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我要一直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
腾讯:QQ、微信、TM,一个账户可以通用,也可独立
阿里:旺信、阿里旺旺买家版、阿里旺旺卖家版、来玩、钉钉、1688千牛、淘宝千牛;账户基本都是独立的……
不争气的来往:其实我还可以抢救一下下。
阿里爸爸:滚,老子还不如送大儿子去国外镶点金。
因为支付宝本来就没想做社交。
诚然,社交平台是活跃用户的保证,不只是支付,你想做什么都行。完善社区虚拟现实,是给用户增加了新的可选择的社交方式。
腾讯从qq时代开始,就秉持着用新交互手段丰富用户社交体验的理念。以至于游戏赚得盆盈钵满、用户新鲜感和黏着度提高的双赢结果。
我们反观支付宝。
核心业务:支付。
竞争情况:微信支付强势崛起,隐隐有打压自己之势。
可能性一:
支付宝迫于腾讯的危机感——坐拥用户基数,逐步蚕食支付市场,所以支付宝准备用社交来替换支付的核心内容。
但这个工程的成本太高(吸引用户数量),难度太大(改变用户习惯),回报率太低(腾讯地位稳不可催),支付宝不可能这么蠢。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要用这个做社交。
那么就是可能性二:
支付宝迫于腾讯的危机感——微信的社交基础使得支付功能在被用户操作时,亲和度已然完爆支付宝。
你想想,当小额免密码时,你用微信送个红包转个账,要点几下屏幕?而支付宝呢?
所以支付宝想弥补自己被腾讯的优势拉开的差距,即就是要用社交来优化用户支付体验,这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
但用这么操蛋的活动方式推送,成功断送了自己的前景,想翻身难了。
而支付的社交功能推送失败,直接原因是
阿里产品经理应该枪毙!付款确实需要进行一些业务交流,也确实有聊天需求。但是用钱包聊天怎么看都不靠谱。
一屋子人都坐在桌边了,你让人家去隔壁吃饭?
用户基础!
现在阿里支付宝明目张胆地推出集合了电商、社交(生活)、理财等产品集合的9.9版支付宝。从阿里的战略布局来看,其产品与服务都是有关联性较大的。与腾讯相比,阿里优在关联战略布局,劣于流量入口。腾讯精于产品,一旦找到克隆突破口,阿里必危。所以阿里对于战略性社交产品的战略布局上是不得不做。那么,阿里是否能做好移动社交?
有人说,阿里系是电商基因,是做不好社交的,往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大家想过没有,往来失败那是必然的,因为它没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更没有阿里基因传承。依靠阿里员工、网络大咖和支付宝红包来推广,虽然用户过千万,但没有特色、体验不好,新奇一过,必然冷掉的,之前的往来现已改成点点虫,定位为90后的产品。所以就有人说,阿里是电商基因,做不好社交,正如腾讯社交基因做不好电商一样。这说法纯属扯淡。试问,去电商化从零开始就能超越一个深耕十几年且拥有数亿级别社交领域的大老?放弃电商、互联网金额优势不要,空架构建社交,实属不明智。
在社交,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社交这一领域,我们要先了解移动互联网社交是什么概念。笔者给移动互联网社交的定义是,基于手机等移动端应用软件,以生活分享、兴趣爱好、人际交往、购物、旅游、学习等为一体的兴趣群体社交。社交最重要的是兴趣群体群分,简单表述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分群的社交永远都是不正常的社交。因此,做好移动互联网社交的三要素是:群分、人性、价值。从这三要素看,阿里基于大数据平台优势要做社交的难度就不大了。
战略产品进行整合,阿里的战略方向一直都对。支付宝9.9就是这样的战略方向的。但这样并不够,其产品本身的设计就是缺少人性与群分。由于之前支付宝的定位是钱包,那么钱包就得给人于安全感,所以在融入社交后,因设计布局不好,显得不轮不类,造成人性化、安全感缺失了。也因此网上吐槽9.9版支付宝的人较多。阿里要做好社交,笔者给出的建议是:整合阿里系产品入口,优化社交人性化布局,加强财产隐私保护。
根据阿里系的战略布局,可考虑如下整合:
生活兴趣圈(兴趣好友管理,培训/活动/旅游等;关键词:垂直细分、推送、开放平台)
本地生活圈(整合整改口碑网,O2O电商战略;关键词:服务、定位、活动、支付)
网上购物圈(天猫、淘宝等购物入口;关键词:促销、活动、交流、大数据推送)
理财圈(集合蚂蚁金融推送消息,关键词:理财、服务、投资)
生意圈(整合1688;关键词:谈生意、找渠道、找货源、微店、交换资源)
社交圈(群分朋友社交;关键词:交友、互助、分享)
……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社交最大的优势是入口,谁掌握入口,谁就具有主动权。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就是入口平台化,服务垂直化,其中缘由大家都懂。
以上纯属个人想法,如有不对欢迎指正。
如果阿里能够明白用户之的社交不等于聊天,估计会有很好的效果。
阿里巴巴要想做成功社交,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旺旺,其他的都是扯淡。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9 )
腾讯:QQ、微信、TM,一个账户可以通用,也可独立
阿里:旺信、阿里旺旺买家版、阿里旺旺卖家版、来玩、钉钉、1688千牛、淘宝千牛;账户基本都是独立的……
不争气的来往:其实我还可以抢救一下下。
阿里爸爸:滚,老子还不如送大儿子去国外镶点金。
因为支付宝本来就没想做社交。
诚然,社交平台是活跃用户的保证,不只是支付,你想做什么都行。完善社区虚拟现实,是给用户增加了新的可选择的社交方式。
腾讯从qq时代开始,就秉持着用新交互手段丰富用户社交体验的理念。以至于游戏赚得盆盈钵满、用户新鲜感和黏着度提高的双赢结果。
我们反观支付宝。
核心业务:支付。
竞争情况:微信支付强势崛起,隐隐有打压自己之势。
可能性一:
支付宝迫于腾讯的危机感——坐拥用户基数,逐步蚕食支付市场,所以支付宝准备用社交来替换支付的核心内容。
但这个工程的成本太高(吸引用户数量),难度太大(改变用户习惯),回报率太低(腾讯地位稳不可催),支付宝不可能这么蠢。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要用这个做社交。
那么就是可能性二:
支付宝迫于腾讯的危机感——微信的社交基础使得支付功能在被用户操作时,亲和度已然完爆支付宝。
你想想,当小额免密码时,你用微信送个红包转个账,要点几下屏幕?而支付宝呢?
