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阿布熊 初入职场

[db:提问者简介]

回复 ( 10 )

  1. 腾讯科技
    理由
    举报 取消

    2016年已过大半,鹅叔来放个“马后炮”:今年短视频创业确实迎来了爆发期。

    但到了现在,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短视频创业的红利期正在逐渐过去,创业者要想突围该怎么做?鹅叔简单说两句:

    先来看看短视频创业的现状如何。

    紫牛基金创始人张泉灵曾把罗振宇、Papi酱、马东比喻为视频创业领域的“春天”、“夏天”、“秋天”:罗振宇把内容创业带进了春天,papi酱一条广告2200万的热度让整个短视频行业沸腾,而马东的创业则证明了头部内容赢家通吃。但是“秋天”的凉意并没有让视频领域的创业者停下脚步,短视频项目依旧纷纷涌现出来。

    腾讯科技不完全统计,就在上个月,彩贝财经、每日开眼Eyepetizer、一条视频、陈翔六点半、何仙姑夫等短视频项目先后获得融资,融资金额从数百万人民币到上亿人民币不等。一下子打开了短视频投资沉寂已久的僵局。

    那么短视频创业还有机会吗?

    和其他创业领域一样,短视频创业也有两个必然经历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平台和市场刚刚搭建完毕,好内容稀缺。这时候敢于吃螃蟹的创作者能享受到第一波红利。

    第二阶段,短视频内容在数量与质量上均呈现爆发状态,好内容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资本涌入,内容本身不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

    内容方面,过了满地黄金的内容空白期,粗浅的搞笑卖萌、吐槽鸡汤再也难以维系粉丝的长期粘性,看似降低门槛的拍摄设备也需要在镜头和剪辑上有更加专业的运用。

    运营方面,无论创业者选择多平台广撒网还是单平台独家合作,与平台直接的博弈都是必须面对的。而如果没有“爆款”头部内容,如何维持视频系列的更新频率、视频质量、资金支持则是关系到创业团队生死存亡的问题。Papi酱在美拍成名之后,迅速全平台分发,覆盖了微博、微信、各大视频网站、弹幕网站等等。

    商业化方面,目前短视频的可想象空间集中在广告和电商层面,网红孵化、打赏模式也是变现的方式之一,不过这些都不是“个体户”可以轻易控制的,专业的商业化团队,长期的商业资源积累必不可少。

    看似美好的短视频创业并不只是简单的内容创作与展示,它对于创业者本身的内容策划、内容分发、资本掌控、商业化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如果你能玩转关于短视频的这一系列套路,那么机会,自然也就站在了你的身边。

  2. 杨半仙
    理由
    举报 取消

    最近十天,短视频创业领域有两条值得关注的新闻。

    一是“一条”完成B轮融资,据说估值已经破1亿美金;另一则是今日头条市场副总裁、前《壹读》创始人林楚方宣布离职创业,做知识类的短视频项目。

    借着热乎劲,说说短视频创业这件事。

    眼下,2016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多,视频内容创业真的迎来大爆发了吗?

    先说我的结论:有爆发,但还远远谈不上大爆发。更准确地说,目前应该还在短视频创业大爆发的前夜。

    其实大概可以从这样两个维度去看这个问题。

    一、这个领域里新增加创业项目的数量是不是够多,尤其是具备全民影响力的项目是不是够多。

    二、这个领域里拿到投资的项目数量是不是够多,尤其拿到知名VC钱的项目是不是够多

    如果一个行业同时具备了这两个特征,那么我们大概可以说这个领域开始大爆发了。

    ok,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两点。

    先说第一点。短视频的新项目是不是够多?

    想知道答案,最简单方式是看各大媒体平台上,新增的视频类账号数量。新做一个视频创业项目,至少应该都会开一个账号吧?

    不过,目前还没有哪个平台公布过这样的数据。所以,我们只能从一些其他角度去推测,比如各大平台对于短视频内容的扶持力度。

    这里列举了5个平台的举措。

    –合一集团

    去年8月,“优酷土豆”更名为“合一集团”,同时也宣布了三大计划:

    1. 新人计划:产生10万个拥有千人粉丝团的自频道
    2. 万万计划:产生1万个收入过万的子频道
    3. 巅峰计划:产生100个估值过百亿的子频道

    今年1月,合一集团与阿里百川共同宣布“合一百川创业加速计划”,通过阿里百川的平台,帮助内容创业者更好变现。其中,扶持短视频是该计划中三个重点方向之一。

    –秒拍(一下科技)

    去年12月,秒拍联合微博推出了“短视频创业者支持计划”,号称从流量、品牌、商业变现、资本等方面扶持内容创业者。

    今年5月,秒拍推出了新的认证体系,新的推荐系统可以帮助优秀作者更好的获取秒拍以及微博上的流量。

    此外,秒拍公布了其帮助自媒体商业化的策略。包括:

    1. 贴片广告
    2. 商业内容定制
    3. 软性植入、广告直发

    高级副总裁刘新征透露,秒拍会对优秀的内容创业团队进行投资,也会帮助他们对接资本。

    –美拍

    美拍在6月发布的5.0版本中,推出了短视频道具系统,粉丝可以通过道具系统激励内容创作者。

    –猎豹

    5月,猎豹移动推出了短视频聚合应用“头牌”,号称面向全球“网红”。

    –今日头条

    今年3月,我司宣布成立了一支规模2亿的人民币基金,专门投资内容项目,并且优先投资短视频项目;此外,我们的头条号创作空间在第二期项目的招募过程中,优先招收短视频类的项目。

