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用两亿惹毛了全部参与者,除夕之前凑齐五福的,本来能有希望分到2.7万元,结果除夕晚上成了270,最终没凑齐的大部分,被马云诅咒大过年的就缺福气,得到与没得到的,都觉得太浪费时间,不如多陪陪家人,总之,失败的营销,给人很大期望,最后那么让人失望的结果,网友形象的说,抓了两个鬼四个二,最后四带二出了
关于对支付宝除夕夜红包的评论已经多如牛毛,最近看到了很多公众号文章叫嚣着“支付宝一败涂地”,我也想来凑凑热闹,好好嘚啵嘚啵,支付宝这个事干的有没有必要?!有没有收获?!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支付宝现在处在一个怎样的态势。
众所周知支付宝有两大护城河,一是全面、专业的支付平台。二是依托阿里电商等体系形成的一个支付闭环。
从而也形成了支付宝两大优势:(碾压任何手机银行的)专业化支付平台以及电商、交易体系带来了大量真实的数据。
在客户端也就形成了对于支付宝独特的认知:它是一个放心的专业化的支付工具+某些场景你会选择使用支付宝。
但是支付宝的这些优势正在慢慢被蚕食!腾讯成功打造了微信红包这么一个现象级的产品+活动,依靠自身高频使用与高强度的黏粘性,以朋友熟人间的红包切入了支付!让人们认识到了原来微信还可以付款!微信还可以消费,可以说走了一个捷径!杀入了阿里的后花园。
想想!有多少人之前是不用微信支付的,朋友间是不用微信转账的!但是红包出现了,老人开通了微信!朋友间小额转账变成了红包!消费也变成了微信支付!当高频的微信具备了更多的功能时,你还会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功能而打开低频的应用么?(当然这里还要说一下,微信现在的闭环也在逐步建立起来,当你准备用美团、大众点评支付的时候,软件推荐的首选是微信支付,可见腾讯的各种投资布局很有效果,他正在不断的强化你使用微信支付)。
同时在线下,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境外竞争者在摩拳擦掌,那就是Applepay!
这对于支付宝来说是一个太可怕的对手了!可以预见的,如果applepay快速推出,以苹果目前的市场营销力、品牌号召力、粉丝忠诚度,他将迅速抢占多个支付入口,构建自己的支付生态,想一想线下用iphone支付,多么有逼格啊!(还是要啰嗦几句,从技术上来说,applepay线下支付确实要比扫码安全的多,同时银联与苹果的合作,将通道开放给applepay,解决了苹果前期的许多准备工作,银联真是扎扎实实的推了苹果一把)。
那么面对这样的态势,支付宝今年春节的红包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支付宝需要一个现象级的活动,来完善他的功能模块!支付宝要避免仅仅成为大家的一张电子银行卡,就需要沉淀关系网+打通线上线下,所以支付宝好友与“咻一咻”被开发了出来。(都说马云做社交之心不死,那也是支付宝真的需要做好关系网的沉淀,以支付宝的支付属性来说,马云肯定知道支付宝不会成为微信,但是社交也是一定要做的,只有补上社交的这一属性,才能为以后更多功能的实现创造可能)。
那么既然红包这个活动很有必要,那么这个“集五福”活动效果如何呢?
第一,“集五福”活动完成了阻击的使命。很多人都在吐槽,为毛弄了一个“集五福”的活动,还“敬业福”、“爱国福”,一点也不简单粗暴,而且还非常土!一开始我也不是很理解,红包的表现形式很多啊,怎么弄了一个这个?但是当我除夕看了一晚上歌舞版的新闻联播后,我能够理解支付宝了…..在整场春晚都那么富有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红包的活动文案怎么也得贴近政治主旋律吧……….
再试想一下,如果阿里今年没有拿下春晚红包这个项目,而是把机会给了腾讯,腾讯不一定又会搞出什么杀招来,论做产品与营销,支付宝与微信还是很有差距的!
