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人民银行说争取早日推出自己发行的数字货币?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原微博:【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1月20日在京召开… 来自央行微播央行网站公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7年7月13日 10 条回复 1411 次浏览 Bitcoin,Blockchain,中国人民银行,区块,数字化,虚拟,货币
回复 ( 10 )
数字货币能减低货币发行、交易、清算的成本、对货币流向追踪管理更容易
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干的事,要去海外各地建立人民币清算中心、把人民币推向国际,各种各样的刚性成本必不可少。
人民币的数字货币化,可能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征途来说是一种弯道超车的手段,作为一种补充。
货币走向国际化,这种传统的途径要走,数字货币也会尝试,两个方向都会推进
打个比方,就像十几年前,一家成熟的传统销售型公司,有一套手工AB帐,引进了“用友”这种财务软件之后,会手工帐与财务记账软件并行使用一段时间。手工帐会仍旧通过账簿柜进行归纳整理,这种方式成熟、靠谱。电子账簿存在硬盘,更容易对信息进行统计、管理。
央行以后要玩数字货币,没别的,就3点:1、区块链技术相对安全(或者使用像瑞波一样的支付网关)、2、高效利用信息(通过对数字信息进行整理挖掘,效率上跟传统货币发行、管控、研究不是一个级别)、3、高效铺货(把人民币铺到全世界,数字货币的技术是最低成本的选择)
谢邀
关于数字货币和比特币是什么,怎么运行的基础常识,请参阅我的另一个回答:
《比特币基础科普》
本回答假设读者已了解这些数字货币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
1、央行想发行什么样的数字货币?
央行看中了比特币使用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优越性,想用区块链来发行管理数字化的人民币。注意数字人民币不是我们现在用的网银/支付宝这种,只将纸币转到网上传输的电子化的人民币,而是一种全新的货币形态。
央行的目的是发行一种和人民币1:1锚定的、初始币由央行发行、帐户实名制、只有央行有区块产生和记账打包权的数字人民币,并希望用数字人民币来完成线上人民币交易。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运行模式和比特币有着诸多的不同:
① 初始币产生
比特币的初始币由矿工以POW挖矿的方式产生;数字人民币的初始币只能由央行生成,每当有银行要求以传统人民币(纸钞或电子化人民币)兑换数字人民币时,央行就注销传统人民币,将新生成的等额数字人民币交予银行,反之亦然。
在数字人民币得到广泛使用,并在线上交易占据主要地位后,央行可能将改变传统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的主次关系,将数字人民币作为主要基础币种。例如增发货币将直接在数字人民币上进行,而不是在传统人民币上增发后,再兑换为数字人民币。
② 总币量
比特币挖到2100万个时就不再产生新初始币,总币量永远不增不减;数字人民币根据银行兑换、央行增发需求,总量有可能增加或减少。
③ 区块产生与交易打包
比特币的区块产生和交易打包由矿工以POW挖矿的方式产生,人人都可参与挖矿;数字人民币只有央行能产生区块并打包交易。
④ 帐户生成
比特币的帐户所有人都可自行生成,且完全匿名;数字人民币的帐户和现有的银行帐户一样,需要申请注册且实名制。
总之,央行在现有数字货币的基础上按照需求进行改造,产生一个需求定制化、权力中心化的币——数字人民币。央行在数字人民币里和传统人民币一样,拥有货币发行权。区块产生和交易打包权出于安全考虑,也只有央行拥有。其他节点(例如银行、企业、个人)只有权发出交易。
2、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用意
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和现有的电子化人民币相比,有什么不同和好处呢?