    在各大平台的扶持政策激励下,新生的内容创业项目一定会增加,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件事:是不是有足够多的知名传统媒体人离开原有体系,另起炉灶再次上路。

    最近半年,这样的案例已经不少。

    4月,前《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苗炜创办的短视频项目“刻画视频”上线,这是个有点“一条”感觉的项目。

    5月,媒体爆出东方早报社长、澎湃CEO邱兵离职的消息,据称是投身短视频创业项目,并且拿到了黎瑞刚的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投资。

    6月,《中国企业家》总编何伊凡宣布加盟网红孵化项目“今日排行榜”任首席内容官,短视频是“今日排行榜”的核心业务方向之一。

    上周末,今日头条市场副总裁、前《壹读》出版人林楚方宣布离职创业的消息,新项目是知识类短视频,项目思路依稀可以看到当年《壹读》短视频的套路。

    另外前两天参加活动,听说前《凤凰周刊》主编黄章晋创办的大象公会也在筹备视频项目。

    春寒水暖鸭先知,身在头条号创作空间这样一个内容创业项目孵化器里,说点我直观看到的。

    最近半年,我们孵化器里有很多之前只做图文类内容的创业项目开始拓展视频业务。

    比如,下面这段视频就出自头条号创作空间第一期的团队(顺便安利一下,这里面拍摄的场地就是我们的孵化器):

    【不上班TV】创业者的话你也敢信? http://v.qq.com/boke/page/a/0/1/a0312rmxu01.html

    而且就像前面说的,我们已经把短视频项目作为第二期的招募重点。

    如果单从视频创业数量上看,短视频内容创业项目确实增加了很多,但是,目前拥有像一条、二更一样影响力的节目还不多。

    然后再来说说第二点:这个领域里拿到投资的项目数量是不是够多,尤其是拿到知名VC钱的项目是不是够多。

    首先有一个背景需要知道。

    相比于很多领域的创业者,媒体人创业,尤其是主编级的媒体人创业,一般不太会为启动资金发愁,因为他们通常人脉广、认识的有钱人多。单笔几十万对于这些大老板来说是小钱,但足够启动一个内容创业项目了。比如,当年黄章晋做大象公会拿的是罗永浩和陌陌唐岩的钱。

    所以,如果去统计目前视频创业项目里拿到钱的项目数量,肯定相当可观,但是却并不太能说明这个行业真的火爆,因为很多钱是投资人碍于情面投的。

    更严谨的判断依据应该是,是不是有足够多的知名VC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只有知名VC开始行动,才能证明这个领域确实是有钱途的。

    道理显而易见,知名VC们会更加谨慎,尤其在一个刚刚兴起、且投资回报率尚不明朗的领域里,大VC显然不会轻易冒进。

    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今年截至到目前已经被 媒体披露的视频类内容创业项目。

    能看出什么门道不?

    仔细看看你会发现,这些拿到钱的项目里,老面孔差不多占了一半(Papi酱、星座不求人、二更、一条),新面孔其实并不多。

    考虑到短视频项目的基数之大,目前拿到VC融资的实际应该只占很小的比例。

    这说明,主流VC目前对短视频内容项目还比较谨慎。

    但是,与此同时,在短视频产业的上游环节——短视频分发平台,却有多个项目拿到融资观。

    以下是不完全的统计:

    他们的共性在于,都是流量分发平台。换句话说,VC把更多的钱投在了短视频平台——也就是基础设施上。

    所以,综合一下你就会知道,对眼下短视频领域里最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不断有新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不断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是对于大VC们来说,目前还是相对谨慎。

    目前流量分发渠道的竞争格局还没有最终确认,VC的关注焦点也还是放在平台上,毕竟,平台的潜在商业价值显然是大过单一IP属性的媒体的。

    我猜,在视频流量的平台的格局和版图基本确认后,VC们才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平台上的视频项目上。

    最后,如果想看到短视频行业所谓的“大爆发”,估计最早也要明年了。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掐指一算”,时不时会写点好玩的东西。

  3. 徐戈
    理由
    举报 取消

    前几天码的字,刚好应景。

    视频是个“疯口”,与大多数人无关

    首先俺这标题怎么看都是一句废话,能做上风口的肯定是少数。熟悉我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这么说肯定有不一样的解读。

    之所以与大多数人无关,洒家着重阐述这两个维度,一是风口不够大,吹不起太多猪,其二风口在特定领域,隔行如隔山坐不上。

    “风口”下的那些扯淡

    首先咋呼视频风口甚至手机视频风口来临的声音由来已久,其实,视频、文字、图片作为互联网目前仅有的三种信息载体,视频凭借其出色的传达力表现力,只要技术成熟它风生水起就是个定数,并不是啥伟大的预言。

    《你可以看不懂咪蒙,但你一定要看懂papi酱,在她身后是一个巨大的红利窗口》一文火朋友圈,大肆鼓吹短视频即将迎来爆发,够肉麻的。下面说几个我的观点。

    不少人似乎都有一种错觉——生产工具去专业化了,随便拎个手机一个劲猛拍就能火。但,俺要告诉你这是个天大的错觉。其一,UGC(用户生产)模式下,绝大部分用户其实都是陪跑的,在真正内容创业者眼里充其量就是流量,而不是竞争对手,用户发视频都是满足社交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不打算削尖脑袋蹿红。至于制作工具专业问题,别看视频短,一个精品的背后往往是看似粗糙实则环环相扣的算计。不信你去看一下papi酱的视频,其中字幕,视频镜头的切换有多频繁,做过视频的都知道光是剪片子就是个体力活。当别人粗制滥造,专业化的工具意味着高一个维度的巨大优势圈里人不会不知道,而且有些细节的实现不专业还真不行。

