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赵静 初入职场

缓歌谩舞凝丝竹

回复 ( 5 )

  1. 快刀何文峰
    理由
    举报 取消

    天下方案一大抄。唯一不能抄的,是独立思考。思考从提问开始。在团队写方案之前,先思考如何提问。

    一、问得准,问得狠才是老中医

    “一个病人眼睛总是流眼泪,去了南昌各大医院,用了十几种眼药水,眼药膏,眼睛都被药膏糊得睁不开了,还不见好,怎么办?”

    在赣江论剑的甲鱼宴上,原江中集团营销剑客汪柏精问。

    “问题的根子可能不在眼睛上。眼睛属肝,肝属木,水生木,肾主水。”

    “于是我就问那个十几岁的小男孩,你是不是下面有问题?”

    “小男孩脸红了。他下面老是湿漉漉的,有遗尿。”

    “这就对了,肾水不固,肾留不住水。肾阴虚,所以要补肾。”

    “几副补肾的药下去,不遗尿了,眼睛也好了。”

    这通理论在西医拥趸者看来,或是无稽之谈。但中医就是治好了。

    万事万物,搞定了就是硬道理。

    西医理论解释不了中医的疗效,不是中医的问题。

    理论解释不了事实,板子只能打在理论身上,不能打现实。

    不能因为相信天圆地方,就怪地球长得不像一个大平板。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什么?是系统论。身体是一个系统,各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老中医的医术专精在哪里?望闻问切。

    老中医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他总能问出你没有想到的系统内的其他原因。

    而埋藏在深处的那个点,才是病根。

    二、策略从提问开始

    如果说好方案各有各的好处,烂方案有什么共同的烂处呢?

    烂在没有思想。

    什么是思想?

    基于提问的独立思考。

    比如我们传播策略要分为几个阶段?

    三个:预热、高潮、延续。

    错了吗?没错。

    对了吗?也不对。

    为什么不对?

    因为碎片化传播的时代,用户很难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件事人们看见一次,已经谢天谢地了,你方案是做得有多好,他还会专门收藏了,下次还来百度你,专门找第二阶段的信息来看?

    传播分为三阶段,只有在厂商掌控媒体、媒体掌控注意力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否则就是公关公司和客户的卡拉OK,自己唱得很投入。

    所以,制定传播方案时,为什么不基于用户实际的接触方式?为什么一定要前中后?如果用户只能踏入我们传播流一次的话,为什么不一次传递出全部的核心信息?

    三、策略在提问中体现

    专业提问,即便不是答案,也是通往答案的秘径。

    老景西北人,乍看像来自新疆,所以进出交通要道总是别人放行他被盘问。

    忽一日,老景走出地铁站,警察拦住。先验身份证。

    再问,叫什么?住哪里?都对。

    换位思考,如果这人是坏人,了解上述信息不难,因为身份证上都有。盗用身份证的人应该知道。

    所以,警察要问一个问题,以确定拿这张身份证的,是不是老景自己。

    请问,警察该问什么问题?

    停顿思考5秒钟。

    1。

    2。

    3。

    4.

    5。

    警察的问题是:

    你现在用的手机型号是什么?

    为什么是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个唯一的问题能够确认老景是不是身份证的主人?

    老景和我的推测是:我们用身份证办理SIM卡,SIM卡插入手机后会读取手机自带的、每台手机唯一的识别码信息,手机在联网的时候会上传这一系列信息到基站和运营商后台。

    所以,在安全部门的数据库里,我们的身份证和最新入网的手机终端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一个偷了别人身份证的人,如何能够知道这个倒霉主人什么时候换了个小米4还是iPhone 6s?

    四、策略就是提问本身

    比如带叔去面试,希望HR对他印象分提高,多给工资,虽然他没有车,跑步过来面试的,也要问:

    你们那里怎么停车?

    怎么停车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在告诉你:这是一个有车的应试者。

    正如张国荣在《东邪西毒》里,告诉那帮希望找刀客的雇主,雇一个不穿鞋子的刀客,你们放心吗?

    五、如何改造烂提问?

    一切不给勺子的鸡汤都是耍流氓。

    下面就给出改造烂提问的勺子。

    首先,对烂提问的深度追问,能够拯救它。

    连续对一个问题追问5次,你会得到深度认识。

    比如,我们这个公共账号定位于女性,那么如何吸引粉丝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烂提问。

    烂提问往往笼统、不知所云,因为没有信息量而对现实没有指导意义。(对了,你们公司如何定义“信息量”?)