我们对照着央行所例举的 “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一举例说明:
这点很好理解,虽然现在大部分的人民币都是以电子化的形式存在,央行增发人民币也是改改数字,但增发还是会导致M0(流通中现金)增加,因此央行还是必须付出成本,增印一定比例的纸钞。增发数字货币就完全只是改改数字了,和印钞比起来零成本。
另外纸钞保存、运输、损毁、辨别真伪的相关成本也是相当高昂的,而数字货币这方面的成本非常之低,并且服务器带宽等成本还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进一步降低。
区块链上的任何一笔交易都是不可伪造且公开透明的,这使得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动对政府变得完全公开透明,例如:
① 央行轻松追踪短期工具注入流动性的最终流向;
② 统计局对所有的经济数据了如指掌,当然坏处是再也不能随意注水了;
③ 税务局轻松地查看一家企业的所有进出账目;
④ 警方有可能从最末端的一笔毒品零售交易开始,在区块链上逐层追踪并定位出所有相关交易,将上下游犯罪分子一网打尽。为何毒贩不用现金?在美国携带大量现钞的基本就等于在脸上写我是毒贩/犯罪分子,我们离这个状态也不会太远。
虽然现在电子化的人民币理论上也能做到这些,但成本是极其高昂的,交易数据散落在几百家不同的银行,结算组织,第三方支付等内部。例如电信诈骗的资金往往会被分散到几百个帐号,并在不同的结算系统和第三方支付上来回倒腾,导致追查难度过高(成本过高),最后无法追查。
而在区块链上,所有的交易都清清楚楚地摆在那,政府不需要和几百家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打交道,就可以直接分析资金流向。基于区块链交易数据的标准化,还可以用一些自动化工具来完成资金流向分析。
央行需要根据市场和经济情况来调整货币的供给,例如在市场出现流动性紧缩时,央行通过短期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央行的大部分货币政策工具都只能通过影响银行来间接影响市场,这导致工具的最终结果未必是央行本意,例如央行希望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由于资本的逐利,最后资金流入了房地产或股市,市场的流动性紧缺还是没有改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提出了“直升机撒钱”理论,也就是央行不通过银行,直接把钱送到支出部门(投资者和消费者)手上,以此刺激消费和经济。
这种理论在现有的货币架构下是较难实现的,央行缺乏绕过银行和支出部门直接打交道的渠道和手段,也没有和数量巨大的支出部门打交道的能力。但区块链使得央行对货币的控制能力空前强大,从而有可能使用“直升机撒钱”这种直接作用于支出部门的工具。
相关衍生阅读:《汇丰银行:区块链可改善央行的“直升机撒钱”政策》
现有支付体系是极其高成本且低效的,大量的人工参与导致了大量错误,并被迫用复杂而低效的清算来纠正错误。银行的年终决算日往往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做清算,但有谁听说过比特币的年终决算吗?
比特币在科技树上的领先优势(基于牢不可破的密码学原理),使得比特币数亿计的交易从未出现过任何错误,在银行动用大量人工纠正人工错误时,比特币网络中无人值守的服务器正在365*24小时、高效、100%正确地完成所有支付。
综上所述,数字人民币发行后,确实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次重大革命和进步。
3、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比特币的影响
如此牛逼的央行,发行了如此牛逼的数字人民币,那像比特币这种早期非官方数字货币,是不是会被淘汰,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呢?数字人民币对比特币又有什么影响呢?
3.1、黄金会被纸钞淘汰吗?
一个有趣的法则是,如果你产生了一个看空比特币的想法,那最好把黄金替换进去,看看这个想法对黄金成不成立。如此牛逼的央行,发行了如此牛逼的纸钞,那像黄金这种早期非官方金属货币,是不是会被淘汰,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呢?
当然不是,虽然黄金由于无法像纸钞一样可以数字化等种种原因,退出了日常流通,但黄金一直是远比纸钞更受信赖的好货币。让你留一笔钱给50年后的子孙,你是会留人民币,还是会留黄金呢?
