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方程 初入职场

回复 ( 10 )

  1.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们的精神角落。

    这句slogan非常精准,直击灵魂,做为一个老豆瓣er,我必须承认这句话点到了我的痛点。

    许多人可能跟我一样,一些在微信、微博、现实世界中不能说的话,都集中写在豆瓣上,虽然大概有一年不用,但如果有日记我还是要写在豆瓣上,这就我跟这个网站的淡而深的关系。

    这则广告是个好广告,里面有库布里克的2001,有沉默的羔羊,甚至还有《生化震撼3》(坐卫生间升天跟生化3开篇环节一模一样,全片的美术审美甚至都一样)。

  2. 孙大雯
    理由
    举报 取消

    虽然整个的错过了这个在08年左右达到繁荣高潮的文艺青年社区。但这个品牌广告真的戳中了我,包括背景音乐那张专辑。

    看第三遍的时候,整个人就不行了。感觉心里某处在不停的不停的流泪。很痛。

    掐指一算,08年,正好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年。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信息高度发达的这一时代的青年们。没人知道,他们的精神世界,曾经发生过什么。

    我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世界也拥抱我

    没有经历过政治的动荡,也没经历过巨大的经济浩劫,我生活的世界,是彼此可以伸出双手拥抱对方的世界。

    我经历的

    或未经历的

    都是我想表达的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媒体环境也发生显著变化,社会的各种新奇气息无不被吸入体内,这一切,都构成我表达欲的来源。

    我自由,渴望交流

    懂得与人相处

    但不强求共鸣

    我懂得世人生而平等,也懂得尊重他人,我愿与人交流,也愿和而不同。

    我勇敢,热爱和平

    虽然我没感受过战争的残酷,但我是个善良的人。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也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总奋不顾身的怀疑

    怀疑…我在哪里,该去哪里

    人生永远是个谜,世界也永远是个谜。我不停地问自己,却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答案。

    童年,或许还有过些…

    可和你一样

    小时候的事,只有大人才记得

    伴随着妈妈的笑容,我们就这样长大了。我不敢触及童年,于是装作不记得了。其实我想要记得,可为了保持少年的热忱,我选择了忘记,就好像自己从来没长大过一样。

    我健康,偶尔脆弱

    但从不缺少照顾

    我身体和精神状况都还行,从小就有着不错的物质条件和情感关怀。其实我知道,自己一直都很幸运。

    也尝过

    爱情的滋味,真正的爱情

    爱过别人,也被爱过。而且体验过亲密关系。

    如果不联络

    朋友们并不知道我在哪里

    我的思想飘忽不定,想象力惊人,但一般不会轻易告诉别人我的这一部分。

    但他们明白

    除了这个小秘密

    我只是

    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其实我就是个普通人,也没觉得自己很特别,但是,哪怕是普通人,也有做梦的权力。

    我有时

    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有时

    我只想一个人

    世界与我,我与世界,就是这样的关系。

    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这支视频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第一人称意识流,复古怀旧的美术风格,超现实主义影像诗。完美诠释了文艺到底是什么。

    文艺,其实是每一个人的精神需求。

    我出门时,穿上特制的衣服,虽然不是很舒服,可带着这身衣服,我游览大千世界,踩上甲板,踏过冰川,遇过危险,也受过伤。遇见了懂我的陌生人,与我嬉戏的小孩子,关爱我的医生,呵护我的妈妈,还有我喜欢的姑娘,最后我还飞向了外太空。

    我所经历的一切,都与我息息相关,但并不代表我就与外界彻底融为了一体。最终,我还是会撕掉面具,回到自己的世界,一个人的世界。这个世界,和所有人无关。

    虽然我挺喜欢待在自己的世界,可是别担心,我还会穿上衣服出去拥抱你们。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灵感缪斯,我的信仰和我的上帝,我还会出来寻找你们。

    这个片子看上去是如此的孤独,甚至有一些扭曲和病态,可是,人不是生来就孤独的么?无论你有多少朋友,看过多少风景,都只有一个视角,一个躯体,和一个灵魂。

    孤独,是一个人一生都无法逃脱的命题。

  3. alfred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很少玩豆瓣,但是这个品牌广告我给它打满分!

