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90后,95后,00后,10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代老网民被拍在沙滩上。。。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片静止的池塘。
中国网民达到6.88亿意味着什么?中国对互联网资源的开发趋于饱和了吗?
首先,看一下近期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状况报告》中部分数据
◇ 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 88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为 50.3 %,较 201 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
◇ 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 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 % 。
◇ 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农村占比 28.4 %,规模达1. 95亿,较 2014年底增 年底增加1694万人。
◇ 截至 2015 年 12 月, 中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接入互联的比例分别为 67.6 %和 38.7 %;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0.1%,较 2014年底提高4.3 个百分点;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为 31.5%;电视上网使用率为17.9 % 。
从互联网衙门CNNIC发布的报告来看,天朝互联网发展状况真是一片大好,增长率秒超GDP,秒超美帝,但是我们要怀疑其互联网的使用纵深程度。就像我们还在奔向全民小康的途中。
假如你们班有这样一个同学,她只会上网页看新闻,聊聊QQ,其使用互联网的概念ahi停留在2002年。不会用微信,不会网上购物,更不用说是否开通了支付宝、微信抢红包。大家在火热的聊昨天班主任发的百元大包的时候,她在旁边默默的看着你们讨论。你们觉得这算是你理解的网民吗?
显然不是。
这样的人还有多少?即只是接触过互联网,会利用互联网进行简单的阅览,但使用纵深不足,算的是网民但绝对不属于互联网人群。互联网深层用户,是指互联网的某鞋产品足够影响或者改变了用户的原始习惯,现在大多数互联网产品基本上都避免不了支付闭环(打车、外卖、上门O2O、网购、在线教育等等),衡量网络支付的普及率就可以很清晰挖掘出出深度用户比例。2015年11月腾讯对外宣传微信绑定了银行卡的用户(即微信算是比较活跃用户)达到2个亿。2015年初支付宝对外宣传的活跃用户了也达到了2.7个亿。距离CNNIC发布的网民规模尚距一定的数量距离。中国14亿人口,除去老幼年龄段有6.88亿数量规模的网民,其中开通互联网支付的用户不足3亿,直至今日仍有一半多的网民用户还没有惠及互联网红利,也就是说他们不会网购、没参加过团购,不戳红包、不用APP叫车、没有用手机软件叫过外卖等等。
中国对互联网资源的开发没有趋于饱和,但是未来全民惠普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这些年来,我们感谢BAT们用真金白银去培养用户的使用深度,甚至烧钱让美国投资者认为是愚蠢。他们为创业团队创造了更多跟随挖掘的机会。但是这些机会更多的只是在北上广深、省会城市这样的发达地区。相比四线城市、地级市、县城、巨头们烧钱力度还未及。余下三个多亿的互联网浅层用户,也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县域乡镇地区。这些地区商业资源少、用户估值不高,鲜有巨头触及。用户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停留在2005年阶段,即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阶段。而阿里巴巴、京东所推动的电商和物流的普及,仅仅解决了用户网络购物需求的一方面,对于外卖打车、上门服务等等还有很大的占领空间。抛起根源其实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需求薄弱,对互联网产品依赖性不高。也许他们压根就不要手机买票,APP叫车。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三四线城市地区的互联网发展问题。
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资源开发趋近于饱和,互联网公司开深挖用户需求,而三四线、乡镇地区的互联网资源开发程度远远未及,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还在建立。未来的互联网发展,呈两极分化的趋势。我国互联网资源开发目前进入到一个瓶颈期,我国面临着老年化和出生率降低的状况事实,这个瓶颈期并非商业模式和烧钱大战可以解决的,很多初创团队也不敢贸然进军三四线城市。等待我们的机会,而更多的是依托顶层设计,政策导向和基础资源的支撑,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说白了,就是经济问题。
泻药
这意味着中国大约还有两亿人能够成为网民,顶天了。
好事,仍然大有可为。
才刚过一半好吗。。。而且还没算每年新出生的同学。。。
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了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是很乐观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在我看来,互联网的资源是趋于一种不饱和状态。毕竟用的人多了,其中的很多内容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漏洞。而且发展的趋势中肯定会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加入,这样使得互联网中的很多资源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而且我相信这只是互联网时代的开始,并不是一种饱和状态。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5 )
90后,95后,00后,10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代老网民被拍在沙滩上。。。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片静止的池塘。
中国网民达到6.88亿意味着什么?中国对互联网资源的开发趋于饱和了吗?