从货币职能上来说,虽然纸钞在流通上比起黄金有着巨大的优势——法定强制使用、便于携带、分割、清点、辨别真伪、可数字化,但黄金在价值储藏上的优势使之立于不败之地。黄金是去权力中心化的——地球上黄金总量恒定,没有任何人可以增发黄金,而纸钞是权力中心化的——政府或央行可以无限量地增发纸钞,并用通货膨胀掠夺人民的财富。
因此黄金并不会被纸钞淘汰,但黄金并不是没有被社会进步淘汰的风险。黄金不能数字化,使得黄金由于缺席日常交易而逐步边缘化;未来宇航技术发展后,如果挖掘了一颗富含黄金的小行星,甚至可能使黄金变得一文不值。
3.2、谁将接替黄金,继续与法币竞争,抑制法币的滥发?
众所周知,只有竞争才能产生最优经济结果。纸钞的极低成本,使得政府天然地有增发法币的冲动,而黄金这个总量有限的竞争货币的存在,抑制了法币的滥发。如果法币过分滥发,那么市场就将转向黄金(包括白银等总量有限的竞争货币),法币的市场占有率就将降低,政府就将失去其铸币权。
货币的竞争和淘汰并不罕见,从宋元交子到被通货膨胀毁掉的法国大革命,从中到外从古到今,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即使在法币体系相当成熟的现代,货币的竞争和淘汰也不会停止,例如在著名的津巴布韦大通胀中,津巴布韦币就被市场彻底抛弃,美元和南非兰特占领了津巴布韦货币市场。
那么,在黄金缺席数字时代,甚至可能在宇航时代永久消失后,谁来填补黄金的空缺?谁来与法币竞争?谁来限制法币的滥发?
技术的进步催生了被称为数字黄金的新货币——比特币。新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绝大部分人都很难接受这种“只能存在于网络”的货币,并将其贬为泡沫甚至骗局。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将直接为数字货币这种货币形态正名,并在客观上推动比特币的普及。从长时间尺度来看,央行此举,是数字货币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既然央行认为数字货币形态是先进的,那发明并首先以数字货币形态出现的比特币是不是也有其先进性呢?如果公众使用了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并学习接受了钱包、地址、私钥、交易、区块、确认等一系列概念,那是不是降低了公众学习使用比特币的门槛呢?如果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成功,并证实有很大益处,世界各国货币也竞相数字化,那比特币和各国数字货币,有没有可能形成类似黄金和各国纸钞一样的关系呢?未来各国央行,有没可能不再储备黄金,而变成储备比特币呢?
3.3、数字法币与比特币的关系
数字法币即使有政府强制、币值稳定等优势,但除非永不增发,否则和比特币就是性质和需求都完全不同的货币,不可能取代比特币——就像人民币不可能取代黄金一样。
而央行不可能停止数字法币的增发,因为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总量的增多,必然需要投放更多的货币,否则商品增量大于货币增量,货币不足,就将出现通货紧缩,损害生产和经济。
当然现在因货币不足导致的通货紧缩已经几乎不可能发生了,铸币权在手,政府和央行出于刺激经济(4万亿)、筹措资金(财政赤字)、外汇管制(强制结汇)、解决问题(证金兜底)等原因,向来是只可能多印,不可能少印人民币。
这么一印可真是无穷无尽,在美元作为全球结算、流通、外汇储备货币的情况下,在中国GDP不足美国60%的前提下,人民币M2(广义货币)达到了美元M2的1.8倍(136万亿人民币=21.4万亿美元 vs 12.11万亿美元)。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成为比特币最大交易市场的根本原因——13%的年印钱增速印得大家都怕了,从投机到投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比特币,甚至完全转向比特币。比特币除了初期波动性较大外,并没有黄金对法币的种种劣势,甚至还有不少优势(全球转账、跨境支付、匿名支付贮藏),这使得比特币与人民币的直接竞争成为可能。
央行看到并重视了比特币的竞争优势,因此以中庸和保守著称的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宣布研究并将推出数字法币,这是相当激进的行为,也是竞争之下的动力。而比特币在数字货币广泛使用的未来,也将达成其最高使命——以技术手段限制政府滥发法币,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比特币——多一种选择,多一份自由。
与各位的保守观点不同,个人对央行研究发行数字货币这一事件的态度是非常积极和惊喜的,个人认为数字货币真正成为我国法币开始在市场上流通的那一天,是足以写入人类历史史册的。
数字货币不仅仅是纸币数字化这么简单!
