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店看书但不一定买该不该受到谴责?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微博上看到评论里大部分人都是在指责这种行为 可是我觉得买书时多挑选一会儿或者翻看几本想看却又不准备买的书并没有什么错 毕竟如果小心一点看过之后书还是像新的一样也还可以继续卖 并不影响经营者的利益 那么书店里看书却不一定买的人到底应不应该受到谴责呢 2017年12月14日 9 条回复 1725 次浏览 书店,实体,现象,社会,阅读
回复 ( 9 )
谢邀。
这年头逻辑真奇怪,我买了衣服不合心意还可以退,怎么买书之前还不能看一看了?这年头什么人都能出书还不允许什么人都试读了吗?
微博上说的难听点,话太偏激,民众太容易被引导,娱乐可以,不能当真。这个点也是莫名其妙。也是社会越来越偏激吧,我小时候跟很多小朋友一起在新华书店一看就是一个下午,书店工作人员除了让我们不要堵住过道之外什么都不会说,很多大的书店甚至还有阅读角,专门看书的座位。
放心看吧,满意的书自然会买回家细读,没有被买走的只是因为书不合适,仅此而已。
我觉得不应该
因为书被拆开塑封包装展示在书店里,就说明书店是默认认可你可以翻开看这本书的。
我们买一本书,当然要考虑到内容的实用性,有趣性,给自己带来的效用,书的装帧,纸质,字体,插图,印刷等等各个方面;所以只有翻开了这本书我们才能决定买不买。
同样一本内容的书,即使你是听说了这本书的名气就要来买,也会看看有没有破损,缺页,字体风格,印刷清晰与否等等质量问题,那么你看了不买也是你自然拥有的权利。
亚马逊的电子书销售,也是有样张预览功能的,可以让你提前知道这本书的排版,部分内容,等等。实体书更是如此,可以预览某几页的扫描图片,以便让你可以更好的就购买书籍做决定。
你可以看一会儿,但如果你不理解一会儿的意思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不让翻怎么知道好不好看,难道看谁腰封美?挑白菜还得看看有没有虫洞啊。
只要是抱着买的目的去挑选,并且尽量不影响书的品相,就是正当合理的,体验好的书店,有塑封的书都会拆一两本做样书供试阅好吧。
虽说蓄谋要买的书肯定提前做过了解,但是总要逛逛看看有什么书能偶遇邂逅咩,所以肯定还是得翻翻。
当然如果想多翻翻还是得去图书馆。
至于谴责的点,应该跟谴责电商买书退货一样,主要是在谴责背后动机,利用政策占便宜并且不考虑是否给他人带来不便这种,至于出于买书的目的并且考虑其他顾客和卖家的感受的话,翻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开店的角度说,电商如此发达的今天,实体书店价格很难有优势,基本上也就靠体验和附加价值了,如果说客户买个书先去网上做了解,看着更低的价格忍着不买,来到实体店,还只能看眼封皮和书腰,不让翻并且尽量少逗留,这要是还有人来买,那店员得长得多美啊。。。
你到饭店里说,老板我饿了,我看看你的招牌菜,看来看去十几分钟后,觉得没对胃口的菜,又走了。 你认为没错,老板也不爽。 重点问题不是你来了又走了。 而是你这种行为,没给他带来利益,却耽误了他的时间。 买书前要先想好,准备买什么类型,然后随便翻两下看一点,感觉好了就买。 抱着人家的书,一页一页的翻着,老半天说不买了,人家当然不爽啦。 现在我是在手机上下载个阅读软件,看看免费的章节,觉得书有用,就去购买。 偶尔去书店里,看到书名不错,随便翻翻,一本书不超过一分钟。 觉得还可以,就记住名字,在手机阅读器里搜,搜到了回去看。 或者拿手机拍几个照片,回来记下名字,用手机看一部分,好了再买。 虽然有点麻烦,但不耽误人家做生意,毕竟人家开个书店是为了赚钱,如果不是经常去人家店里买书,就不要去影响人家生意。
有句话说的很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提高的素养。
谢谢!不喜勿喷。
就好像结婚后发现老公不举是多么痛的领悟。
不应该受到谴责,当然,前提是:你只能浏览一部分、并且阅读书店提供给你试读的书籍。
老实说我以前一直在书店看书不买。。。那时候年纪小,没零花钱啊。。。。。。
现在想想还是很感谢书店老板的,我后来也在那家书店买了很多书。
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书,在书店看一遍,然后买回家,再在家里看一遍,日复一日期待续集。
其实我一直搞不懂,开店人气是很重要的,有人看,就说明有人气,况且摆在外面的书基本都是不会卖,光用来给人看的,应该不会有耗损问题才对。。。。。。
最近去家附近的新华书店一看,里面好多书都包了塑料膜,感觉好像看到了女朋友却穿着宇航服。。。
小时候家长去逛街,总喜欢把小孩子放在书店看书(有私营有国营)书店一开始也是略支持的,因为在一个小城市大家总还是觉得看书是一件好事,总比跟着大人无意义的逛街强。
后来书店专门开辟一些有台阶的区域让小孩集中看书,有些要走销量的杂志和书用塑料袋套起来,不买不拆封。
再后来经济不景气,有些小书店扛不住了,就推出了有偿看书,一小时几块钱,提供小板凳。
和新闻里一样,这些事情也发生在内蒙。
……………………………………………
从书店角度看,即使是有偿看书,有些书被翻旧了,还是会影响销售。
书店毕竟不是图书馆。
我们这边图书馆老旧,新馆倒是不错,就是地段偏僻,都快到火车站了,没有家长接送很不安全,距离远,没有车的家长接送也不方便。
………………………………………………
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落后图书资源之间的矛盾吧。
………………………………………………
和馆员聊过,图书馆、博物馆都是愿意去承担社会责任的,当然这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国家每年也没少投入,但是总感觉钱没花在刀刃上。
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区全是写字楼商业街,便民服务活动场地安排的老远老远。文化氛围都是培养起来的,一个市中心是什么建筑,也就说明了这座城市是什么品味。
唯一一家敢在市中心建博物馆的,成都应该是仅此一家吧。(北京故宫和国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