    就好比你说,地球是圆的,这对我们要进行自驾游有什么意义呢?

    追问吧。

    到底是哪些年龄段的女性,她们在哪里?

    她们这个年龄段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有什么渴望,又有什么恐惧?

    她们和谁交往,崇拜谁,讨厌谁,鄙视谁?

    她们聚集在哪些平台?讨论哪些内容?

    我们能找到她们真实的人吗?

    谁还在满足她们的类似需求?如何满足的?

    我们如何能够满足一个差异化的需求点?

    我们有没有满足这个点的内容创造能力?

    如何获取这个能力?

    有没有可以借力的杠杆,如亚文化潮流?

    有没有可以放大形成病毒效应的撬动点?

    ……

    一直问吧。

    其次,对烂提问改变提问角度能够拯救它。

    如何做成功一个公众账号我们不知道,那如何做失败一个公众账号呢?

    为什么要做一个公众账号,而不是一个头条号、视频直播号?

    如何给创业企业找到营销的路径我们不知道,那坑呢?

    都说勤劳致富,勤劳能致富吗?

    整天看到创业者融资成功,一夜暴富,创业者真的很容易融资吗?创业者融资之后就很富有吗?

    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真的吗?

    科技扰乱了我们的生活,请问你如何定义生活?

    在改变提问角度之前,试着定义概念,往往能够逼近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老何不参加魏武挥公关辩论的原因,概念定义都不一致,讨论还不如老老实实多读半本书。

    清晰地定义概念。

    抛弃固定成见。

    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证据。

    对假设进行验证。

    这是独立思考的四大关键。

    第三,改变提问主体和前提能够拯救它。

    如果我们不知道答案,谁会知道?

    如果亚伯兰罕·林肯碰到这件事情,他会怎么做?——这是美国总统常用的移情提问之一。

    如果我们拥有无限的预算和资金,你会怎么做?

    如果我们做的不是妇炎洁,而是一款女性振动棒,你会怎么办?

    如果全世界只有女性,传播会发生什么变化?

    烂提问的特点是前提固定,路径固定,结果固定。

    所以它问了等于没问,说了等于没说。

    要想刺激新思想,就要引入思考的新语境。

    结语:让公关走向专业提问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

    方案始于提问,思考始于提问。

    没有问题的专业人士,才真的有大问题。

    =======================================================

    客官,我们有一帮做公关的朋友一起写笔记,建了10个微信群。

    目前群里在读的书有《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产品型社群》、《舆论的结晶》、《取悦公众》、《神经心理学》、《金字塔原理》、《消费社会》等。

    对公关感兴趣、或想要一起写笔记的,欢迎加我微信kuaidaohe,获取入口。

  2. 刘海若先生
    理由
    举报 取消

    首先摆明观点:好文笔是公关行业的基础,所以写方案必然需要好文笔。

    其次想说说我个人理解的好文笔在公关行业的定义:

    我个人认为公关好文笔跟文学领域不太一样,文学领域的好文笔可能会包括句子优美,有更多形象的比喻、拟人等。而公关行业的好文笔指的是写作逻辑清楚、句子通畅简洁,没有冗余,没有歧义,用词精准。在写作特定内容时,风趣幽默、巧思、脑洞其实都体现在文案中文字所体现的文笔当中。相关的写作,无论在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稿件撰写、微博撰写、公众号撰写、邀请函撰写,甚至是工作文档撰写都是必须的。试想如果你写了一个活动流程,发现没人看得懂,或者理解起来很费劲,那是多么令人不爽的一件事儿。

    最后说说好的方案为什么需要好的文笔。人们常说越短的内容越难写,就比如微博的兴起成就了杜蕾斯、碧浪一大批企业微博和段子手,他们的特长就是把转折、冲突、包袱等吸引人的元素浓缩在140个字里面。因此没听说靠新闻稿引起轰动的企业,倒是有很多因为微博而引起消费者关注的企业。

    相对于140个字的微博,方案对于文字精炼的要求更高。做方案一般使用PowerPoint或Keynote。从字面也能理解,你用这种形式呈现出来的应该是最有Power的Point 以及 最 Key的note。我们去看一些演讲大拿的幻灯片,很多页面经常只有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都没有。很少有大拿会把ppt写成word那样,满篇都是文字,各种复杂的句式结构。现在企业的公关方案也是一样,哪怕是需要把很长的句子摆在幻灯里,但是也一定要提炼出最关键的词、词组、简单句出来,放在明显的位置来表明观点。而怎么提炼,提炼出什么,这都是在考验你的文笔。