数字货币不仅仅是纸币数字化这么简单!
数字货币不仅仅是纸币数字化这么简单!
一方面,“数字货币”在流通中哪怕直观上与现在已经在普遍用的网银和支付宝等等数字支付手段没什么不同,但就本质而言,“数字货币”则与后两者完全不是一样的概念;
另一方面,拿像比特币、莱茵币等等在现实中基本找不到流通场景的,但或许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虚拟商品,和一般的作为流通手段的法币进行比较则是完全不恰当的。以下对这两点差别做具体阐述。
1 “数字货币”与数字化的纸币
1.1 货币的发行流通过程将会有显著差异
了解货币发行过程的人都知道,货币从印发到流通再到被回收是要经过一系列必要过程的,而其中很必要的也很基本的手段即是信贷。
纸币的发行回收过程简单描述如下:商业银行通过准备金向央行提出信贷换取纸币,进而再由社会中的企业法人、个人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获得现金,这样央行印发的货币就可以到市场上进行流通了。同样的,货币的回收则是信贷的逆向过程。
在纸币的整个发行流通过程中,有两个点非常重要,一个是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存量,另一个则是企业法人和个人用于信贷的资产价值,这两者直接决定了能够流向市场的货币的总量到底是多少(在准备金率一定的情况下)。
由于纸币在流通和贮存的时候都是不记名的,也就是说你手上的现金和商业银行里的存款金额一样,对于央行来说都是不明资产,央行基本上不可能单独看某张货币就知道它是经过什么渠道到达最终的地点的。进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由的调整它的准备金数量从央行那里获得流动性的支持,而央行对于这方面的控制基本上是0。同样的,个人或者企业法人在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的时候,前者所提供的资产对于后者来说也是“不明”的,那么个人和企业也可以通过自由的调整自己的资产数额从商业银行那里获得流动性支持。
于是我们看到,以纸币为法币的整个发行流通过程,其主导者其实不在上游而在下游,从而非常容易因市场的乐观、悲观预期导致通胀或通缩。但是,这一局面在“数字货币”的时代则将不复存在。
很明显的,“数字货币”无论是在发行、流通、贮存等等各个环节,都是可以并且必须做到全透明的,一张“数字货币”的流通轨迹至少对于央行来说是完全可查的。这代表着什么呢?
其一,央行无须再用准备金这种模糊的宏观控制手段来调控货币,完全可以通过金融大数据更加准确的了解市场中的流动性,精准的定向输送流动性,商业银行的地位受到挑战。
就本质而言,纸币的发行、流通过程其实是一系列的授信过程,央行先对商业银行授信,商业银行再对个人和企业法人授信。商业银行之所以显得那么重要,即是因为央行无力去评价市场中那茫茫多个人和企业法人的信用价值,他必须借助各级商业银行对市场进行控制。但假如“数字货币”真正投入流通使用,那么以技术为支持的金融大数据其实可以比商业银行更好的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央行则完全没有必要再通过那么多级商业银行来完成对个人和企业的授信了。简单地说,“数字货币”和其背后的科技甚至可以支持央行直接印钱给市场中的个人和企业。当然,这个短期看是基本不可实现的,但从长期看,钱庄生于纸币的出现也必将亡(或者说变革)于纸币的消失。
其二,商品的流通更接近价值的流通,央行可以直接进行价值尺度的判断。
曾经在以信贷为基础的货币流通方式下,银行、企业、个人所要承担的风险在于能否在有限期内偿还信贷的本息,若不能则将面临流动性缺失的风险,而决定前者是否会面临这些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其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很明显,贷款方自然会把自己资产写得好看一点,那么整个商品流通的过程基本上都会在一系列溢价风险压力的推动下维持溢价状态进行,最终如果不是经济基本面真的发生了改善,那么央行肯定还是要来兜底——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直到泡沫完全破裂。
但如果采用“数字货币”,那么从一开始的信贷过程,整个贷方的资产就是透明的,其价值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评估,那么授信基本上是符合价值的,进而整个流通过程也不会有太多溢价风险的压力。生动地说就是,全世界只有我这里能发钱(唯一的货币借出方),我知道你究竟能力几何(资产价值),我也清楚该给你发多少工资(放款),你自己要掂量好怎么花,我可是都知道你钱花哪了,你要是乱花钱那我就不给你工资了;同样的,你从哪挣的钱我也知道,你是坑蒙拐骗还是正当获取我一目了然,你别想骗我说你本事大。当然这都是理想情况,现实会很复杂,技术不是万能的,只能说情况会较以往好很多。
1.2 存储方式完全不同
很明显,“数字货币”已经是完全虚拟化的货币了,那么相应的存储方式必然是数字化的。但是,
绝对不会和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一样,也不仅仅是网银那么简单!