    主观地解读下:

    我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我阳光)

    世界也拥抱我

    (世界待我不薄)

    我经历的,未经历的

    (你们看到的我,你们不知道的我)

    都是我想表达的

    (都是真实的我)

    我自由

    (我渴望自由)

    渴望交流

    (一个人的时候沉默寡言)

    也懂得与人相处

    (朋友、同事们都说我是个单纯、有趣的孩子)

    但不强求共鸣

    (其实我在意共鸣)

    我勇敢

    (好奇心强)

    热爱和平

    (追求正义)

    总奋不顾身的怀疑

    (一个绝对的怀疑主义者)

    怀疑…我在哪里

    (怀疑…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该去哪里

    (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童年…或许还有过些

    (我不愿回忆童年)

    小时候的事

    (那些回忆)

    只有大人才记得

    (只有长大后才明白)

    我健康

    (我爱长跑、足球)

    偶尔脆弱

    (每个月总有几天情绪低落)

    但从不缺少照顾

    (到哪都有人照顾我)

    也尝过爱情的滋味

    (恩对,是暗恋)

    如果不联络

    (我很少主动联络老朋友)

    朋友们并不知道我在哪里

    (他们只知道我一个人在北京)

    但他们明白

    (他们知道)

    除了这个小秘密

    (我是个有想法的人)

    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也是个普通人)

    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我热爱这世界)

    有时

    (但是)

    我只想一个人。

    (我只想做个自由的人)

  4. 唐小开
    理由
    举报 取消

    第一遍看。

    台湾腔太浓的旁白直接把我拉出戏了。

    于是,回到家之后,静静,看第二遍。

    嗯,或许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或许是静静的关系,其他人并没有对这个旁白那么敏感?

    但我还是出戏了。

    最后,深夜,尝试第三遍看,这回好好看了一下文字。

    感觉还是挺好的。

    我们的精神角落

    说是slogan也好,tagline也好,都是很不错的。

    我自己一直是豆瓣的旁观者,几乎不说话。我没有数据,也没有调查研究,但我相信我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我们或许有豆瓣账号,或许没有,但是我们无数次通过百度去搜电影或书籍名称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豆瓣,我们会去看豆瓣。我们或许看了书评,我们或许看了影评。

    我们依然没有注册,或者回去登陆。但我们一直知道豆瓣,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消费豆瓣。

    或许,我们这样的人中的一部分,被这个片子打动之后,会去注册,或者登陆吧。

    我不知道。

    壹. 说说这片子的影像。

    片子的production非常好。

    据我看,这次很多镜头用了胶片,而不是数码拍摄。

    BGM也赞。总体的节奏我虽然嫌慢,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

    导演和agency和豆瓣,都是熟悉电影的,致敬了很多电影。大家都说了,我不累述。

    片子也从打开书为开头,到回到书做结尾。

    所以这里主要也是说了我认为豆瓣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书和电影

    贰. 说说这片子的文案。

    这次有官方英文版。嗯…个人觉得,英文版的措辞比较糟糕。

    中文的文案,整体感觉挺好。不过,如果是我来做,我会加两个字。

      除了一个小秘密

    或许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在这里,我会加上,或许

    要知道,资深豆瓣er,有很多是真的极不平凡的人,尤其是,很多核心的内容产出者们。

    这两个字加上,我相信他们看着,会更舒服的。

    而认为自己平凡的豆瓣er,也不会因为这两个字而不舒服。

    仅此吧。

    另,关于这个户外的print ad。

    我建议全部使用这两组copy。

    左边是【除了…… 平凡的人】, 右边是【我们的精神角落】。

    其他的line和这个【我们的精神角落】感觉并不是很搭。

    以上。

  5. 魏嘉毅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完之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也读书、玩乐队、和戏剧行业常接触,但为什么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豆瓣用户。”

    这个道理是,我有这些所谓的“文艺爱好”,但我为什么要因为这样的爱好被强行贴上一个“文艺青年”的标签?为什么我要缩在角落里不积极与有同样爱好的人一起分享?为什么我要“看起来特立独行”?

    在这条片子里,满满的价值观输出就是,“我是豆瓣用户哦,我是文艺青年哦,我超屌哦,我跟别人都不一样哦。”

    那酷爱踢足球叫不叫足球青年?酷爱吃羊肉叫不叫羊肉青年?酷爱用左手叫不叫左手青年?