    公关本身就是一个靠写东西来打动人、说服人、感动人,同时用文字证明自己力量的职业。我曾经看到过一家大公司莫名其妙的雇佣了一家用163邮箱给客户发邮件的小 digital agency,头几封邮件甚至把客户品牌仅有的几个字母的顺序都搞错了,而这家agency写出来的微博自然也是惨不忍睹。可能招这个客户对接人的时候,HR确实认为这个职位可能也许确实不需要文笔有多好吧。

    总结一下。说好的方案不需要文笔,那么你哪怕有再清楚的逻辑,再好的策略,再精妙的创意,再详尽的规划……这些都仅仅是在你的脑子里,你写出来的就完全打了折扣或变了味儿了。所以,想干公关,就去多读书、多看报,多看大公司的微博是怎么写的,好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怎么写的。只有多看多读多写,你才能锻炼出好的文笔,关键时刻不会露怯。

    谢~

  3. 万里
    理由
    举报 取消

    想要写好方案,不局限于三个要诀:多想多写多改。

    1.多想。

    方案是给谁看的?方案是用来展示的还是用来讲解的?方案落地的可能性等等一系列问题….

    在动笔之前,理清每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想好每部分的撰写方向,列好大纲然后动笔!

    2.多写。

    新人刚开始写方案的时候,接触不到或者很少能写大的全案,小case应该能接触不少,不要忽略每一次屁屁踢,月度规划,传播方案,哪怕只是一个H5的结案报告都去认真对待,每个小屁屁踢都有可以汲取的点。写的时候,一般都会找一些优秀的方案作参考,不同项目不同类别的屁屁踢风格不同,表现更是不同,多学习别人的,多总结自己的,集百家之长成自己之屁屁踢。

    3.多改。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屁屁踢不改不是好方案。

    试问:哪一个好屁屁踢er没有通宵改过方案?

    其实多改的时候又回到了【多想】这一步骤,让你在已完成的逻辑(或框架)体系内再进行完善,检查确认之前的逻辑框架是否能承载详细的内容等等。

    自己修改以后,可以向同事或领导讲解一下,请他们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分析这些修改意见但一定要清楚修改的缘由,或者综合上下内容保留自己原有的东西。

    可能领导考虑方案的可落地性不高,可能老板考虑的是利润太低等等,每个人的位置不同,对于方案的侧重考虑点不相同,所以,主笔或者方案人员要做到的就是尽量全面,整体平衡方案的每一个方案。

    当然,客户也会提出各种修改意见,极少有完美的方案,但最好的方案肯定是各方磨合改改改出来的。

    关于文笔·····

    @刘海若先生 提到

    好文笔是公关行业的基础,所以写方案必然需要好文笔。

    好文笔,笼统的来说就是能写出很好很迷人的文字,对文字的有很好控制力(参见如下答案)

    怎样才算文笔好? – Lachel 的回答

    方案当然也有文字部分,但体量终究是少。对于一个公关(or广告)从业人员,打磨几句打动人的文案并不算太难的事情,而打磨出几句文案就能被称为好文笔的话,那知乎上人人都算得上好文笔!

    一个好方案的重点在于 策略 创意 规划 表现(文字只是表现的一部分)等等······

    好文笔必然对于写方案是个加分项,但并不是一个好方案的必须项。

    15年从7月份开写某品牌年度方案,加上之前被毙掉的,来回共写了不下于10版方案,提案无数,开会无数,历时6个月之久,终于定下来一版客户觉得满意的方案。作为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其中方案涉及五大视频媒体、某线下执行机构、某某某APP、甚至某著名明星等等。

    之所以提到这件事是想说明写好方案必须要有较强整合能力,在完成上述的方案过程中,跟着老大在五大视频、某某APP以及在策略公司,线下执行公司等等在内容整合和资源整合方面所做的工作强度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和状况真的是比想出好的策略,讨论出好的创意要难得多得多。

    所以最后想对补充的一点是:好整合能力对于写好一个好方案,至关重要!