绝对不会和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一样,也不仅仅是网银那么简单!
绝对不会和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一样,也不仅仅是网银那么简单!
那数字货币会怎么存储呢?
我也不知道……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技术难题。
若像比特币这类虚拟货币一样用区块链的方式做分布式存储,那很大的问题在于每时每刻将会有非常多使用数字货币进行的交易,由这些交易所造成的网络负担恐怕不是现有的网络所能负荷了的。不要说网银和支付宝可以……那只是一个做加减法的记账本,而数字货币的转移是要记录每张货币背后所有信息的。而且,难道没有网络我就不能花钱了吗?如果必须有网络才能交易,那数字货币的流通成本岂不是更高?那如果想要在离线情况下交易,我又该如何保证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呢?这些都是数字货币在存储时所要考虑的问题。
1.3 人民币国际业务模式将完全不同
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当采用了数字货币之后,每一笔交易,每一张货币的来源、去向对央行来说都完全透明,这种透明对国内公民使用人民币来说没有太大影响,但在国家间进行兑汇的时候就很有问题,要知道这一兑汇,换出去的不仅是钱还有自带的监视器……所以,数字货币的外汇业务究竟要怎么开展真的是值得深思的,如果兑出的货币真的与境内使用的货币无差别的话,那对于其他国家来讲,使用人民币实在是太可怕了。
2 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
比特币是完全去中心化的货币,其实它能作为货币(可事实上他也基本上没有作为货币流通使用过,最多只是一个类同票号票据的用于兑汇的东西)的根本原因在于全世界很多的人愿意为他做信用背书。但是,很多人并不等于所有人。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财富永远都会被聚拢,而比特币又是一个有限数量的货币,那当它被少数人所拥有的时候,作为一穷二白的普通大众来说,你还愿意为它背书么?!纨绔子弟拿一百个比特币换你一辆汽车,你肯定是拒绝的,哪怕其账面价值有二十万,因为你知道你如果拿这个比特币去楼下小卖部买瓶水或许还不如拿Q币好使。所以,千万不要把这种去中心化的货币跟法币作比较,因为它根本算不上普遍意义上的货币,最多只是一种类同黄金的一般等价物而已。
而数字货币是有央行做信用背书的,它的流通是受到管制的,使用也是强制的。数字货币在性质上和纸币差不多,都是没有价值的符号,不像虚拟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比特币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可以自由兑汇上,如果不能自由兑汇的话它也差不多丧失价值了)。
另一方面,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也有相似之处,即背后的技术支持和数学原理有一定的趋同性。我们可以从虚拟货币所采用的技术上窥见数字货币所可能采用的技术,但要知道这其中必然是会有差别的,其差别大概就如某商场代金卡所采用的技术和银行信用卡所采用的技术之间的差别,都是磁卡芯片,都有防伪措施,其他的细节则都是差距。。。 ∑^)/ ∑^)/ ∑^)/
总的来说,数字货币的发行使用必然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但就目前的科技和社会发展水平来看,真正使用数字货币的那一天还在很遥远的未来。