    要在短时间内输出有引爆了的内容,前期的内容策划,试拍等诸多环节更不会让你轻松,那真真是台前一分钟背后十年功。再者,成系列持续输出,投喂观众,简直是一种折磨。另,从某种程度来讲,短视频更考验功力而不是反之。(类比微博放开140限制其实是门槛的降低,而非增高,一个理,你想啊本来视频长短随你拿捏,你自己找个舒服的点掐断就成,现在告诉你必须五分钟搞定,至于门槛高低,看客老爷们自行体会。)

    再说几个点

    有种论调叫艾克里里以及papi酱的走红纯粹是坐在风口做得早,我个人觉得这基本就是扯淡。首先做视频你得有那个天赋,是那块料,起码不能面对镜头说句话都磕巴。其次,需要很强的策划能力,跑火的没哪个凭借一个视频就火了的,都是成系列输出。其三,就视频制作来讲,配字幕,镜头切换,色调等细节的处理,不是专业人才你玩得来吗。其四,这么多活你一个人收拾得过来吗?这批红人显然都不是一个人在瞎搞。玩视频创业的时候,记得内容策划、演员,视频后期制作,营销推广是你必备的技能点。

    从技能需求点来讲,这个风口几乎就是某批人量身打造的,例如,待业演员,天天喊着没活路的媒体人,总之你得挨点边。洒家捉急的是,一说有财发,被一篇文章席卷后的人儿纷纷两眼冒绿光,蠢蠢欲动,恨不得丢掉手上的活儿,马上投身短视频创业的大潮。

    很多文章都是有毒的,码字的不管你是不是圈里的,很多事都不明说的,毕竟能多个点击量也不错。现实是,任何一个机会点,当被科技媒体发掘的时候有些人都玩烂了,好占的坑都占完了,不少人热衷于制造一些唬人的文字用来消遣外行人的眼球罢了。圈内的都撅着屁股随时盯着地缝里冒出来的机会呢,就算是软件一次更新他们都如数家珍,何况乃们的惊世大发现哪。

    真摸到几个很好的点子,还不是自己闷头先干,哪会声张。

    想抓机会,去扒拉一下我之前码的字。

    实在话,你要有本事,在哪儿都能开花,没脑子抢风口基本就是浪费精力,动摇你的既定安排,然后就迷失了,接着就更加依赖别有用心人士精心调制喝多了伤智商的内容鸡汤。要不以后俺专门揪着这些傻逼文字猛干?

    有时候吧,俺就想随性写点对人有用的坦诚的文字,在这个习惯了虚伪唬人的群体里带来点亮色。不想封装自己太多,尽可能说一些内在,不想把看客当傻逼去诱导,不想去卖弄。在互联网这个大圈子里,装逼和虚伪几乎就是通病,这是我写东西的动力之一。透露个小计划:洒家有个内容创业计划,产品化看起来唬人的文章以后会丢另外一个账号。欧了,不写了。

    ———————————————————————————–

    2016年4月1日更新,这次说说网红爆红背后的渠道,关于短视频有分析

    懂渠道未必能红,毕竟烂泥扶不上墙,但是不懂渠道,红基本靠命,瞎猫撞死耗子。

    今儿个洒家抖露个法门,有缘的金子识得可速速放光芒。

    最近papi酱太火了,热浪一浪接一浪,除了隔三差五作品刷频,还有各路方家解读填满信息流,最近又融资1200万,和罗振宇唱起双簧,简直要炸。连我这独居冷水潭一隅的小虾也淡定不了了,决定在这场狂欢里头插上一杠,来扒一扒现象级网红起飞背后渠道(平台)的玄机。

    打十几年前就有各大网红在社区里一炮而红,如芙蓉姐姐,凤姐,天仙妹妹,奶茶妹妹,近来有叶良辰,咪蒙,艾克里里,papi酱席卷长城内外。大家最好奇的莫过于,他们跟咱们同样一张鼻子一张嘴到底是咋红的?为啥红的不是我?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本文探讨的网红特指具有社会范围影响力的现象级网红。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他们在网络平台展现的极具辨识度内容抓住了某个当口网民们的嗨点,至于展现的内容那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大嘴巴爱说大尺度话,有的音色特异绕梁三日,当然也有的仅仅流出了几张高清穿衣无码捧杯奶茶照片。

    然后从走红的手法来看,有的红得连自己都感觉莫名其妙,如“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有的则海陆空三军参战,背后是武装到牙的专业炒作团队,大部分网红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当然有些团队看到某个事件背后的主角有走红的潜质,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将事主绑上船也不罕见。那么,咱粗暴着来分,一类是纯个人行为被网民消费,二类是有所借助。

    但,不管是个人行为还是有组织有计划,背后对渠道的算计都大有文章,平台不对一切白搭。

    渠道这点事

    成为网红,不管怎么玩花样,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有料”,二是足够多的展现露出,让网民有机会见识到你的料,进而形成对你的立体认知,套用时下热门说法叫IP化,以此构成双方后续互动的基础。

    拿渠道单独来将,所谓给内容足够的展现和露出,意味着渠道本身有足够的活跃用户和较为科学合理的内容分发机制。一个平台能否造出现象级的网红,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下面以主流平台来做分析。