所以支付宝想弥补自己被腾讯的优势拉开的差距,即就是要用社交来优化用户支付体验,这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
但用这么操蛋的活动方式推送,成功断送了自己的前景,想翻身难了。
而支付的社交功能推送失败,直接原因是
阿里产品经理应该枪毙!付款确实需要进行一些业务交流,也确实有聊天需求。但是用钱包聊天怎么看都不靠谱。
一屋子人都坐在桌边了,你让人家去隔壁吃饭?
用户基础!
现在阿里支付宝明目张胆地推出集合了电商、社交(生活)、理财等产品集合的9.9版支付宝。从阿里的战略布局来看,其产品与服务都是有关联性较大的。与腾讯相比,阿里优在关联战略布局,劣于流量入口。腾讯精于产品,一旦找到克隆突破口,阿里必危。所以阿里对于战略性社交产品的战略布局上是不得不做。那么,阿里是否能做好移动社交?
有人说,阿里系是电商基因,是做不好社交的,往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大家想过没有,往来失败那是必然的,因为它没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更没有阿里基因传承。依靠阿里员工、网络大咖和支付宝红包来推广,虽然用户过千万,但没有特色、体验不好,新奇一过,必然冷掉的,之前的往来现已改成点点虫,定位为90后的产品。所以就有人说,阿里是电商基因,做不好社交,正如腾讯社交基因做不好电商一样。这说法纯属扯淡。试问,去电商化从零开始就能超越一个深耕十几年且拥有数亿级别社交领域的大老?放弃电商、互联网金额优势不要,空架构建社交,实属不明智。
在社交,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社交这一领域,我们要先了解移动互联网社交是什么概念。笔者给移动互联网社交的定义是,基于手机等移动端应用软件,以生活分享、兴趣爱好、人际交往、购物、旅游、学习等为一体的兴趣群体社交。社交最重要的是兴趣群体群分,简单表述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分群的社交永远都是不正常的社交。因此,做好移动互联网社交的三要素是:群分、人性、价值。从这三要素看,阿里基于大数据平台优势要做社交的难度就不大了。
战略产品进行整合,阿里的战略方向一直都对。支付宝9.9就是这样的战略方向的。但这样并不够,其产品本身的设计就是缺少人性与群分。由于之前支付宝的定位是钱包,那么钱包就得给人于安全感,所以在融入社交后,因设计布局不好,显得不轮不类,造成人性化、安全感缺失了。也因此网上吐槽9.9版支付宝的人较多。阿里要做好社交,笔者给出的建议是:整合阿里系产品入口,优化社交人性化布局,加强财产隐私保护。
根据阿里系的战略布局,可考虑如下整合:
生活兴趣圈(兴趣好友管理,培训/活动/旅游等;关键词:垂直细分、推送、开放平台)
本地生活圈(整合整改口碑网,O2O电商战略;关键词:服务、定位、活动、支付)
网上购物圈(天猫、淘宝等购物入口;关键词:促销、活动、交流、大数据推送)
理财圈(集合蚂蚁金融推送消息,关键词:理财、服务、投资)
生意圈(整合1688;关键词:谈生意、找渠道、找货源、微店、交换资源)
社交圈(群分朋友社交;关键词:交友、互助、分享)
……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社交最大的优势是入口,谁掌握入口,谁就具有主动权。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就是入口平台化,服务垂直化,其中缘由大家都懂。
以上纯属个人想法,如有不对欢迎指正。
如果阿里能够明白用户之的社交不等于聊天,估计会有很好的效果。
阿里巴巴要想做成功社交,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旺旺,其他的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