而且现在有一个趋势,让我觉得非常可怕,就是腾讯有意无意的在控制舆论导向与思维方向。由于人们现在阅读方式的转变,碎片化的浅阅读占据了人们空闲的大部分时间,人们第一信息不再是来源于电视、门户网站,而是来源于朋友圈!当你大部分时间用来刷朋友圈!阅读也就变成了快餐!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学习一些知识,深入思考一下问题了,这个时候一些带有个人观点的公众号文章迅速传播,就会影响许多人的思维,看似说理但是缺乏眼里逻辑的文章就潜移默化的控制了舆论的导向。当今年支付宝红包活动刚刚结束了,我就在朋友圈看到了好几篇阅读破十万的文章,看似说理却在批判支付宝,大呼支付宝已死;包括每每腾讯有一些活动后,都会有类似公众号文章来宣传腾讯此次活动多么成功。我在其他垂直类门户网站,包括新浪,至少看到了不一样的声音,但是在微信,一个都没有。
当然这个有点阴谋化腾讯了,我也觉得自己有点胡说了,重点想表达出,腾讯现在应该是有能力去控制舆论导向了,希望大家在朋友圈多多留意,有没有这种情况,自己被朋友圈的文章影响力主观判断。
(这里还想说一下,腾讯今年的照片红包的营销活动,个人觉得非常棒!!!创意不再赞了,只说“以顾客体验为中心”这个原则上,阿里和腾讯骨子里面是有差异的,腾讯更加注重顾客体验,以用户角度出发。试想一下当朋友圈照片红包刚刚内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新鲜,都在尝试,朋友圈一片雾霾!部分用户对此产生厌恶,腾讯很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在春节照片红包中,刻意控制了照片数量,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发,你需要先“摇一摇”!同时作为朋友圈你可以自己选择不看,满足了部分群体的需求,可以说太周到了!从这点出发,张小龙应该给微信的产品经理加工资!不给加工资,午饭多个鸡腿还是么有问题的吧!)
第二、这个活动确实带来了关系网的沉淀,并且让大家认识到了“咻一咻”。网上好多“咻一咻”以及社交沉淀的数据,这里我就不提了,这次活动我认为最大的作用是让大家互相加了好友,认识到支付宝原来可以加好友啊!也让大家意识到支付宝还有“咻一咻”的功能!有人会说,然并卵?这有什么用呢?
大家随我想一想!除夕夜咻一咻能够咻出来红包,那“咻一咻”难道就不能咻出来优惠券或者别的么?难道不能成为O2O的入口么?再进一步说,“咻一咻”可不可以成为增强版的摇一摇??支付宝跟微信不一样,支付宝可是实名认证的,基于这样的数据,可不可能“咻出来”与你同一时刻使用支付宝付款的人?!脑洞大开的支付宝产品经理们会不会一下子打通社交与线上线下?!再实现一次跨越?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毕竟此次活动支付宝实实在在的收获了11亿对支付宝好友,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
最后说一说支付宝活动最大的失误,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敬业福”!
2.15亿现金最终被79万集齐五福的用户评分,人均271.66元,那剩下的人呢!!剩下的人肿么办?!
真是不知道支付宝这次策划是谁做的!做营销的,不关注顾客满意度么?!期望与实际获得直接影响着顾客满意度!整个“集五福”活动持续了小一个月,大家辛苦的加好友、咻一咻,这些成本用户都直观的有感受,把大家的期望值吊的高高的!最后一分钱没有,删好友都是轻的,没有砸手机就不错啊!