    贴吧、豆瓣

    以贴吧,豆瓣这类形成众多相对独立聚落的社区平台来讲,用户活跃度肯定是没问题,月活均为亿级,但是分割千千万万个相对独立的贴吧和兴趣小组,人气就大大不够用了,就算最火的贴吧也看不见常驻的网红,而豆瓣虽有编辑推荐但网红光靠豆瓣社区影响力本身仍旧难成气候,最多在特定圈子有一定知名度。内容相对封闭缺乏分发扩散机制,这些社区往往扮演事件触发地的角色,网红从这有了故事,最后在更大的平台火了起来。

    视频平台

    容易给人错觉的是视频平台,不管是传统视频平台还是时兴的短视频平台,大家默认了这里是难得的风口,大批网红可在此起飞。实际情况是,视频平台成为网红,必定少不了平台官方的流量扶持,而最终形成一个IP,还是要靠诸如微博或微信进一步发酵借助社交关系作内容进一步分发并沉淀粉丝。

    拿爆红的游戏解说小智,小漠举个栗子,他们的成名之路大抵是这样的,先是在优酷搜狐等传统视频平台发成系列的游戏解说视频,接着是取得自媒体账号资格,获取流量和分成扶持,在积蓄影响力的同时,将粉丝导入微博,通过沉淀社交关系认证微博才完成江湖地位的奠定。当然后续还签约直播平台,运维公众号,进一步加大了内容的触达率。

    短视频方面,严格来讲,papi酱的走红是选取了短视频这个题材,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和二次元视频社区吸取了大量粉丝,但是真正走红是在微博,依靠微博强大的社交分发完成影响力的裂变式拓展。 后来导流至微信公众平台,在积累了一定粉丝之后,得益于微信庞大的活跃用户强大社交分发,粉丝数甚至超越了微博。

    因此视频平台扮演了内容承载介质和分发渠道的角色。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

    近年兴起的主打智能算法推荐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等资讯聚合类平台成为内容分发的强势渠道。在这类平台,内容相对平等,虽然某些账号享有高权重,但是只要内容拥有较好的读者反馈(如打开率、读完率、收藏量)就有机会获得大范围曝光。

    此类平台是用户获取资讯的工具,社交属性较弱,不利于IP化,但作为导流渠道还是非常爽利。

    ➜微博

    微博,从上线至今一直是绝大部分网红飞升的总基地,奠定网红们江湖地位的最佳地盘。这基于微博平台的即时性和开放性,在内容分发方面既有社交分发也有热门微博推荐以及官方账号推荐等多种内容露出方式,触达率在目前主流社交平台首屈一指。基本上网红在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有了故事之后,都会被架到微博上来进一步翻炒发酵,成为全民话题。就算有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强势崛起,在造网红这个领域里,微博的地位仍旧无法取代,这是由其基础设施属性决定的。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微信公众平台的组合,背靠庞大的用户量,社交分发具有强大的裂变效应,通过其他渠道的导流积蓄到一定的订阅用户之后,微信公众平台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同时微信公众平台还给变现搭建了世面上最完善基础设施,这使得微信成为网红们新的新宠。微信公众平台逐渐成为不少网红IP化的总基地,其他内容分发平台沦为流量导入渠道。咪蒙就是微信反哺微博等其他平台的很好例子。

    小结:一个平台的内容分发机制无非社交分享,编辑推荐,智能分发,而大范围的社交分发是网红IP化完成飞升的关键。目前合理的内容分发机制最好以微信公众号、微博可以作为流量汇集点,其他平台作为导流渠道。

    然后呢?没了?当然不是,最后还有个大大的surprise——

    洒家给大家指点一块网红的风水宝地——知乎。这里流量逐渐丰沛,用户质量高,通过关注点赞可以获得大范围社交分发,同时编辑对优质内容也会进行大力推荐,一个叫知乎大v的群体早已悄然成形,不少已经成功将影响力转移至微博微信,大有大红大紫之大势。如果你自忖肚里有货,一定要试试耕耘这一亩三分地。

  4. 社哥
    理由
    举报 取消

    今年初,有人称今年是短视频之年,但更火的是直播。

    直到最近,短视频又火起来了。先是澎湃新闻原总编辑打造的梨视频上线,并获得数亿元投资;随后,被称为“短视频”帝国的一下科技E轮融资5亿美金,估值超过30亿美金;就在本月23日,罗振宇撤资papi酱,papi酱合伙人杨铭在朋友圈称,短视频这件事,在中国,还很漫长。

    短视频的第一个时代

    短视频在国内,的确走了漫长的路,且不止一次被认为是风口。

    早在2005年YouTube刚成立时,土豆网就打着“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的口号上线,开启了UGC短视频的时代,随后,酷6、优酷、土豆、六房间、56、激动网等大多数网站喊出了类似“做中国的YouTube”的口号。

    与短视频网站风生水起的是,大批短视频创业者涌现出了,例如“叫兽易小星”、 “老湿”、“苍天哥”……

    但好景不长,2008年,UGC内容因监管问题遭遇了诸多处罚。当时,土豆网CEO王微抛出了工业废水论,认为大多数UGC内容质量不高,“灰色内容可以产生庞大流量,但却近似于工业废水,毫无价值”。

    与此同时,版权问题一直纠缠着各大视频网站,在金融危机的席卷下,整个短视频行业跌入低谷。

    短视频再次爆发

    短视频的再次爆发是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平台杀入短视频领域,一条、二更、陈翔六点半、潮人小罗等内容生产者越来越受资本青睐,今年上半年papi酱获得1200万投资更是将网红短视频推向了高潮。

