是目标受众大量聚集的渠道。这里面有两个要求:一是流量大;二是精准,缺一不可。
举几个例子:
对于app推广来说,各大应用市场就是基本渠道,而微博、朋友圈、论坛就不是基本渠道。因为到应用市场的人,就是专门去下应用的,而做刷微博、朋友圈、论坛的人,可能纯粹是无聊,即使看到你的广告了,也没有动力去下。
所以app推广,至少在早期,与其花钱做病毒营销、大号转发、水军刷帖,不如把钱全砸到应用市场刷榜和投放上。
同样的道理,对于公众号(也包括将来的应用号)的推广来说:微信群和朋友圈都是基本渠道。百度关键字、微博、app不是基本渠道。当每一个作为单位流量的个人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看到你的公众号广告或者软文,关注你的公众号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通过百度以及其他方式关注到你,因为平台属性不同,在平台切换的过程中会有相当大的流失。
对于实体生意来说,也是这样的。所以花高租金去租一个人流量大的店铺是非常有必要的,流量保证是一切生意的基础。不仅是流量大,更要注意人群的精准度。比如在学校周围开个肉铺就不合适,因为学生基本不怎么做饭(但是如果是定位于老师,另当别论)。总之,你的目标人群在哪里,就把店铺开到哪里。
另外,线下生意也可以依靠线上引流,不管是刷大众点评的评分,还是用优惠券换得团购网站的流量,都是花钱快速引流的方式。
2. 设置“爆款诱饵”
去饭店吃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菜单上某样招牌菜卖得特别便宜,甚至1元钱或者不要钱就能买到;我们去超市或者百货商场购物,也总是能看到,它的个别畅销品类在打折,这其实就是所谓的“爆款诱饵”。
商家靠着爆款诱饵吸引你来到店中,这件作为“爆款诱饵”的商品本身是不赚钱甚至是亏钱的,但是商家靠着销售给你其他正常价格的商品将利润赚回来。当然,也可能整个购物行为核算下来,商家都是亏钱的。但是你体验过它的商品和服务后,将来还是有很大可能复购,通过接下来的行为,商家还是可以把钱赚回来。
所以,在你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矩阵里面,最好有一款所谓的“爆款诱饵”专门来吸引流量。通过一款产品或者一项服务的引流,带动矩阵内其他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这就是“爆款诱饵”的意义所在。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淘宝卖家,削减了脑袋也要打造爆款,有时候甚至10块钱不到的东西都要包邮,就是采用的“爆款诱饵”策略。
3. 与大平台换流量
在创业初期,因为流量不够,必然是需要依靠外部引流。所以和流量惊人的大平台换流量,是一个需要在一开始就提上日程的事情。
我先谈谈线下的店铺生意。我强烈强烈建议:所有线下的店铺生意都去刷一下大众点评网的评分。方法很简单:百度或者淘宝一搜,就找得到供应商花钱做这个事情。如果不想走这样的灰色渠道,办一个“给好评,就打折”的活动,也能够让每个消费者在享受折扣的同时,心甘情愿的给你五星好评。
如果是线上的纯互联网的创业,比如智能硬件,初期的大平台换量就更为重要。比如智能硬件行业,因为用户门槛较高,转化率更低,所以流量要求更高。像在很多众筹网站上做首发或者预售,就是一个不错的流量来源。与京东、聚划算、唯品会等电商网站谈置换,你给平台方一批特价产品,对方帮你代销且引流,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同时,与线下的一些展销会谈置换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决定。如果你的产品单价本身不高,可以考虑通过赞助大会组委会一些产品,换得一个展位。
4. 内部邀请引流
两年前我担任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总监,公司主营产品是一个工具类app。当时公司营销预算非常有限,不过我到公司上任的第三周,用户新增速度就翻倍了。
方法很简单:在产品上新增一个button,鼓励老用户邀请新用户,并给予积分奖励。
这个方法在互联网江湖里面被广为使用,但是大家往往漏掉两个细节,一是邀请外部用户的行为没有给予对应的奖励,而是邀请button做得不够明显。
对于传统生意来说,这个方法也很试用。
你去火炉火吃韩餐,拍一招菜品照片发朋友圈,你就能获赠一份甜点。
你去吃肯德基,吃完结完账,店家给你两张优惠券可以下次使用,如果这优惠券你将来没时间用给了同事朋友,无意间又帮肯德基做了一次“内部邀请引流”的行为。
5. 发展代理
不要小看代理模式,一个团队的力量不够大,就考虑借助于外部力量,并给予相应激励就行。
让别人去推广你的产品,按照产品销售数量或者其他标准,给予返点或者现金奖励。这看起来是一个传统生意的办法,但是因为太有效,很多互联网产品的推广也开始用这个办法了。
注意!不要发展成传销体系了,为了规避这一风险,一定要将代理结构控制在3级以下。
附我的公众号二维码,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吴寒笛可爱多
感谢邀请!!
题主谈到了几个关键字:初创企业,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这个时候企业给题主什么样的title都是浮云,主要有几个事情要弄好:
1. 机制,作为所谓的营销总监要跟董事长总经理谈好的机制
2. 制度,根据目前的产品制定销售制度,薪酬制度
3. 招人,组建团队
4. 亲自一线带队甩开膀子干
5. 监控团队
在这里给题主分享一个案例,我2005年去做职业经理人的一个案例,不过没有遇到题主说的这些问题,相对还是主营业务比较好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打算增加利润率,开拓新业务,只是这个业务模式之前已经找过了四任,到我是第五任,从最开始独立办公间,营销中心外设,商务车,独立写字楼之外,到我去的时候就神马都没有了,董事长总经理的意思就是能干就干,不能干拉倒,不过要什么给什么,去了企业后:
1. 与董事长总经理谈,我个人的权利范围,哪些是可以自主,哪些是必须请示,公司什么东西是底线,我个人的底线是什么,双方都提前订好平衡点
2. 针对我的产品制定了一系列的销售政策,包括渠道和直营,其中最关键的是定制公司库存产品的奖励制度
3 招人,制定好薪资福利,然后企业内部招聘,因为新组建团队,大家都不愿意来,虽然底薪高,但是大家觉得不稳定,依然没有愿意来,所以只有外部招聘,这个时候很关键一点,外部招聘的成员必须自己亲自面试,从第一轮筛选开始到最后定下来,全程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总会时不时出来恶心一下下,这个就是看每个人不同的风格了,尽量平衡吧
4. 人员定下来之后,要放出一个风声,这个团队所有的福利,待遇,薪资只针对这个团队的初创人员,未来如果公司其他部门想转过来没有这样的条件,无论找谁都不可以,就这么不给面子,然后开始带领这些小弟们一线开干,接下来还要跟团队成员制定你个人的底线,让每个人都知道在题主的管理范围内,什么是不可能触碰的,就像我当年需要每天都看销售进展的表格,不去电脑的手写都行,但是每天凌晨2点前没收到,如果没有给我特殊情况,我第二天没有废话,直接可以走人,剩下的我都可以接受,还有就是每周二早上9点的例会,无论什么事情,除了特殊的必须雷打不动,要是出了问题,也直接干掉
5. 团队成员战斗力怎么挖掘,市场怎么打开,先从哪些区域下手,这些对于题主应该不是很难;
最后一年的时间,我就休息过一天,平均每天工作到凌晨4点,事业是真干起来了,自己也累垮了!!
希望这个案例能给题主一些启发!!
撸起袖子亲力亲为的务实干劲
清晰的思路
希望各位大神能够比较详细的解答,相信有好多初创企业面临这个问题。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