补充一下,个人倾向精英主义,所以对于政府控制力增强这种必然伴生的后果是持乐观态度的。如果只是存在政治异见的话,我表示理解接纳但也请对我的观点保持尊重。
先附上我觉得文中最能体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功能的一段话
“发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实现。未来,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建立还有助于我国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国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首先肯定不会是仅仅将钱电子化这么简单。
简单来说我觉得可以看做是比特币去掉两个特性后剩下的:
去掉 [完全去中心化 ] :完全去中心的模式政府会失去掌控权,这是不可能的,文中也提到“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央行可能采用一个中心化或者多个中心的方式,这些中心都得受政府管制。(ps.多中心虽然不像完全去中心那么公证公开,但也算在某种范围内公开,能够起到一定的反贪反腐)
去掉 [匿名性 ] :所有数字货币上的账户都是实名的,方便央行管理大账本。实名也可以更好的让账户关联其他服务(比如社保,房产等等)
去掉这些以后,剩下的也就是【区块链】技术能带来的 高效,安全,隐私保护等等。
从技术上来小讨论一下:
1、区块链的容量
Bitcoin最高一天200K的转账。假设这是最高容量(比特币一天的区块最高大小是144M)。
而人民币的转账,包括小额支付,如果每人一天1笔,一天13亿笔。
那么区块是 Bitcoin的6500倍。区块大小是144M * 6500 = 936GB的数据。
这是初步的估计。如果平均每人一天N笔,将这个 936GB * N就行了。
这么大的数据量,想保证区块的正常运行。那么宽带根本不够啊。
2、区块链的安全
Bitcoin是通过PoW来保证区块的安全。挖矿产生区块的奖励是矿工挖矿的动力。
其他任何方式都没有证明区块链是绝对安全的。Bitcoin至少证明了挖矿是相对这些,是最安全的。
如果国家打算开放挖矿。那么每天产生的CNY可不少噢。考虑到第一点,挖矿的矿池,得几千T的硬盘?但是比这个更安全的,可能是 央行 自己产生区块扩散到全球,并且可以做Reject Transactions。但是这就中心化了。
综合上面俩点:
央行可能会把区块限制在非常大额的交易或者非常高的手续费。micro-payments可能是幻想。
可能的政策是:大于xxxxx元的转账免手续费,低于xxx,N%手续费什么的。避免区块链受到攻击或者快速膨胀。
另外可能做SideChain。micropayments走侧链。。。
对比特币而言,绝对不是个好消息。对山寨币而言,是个绝对巨大的超级好的消息!!!
估计是被农行38亿票据那事弄惨了
噱头而已。cryptocurrency的核心理念就是去中心化,“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不值一哂。
央行都没有说过要用区块链好吧,不要数字货币就一定往区块链上扯
讲道理,中心化的区块链没有任何意义,区块链的作用是在分布式的系统中提供一个共识,根本上讲就是去中心的发行方式。。。这跟中央银行就是反着干
同意 @邵成的看法,噱头而已。
等等,这“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是一回事吗?