    数据显示,今日头条从去年5月开始进入短视频市场,目前每天有10亿次播放,视频已超过图文和组图,成为今日头条最大的内容体裁。其中 93% 的视频长度在10分钟以内,74% 的视频长度在5分钟以内。

    微博最新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视频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740%,直播开播场次比上季度增长124%。微博视频广告的规模和普及度继续提升,三季度微博视频广告收入占比超过10%,在微博投放视频广告的品牌客户环比增长90%,其中上海大众汽车投放的视频广告覆盖用户1803万,视频总播放量789万。

    由于视频广告在表现力和互动率上的优势,以电商和内容为主的中小客户更愿意通过视频广告进行社交营销。TMBI(Trusted MediaBrands, Inc.)一份关于视频营销的趋势报告显示,目前,品牌1/4的广告预算用于网络视频广告,而且未来网络视频广告预算还将提高;59%的受访者喜欢在视频平台投放视频广告。

    放眼国外,去年9月,拥有近140年历史的《华盛顿邮报》,宣布将其视频业务 “Post TV” 更名为 “Washington Post Video”。此举使得《华盛顿邮报》的数字用户订阅量猛增,甚至超过了 Buzzfeed 等新媒体公司。

    荷兰的、北美的Rnmble、澳洲的ValleyArm,都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淘金,生产短视频、段子手以及网红。

    短视频市场似乎钱途大好。

    UCG时代来临了吗?

    “短视频门槛降低,需求旺盛,创作甚至创业都大有可为”,张一鸣在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这样说。

    其实类似“门槛低”的说法,酷6、优酷、土豆、六房间、56、激动网早年都尝试过了,工业废水论犹在耳边。Facebook、Twitter乃至Instagram等社交媒体都曾降低图文内容的创作和传播门槛,似乎所有人都能有机会享受“去中心化”的红利。但现实是,流量越来越开始向头部聚集,专业化、媒体化的团队得到更多偏爱。

    目前,不论一条,二更,还是papi酱,这些头部创作者已经是相当专业的媒体化运作公司。

    一下科技副总裁刘新征称,尽管UGC共享了平台90%以上的内容,但是从播放量看,排名靠前的PGC占比90%,这是一个比“二八定律”更过分的客观存在。

    刘新征还称,目前秒拍上榜单前十位,已经没有个人创作者了,即使是前 100 位个人创作者占比也不高,“他如果进前100,他自己不开公司,也会有人劝他开公司的”。

    在国外的情况和国内类似,以YouTube美食频道订阅量最多的Tastemade为例,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大型文化公司,专业化团队立足日本、巴西、英法等多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大本营内,他们拥有超过7000平方米的演播室。去年,Tastemade获得高盛领投的4000万美元D轮融资。

    由此看来,短视频创业,跟草根关系不大。

    短视频如何盈利

    尽管短视频很火,papi酱视频微信阅读均为百万级,但罗振宇还是撤资了。

    与此类似的是,Twitter宣布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关闭该公司旗下视频分享移动应用Vine。上线于2013年的Vine在Twitter上广受欢迎,造就了多名“Vine网红”,吸引了数百万粉丝。由于不具备技术独创性,全世界社交网络都允许用户上传15秒左右的短视频,后来者居上,Vine业绩持续下跌,最终关闭。

    由此来看,不论内容制造,还是平台分享,都有很大的风险。对内容创业者来说,持续生产优质内容本身是个挑战,并且很难确定哪部视频能走红;对平台来说,稍不留意就被后起之秀超越。

    纵观短视频盈利模式,无非电商和广告,国内短视频更倾向电商,例如一条、日食记,都在卖周边产品;但国外的短视频更倾向于广告变现,例如与YouTube等视频平台广告分成模式,以及视频短片中植入品牌的商业合作。

    目前来看,短视频会持续火爆,蓝莲花研究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短视频内容消费贡献的广告营收是2016年的10倍,规模将达到600亿元。

    但短视频虽然火爆,至今有清晰盈利模式者少,大量烧钱者众,绝大部分创业团队,还在不断试错中,也许不断试错中,才有创新。

    文章来源社群经理微信公众号(ID:qunsir007)

  5. 内内
    理由
    举报 取消

    社交内容的变化在最近这一两年非常明显,以往的图片、文字已经很难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而且在时间碎片化的今天,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非常短,很少有人有耐心去阅读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短短的1-3分钟视频已经成为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主要内容形式。

    对于商家来说,视频营销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渠道,可以将公司的产品、文化、品牌理念通过短视频传递出去。

    然而,在你或者你的公司准备尝试通过视频来向消费者传达一些信息时,你需要搞清楚,什么样的视频更适合你。

    短视频的四个特点

    一:短视频有着更强的壁垒

    这个壁垒又并不是普通人不可翻越的高墙。因为长视频对大多数只有专业能力的才会去做,短视频有一定的壁垒,但是一般的制作公司也可以在一定的技术指导下完成,所以壁垒较高是它潜在的优点之一。

    二、短视频可以带入更强的品牌

    带入更强的品牌是什么意思?因为它有比图片文字更加丰富的展现形式,所以品牌的代入感更强,可以用更多的方式来展现使互动更多,互动更多就是短视频相对于长视频相对于其它传统的传播介质最大的优势。

    三、短视频的互动会更强一些

    无论是我们现在用的朋友圈也好还是微博也好,其实绝大多数被转发的比较爆款的视频的内容都会是短视频。尤其是现在比较火的搞笑类型的内容还是一些知识类的分享也好,短视频的互动会更强一些。

    四、短视频发行渠道更广

    这涉及到一个发行渠道的问题。无论是说现在的像传统的优酷、腾讯、土豆爱奇艺这样的视频门户,他们可以做一些短视频的发行之外,短视频也可以在很多新闻类的客户端,社交类的客户端以及新媒体上进行广泛的传播而且它本身对于视频制作要求也会更低。

    企业做短视频要想清楚三个问题

    我们在传统的做短视频营销会有一些误区。他们会说短视频营销是不是说我围绕我的产品拍一个三分钟的短片,我把它放到网上去就能成功或者说ok?