    文化和艺术最大恐怕也是唯一的一个价值导向叫做“允许多元化的存在”。这个价值导向是一种状态,一个方法论,绝不是一个能够完成的结果,而这条片子里就狠狠地描绘了一个运营团队心里的典型用户出来,并且说,喏,这就是你们的模板。

    以前在这个问题里为什么朋友说「真正的文艺青年都不觉得自己是文艺青年」? – 魏嘉毅的回答讲过,真正内心热爱豆瓣所涉及的这个“文艺”领域的人,是思维独立,也很怕被贴标签的。真正津津乐道“有一个角落只有我们知道”的用户们,你们猜是什么样的一群人?

    从品牌传播上说,这条片子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在于,让“stereotyped”的那部分豆瓣用户愉悦得无以复加,让我这样对他尚有认知的目标群体更加迷惑,让本身反对“豆瓣价值观”的人抓到黑点。

    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也不在意好么。

    我一直都非常欣赏豆瓣的运营态度,但我一直都不能接受豆瓣的运营策略。同样是价值观输出,我自然还是觉得知乎上次的那一轮平面广告做的好些,至少它提供的是一个方法,而不是一个结论。

    对文化和艺术的爱好应该是广博的,那个精神角落当然存在,但我也随时欢迎心灵相通的朋友进来坐坐。

  6. Ashley zhang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觉得简直太赞了!!!!

    据说这是W公司的作品,我只能说三水的艺术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

    开篇就是进精神病院(只有精神病才需要把两只手绑起来)

    配合的台词却是:有时候,我张开双手拥抱这个世界。

    但是他并没有拥抱这个世界,他一直被精神病的衣服所束缚,他的手一直抱着的都是自己。

    在一片沙滩那里,他看到了一群小孩子围着篝火

    小孩子看到他的眼神是陌生的,面无表情

    之后两个细节,都是他的脚被拖着,放进了不同的容器里。

    所以精神病的衣服,一直代表者现实中的束缚。

    在遇到爱情之后,飞入宇宙飞船(暗示远离现实)

    带着自己的刀,把精神病服划开(挣脱自我)

    再次进入那个开篇的小屋(精神角落)

    窗子外是遥远的地球。

    束缚被自己挣脱,暗示只有在这个角落,肢体是舒展的,人是自在的。

    最后开篇的那句独白再次响起:除了一个小秘密,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但整个广告片,没有说这个小秘密是什么。

    直到结束豆瓣Logo的露出

    暗示这个小秘密,就是豆瓣

    这想法简直太精彩。很真实的把艺术和现实结合起来。

    配乐,剪辑,精准的文案,浓浓的文艺气息以及对于主slogan “我们的精神角落”的诠释。

    都非常完美。

    豆瓣真的很清楚自己的受众是什么,也明白自己在受众群的价值,把网络,精神,现实,用这种文艺电影的方式,融合,将信息传递给你,我看完广告简直惊叹。

    逼格比知乎那个广告,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7. 张晋翎
    理由
    举报 取消

    放弃治疗

    我们都没病

    我们只是孤独

    那不如享受孤独

    我们张开双手拥抱

    世界给我们穿上拘束

    虽然我们被世界拖住脚

    扔进一个又一个圈圈套套

    我们还是着迷童真青春爱情

    世界以为能用诱惑将我们放逐

    而我们却又回到自己的精神角落

    孤独是一把刀

    豁开世界的束缚

    窗外是另一个世界

    下次出发请随身藏好

    回到豆瓣一切那么熟悉!