而且就算是那79万分到271.66的人,能够成为你口碑宣传员么?!能够成为意见带头人么??必须不能够!从这个角度讲,活动设计的很失败!当然这些只是最终呈现的结果,整个活动营销策划不够周密,许多地方不够合理,前期门槛太高,后期没有有效刺激,反正种种吧,给小编的感觉,这特别像是一个赶赶落落的半成品,欠缺考虑。
无论如何,此次活动对于支付宝来说,有得有失,希望阿里和腾讯能够继续“以人为本”,以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解决痛点,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2 )
用两亿惹毛了全部参与者,除夕之前凑齐五福的,本来能有希望分到2.7万元,结果除夕晚上成了270,最终没凑齐的大部分,被马云诅咒大过年的就缺福气,得到与没得到的,都觉得太浪费时间,不如多陪陪家人,总之,失败的营销,给人很大期望,最后那么让人失望的结果,网友形象的说,抓了两个鬼四个二,最后四带二出了
关于对支付宝除夕夜红包的评论已经多如牛毛,最近看到了很多公众号文章叫嚣着“支付宝一败涂地”,我也想来凑凑热闹,好好嘚啵嘚啵,支付宝这个事干的有没有必要?!有没有收获?!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支付宝现在处在一个怎样的态势。
众所周知支付宝有两大护城河,一是全面、专业的支付平台。二是依托阿里电商等体系形成的一个支付闭环。
从而也形成了支付宝两大优势:(碾压任何手机银行的)专业化支付平台以及电商、交易体系带来了大量真实的数据。
在客户端也就形成了对于支付宝独特的认知:它是一个放心的专业化的支付工具+某些场景你会选择使用支付宝。
但是支付宝的这些优势正在慢慢被蚕食!腾讯成功打造了微信红包这么一个现象级的产品+活动,依靠自身高频使用与高强度的黏粘性,以朋友熟人间的红包切入了支付!让人们认识到了原来微信还可以付款!微信还可以消费,可以说走了一个捷径!杀入了阿里的后花园。
想想!有多少人之前是不用微信支付的,朋友间是不用微信转账的!但是红包出现了,老人开通了微信!朋友间小额转账变成了红包!消费也变成了微信支付!当高频的微信具备了更多的功能时,你还会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功能而打开低频的应用么?(当然这里还要说一下,微信现在的闭环也在逐步建立起来,当你准备用美团、大众点评支付的时候,软件推荐的首选是微信支付,可见腾讯的各种投资布局很有效果,他正在不断的强化你使用微信支付)。
同时在线下,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境外竞争者在摩拳擦掌,那就是Applepay!
这对于支付宝来说是一个太可怕的对手了!可以预见的,如果applepay快速推出,以苹果目前的市场营销力、品牌号召力、粉丝忠诚度,他将迅速抢占多个支付入口,构建自己的支付生态,想一想线下用iphone支付,多么有逼格啊!(还是要啰嗦几句,从技术上来说,applepay线下支付确实要比扫码安全的多,同时银联与苹果的合作,将通道开放给applepay,解决了苹果前期的许多准备工作,银联真是扎扎实实的推了苹果一把)。
那么面对这样的态势,支付宝今年春节的红包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支付宝需要一个现象级的活动,来完善他的功能模块!支付宝要避免仅仅成为大家的一张电子银行卡,就需要沉淀关系网+打通线上线下,所以支付宝好友与“咻一咻”被开发了出来。(都说马云做社交之心不死,那也是支付宝真的需要做好关系网的沉淀,以支付宝的支付属性来说,马云肯定知道支付宝不会成为微信,但是社交也是一定要做的,只有补上社交的这一属性,才能为以后更多功能的实现创造可能)。
那么既然红包这个活动很有必要,那么这个“集五福”活动效果如何呢?
第一,“集五福”活动完成了阻击的使命。很多人都在吐槽,为毛弄了一个“集五福”的活动,还“敬业福”、“爱国福”,一点也不简单粗暴,而且还非常土!一开始我也不是很理解,红包的表现形式很多啊,怎么弄了一个这个?但是当我除夕看了一晚上歌舞版的新闻联播后,我能够理解支付宝了…..在整场春晚都那么富有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红包的活动文案怎么也得贴近政治主旋律吧……….
再试想一下,如果阿里今年没有拿下春晚红包这个项目,而是把机会给了腾讯,腾讯不一定又会搞出什么杀招来,论做产品与营销,支付宝与微信还是很有差距的!