    至于怎么增加整合能力,没有非常实用的技巧,只有多接触项目,多参加实战,多想前辈领导学习,个种奥妙,还需在过程中体会和学习。

    以上心得~行业前辈轻喷。

  4. 肥耳君
    理由
    举报 取消

    新手的话,建议还是注重格式,从分析、策略、创意、项目规划、媒体建议到时间表、预算,全面地想,全面地写——格式的东西,是帮助你更有逻辑的思考。

    方案主要看策略观、创意和想法,和文笔没什么关系。

  5. 七柒七壹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是关于文案的第三篇文章

    文案只是一门职业

      上一回提到文案的具体工作是有关企业的一切宣传或以营销为最终目的的文字都算是文案,包括:新闻稿,杂志广告,海报,企业简介,产品目录,日常宣传单页,画册,直邮广告,电视广告脚本,命名,广告口号,作品创意阐述,活动主题,促销主题,感谢信。,微博,微信公众号,淘宝详情页介绍等。

      如果你对文案具体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知道做好它并不只是写几个字或是很简单的事。这个时候,你已经开始收集到了一些资料,并且感觉自己就一定要去学习文案!

      你或许是因为太热爱写作了,所以要跨入文案这个行当。

      你或许是因为生活所迫,有人推荐你文案这份好工作,你想尝试一试。你或许是因为知道一个普通的兼职公众号,月收入居然能够达到10000块,真是让人“耳红心跳”的诱惑。

      ·····

      总而言之:你想在文案这一条路上走到黑了。并且有强烈的信心做好它。

      但是在这个迷茫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却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老板说,明天写一篇100000+的文案出来,抓耳饶腮到零晨三点依然想不出个头绪。

      老板说,要写最好能宣遍地球的广告口号,此时的你更是绕室彷徨,想破了头。

      特别是那些想学习文案的“新手”,学习的劲头不可谓不强烈,从早上九点钟开始,打开电脑,打开Word文档,写下一句话“今天一定要写一篇文案”。然后晚上八点,打开Word文档,白茫茫的稿纸上依然还是那句话“今天一定要写一篇文案”。一日复一日,于是一个星期就过去了。

    我一再强调,文案只是一门职业,而写作则是一门字纸上的艺术。天分既然是不可学的,但是经过刻苦的努力,应付文案这一门“技术话”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此时不是你的错,只是你学习的积累还不够而已。正因为如此,我才有信心建立一个免费的文案学习群,让大家只要有心都能学会文案。

      如何开始来学习文案?

      1书籍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在各行各业如果想要精进,除了经验之外,最有用处就是通过书籍来还习了。作为一个文案人员,本就是与文字打交道的,如果都不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岂不会让人笑掉大牙?书籍阅读本身,除了学习专业的知识外,还要留意文章的表达结构和构思,文字的组词和用词。

      之前如果想找一篇专业的书籍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小城市里,可能连大一些的图书馆也没有。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相对的廉价,在我手里,轻而易举就搜集到了100本关于文案知识方面的电子书。

      如果有条件买纸质书籍当然是更好的,因为一是对知识的尊重,如果我们付出了金钱,就感觉必须要学会,不然会有“亏大了”的感觉;二是纸质书更便于阅读和记笔记、备注。

      阅读的速度建议是一天能够读完一本书,如果你有100本关于文案的书,一天一本,就是100天即可入门,如果你是一个星期一本,读完100本则需要两年!像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如果你最近三年都没有好好的读过一本完整的书,阅读可能会有障碍,没有其它好办法,只有坚持不断的训练。

      书籍是除了实践外,最快速,最便捷,最简单的入门的学习方法。要多读书,读好书,前期可以只读文案类的专业书籍,但是真正的文案高手应当是融入了所有的生命体验和知识见解的,总而言之,什么样的书籍都应该读一读。

    近来读过的书籍一览

      2

    收集资料

      我还记得在两年前在深圳。冬天,天气很冷,已到夜深。我还在公交车站台,地铁站台,一个一个的抄广告,来不及抄写的就用手机拍照下来,然后回家整理。那是总监给我们的任务——从出街稿中学习文案和创意。看似是一个辛苦费事的活,实际上却收获颇多。

      在城市夜空中,我时而在灯光闪烁下,时而在幽黑空间里穿梭,感觉“学到东西了”的快乐,收割广告的过程,像一个老农在田野里拾起一串串金黄色的麦穗,那是充实而又成长的满足。

