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钱香 初入职场

回复 ( 2 )

  1. 联连money
    理由
    举报 取消

    在诸多的保障措施中,保障作用比较好的是融资性担保和风险备用金。一般来说,一些中小平台比较喜欢采用融资性担保,能帮助防范与化解逾期和坏账风险(像网投网、花果金融,引入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逾期垫付、坏账兜底)。风险备用金模式,比较适用于交易规模大的平台(因为传统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一般难以满足平台快速扩张的需要)。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平台倾向于风险备用金模式?

    从红岭创投首创风险备用金模式之后,越来越多的平台使用这种模式。按照一般的想法,新建一个平台,可以找一个公司担保(普通公司担保,一般责任或连带责任)。

    但有两个问题:一是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模式最终的保障作用并不强,特别是一般责任;即使是连带责任,担保公司也难以满足P2P投资人的及时垫付要求。因此,投资人对这一类保障方式的平台并不是十分满意。另一方面,普通的平台也很难找到一个靠谱的公司来提供担保(不信任平台,也不愿意承担风险),所以,往往这种模式的担保公司,和平台是有关联的,总也脱不了自保自融的嫌疑;这一模式也只能为 一些原先就有实业基础,或者投资资产管理公司开设的平台所用。

    再有一个做法,就是找传统金融领域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来承保,保障作用会更好,投资人也满意。但也有三个现实的问题:

    一是很多融资担保公司自身经营状况堪忧,或者超额担保,平台不敢与他们合作。

    二是融资性担保公司有担保额度限制,P2P增长速度快,很容易突破担保额的限制,一些大平台,担保公司无法满足平台快速增长的额度要求(所以大平台很少用使用融资担保模式),就像陆金所刚开始的那段岁月,融资性担保公司不断增资,但还是跟不上平台的增长,最后陆金所才站出来呼吁“去担保化”。

    三是不愿意为P2P平台提供担保,大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看不上P2P的小业务,即使是一些中等规模或者比较小的担保公司,也担心P2P平台的业务风险,所以真正能走通这条路的平台并不多(其中还有一些融资担保公司和平台是关联企业)。

    在这样的状况下,风险备用金模式,就成了平台自然而然、且似乎完美的选择:一是业务风控不用受制于人,业务灵活度高,符合平台快速发展业务的需要(当然投资人承担的风险是很大的);二是门槛低,有一笔钱作为备用金就可以运作起来;三是经过红岭等巨无霸平台几年的教育,大家对这种模式也较为认可;四是方便展示宣传,可以托管起来,甚至可以放在一个银行账户里,供用户随时查看(其实有什么意义?!)

    风险备用金模式常见的问题在哪里?

    但问题是,且不说“平台不得自身提供担保的争议”(理论争吵没意义),备用金发挥保障作用是有前提的:备用金模式的原理就是数学中的“概率论”,每一个借款项目都是样本,而逾期和坏账则是“小概率事件”。

    因此,通俗地说,备用金要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至少有两个条件:1、必须得平台的盘子足够大,越大越安全(我拍脑地想,交易额最少3亿以上吧,待收1个亿以上);2、样本足够小额、且分散(就是单个项目要小,借款人要分散),越小额分散越安全。究竟应该留存多少备用金才安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平台经营者和喜欢研究的朋友,可以查阅著名第三方平台网投春秋创始人@人为峰的论文《论P2P风险保证金的安全阈值》(本书最后有二维码链接)。

    像红岭满足第一个条件,但是大标太多,侵蚀了备用金模式良好运行的基础,所以备受质疑。而眼下我们最常见的备用金模式平台,绝大部分问题出在盘子不够大,很多交易额都不到1个亿,备用金二三百万,但是单个项目经常三五百万,保障效率可想而知。

    最近还了解到一个新情况,关于备用金的猫腻,需要引起注意。很多备用金显示很多的平台,往往还可以去银行账户查看的平台。有一个新的作弊手法:存单质押借款。有可能是在一个账户里,做一笔定期存款,然后以此为质押,再从银行借款,将现金套走。这时,投资人去查看,钱一直在,甚至还因为每月不断计提,账户里的资金还在不断增加,但其实,钱早已被套走了。大家碰到备用金多的,一定要重点查一下,不要被一个已经掏空的账户蒙蔽了。

    使用这种模式门槛低。对于平台来说,成本费用也相对较低,因此给予投资人的收益回报也较高,比较容易得到投资人的信任,但是风险是极大的,可能几笔逾期或坏账就能将平台拖入困境(甚至绝境)。对于投资人,则很可能是信心满满地入场,在提现困难或漫长绝望的维权中收场。

    这个问题,平台和投资人一定要想清楚。

  2. 杉易贷
    理由
    举报 取消

    所谓风险备用金模式,是指平台每笔借款成交时,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放入“风险备用金账户”。当借款人发生拖欠和违约情况时,平台用风险备用金对投资人进行偿还。这一制度最先由英国的P2P平台创立,至今有4年时间,其间经过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确已经有一些平台引入了风险备用金模式,其中部分平台是退出了担保模式后,转向了风险备用金模式,也有一些资本实力较雄厚的新“入行”平台,一开始就亮出了“风险备用金”的标签。

    目前行业内比较常见的作法是,风险准备金中有一部分是P2P公司支付,一部分是跟借款人收取。“其实这样的方式比较合理,因为并不是每一家P2P公司都能提取千万级别的风险准备金交给商业银行托管,这已经提高了P2P公司的准入门槛,甚至于说比注册资本金更能起到排除劣币的作用。”张扬分析,如果P2P公司做的是小额信贷业务,只要做到足够分散,风险准备金可以为投资者的保驾护航,费率上也较合适,不会把借款成本转移给借款人,但如果是大额项目,例如单笔交易就有千万级别,而风险准备金只有千万级规模,一旦出问题就会被击穿,因此风险准备金应根据P2P公司的业务定位,选择其适用的场景。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