首先,看一下近期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状况报告》中部分数据
◇ 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 88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为 50.3 %,较 201 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
◇ 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 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 % 。
◇ 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农村占比 28.4 %,规模达1. 95亿,较 2014年底增 年底增加1694万人。
◇ 截至 2015 年 12 月, 中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接入互联的比例分别为 67.6 %和 38.7 %;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0.1%,较 2014年底提高4.3 个百分点;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为 31.5%;电视上网使用率为17.9 % 。
从互联网衙门CNNIC发布的报告来看,天朝互联网发展状况真是一片大好,增长率秒超GDP,秒超美帝,但是我们要怀疑其互联网的使用纵深程度。就像我们还在奔向全民小康的途中。
假如你们班有这样一个同学,她只会上网页看新闻,聊聊QQ,其使用互联网的概念ahi停留在2002年。不会用微信,不会网上购物,更不用说是否开通了支付宝、微信抢红包。大家在火热的聊昨天班主任发的百元大包的时候,她在旁边默默的看着你们讨论。你们觉得这算是你理解的网民吗?
显然不是。
这样的人还有多少?即只是接触过互联网,会利用互联网进行简单的阅览,但使用纵深不足,算的是网民但绝对不属于互联网人群。互联网深层用户,是指互联网的某鞋产品足够影响或者改变了用户的原始习惯,现在大多数互联网产品基本上都避免不了支付闭环(打车、外卖、上门O2O、网购、在线教育等等),衡量网络支付的普及率就可以很清晰挖掘出出深度用户比例。2015年11月腾讯对外宣传微信绑定了银行卡的用户(即微信算是比较活跃用户)达到2个亿。2015年初支付宝对外宣传的活跃用户了也达到了2.7个亿。距离CNNIC发布的网民规模尚距一定的数量距离。中国14亿人口,除去老幼年龄段有6.88亿数量规模的网民,其中开通互联网支付的用户不足3亿,直至今日仍有一半多的网民用户还没有惠及互联网红利,也就是说他们不会网购、没参加过团购,不戳红包、不用APP叫车、没有用手机软件叫过外卖等等。
中国对互联网资源的开发没有趋于饱和,但是未来全民惠普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这些年来,我们感谢BAT们用真金白银去培养用户的使用深度,甚至烧钱让美国投资者认为是愚蠢。他们为创业团队创造了更多跟随挖掘的机会。但是这些机会更多的只是在北上广深、省会城市这样的发达地区。相比四线城市、地级市、县城、巨头们烧钱力度还未及。余下三个多亿的互联网浅层用户,也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县域乡镇地区。这些地区商业资源少、用户估值不高,鲜有巨头触及。用户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停留在2005年阶段,即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阶段。而阿里巴巴、京东所推动的电商和物流的普及,仅仅解决了用户网络购物需求的一方面,对于外卖打车、上门服务等等还有很大的占领空间。抛起根源其实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需求薄弱,对互联网产品依赖性不高。也许他们压根就不要手机买票,APP叫车。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三四线城市地区的互联网发展问题。
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资源开发趋近于饱和,互联网公司开深挖用户需求,而三四线、乡镇地区的互联网资源开发程度远远未及,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还在建立。未来的互联网发展,呈两极分化的趋势。我国互联网资源开发目前进入到一个瓶颈期,我国面临着老年化和出生率降低的状况事实,这个瓶颈期并非商业模式和烧钱大战可以解决的,很多初创团队也不敢贸然进军三四线城市。等待我们的机会,而更多的是依托顶层设计,政策导向和基础资源的支撑,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说白了,就是经济问题。
泻药
这意味着中国大约还有两亿人能够成为网民,顶天了。
好事,仍然大有可为。
才刚过一半好吗。。。而且还没算每年新出生的同学。。。
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了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是很乐观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在我看来,互联网的资源是趋于一种不饱和状态。毕竟用的人多了,其中的很多内容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漏洞。而且发展的趋势中肯定会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加入,这样使得互联网中的很多资源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而且我相信这只是互联网时代的开始,并不是一种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