    我有一个很好的创意拍成一个比较有创意的广告,然后把我的产品强行的植入进去,是不是就可以实现一个比较成功的短视频营销呢?

    一、先有内容后有产品,且为产品去定制内容

    就是说,我们在做任何一个短视频营销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围绕他产品本身的特性去定制相关的内容,而不是说强行的把一个产品带入到内容里。

    二、不是为了创意而抖机灵,是为品牌精神设计创意

    今年不知道有没有关注过新媒体圈里传得特别火的几条视频,一个是“一条”拍的叫《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还有一个是妈妈跟孩子互相打分。妈妈给孩子打得分都不高,说孩子有各种各样的缺点,相反孩子给妈妈打分都是满分,甚至比满分还要高。

    这两个视频都是非常典型的短视频营销的案例,其实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看到最后都是一条广告,一个是图书馆的广告,一个是安佳牛奶的广告。

    两条视频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其实并不是说我因为有了一个很好的创意,我想到了一个策划,觉得这个策划可能会有人看,或者就是为了制造这么一个策划而跟品牌精神没有任何联系,我就拍这么一条视频然后我把它放到网上它就能火。

    实际上尤其是像妈妈跟孩子互相打分这个故事,其实是非常具有创意精神的,而且它非常好的把“你的孩子,值得10分”这个概念植入进去,看到最后一秒钟你才知道原来这是一条广告。

    所以客户一直想要一个更好的创意,但是视频策划者首先需要了解你的品牌精神是什么,我不能说我的创意出来的内容跟你的品牌精神是完全的反差或者调性不符,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飞碟说》是重口味、诙谐幽默的动漫类型视频,但不是每个产品都适合这种形式。

    三、视频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细水长流。

    很多的品牌客户他们都希望我们能给他做爆款,巴不得一条片子我给你个几十万一百万你帮我做一条片子,这条片子能够形成永久的传播效应能够瞬间就达到他想要达到的所有的品牌宣传的目的。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没有任何一家团队敢说在一条三分钟左右的短视频上,在任何一个创意上,为每一个品牌客户都能创造出所谓传世经典的内容。所以我认为更多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视频内容的创作,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创作过程。

    客户可以定制系列的片子,可能我们会为他阶段性的一些品牌宣传的需求,我们定制持续主题形象的片子,这些片子是会通过细水长流的方式给他的真正的受众和用户留下一个深刻印象,而不是真的就是一炮走红。没有这么的一炮走红,一炮走红更多的时候要看运气,最后是不是单点突破而是整体运营的情况。

    因为现在无论是说从互联网市场的用户需求,还是说从现在的传播上的效果的分析,还是从本身他能实现的丰富程度上来讲,我们都认为通过内容策划的短视频营销的方式,是未来今年明年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迅速爆起的趋势。对于品牌来说,短视频营销是未来的一个标配。

    本答案来自微信一品内容官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6. 帝哲
    理由
    举报 取消

    昨天晚上刷朋友圈,看到三个人已经开始策划做短视频了,不得不说,伴随着papi酱的大火和让人羡慕的1200万投资,各方鼓吹着“阁下何不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很多人在吹风机们的鼓吹下已经蠢蠢欲动了。有人统计过微信公众号上那些破10万+赞的文章,其中大部分都是几分钟的搞笑短视频,似乎视频比文字的阅读门槛更低,更容易扩散和敛粉,其实这很经不起推敲。我们不妨从制作、传播、盈利三个方面来分析短视频自媒体打造的难度。

    制作难度一:相比于图文内容,视频创作更依赖于整个团队的打造和协同工作,而且更依赖于前期的精心策划。像papi酱这样完全靠一个人制作视频的自媒体(她说自己没有团队)只属特例,自己策划自己演,自己拍摄自己剪,能同时具备这几方面能力的人太少太少。而且,视频不像文字那样可以信手拈来,几分钟之内说清自己想说的,还要足够具备娱乐性和可看性,难度不可谓不小,比文字更为烧脑,没有前期的精心策划是做不到的。

    制作难度二:视频内容的创作成本远远高于文字。拍摄的设备无论是购买还是租赁,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一个团队中的人,策划的,写段子的,拍摄的,剪辑的,如果你需要的话其中还能细分出各种岗位,比如专门搞特效的,专门搞音频的,专门搞灯光的,专门搞调色的,大家都需要拿工资。这些都增加了视频内容创作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传播难度一:视频内容创作成本高昂,这要求视频必须在短时间内火起来,否则极有可能难以为继,所以做视频顺带着去做推广几乎成为必然,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成本。papi酱完全依靠自己,所以把成本降到了最低,但依靠团队的一条,当年可是在一个月之内就敛粉百万啊。

    传播难度二:人们每天在线看视频的时间远远小于图文阅读的时间(还要除去你看电影和电视的时间)。这无疑增加了视频内容的曝光难度。

    传播难度三:视频至今依然难以做到随时随地观看。上班时间大部分人不能随便放视频,等餐的时候,或者在公交地铁上在线看视频的也是极少数。一是因为流量费用问题,二是因为信号问题,三是因为外放看视频对别人是一种干扰。这又会增加视频被网友们忽略的几率。