      互联网上一搜“文案”有上千上万篇所谓的干货值得学习,而论坛像“梅花网”“广告门”等都是挺不错的。在微信上公众号一搜“文案”至少有几十个值得一阅的公众号,如果你真是想踏入这一行,请关注一些文案的公众号和优秀网站。

      要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比如今天在哪儿看到了一句广告语,赶紧记录下来,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段子,感觉很搞笑,在公众号看到的一篇美文,又学到了什么。随时关注文案,随时思考,随时记录,只有自己收集到的东西才算是自己的。

      小时候嗜书好学,但是却时常苦于没有书读的境地,于是把字典拿起来也读的津津有味,因为字典里既有成语又有句子啊。有心学文案的这个资料却非常广泛,平常看到的美文,公众号,广告语,哪个不是收集的好素材呢?只怕是有心和无心的区别罢了。

      为什么资料的获得越来越简易了,学习进展反而越来越慢了?因为不经思考思考的学习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料简直不能再多了,但是因为是免费的,也不需要努力获取的,所以不会珍惜,正像我做这个免费的文案学习群一样,也是一件吃力而不讨好的事,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没有人完成的。

      资料不等于知识,如果这样算,手机里的芯片,城市里的图书馆应当是最有智慧的了,只有经过你消化,并且理解透了的,才叫做知识。

      所以资料的收集,整理,记忆,背诵,抄写,都是很重要的。

      3找好老师

      一个好老师实抵得上三年的时间!过去拜师学艺是要“程门立雪”,现在因为互联网的发达,却也更加方便。现在文案正是火热的时候,几百块钱线下的课程,或者线上的课程,都有很多。一般老师能够出来讲课,还是有一点水平的,虽然他们不大可能给你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但是还有学习群可以加入。

      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说实话,网上的学习资料大把),老师的主要作用还是立目标,因为这条路走过,他知道是对还是错,他也能一眼就看出来你的水平是在何种程度。你走错了,他纠正你,你走慢了,他鞭策你,这才是最重要的作用。

      如果条件不具备,没有老师怎么办?那就自己给自己当老师!比如,定下目标,今天要写3千字,必须完成。今天要收集咪蒙的文章,必须完成。等等。

      目标!目标!目标!前进!

      4坚持书写

      有人想学文案,总以为有偷懒和简而易行的办法,以为自己有天大的“材”,随灵感而写就行,这是真的吗?

    Copywriting的拆开来的意思就是“抄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仿写的多了,自然就有语感了吧。

      有人说,怎样写出像咪蒙这样大号的文章呢?但是我问她,咪蒙的文章有哪些好?她说,也就看过几篇,现在找不到了。感觉文章质量很好,阅读量也很高。

      我是感到很吃惊的,想写咪蒙一样的文章,居然不去研究它!有多少人将咪蒙所有的文章全部抄下来了呢?仔佃分析每篇文章的结构和语感。

      像写出和咪蒙一样好的文章,如果不能凭才华,一个笨办法就是,将所有的文章Copy下来,然后读一遍,抄一遍,记不住?再抄一遍。

      没有一个人相信满嘴文案营销理论,却拿着几年前的文字来应聘,说是能做好文案的。所谓文案,最终当然就落实在写上。每天写3000字,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很多同学问我,那我实在写不出来,怎么办?逮着什么写什么!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遇见的人。写字本身跟一个人的阅读量和经验有关,如果这些都不具备,那你会不会聊天呢?说话呢?把每天想说的话记录下来!那怕是口水文,那怕是流水帐。3000字,经我多年的实践,并不太难的事。如果还是做不到,那么就抄软文或案例吧,每天7000字。坚持一个月,你一定会发现有收获的。

    很多人说学不会,那是因为拦在你面前的有两只老虎,一只是放弃,一只是懒惰。

    比起下面这个70多岁的老奶奶,你有的优势简直太多了。

    姜淑梅——文盲,60岁开始识字,75岁能写出IP级的作品!

      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

      1960年跑盲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

      1997年开始认字

      2012年开始写作

      2013年10月出版第一部作品《乱时候,穷时候》

      引起全国轰动!!!

    有些人说要坚持,也仅仅是说说而已。有些人说要坚持,是十年不放弃。说到坚持的人,未必坚持,坚持了的人,才能成功。

    所以,你现在要做的事情是,立即,马上,去行动。

    练习题:

    从今天开始,拟好1万个小时的学习计划?发给我!

      申明:本文为公众号“欧阳度2015”原创作品,作者欧阳度,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微信号:ouyangdu2015。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