比特币诞生于无政府主义者的理想,区块链技术从此一炮而红。技术没有立场,技术只为有目标的人服务。多国央行先后提出以区块链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推进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
主权数字货币的含义
很多人会疑惑,目前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使用纸币,纸币早就数字化了,为什么要单独提发行数字货币?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简单回顾一下货币银行学的知识。主权中央银行发行基础货币有多种形式:如购买外汇,购买国债,购买其他资产,这时央行发行的货币相当于央行的负债,如果全都以纸币支付,每一张纸币就是央行的一张信用欠条。这些负债并不直接被个人或非银行机构持有。而是到了银行或者政府手中,只有经过消费和贷款过程才能进入流通环节,而央行直接发行的货币远远小于市场需要的流通量。这些流通量通过银行储蓄和信贷的环节放大,也就是创造货币的过程。
我们日常用网银等手段进行电子化支付,其实是将自己的存款转移为他人的存款。这些电子化的数字代表的是存款,也就是商业银行信用而不是央行的信用。简单来说,如果银行破产,这些数字将真的变成数字。而如果手中持有的是纸币,只要主权政府的信用存在,纸币可以随时向中央银行要求兑换成为外汇等其他资产。
主权数字货币很大程度上指的是能够取代纸币的由中央银行信用背书的基础货币。也就是说这里的“数字货币”并不是商业银行的“借条”而是央行的“借条”。
主权数字货币对于主权政府的好处
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对于主权政府至少有如下好处:
●纸币是不记名的,容易被用于贿赂、洗钱、偷漏税、毒品交易等非法用途。最近印度政府废除大额纸币引起广泛关注,在印度国内更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当局者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偷漏税行为。如果发行数字货币,货币的记录都在统一的系统中,流向能够被轻易的掌握,结合实名政策,一些非法交易将受到极大的打击。
●纸币有高昂的制造、运输、清点成本,数字货币会小很多。显而易见的理由,任何国家的主权数字货币基本上不会采用POW共识算法,“挖矿”资源消耗就不会存在。维护分布式系统本身的成本当然会远远低于纸币的生产运输成本。
●分布式账本下的数字货币的清算可以不依赖于第三方,并且可以更快的完成。货币的清算是一项较为复杂并且成本很高的工作,目前的货币清算主要依赖于各种级别的第三方清算机构。清算机构可以是中央银行,可以是银行组织,也可以是商业银行。无论是谁,最基本的原理都是交易对手双方在第三方机构开设账户并存入一定金额的货币,当双方发生货币往来时,由第三方在相应账户中扣除和增加相应的金额。以人民币举例,人民银行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等都是以央行为第三方进行清算的系统。区块链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分布式账本的概念:大家共用一本账,资金划转的同时清分记账工作也同步完成,信任第三方被分布式账本机制所替代,清算的概念在这个机制中消失了。大量由于清算产生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摩擦成本将大大降低。
主权数字货币对于现行体系的影响
正是由于有上述的优势,多国政府都在着力研究数字货币。然而好处也伴随着新的问题而来。对于中央银行和各国政府,评估数字货币带来的可能的影响比显而易见的好处更为重要。人民银行及英格兰银行在这一块有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公开的资料,我们也从中能发现,主要的影响可能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纸币作为央行的债务,是无息的。如果数字货币也是无息的,由于数字货币的流通便捷性,数字货币会在交易中快速流动,无息的数字货币对于整体货币利率的影响会大于传统纸币,造成货币实际利率的下降。如果数字货币是有息的,数字货币会对活期存款产生挤出效应,尤其在经济形势不好时,人们更愿意持有数字货币,银行将缺乏足够的存款来源,进而影响信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纸币的发行是通过商业银行或者央行授权的机构完成的,数字货币的发行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其他机构接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例如第三方支付,其他金融机构等,接入的机构越多意味着清算的效率越高,对于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也越大。根据人民银行相关报告的表述,我国数字货币的发行基本确定了会沿用目前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结构,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充分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并且不改变现有的商业银行体系。
●分布式账本可以被理解成一个巨大的记账和清算系统。目前包括人民银行和英国央行在内的很多中央银行都是最重要的清算中心,只是这些清算中心只能商业银行或极少的授权机构能够接入进行清算。而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众多的清算场景,这些场景并无法使用央行的清算系统,更多是依赖商业银行完成。分布式账本能让更多的机构和个人使用这套清算体系,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不再需要通过商业银行进行汇款业务,而是直接通过央行的分布式账本,这将大大提高清算的效率。当然问题也随之而来,作为支付中介作用的商业银行可能会因此损失大量的流动性。
●数字货币发行以后,交易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上述提到的对商业银行存款的挤出效应,会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基础,影响货币创造过程。以现行货币体系为基础的货币政策的传导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与货币密切相关的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Visa、银联等卡组织必然会受到数字货币的巨大影响,抓住机会者可能一飞冲天,反之面临着被市场淘汰。
●整体效率的提高必然会带来部分行业的消亡。例如纸币的运输及护卫,在中国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与纸币相关的其他行业,如自动提款机,验钞机,点钞机等等都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的行业也会诞生,如数字钱包,当然新的数字货币盗窃与数字货币安全也将开始新一轮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竞赛。
主权数字货币的分布式账本需要具备的特性
如果以分布式账本作为主权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目前的技术还有什么距离?