而且现在有一个趋势,让我觉得非常可怕,就是腾讯有意无意的在控制舆论导向与思维方向。由于人们现在阅读方式的转变,碎片化的浅阅读占据了人们空闲的大部分时间,人们第一信息不再是来源于电视、门户网站,而是来源于朋友圈!当你大部分时间用来刷朋友圈!阅读也就变成了快餐!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学习一些知识,深入思考一下问题了,这个时候一些带有个人观点的公众号文章迅速传播,就会影响许多人的思维,看似说理但是缺乏眼里逻辑的文章就潜移默化的控制了舆论的导向。当今年支付宝红包活动刚刚结束了,我就在朋友圈看到了好几篇阅读破十万的文章,看似说理却在批判支付宝,大呼支付宝已死;包括每每腾讯有一些活动后,都会有类似公众号文章来宣传腾讯此次活动多么成功。我在其他垂直类门户网站,包括新浪,至少看到了不一样的声音,但是在微信,一个都没有。
当然这个有点阴谋化腾讯了,我也觉得自己有点胡说了,重点想表达出,腾讯现在应该是有能力去控制舆论导向了,希望大家在朋友圈多多留意,有没有这种情况,自己被朋友圈的文章影响力主观判断。
(这里还想说一下,腾讯今年的照片红包的营销活动,个人觉得非常棒!!!创意不再赞了,只说“以顾客体验为中心”这个原则上,阿里和腾讯骨子里面是有差异的,腾讯更加注重顾客体验,以用户角度出发。试想一下当朋友圈照片红包刚刚内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新鲜,都在尝试,朋友圈一片雾霾!部分用户对此产生厌恶,腾讯很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在春节照片红包中,刻意控制了照片数量,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发,你需要先“摇一摇”!同时作为朋友圈你可以自己选择不看,满足了部分群体的需求,可以说太周到了!从这点出发,张小龙应该给微信的产品经理加工资!不给加工资,午饭多个鸡腿还是么有问题的吧!)
第二、这个活动确实带来了关系网的沉淀,并且让大家认识到了“咻一咻”。网上好多“咻一咻”以及社交沉淀的数据,这里我就不提了,这次活动我认为最大的作用是让大家互相加了好友,认识到支付宝原来可以加好友啊!也让大家意识到支付宝还有“咻一咻”的功能!有人会说,然并卵?这有什么用呢?
大家随我想一想!除夕夜咻一咻能够咻出来红包,那“咻一咻”难道就不能咻出来优惠券或者别的么?难道不能成为O2O的入口么?再进一步说,“咻一咻”可不可以成为增强版的摇一摇??支付宝跟微信不一样,支付宝可是实名认证的,基于这样的数据,可不可能“咻出来”与你同一时刻使用支付宝付款的人?!脑洞大开的支付宝产品经理们会不会一下子打通社交与线上线下?!再实现一次跨越?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毕竟此次活动支付宝实实在在的收获了11亿对支付宝好友,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
最后说一说支付宝活动最大的失误,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敬业福”!
2.15亿现金最终被79万集齐五福的用户评分,人均271.66元,那剩下的人呢!!剩下的人肿么办?!
真是不知道支付宝这次策划是谁做的!做营销的,不关注顾客满意度么?!期望与实际获得直接影响着顾客满意度!整个“集五福”活动持续了小一个月,大家辛苦的加好友、咻一咻,这些成本用户都直观的有感受,把大家的期望值吊的高高的!最后一分钱没有,删好友都是轻的,没有砸手机就不错啊!
而且就算是那79万分到271.66的人,能够成为你口碑宣传员么?!能够成为意见带头人么??必须不能够!从这个角度讲,活动设计的很失败!当然这些只是最终呈现的结果,整个活动营销策划不够周密,许多地方不够合理,前期门槛太高,后期没有有效刺激,反正种种吧,给小编的感觉,这特别像是一个赶赶落落的半成品,欠缺考虑。
无论如何,此次活动对于支付宝来说,有得有失,希望阿里和腾讯能够继续“以人为本”,以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解决痛点,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