    传播难度四:有人觉得,视频更容易触动人的感官,所以更容易被传播。就算这句话有道理,那么视频在容易火起来的同时也更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就好比男人的高潮来得快去得也快,女人的高潮来得慢持续时间也更长。举个例子,去年有一段时间,胥渡吧做的配音视频特别火爆(比如:康熙帝怒斥朋友圈),现在很少能看到有人转发胥渡吧的视频了。一条所做的高逼格视频,一年以来,粉丝不断增加,但点赞率不但没有提升,甚至有下降的风险,也似乎可以说明很多人审美疲劳了。

    盈利难度一:有人说,视频更容易触发人的感官和情绪,所以很多商家更愿意选择视频广告。这句话即便是正确的,也不意味着短视频自媒体能迎来圈钱的春天。上边说了,视频的制作成本更高,你找个工作室给你的公司拍个几分钟的宣传片,往往费用也得十万块钱左右。这意味着,视频广告虽好,但成本不是一般公司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做短视频的自媒体只能依赖拿下大的甲方来生存。但问题是,如果你不够火,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流量,牛逼的公司是不会找你这样的小鱼小虾做广告的。这会拉长短视频自媒体的盈利时间,能不能撑到那一天实在不好说。相比而言,做文字的自媒体接广告就容易太多了,大的甲方搞不定,小的甲方还不遍地都是。

    所以,短视频自媒体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玩的。万合天宜依靠《万万没想到》火得一塌糊涂,而你百度下就知道,在这之前,万合天宜做过很多不为太多人所知的节目。秒拍、美拍等短视频软件上,有才华的人也实在不少,但像papi酱这样火的就她一个。做短视频有风险,入行许谨慎呐。

  7. 南梁
    理由
    举报 取消

    大爆发的不是互联网短视频,而大家开始回归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以“人”为核心的创造力和价值。papi酱的出现标志着未来20年中国娱乐产业的造血开始。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1999年中国互联网的兴起,就是一个围绕平台级和互联网基础设施而展开的,关注焦点都围绕在平台和模式上。从bbs到几大门户再到天涯、猫扑论坛再到开心网、人人网社交平台以及各个视频网站,创业者所做的事情就是搭平台,几乎有所成就和瞩目的事情,都建立在流量圈用户和讲模式上、这种现象一直到09年移动互联网再次的爆发,又涌现出若干做平台、做模式的公司,这个增长和爆发直到15、16年,基本上这个市场上能干的事情和能瓜分事情都被各个巨头所占了。

    而在争相搭建平台时,“人”的价值被大家忽略而变的匮乏,从一个例子可以看出,今天的国内最早的视频网站优酷、土豆2005年起家的时候,就是学国外的YouTube的UGC(网友上传内容)模式,但是当人家老外早在10年前就拿着DV玩的不亦乐乎时,而国内的视频网站还在分析为啥没人上传视频,其中一条就是中国人相对含蓄和没老外放的开,而那时后的国内主力年轻人还是80后,而今天的情况完全不同了,95后、00后完全是不同于80后。随便打开一个直播app你就能感受,现在正值年轻的95后的力量,他们更爱展现自己、更乐于表现、更加放的开。虽然绝大部分的专业水平非常之地,但这是一个基础,一个大浪淘沙的基础。

    到16年几乎所有基础设施已经完备,智能手机也已经放缓,模式和平台的增长已经非常有限。这时很自然,大家会把眼光投向另外一个增长无可估量的因素,这就是“人”

    如果说过去是平台级天下,涌现了无数的互联网产品经理,那么未来的内容产业,也将涌现出数个支撑产品成功的顶级创意人才。

    回顾一下美国90年代是他们的传媒黄金年代,电视工业、唱片工业、电影工业,蓬勃发展,而这背后诞生出来的幕后英雄就是,美国四大经济公司 CAA创新艺人 以及ICM和UTA还有WMEE四家。正是他们的扶持和培养为产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而当90年代后期互联网这个高效便捷的工具来临的时候,美国的主流传媒工业,理所应当的占据了网络的天下,他们本身就是最主流的网络内容,在上面mv的首发、艺人的推广、电影的行销。而对于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时,当时环境并没有一个强势主流的传媒工业,因此大家认知网络上的事情,都是虚拟的,都会把网络和现实的界限是非常清楚的,因此看到的就是从天涯论坛上出来了芙蓉姐姐、到后来微博上的凤姐,而他们大家给出了一个通俗定义,在网络上的红的人,就是网红。

    但是这个定义我认为会变化,或者人们会逐渐忽略它,因为这就如同今天,几乎已经没有人再去提“上网”一词,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网络,强调它已经没有意义。而未来将是一个注重“人”的价值的时代,和投资“人”的时代,一切将由人来驱动,这种现象不光是娱乐行业,而是各个和注意力和眼球相关的一切行业。

    说了这么多趋势,那么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又有什么指导实践意义?