  8. 杨时旸
    理由
    举报 取消

    角落的意义就像火烛和酒旗

    文/杨时旸

    很少有人愿意用“角落”形容自己的产品。这是个大张旗鼓、众声喧哗的时代,每个人都像一只咋咋呼呼的河豚,随时准备着鼓起腮帮,恐吓对手。人们都希望展现自己的体量和威猛,竭尽全力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抢占一切竞争市场的核心。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真的能牢牢占据一个角落,就已经算是成功。能固守一个角落的勇气,足以镜鉴那些庞然大物的虚张。

    我们都需要角落,安全、私密、屏蔽外界的嘈杂,得以维系内心的声音。在这里,我们无需向他人拼命解释我们的生活,也无需证明对错。

    但我们发现,每个产品几乎都妄想着成为广场,而豆瓣一直安之若素地扮演着一个角落。就像这个毫无攻击性的名字一样,它清新又魔性,它有一种外界看来莫名其妙,内部人却能自得其乐的状态。它不凌厉,不指摘,不躲避,就那样独树一帜地存在。从开始到现在,保持着表面谦逊,内心坚定的嚣张。从那些乐于嘲讽文艺青年的人的角度去看,豆瓣的存在近似于“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无法绕开的样子。”无论你看哪部电影,读哪一本书,豆瓣几乎是最可靠的参考指标。那些评判和讨论有些尖刻,有些搞笑,有些深邃,不经意间,总会发现一些潜藏于生活中的神奇人物,在这里用三两句话洞穿一切。这时你会感到一种浩瀚和精妙交织的奇妙体验。

    中国的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大言不惭的故事讲述者和挥金如土的资本运作家,豆瓣之于这里,是一种近乎神迹的存在。在弱肉强食的森林中,讲求小而美被认作一个幼稚的笑话,但豆瓣仍然在最大限度向这个目标进发。它面临着众多压力,但至今也没有改变它原有的气味。在豆瓣上碰到同道者的感受,很像独自走过漫长的夜路之后,突然见到火烛与酒旗。

    很多年前,我就注册了豆瓣,但只不过一直默默地看着大家,未曾发言,直到这两年才决定成规模地写一些东西。没有想到,这样短暂的写作赢得了众多回应。但更重要的不是回应数量的多寡,而是有质量的反馈。由于职业原因,被很多地方邀约过专栏,我把文章贴到其他地方,每刷一次评论,都有一种永世不再打开那个网页的念头。在其他那些地方,文章的回应中充斥着歪斜的理解偏差,情绪化的表达和由怨怒而凝固成的偏见,让人无比绝望。而在豆瓣,我得以看到那些可以对话和交流的人,他们附和或者反驳,但绝不会离题万里,这里的争论和赞同并非辱没和愚忠,这一点让我感到舒服。即便如今,有更多的、口味复杂的人聚集到豆瓣,但也并没有撼动这里的基本面。

    客观地讲,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里,阅读量是一个残忍的数据,如果以这个参数作为参考,有太多平台足以蔑视豆瓣,但你会发现,你在豆瓣发表的内容会被人重视,记住,讨论,转播,并且形成固有的粘性。而其他平台那些天文数字般的阅读量,都是一次性的买卖,与你本人根本不发生任何关系。这一点很有趣。因为豆瓣用自己气味筛选了人群,让内容抵达了有效的地点,那是一种内在的发酵,而不是大范围无益的喷洒。这就是角落的意义。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多年前,当有人在豆瓣关注你的时候,你的注册邮箱中会收到一封邮件,其中有一句妥帖、安静却力道十足的句子,大致是:某某在豆瓣关注了你,可能因为你们气味相投,你可以关注,也可以完全忽视,绝没有必要把这当成一种压力。

    在其他泛社交类网站中,我从未见到过这样的表述,直到如今仍然如此。那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大脑里,挥之不去。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无比妥帖的抚慰。在这个不停地强调社交,互动,人脉,粘性的时代里,这个网站会用这样一句看似漫不经心但实际上充满深意的话,给我柔软的慰藉。这是繁复人际关系之中一口清新的氧气。“你不需要把它当做负担和压力”,对我而言——或者说,对我们这样的人而言,这几乎就是一句解放的口号。它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你,这是你的角落,你可以选择与其他生物碰碰触角,也可以选择自己蜷缩,在这里,无人指摘。这就是角落的意义。

    豆瓣产生的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精神产品,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电影和阅读是豆瓣最知名的部分,基于此也衍生于此,豆瓣被描述为文艺青年的聚落,这些有趣的内容还来自于生活方式,旅行,美食,设计,等等众多充满生活气息的领域,换句话说,我们在这里得以阅览他人的经验。电影和文学中虚构出来的场景与故事,他人生活细节中幻化出的美学,都得以向我们敞开。文艺青年这个词汇在被仰望,平视之后,进而被深度污名化,这个群体被描述为无用而矫情的失意者,但其实,这一群人通过阅读他人的以及虚构的经验,得以淬炼出某种对待生活的药剂。这种萃取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而已。