●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主权货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获得了“铸币税”,这是政府收入的一部分。货币本身更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基于以上因素,无论什么类型的政府,都不会放弃货币发行的控制权。中本聪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脱离政府控制的基于分布式账本的“货币”,任何主权政府也许需要分布式账本,但一定不需要脱离控制。基于分布式账本的数字货币的发行必然不能像比特币一样由程序控制。由央行控制发行从技术上来说并没有明显的障碍。
●主权数字货币无需算力支撑,而更重要的是性能。除了分布式账本外,中本聪在比特币中的另一个伟大创造是通过竞争来强化网络的安全以抵御攻击,也就是工作量证明机制(POW)。比特币作为一个开放网络,无法杜绝作恶节点的加入,因此通过POW的方式让作恶节点的成本提升到至少整个比特币网络算力的51%,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大量的电力被用于对于记账没有意义的随机数计算。而对于主权数字货币的节点必然是通过中央银行认证的节点,均为可信节点,对于防范作恶的强度要求无需像开放网络一样。而主权数字货币最重要的应用场景是小额支付,对于交易量和及时性要求极高,目前主流的区块链平台还无法达到高吞吐量的实时清算要求。区块链的性能取决于共识算法、区块大小、网络情况、节点运算效率、分片技术、侧链技术等众多因素,众多区块链底层企业均在不断改进区块链性能,性能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
●主权数字货币的监管与隐私的平衡。货币作为个人财产,对于公众和非监管机构必须具备匿名性,而对于反洗钱、反贿赂、反偷税等监管层面又必须让数字货币具备监管追踪的特性。人民银行在公开报告中提到的解决方案为账号前台匿名后台实名,和目前国内监管社交平台和第三方支付的方式类似。因此对于区块链平台,并不需要资产流转的完全匿名,类似比特币的账户匿名方式已经能够支撑;另外对于接入节点的权限及用户的权限必须有严格的控制方法,防止对于用户隐私的侵犯。
●主权数字货币的分布式账本还需要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及个人账户的安全性,如何与现行的清算、支付系统进行对接,如何与更多的应用场景进行对接等等。我们相信,任何应用的发展都是逐渐完善的,随着持续的投入和实践,主权数字货币将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与生意。
主权数字货币的展望
随着银行系统、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工具的发展,纸币已经越来越少的被使用。主权数字货币的推出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市场基础。由于相对于纸币在很多方面的优势,数字货币的推出只是时间问题。
从技术上看,由于比特币的成功效应和区块链的特性优势,基于分布式账本的数字货币是重要的选择之一。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很多目前的瓶颈和问题将被逐一解决。另外对于各国央行来说,用传统的中心化方式进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也是一种选择,至少在技术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
而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在于基于该技术的数字货币并不仅仅是货币的另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他将能成为区块链价值流通网络的重要交易媒介,促进基于区块链的价值流通网络的形成。现实中的金融资产、虚拟资产、能源、智能设备等等能够登记上链的资产都能更加顺畅的在区块链网络中完成无需信任的、无需第三方参与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个网络的形成,将极大的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摩擦,极大的提升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让人类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