    第一:请不要相信自己能成为下一个papi酱,papi酱的成功是10年一遇的、这种成功包含时机、才华数十种因素综合而成。想策划一个面向大众一炮而红的内容,这种机会从来不属于我等的屌丝,大众娱乐市场早已被以被巨型投资的媒体内容所占领,而在社交平台零散的一些空间也将会被各种的明星艺人所统制。

    第二:但是,互联网这十几年的发展,培养的是不同兴趣的人们,滋生了无数细分领域爱好的人群,你可以在专业内容市场下功夫、而且这个市场越来越可以清楚辨识,虽然你的市场小、规模小,但是你的触及效率高,而在社群和部落的加持下,尽管是个小规模市场,创造出来的效率可以弥补小规模市场不足,凭借你提供的价值和专业也可以活的很滋润。这就是著名的1000个铁杆粉丝的理论,这就不展开说了。

    我个人也在专业领域做了一档自媒体脱口秀节目《独到公司》,已经更新至12期、介绍全球最炫酷的公司,不搞笑、不娱乐、只提供价值。

    我的微博

    微信个人公众号 也会每周定期更新节目

    nanliangtv

  8. Golion
    理由
    举报 取消

    对于平台:

    1. 视频好变现。

    2. 长视频始终是刚需,然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买版权,国内逐渐形成寡头。

    3. 于是大量短视频项目应声而起,鼓励UGC、PGC。

    对于专业的内容制造者:

    由于平台方的原因,短视频流量开始迎来爆发,并且有较为成熟的打赏、分成机制了,这时候是成为PGC的好时机。

    对于普通用户:

    我就一UGC,图个乐子。

    ————-

    就怕有些UGC水平的团队,以为自己能成为现象级PGC。

  9. 方舟先生
    理由
    举报 取消

    近半月以来,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papi酱了,甚至有些朋友的朋友圈也已经被papi酱的消息彻彻底底的刷屏了。长期混迹于互联网创业和媒体行业的朋友,应该还知道一件事上:papi酱已经获得罗辑思维和真格基金1200万的投资了

    这真是一个励志贴,鼓舞了很多励志创业的朋友,准备摩拳擦掌进入内容创业的风口中。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无论是何种的创业,大都是九死一生,大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有明白创业的失败率高的现实,才能够笑看失败带来的一切。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老板。

    内容创业的时代,它的爆点,核心在哪里?

    我认为是:内容,因为内容为王。

    在内容创业领域,内容就是创业公司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渠道为王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产品为王的时代已经到临。以前因为消息闭塞,信息不对称性高,掌握销售渠道的人,收获了第一桶金。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这一状况已经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产品到终端用户的渠道大大削弱,现在很多产品已经可以直销到终端用户手中,而且渠道成本降低,利润反而提高。

    有一年,我在中央台看到一个新闻,说是中国人年人均的阅读量不足一本书。这个新闻就像是一个炸弹一样,在传统媒体从业者的朋友圈炸开了锅,都在抱怨国人的阅读量底的可怜,传统媒体的冬天已经来临。看到新闻的我们似乎也在想,我一年在手机上的阅读量起码有50万吧,幸好没有被平均。对于这则新闻的统计数据是否真实,我不做评论。那年,我没有买过一本书,但是我天天手机看小说,看新闻,阅读量起码有百万。所以这篇新闻应改成,中国人年人均的书籍购买量不足一本,我或许可能会相信。

    打开新闻客户端或是某一个媒体平台,我们都能够看到一篇实实在在的文章可以博得读者的眼球,不必一直矫情,不必搔首弄姿,实在接地气的内容更能让读者偏爱。

    内容创业时代,只有内容就可以了吗?

    答案当然是:不仅仅是内容,还有营销。

    我一个朋友,是做自媒体的,可以说是一个灵活的自媒体营销专家。他的文章水平之于我之上,如果说是文笔的修养程度着实一般。某一个APP作为一款文学爱好者的集结软件,集结了很多文学者。但是她的文章经常会上头条,我会经常阅读,但是说实话文章质量不是特别突出。有一天,我带着疑问问他,她说,她现在在上海,这家APP的总部也在上海,经常去他们办公的地方混脸熟,认识了很多这个公司的人,在运用一些手段自然容易上头条了。

    其实说,内容为王这点真的没错。但是没有相应的营销渠道,就好比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一样。内容再好但没有曝光量,在内容泛滥的时代,很容易湮没。

    “风口”我们是追不上的,只有遇上

    这观点真是多么痛的领悟。

    刚开始听到papi酱火了,融资1200万了。瞬间感到她好幸运,终于时来运转,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听到有人爆料,papi酱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研究生,那这一切真的不是幸运而已。我相信,因为papi酱的专业因为她对内容创业时代的精准把握以及预测,她才涉足短视频领域,经过一番彻骨寒才得梅花扑鼻香的命数。

    罗振宇,以前在央视是 《商务电视》、《经济与法》、《对话》的制片人,可以说是一个资深的媒体人。正因为他有了工作经验,以及对媒体行业社群的独到理解,才有了罗辑思维。

    这几天,我在网上很赞同资深媒体人的话。

    如果一个“风口”被曝光在了大众面前,你看到后跃跃欲试,但是你没有任何准备没有任何沉淀,只能说明,这个风口已经向你关门了。因为,一个风口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会是被有准备的人撞见的。

    前几年,O2O火,很多的人去做,结果死了一大片。现在看到短视频火,有一批青年立志做短视频,结果我不说,你明白我的意思。

    火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我们真的追不上。还不如,沉下心,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修炼。等到练到极致,成为你这个领域的专家,佼佼者,相信有一天一定会有一个属于你的“风口”。罗振宇今年43岁,他没火几年,其实大部分的时间人家都在修炼。我们没有修炼,就像追上风口,这着实有点异想天开了。

  10. 美丽的奇葩
    理由
    举报 取消

    新app 中国视记,一款短视频应用,感觉还不错 ,集合了各种泛文化的视频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