    如同这部短片中所叙述的,我们穿越一段时光,经历几段关系,困于某种障碍,阅读众多书籍,浸入几部影像,伴随一段声音,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观看和聆听,更多的是我们得以进入这些经验再超越这些经验,把它融汇为我们抵御绝望和继续生活的方法。我们得以在这个小小的被称为或者误认为文艺的角落里,习得和疗愈,以便再度进入真实生活。这就是角落的意义。

    这世界犹如一个巨大的广场,每天上演各种人与事,光怪陆离,有时让我们心生欢喜,有时另我们措手不及,当我们走出广场,更愿意有一个角落供我们安然自得。这个角落安全,舒适,却又不自我封闭,它让同类休憩,交流却又不会就此沉溺。著名的硬摇滚乐队The Who曾经这样唱到Out here
    in the fields

    I fight for my
    meals

    I get my back
    into my living

    I don’t need to
    fight

    To prove I’m
    right

    希望这世上一直有这个角落,得以让我们回旋和寄望,像个故乡。

  9.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个老豆瓣用户的看法,好片子,3分钟半的片子,无一处有豆瓣,又感觉处处是豆瓣。

    新的”我们的精神角落”的slogan,用第一视角的拍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

    但是,评价一条广告有两个大的维度,这个片子本身的创意和质量只是一个维度。像很多自high的广告片一样,这个广告放到实际的商业影响力这个维度来看,又是失败的。

    在朋友圈里看到豆瓣的广告,所以最大的可能广告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新的用户加入豆瓣,这个广告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吗?

    说实话,觉得从这个维度上讲最多差强人意。因为这个片子是现有豆瓣用户的狂欢,而没有回答一个根本的问题: 如果我之前不觉得有必要上豆瓣,现在为什么要上?因为豆瓣是”我们的精神角落”吗?

    让一个人开始使用一个产品,和让一个人爱上一个品牌是两回事。这可能是一条能让人爱上豆瓣的片子,但无法让他们开始使用豆瓣。

  10.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条TVC的定位非常精准。就是面向老用户、曾经的豆瓣深度用户而现在已经不再豆瓣活跃的用户,告诉他们,豆瓣还没死,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豆瓣始终是你们的精神角落

    曾经,我天真的以为,豆瓣是一个太牛逼的东西,我的精神家园的构建者,通过书影音搭建起来的三观,是一个会用一辈子的网站。当然我现在还会用,会在里面标注我听过的唱片看过的电影——好吧,实际上我已经不怎么在里头标注了,尤其是唱片,听过了就算了(尤其是在Spotify里面瞎听的爵士唱片,豆瓣上要么找不到,要么是不超过10个人听过,响应者聊聊)。

    人真是好无情啊,说走就走了。

    豆瓣是一个建立在书影音基础上的社交网站,并围绕这些文艺作品发现人群的共性,产生各种高压锅爆炸之类的小组,而源源不断的UGC是SNS的原动力。而知乎这种网站的出现,在时下流行的PGC里寻求到一种UGC的跨界,让PGC门槛更低,又保持了UGC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和豆瓣一比,豆瓣真的就很低龄化,完全比不过去了。

    说句鸡汤的,豆瓣就像我们的青春,已经成为了一种乡愁。而乡愁,往往是回不去的。

    所以豆瓣说自己是精神角落。他连精神家园都不敢提了。因为豆瓣知道自己不是。

    可问题是: @张佳玮 会因为这条TVC重新把豆瓣当做自己的主力吗?拜托,人家是知乎第一大V了好吗? @magasa 会因为这条TVC感动得痛哭流涕然后天天在豆瓣和大家分享?拜托,人家要搞《虹膜》好吗?

    去年,微博的某位朋友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樱,你知道自己不红的原因,就是因为你还坚持在豆瓣贴乐评吗!赶紧来微博发!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豆瓣的这条TVC逼格真的高上了天,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就是让大家缅怀一下乡愁分享一下到微博朋友圈罢了。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